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姚建年人物经历
1982年2月,姚建年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大学毕业。
1975年至1977年,在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学当民办教师。
1982年至1987年,历任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助教、讲师。
1987年至1993年,从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合成化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
1993年至1995年,在日本大和公司做博士后研究员。
1995年至1999年,历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室主任、所长助理(其间:1995年,姚建年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997年,首批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9年至2008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心主任助理、副所长。
1999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年—2018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 [1]
2014年12月,任中科院化学所光化学实验室主任。 [3]
2020年9月,任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院长。 [4]
姚建年主要成就
姚建年将纳米科学研究对象从半导体扩展到有机体系,在有机低维光功能材料科学领域开展了原创性研究。最早证明了有机纳晶的激子手性和荧光量子尺寸效应,发现了介观激子效应对能带结构的调控规律,提出了基于有机分子组装的微纳结构制备的新观念,其中分子设计—作用调控—控制合成的研究思路成为该领域的普遍共识。率先在有机低维材料中发现了高效发光、光限域和传播等性能,并实现了微纳白光光源、有机纳米激光、深紫外探测器等基本光子学器件,这些成果为突破衍射极限、实现纳米尺度上新型光电器件互联集与成以及有机纳米光功能材料的实用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