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32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梁平姚氏入川始祖姚守寅与金城古寨姚将军抗清的故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24 14:25: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g. n# [  j4 {4 I; |( J0 t! \- ]
以下内容据姚守寅的后人
几年前在网上发布
( ]9 ^. u9 ]1 Q& G! ^5 v* l- D
" b: H  m  \! t) g$ Z( L
梁平(古称梁山)与开江(古称新宁)在清初同为梁山县。两县姚氏入川始祖姚守寅有四个哥哥:
长兄应春公姬氏仍住浙江,
次史宗氏公散居于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
三兄本曰公落由于业于江南省宁安府得安县,
四兄应让公落业于南川,
惟我祖姚守寅三羲公叨蒙皇恩屡任铜川知州(明末),实膺民社之寄幸。
5 N4 m- q! }. |8 N

, v1 k/ l5 y& f% d( i+ }
姚守寅从长兴县到梁平的原因、经过以及后人发展状况
$ X; N' P9 E: E/ a- F& b" M
吾祖籍自浙江湖州郡长兴县姚守寅(字)三羲公之后裔也,与姚玉铃之祖同居于五龙井之地,荒遂各居异地。
查三羲公有五昆地,长应春公姬氏仍住浙江,次宗氏公散居于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三本曰公落由于业于江南省宁安府德安县,四应让公落业于南川,惟我三羲公叨蒙皇恩,屡任铜川知州,实膺民社之寄幸。
( b& E( E- n  ]6 G) t6 C: O
三羲公叨蒙皇恩屡任任铜川知州,最迟应该在1630年以前。因为1630年张献忠等各路起义军,主要活动于陕西、山西两省北部地区。
由于战乱,他无法在山西铜川知州实膺民社生存,从而解祖下业乐治县松林乡(地名铜盘大水井)居住数年。
5 @! e8 q. R* c& Y

! `2 a$ @- U( a: _5 ?* K4 G" u
可是1640至1641年,张献忠横扫大半个四川,又遇战乱又只好迁往(迁往的时间和原因是估计)偏僻石柱之墟建业大鱼之溪,买得苏谭二姓之产,虽为保后之谋,实避兵荒之计。

, r. L7 {0 ~, A: H$ u
1644年11月,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与姚守寅浙江同宗的姚玉麟随张献忠第三次进梁山,姚玉麟原系张献忠反明将领之一。
- e0 F5 L$ ]1 w
清王朝当年建立,姚玉麟在梁山金城寨安顿下来,转而抗清。四川稍稳定,有宗姚玉麟地方政治势力作靠山,这时吾祖继祁、继唐、咀英、嚼华又未得展,乃恳请察院前,始开石柱之学季叨痒,生伯仲由之而昆季也(恳请察院的原因是猜测)。

1 G1 s( s3 u+ z; _
1652年(顺治九年),南明退至贵州,在大西军的支持下继续抗清,政权才得以存在,姚玉麟被南明小朝廷封为“佐明将军”。

2 [1 k6 m; C! w9 u
姚守寅自浙江省与姚玉铃(麟)之祖同居于五龙井之地。当年形势稍有所好转,于是三羲公姚守寅(估计60岁以上年龄)与宗亲姚玉铃、姚玉铭念系一本,接迁梁邑,吾祖又虑世久人繁兼各居异地,犹恐乱宗支,乃另立字派,以便命名传代,命吾族宗,祠之子僧道念徒照明吾鼻祖族缮写妥当。

( l; F. H7 S; g5 p3 t4 g' t
1653年(清顺治十年),破山和尚(1597-1666年)创建双桂堂,誉为“蜀中丛林首”。建寺由姚玉麟出资(估计30岁以上)与破山意气相投,同仇敌忾,可谓莫逆之交。

6 C% U8 @2 h' t& b" u
破山是姚玉麟的政治参谋。原来双桂堂门口悬挂的双桂堂横匾,是破山和姚玉麟共同书写的,其中双桂的“桂”字,系两人各写的一半。于是姚守寅的后代多数都迁往梁平落业。

" y6 ~- T- N: w
1664年,姚玉麟名义上降顺清朝,暗中却积极联络各地力量抗清。在1680年高举抗清大旗之前,这十几年时间是风光的。

& Y& M% ?1 j: T
! i. w7 Q" n+ R, N
今天的金城古寨。

' S% {- d5 V; q' L1 c

3 V8 ]1 z) x  N4 S/ [0 ]
300多年前金戈铁兵的金城古寨,是抗清将领姚玉麟将军的大本营,今成为梁平一个景区,初夏玫瑰花成海。

2 V+ q/ M9 Q  H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4 14:27:17 | 只看该作者
梁平姚姓族谱原序
(明达老谱)
# P8 }7 F* m$ ~& A5 R0 i

9 y8 m7 g* f( I) P/ a
盖闻修谱以疏远,天子之命煌煌敦孝弟,以重人伦庶人伦之听藐藐总不获,自浙江省与姚玉铃之祖同居于五龙井之地,故因诵经之余追上思鼻祖之流派,分支未越数代相视几等乡邻修谱未存,因世本支疏远,总乃言念。
& p* p& `' T$ z) B7 a; X
鼻祖籍自浙江湖州郡长兴县里姬氏姚守寅(字)三羲公叨蒙,皇恩屡任铜川知州实膺民社之寄幸,而解祖下业乐治县松林乡,地名铜盘大水井居住数年,又迁石柱之墟建业大鱼之溪,买得苏谭二姓之产,虽为保后之谋,实避兵荒之计。

5 m2 U' k( b  p- Z4 W
吾祖继祁、继唐、咀英、嚼华未得展,乃恳请察院前,始开石柱之学季叨痒,生伯仲由之而昆季也。迨至顺治壬辰岁九年,有宗亲姚玉铃、姚玉铭念系一本接迁梁邑,祖统族离司迨后散处各方居则异地,虽未紊可等伦,又恐失其班次,惟惧世久有变,特虑失可宗支,兹当姚氏祠之子僧道念徒照明书拙。嘉庆二十三年戊寅岁三月时植清明会敬誊录。

. n, E* A# I' S

6405.jpg (187.7 KB, 下载次数: 147)

梁平姚姓族谱原序

梁平姚姓族谱原序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4 14:28:49 | 只看该作者
梁平姚姓续修谱序
(明达老谱)

4 x; ~: T- k0 `' X6 F
族谱一姓之历史也,若无族谱则世久年湮,即无稽考矣,窥吾祖籍自浙江湖州郡长兴县姚守寅(字)三羲公之后裔也,与姚玉铃之祖同居于五龙井之地,荒遂各居异地,查三羲公有五昆弟,长应春公姬氏仍住浙江,次宗氏公散居于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三本曰公落由于业于江南省宁安府得安县,四应让公落业于南川。
7 r# d+ c& m0 ?) m
惟我三羲公叨蒙皇恩屡任铜川知州实膺民社之寄幸,而解祖下业乐治县松林乡,地名铜盘大水井居住数年,又迁石柱之墟建业大鱼之溪,买得苏谭二姓之产,虽为保后之谋,实避兵荒之计。
( E7 ?* e3 ~$ K0 @% F( e
吾祖继祁、继唐、咀英、嚼华未得展,乃恳请察院前,始开石柱之学季叨痒,生伯仲由之而昆季也。迨至顺治壬辰岁九年,有宗亲姚玉铃、姚玉铭念系一本接迁梁邑,吾祖又虑世久人繁兼各居异地,犹恐乱宗支,乃另立字派,以便命名传代,命吾族宗祠之子僧道念徒照明吾鼻祖族缮写妥当,以示后裔不致紊乱,故属吾祖之美意也,但原序内间有遗落及不明之处,故于修谱时添删数语俾后之阅者简单明了,不致厌倦者耶。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岁仲春下浣十二世系永孝重编。(注:两谱序都没有标点符号,是姚氏后人加的)

+ |4 [/ a1 P  e4 u$ L
双桂堂的创建,最初由姚玉麟出资。
, N! `7 k$ ?  |: D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4 14:30:59 | 只看该作者
“姚玉麟抗清”与“破山双桂堂”
(网络资料)

" E, D7 x9 X! l# d: ^" }
明末清初,自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开始,中国进入战乱纷争的岁月。明军几无抵抗之力。
+ G* j& e) l1 t! P
然在川峡之间的川东地区,清军却遇到了英勇的战士,使战事停顿不前。这些力量一般史家号称“夔东十三家”与“姚黄十三家”、西山十三家等武装力量,由李自成大顺军余部、张献忠大西军余部、明末政府军残部,地方自卫武装等组成相对独立稳定的政治势力。
4 u' p4 f8 A9 J# \' M; {
在李自成败北后,南明军以“反清复明”为号召,纠集各部,统辖巴蜀、云桂等地,抵抗满清入侵,直到南明政权消失,这些政权在川东地区活跃了三十多年之久。

3 Z& k. N3 \6 t7 g. N1 X" B& f
这些武装力量在战乱年间都经历了武装割据,相互吞并,一致抗清随着战火的漫延,忠州的特殊军事地位,以致无法过上正常的宗教生活。慧机禅师辞往梁山姚玉麟圣瑞(为双桂老人破山禅师在家弟子)处弘法。
; t3 a8 T. Y2 v) n  U
川东云安向化侯遣官迎师,师辞以疾。又遣人至,师益辞。至三番托梁令曾劝驾,又牒谕总戎姚圣瑞,师不得已而往。

. s+ e! F4 i% X. }, N
假如谭诣算一方土皇帝,那慧机大师就是一方国师之尊,深得诣氏军民拥戴。可以说,如果没有慧机大师安抚民心,开垦荒地,作精神的领袖,忠万之间不可能出现抵抗清军达三十多年的格局。

& d% `, [1 e6 j& g( v3 _
虽然处于战争年间,佛教对安抚民心之需求,昭然于此。在梁山县(今梁平)有总戎姚圣瑞玉麟,也是通过礼请破山大师弘法,达到偏安一偶的。因此,战时的川东地区,佛教已经成了政治和民众的精神支撑。

" W4 D$ E/ p, A7 x: {& l$ \4 \

" k: f' ^# _4 h+ Z
四川因战乱人口锐减,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四川的人口只有1.8万余丁,折合人口9万余;然而到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的时候,四川人口已达290余万。移民运动从顺治末年(1661年)开始,直到嘉庆初年(1796年),长达一百多年。

) w  J$ p2 G. ^( K
其中,康熙中叶1690至乾隆年间1736-1795是这次移民运动的高潮,虽然当时共有十几个省份的移民,但因为当时移民入川的外省人以“湖广籍”最多,因而被命名为“湖广填四川”。

1 v2 r4 ~' ^! G* s! q: R6 |
所谓“湖广”,是指湖北、湖南两地。赶上大移民“插地为业,指山为界”的契机,沾姚玉麟的光(沾光猜测),因此姚守寅的后代在梁平人丁兴旺;“万”字辈男丁7人,“继”字辈男丁10人,“文”字辈男丁17人,“时”字辈男丁5人,“昌”字辈男丁98人,有老谱记载。
2 H& M0 C4 U) D5 b
第三房(明达)万睿长子继纯之后有谱书至今,由于有些人迁不知去向,因此新谱书记载只有800人左右。
+ @. U) b* a3 I+ \1 l-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31 22: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