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6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头条]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姚立农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12 10:5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F) [. x# j" s) k
姚立农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任医师
/ c( B; B& a* C  o! Q7 k
姚立农自1987年进入浙江省疾控中心(原浙江省卫生防疫站)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是我省该领域的权威专家。30余年,他全心全意冲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一线,跑遍了浙江所有的县、市、区和大部分乡镇,全年约150余天出差在外,包括参加国家会议、疫情调查处置、下基层指导、培训业务骨干等,为浙江省丝虫病、疟疾、土源性线虫病(蛔虫、钩虫、鞭虫)等寄生虫病的防治和消除工作呕心沥血,付出了满腔热情和青春年华。历任地方病防治所疟疾室主任、地方病防治所副所长、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
' Q' \& y! y( W( H4 B, [2 \

6 ?8 a$ v0 F, o1 T4 T! E6 z( c
1.从1993年我省基本消灭疟疾到2018年消除疟疾的努力。
+ I: g) [# L/ B' d: ~6 b
工作以来,首先负责疟疾的防控工作,全程参与了1993年的基本消灭疟疾前期准备及国家考核工作。1995年后主导全省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监测和管理工作,面对本地疟疾仍有小范围的局部暴发疫情以及2000年后输入性疟疾病例不断增多的形势,始终本着关口前移、落脚基层的理念,在防控一线开展病例调查、疫情处置、传疟媒介监测等工作,并作为全国专家多次参与国家方案的讨论与撰写。2010年国家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以来,本着高标准、严要求,较快地推动了我省消除疟疾工作进程,于2018年完成国家的技术评估和终审评估,并得到世卫组织的高度肯定。
; A5 R/ W  J. x
2、消除丝虫病和对存留的慢性丝虫病人关怀照料。

# @$ Q) Z9 K+ d$ m2 F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负责消除丝虫病工作及对存留的慢丝后遗症病人开展关怀照料工作。慢丝后遗症病人属于弱势群体,其双腿肿胀、局部糜烂、肢体畸形,伴随无尽的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对慢性丝虫病人进行照料,可以缓解急性发作,改善局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主导的该项工作得到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制所的高度认可,并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2003年,WHO派官员来我省进行现场拍摄、报道。
9 \. r3 s" H3 G. X  Q: C2 Y
1 Z$ }  R) T5 v  e2 F% y
3、开展1989年、2004年、2015年我省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
7 k  l3 Z% K% b
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需对人群采集粪便样本经过制片后,显微镜下检测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等寄生虫的虫卵。该项工作又脏又累,从收集粪样、到制片、到镜检,始终处在臭烘烘的实验室环境,非常人能忍受,但所作出的贡献巨大。通过人群抽样调查、防治措施的落实,我省重点寄生虫的感染率从1989年的81%降至2004年的7%,再降至2015年的3%。
; L& F% `  B3 N2 i3 m4 U
4、2009年援助非洲3个国家抗疟工作。
, `# U$ @& i  w2 i0 u
2009年1月,受国家商务部、卫生部委派赴马里、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作为专家组组长援助3国组建当地的抗疟中心。2月,时任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马里总统杜尔陪同下来到卡地医院出席中国—马里疟疾防治中心揭牌仪式。进入疟疾防治中心后,胡锦涛主席在摄影显微镜前,姚立农同志通过电脑图像向胡主席介绍了疟原虫的形态,胡主席饶有兴致的观察了疟原虫图像,并问起疟原虫是如何致病的,姚立农组长予以详细的解答,中国抗疟专家组的工作得到了胡主席的肯定。在非洲的4个多月中,作为组长他深感任务艰巨,除做好抗疟中心的建设和技术指导任务外,还要协调各方做好组员的后勤保障、确保组员在物资较为匮乏、通讯不发达、环境的不适应等情况下安心开展工作,任务结束后顺利回国,受到商务部、卫生部的表扬。
, W9 m% R, ]) ~' m

1 P7 n2 g( p3 k. e
5、2006年、2015年、2016年三次援藏。

2 M3 U/ [: L( G8 G  D1 v8 l
2006年受原卫生部委派,赴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协助当地开展疟疾流行状况及传疟媒介的调查和研究。当地交通极为不便,生活条件较为艰苦,本着无私奉献的援助精神在当地工作了3个月,充分发挥了专家的指导作用。2015年,在完成本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后,作为组长带队赴西藏援助林芝巴宜区和那曲地区的寄调工作,高海拔地区缺氧等不适状况完成了全部样本的显微镜检测工作。2016年,除组建我省赴西藏的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组并送行至拉萨外,还作为专家参加了对阿里地区包虫病的调查工作。阿里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一般人很难适应,更别说驱车千里奔波在藏民村落之间开展调查工作,54岁的他克服身体的不良反应,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地完成任务。

+ L( y8 Q; k: T: o7 l$ w3 u
6、心系全省寄防人才培养。

# ]5 t+ E3 x+ r4 i9 d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寄生虫病的感染率逐年下降,寄生虫病防治队伍也面临弱化和人员能力的不足。针对这种状况,该同志十分重视寄防人才的培养,在全省加强培训,并注重以赛促训。自2011年国家卫计委举办全国性的寄生虫病技能竞赛以来,作为领队,从挑选队员、到集训授课、再到带队参赛,取得了团体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的好成绩,部分队员还获得多个个人奖项,为我省寄防队伍储备了高技能人才。

5 F# v& e' V% w) t3 @1 C5 q

6 k6 W8 {# l' b/ [$ C
7、科研工作
7 U7 }+ _2 f3 U& k% x* K$ l
工作以来,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排名第一和通讯作者30篇,SCI6篇;主编《疟疾镜检技术与实验室诊断》等2本、参与《中国消除疟疾路径报告》等8本书籍的编写。近年主持省卫计委等课题1项、横向合作课题1项,参与6项。“浙江省消除丝虫病研究”获省卫生厅科技成果奖。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寄生虫病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资源管理与利用分会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寄生虫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地方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4 x; X/ q! }9 s- X! q% ^/ `, g
8、所获荣誉

- b; c& H/ X; J+ t1 L$ k
2006年援助西藏防治疟疾,获卫生部感谢函。
2008年获全国丝虫病防治先进工作者。
2009年援助非洲建设抗疟中心,获商务部感谢函。
2016年援助西藏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获国家卫计委先进个人表彰函。
2017年中心先进工作者。

% d0 R7 g8 E- A$ _6 v8 I1 I

0 E, f5 Y% a0 v6 c' K1 ]9 p
: K  m, m* y2 ]4 ^0 b
) O% H% H: O' N8 Z1 s
( Z2 j: M, ]$ w* G7 S
" Y+ N4 o, B; F' Z# Q* L7 \7 Q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3-12 11:54:57 | 只看该作者
        姚立农,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姚立农自1987年进入浙江省疾控中心(原浙江省卫生防疫站)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是我省该领域的权威专家。30余年,他全心全意冲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一线,跑遍了浙江所有的县、市、区和大部分乡镇,全年约150余天出差在外,包括参加国家会议、疫情调查处置、下基层指导、培训业务骨干等,为浙江省丝虫病、疟疾、土源性线虫病(蛔虫、钩虫、鞭虫)等寄生虫病的防治和消除工作呕心沥血,付出了满腔热情和青春年华。历任地方病防治所疟疾室主任、地方病防治所副所长、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
- e+ J9 Q! F  a6 L9 q6 @
       姚立农是浙江人?
       姚立农是浙江哪里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3 02: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