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8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纵贯线』〈转〉图文]乔冠华得知林彪死讯后:吟唐诗 开怀畅饮茅台酒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2 18:5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0 J# w" V" m6 N. ~2 h  “九一三”事件后,最早以诗词的方式表达心情的,是几位擅长写旧体诗词的老革命家。
4 ]8 s" {9 t; s/ i) S3 X  叶剑英在事件不久,即写下了《斥林彪》:9 W- u6 [6 E) i  r! X
  铁鸟南飞叛未成,庐山终古显威灵。. E  Y# U9 E, N8 s3 k3 E, y* H/ B
  仓皇北窜埋沙碛,地下应惭汉李陵。$ p* `* U& E8 B2 r0 R
  据《叶剑英传》记载:“1971年9月13日,身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的林彪,在妄图谋害毛泽东、另立中央的阴谋败露后,从山海关机场仓皇爬上256号三叉戟飞机,叛逃国外。周恩来得知这一意外事件,立即通知叶剑英到人民大会堂,并指定他处理林彪善后问题及战备事项。当晚,叶剑英转移到玉泉山待命,随时准备应付可能出现的突然事变。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传回消息,证实林彪叛逃途中机毁身亡。叶剑英愤然提笔,写下一首《斥林彪》诗。”(另据《叶剑英年谱》,此诗是同年9月26日所作)此外,这年10月4日,叶还给毛泽东写信,报告军委直属单位、军兵种和院校,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党叛国事件通知的情况和军委工作的一些设想,信中说:
, a2 b1 |- m) K+ s/ Y% U% q  “林彪及其妻、子叛变,黄、吴、李、邱附逆,以为勾结几个死党,掌握几架飞机,散布几句谣言,制造几桩借口,就可以施展阴谋,篡党篡国,结果作恶自毙,余孽落网,从反面促使全党提高觉悟,提高警惕,增强团结,增强战斗力,这证明坏事做到头可以变成好事……军队各大单位在常委会上传达时,讲到林彪谋叛三阶段(谋害主席、广东割据、北窜投敌),同志们初听惊奇,再听愤怒,最后听到林彪机毁人亡,一种沉重心情又爽然消失,转为快慰,发人深省……在军委直属各兵种首长会议上,曾把林彪给黄永胜的亲笔信(照片)给大家传视一遍,又选了三篇交代材料给大家念了一遍,这种铁证如山,完全粉碎了可能在少数人身上出现的半信半疑的精神状态,收到全功。”/ P* N3 m3 T  N' Z+ Y5 m
  信中的这些文字,可以作为那首诗的背景来看。$ X5 f, Z4 |. P* F7 U
  这首诗,有人以为是董必武在中央政治局讨论“九一三”事件时所写,后由熊向晖在听叶剑英转述时笔录了下来,并注云:“董必武同志作于1971年9月16日晨3时(在政治局讨论林彪叛逃时)。叶帅转告。”但此诗不见于后来出版的《董必武诗选》,却刊载于叶剑英的诗集《远望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后又收入《叶剑英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当时叶、董都有诗作,很可能是熊向晖后来在回忆时搞混了。
. R0 M' t+ Z, E  董必武虽然不是《斥林彪》一诗的作者,但当时以“林彪事件”为题材创作诗词的老革命家,他是最多的一位。有一首《偶成》,诗曰:- `" ]- k; u1 K- f: Z9 H
  盗名欺世小爬虫,以假充真变色龙。! S* |/ k6 @0 y
  日照原形终毕露,岿然牯岭孰能冲。
( L; @* a) d: h5 R4 e  此后,董必武又写了《观坠机中尸影》五首:
& v' Y  M( K$ ~, ]  其一:“乌江戈壁两相望,竟演虞姬殉霸王。自绝于民孽难逭,万年遗臭叛逃亡。”4 Z5 b* S6 L; }& w1 q7 Z
  其二:“平生自诩是天才,也把天才奖妇孩。三个天才天不佑,窃机投敌毁成灰。”
" U- a  C) I+ u  ……
, u  w2 f, V# \% _4 |9 d. N$ n  其四:“大拥大反逞阴谋,喜讥昏聩是彭刘。无情历史车轮转,轧出冥顽貉一丘。”
5 Y8 v7 T  J! W- F4 y& M. N  其五:“项王死有英雄气,秃贼生怀叛逆心。拟不於伦嫌浅率,论须求允费沉吟。”
. ?) r9 V5 M. _9 t  H3 T4 W  以上诗作是董必武看到了中国驻蒙古大使馆送来的温都尔汗飞机的残骸照片而写的,词意浅显易知。当然,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所谓“大拥大反逞阴谋,喜讥昏聩是彭刘”,是说林彪生前曾攻讦彭德怀、刘少奇,而“无情历史车轮转,轧出冥顽貉一丘”,也就是当时标榜的所谓“十次路线斗争”的成果了。
4 x/ Q9 J$ ~& M  U  毛泽东对党内诗家,一向看重董必武(以及叶剑英、陈毅)。1975年4月,董老逝世,毛泽东黯然神伤,他整日都在听一首古词的灌注唱片,是为南宋张元干所作《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其曰:“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渡。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最后,毛泽东自己也觉得过于伤感了,他让演唱人员重新加以录制,并将最后两句改为“君且去,休回顾”。, s7 B9 k3 ?; `
  党内诗家陈毅,彼时已病入膏肓。1971年9月28日,张茜听了中共中央传达的“关于扩大传达9月18日通知范围”的通知,即将林彪事件传达至地、师以上党委,随即告知了陈毅。陈毅检出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并抄示子女——他是用这种方式表示自己对“九一三”事件的心情的。
0 a$ P9 B$ D$ N  国内最先确知“九一三”事件是在9月14日上午,当时周恩来紧急指示开会研究应对方案,外交部的高层领导也被通知到会。当外交部长姬鹏飞看到秘书送来的中国驻蒙古大使手抄特急电报时,用异常的语调出口成诗,是为8个字的“机毁人亡,绝妙下场”。14日晚,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与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符浩得讯,打开茅台酒开怀畅饮,先是符浩猛地想起唐人卢纶的诗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出塞曲》)随即脱口而出。乔冠华听后将手中的茅台酒一饮而尽,说道:“述旧不如编新,我把这首诗略加改动,且看如何?”于是他念道:0 e" f8 _( F, q- ~
  “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 u$ d3 l$ {# a/ [) y! L. i
  此后这首诗竟不胫而走,“诗豪”郭沫若听了也赞不绝口,还欣然命笔,将之挥毫写成条幅,馈赠众多好友,并极称“乔老爷”改得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0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发表于 2012-6-23 14:49:47 | 只看该作者
“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0 k0 n3 ?; @4 S4 C# ?
第一次见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8:35: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木平宗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9 17: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