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祖军 于 2012-7-8 00:20 编辑 3 [: l$ s' y! f% H& P
8 z' u8 B5 b8 N+ s
《舍人集》《运属姚公伯武墓志铭》7 }% P \8 W* p: ?
姚之宗为瑞之新昌著姓者二,家邑郛者,出自潍州,盍中散大夫恕之后也,家灵源者,出自丰城,盍弘文馆学士思廉之后也。族虽异,然得姓自有虞氏则一。凡询新昌姚氏者,咸以为一族。而二氏子孙亦知柯分同根,派别共源,等百世而上,由耳孙而溯鼻祖,不可以异视,相与讲同姓之好甚密,真若出一族者,非若周秦之刘,宋卫之孔,为碏为尚之石,为宋为燕之乐,其始既异,其终卒不可合者也。运属公讳公烈,字伯武。其先潍州北海人,中散在国初仕至上柱国,传至铜提县令莫者,君之高伯祖也,初以太学上舍生及进士第,后以忠殁王事。庐州教授某者,铜提府君之弟,君之高祖也,曾大父某以伯父任得仕,再转而丞新昌,因家焉,自潍州而为新昌人,盍自此始。,大父某,皆韬英含章,不愿仕进。( ~: Z; u# z: o1 i0 c9 l
-----------------------------------------------------------------------------------; ~' \. M5 P- H& p" U% @9 Q) N3 w
2 Q! ^ ?1 \% J' k7 k
盍弘文馆学士思廉之后也
" n% U' a8 w5 L" t; I1 C7 w注意这句话,盍: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 T- R s" `) V7 ^* ?' Z5 {
或者原文应该是繁体字“蓋”,即简体字“盖”,表示推测,大概。由于电脑输入法原因,只能输出盍字,请查证。
- T$ E6 h. B' H姚勉的意思是,他本身也搞不清楚,可能是弘文馆学士姚思廉之后,存在疑问。' j5 x& a; ?! g
根据这段话,当时新昌县已存在二姚的是否为同宗的争论;他这是探讨性的议论而已。
6 x4 W$ L+ @% t, P但是姚勉的二姚,并非今天灵源的芳里姚和南垣姚。当时应当不存在芳里姚和南垣姚之争.+ I- K* X) B4 M) A: j
肯定地据这段文字下结论姚勉是思廉之后,我只能说是曲解了姚勉的意思。很明显,他的本意是他也只是存疑,他也认为只是可能,推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