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氏系出舜裔,
6 C4 f7 n" ]" {; [+ O" Y& \9 P平公是吴兴郡姚氏的肇基之祖 。
1 t, e7 f$ a0 X. m! E- w姚氏望出吴兴, : H& _+ G+ m) }' U t4 O* @
武康是吴兴郡姚氏的中兴福地 。 ! K4 {% l- o% o6 k& O8 r2 C" I
2019年6月7日端午节上午,由扬箕村姚志邦宗亲全程陪同,浙姚会代表团一行十一人来到广州越秀区扬箕村。扬箕村现有三座姚氏祠堂。
0 f( {5 t) y8 w 浙姚会一行首先来到广州姚氏大宗祠——凤仪堂,祠堂正门对联:吴兴世家,新淦家声。 “凤仪堂”座落在扬箕村北面,为扬箕、寺右两村的开基祖祠堂。存耕太祖乃江西临江府新淦县路口司下泉乡人(今江西新干县金川镇路口村),以元世至元中举孝廉成进士,官 至广东宣慰廉访司副使,吏治严明,士民爱戴,携家眷来粤。太祖夫人严氏生四子,任满旋籍归田。存耕太祖第四子始祖礼廷留于羊城,随田入籍,在元末明初择居番禺东门外永泰乡簸箕里(今扬箕村)北面,名老黎园。
9 |! [, ^8 F2 p) i6 K; Z" C ( O4 g' h2 g7 D
始祖礼廷生二子:长子“联菴”,次子“筠菴”。长子联菴生二子“源安”、“源盛”。次子筠菴生一子“源深”。长房四世“万松”于明朝中叶卜居寺右之东。筠菴后人五世“一山”,七世“前峰”,“齐山”之孙迁居寺右之南。故寺右有“东约”,“南约”之称。寺右东约清初又分枝高州梅绿,广州东门外白灰里,龙运里,黄华塘。寺右南约清初又分枝广州海珠区沙园和石溪。长房次子“源盛”的后人居住扬箕之东;筠菴后人“两山”、“中山”、“万山”的后人居住扬箕之南,故扬箕也有“东社”和“南社”之称。 " j8 i5 G7 {4 J$ u0 U2 {7 _
元末明初至今,扬箕,寺右两村约690年又24传,由第十传起字派:認美光庭教,居贞显国维,昌朝隆万纪,敷锡与天齐。长房四世“万松”祖人居寺右之东约,由十二传起字派:尚绍元迪 应;宏昭继述垂;传家世有守;经业定良维;杰仕成章远;光/兴,邦/游,广泽扬。
( U$ s7 l8 |3 e5 {
凤仪堂于明朝始建,祖祠乃坐午向子兼丙壬,后遇洪水之灾,筹资重建。清初又遭兵燹所毁,雍正九年两房集议,复建大宗祠,祠竣列祖列宗升座。
( r. p4 W' W" N# x% q" K
8 q6 E# m* S( \8 l# D4 |
: c' P$ G: ?$ C) z" C$ n
之后,大宗祠用作学校。时至公元2011年扬箕村城中村改造,大宗祠复建得到省各界人士鼎力支持,得原址复建。公元2015年,大宗祠竣工。公元2015年农历十二月十九日,公历2016年元月二十八日大宗祠重光,列祖列宗升座。9 p- \3 u) ]# _
& \0 j" M0 l7 E8 F* s! ~
2 Y, G @' q' V% n/ v% q- i
现今扬箕村姚氏族人约2500多人;寺右村姚氏族人约3000多人。
. h" i" _" u' V z# d, J* Q! R& t
/ a/ ^$ f0 C% H) ?# O M3 w' l
浙姚会建国宗亲在凤仪堂和广东宗亲合影留念
/ t3 T/ @1 M: ?% f# H
, _2 A4 ?, M$ l- W& W6 j, V
在凤仪堂,京平荣誉会长代表浙姚会向凤仪堂姚氏捐赠现金6800元。
+ U* [7 D& f: @% ~: Q. Y
0 z! s2 H, z# A8 K/ s
建国宗亲代表浙姚会向凤仪堂赠送湖州史志办新校订的《嘉泰吴兴志》,该志为湖州最早的地方志,成于南宋嘉泰元年,有818年的历史。其《著姓》篇中,姚氏位列第一。 . s" _7 n; j! L9 k+ t: X3 F
6 r; P, \' d1 O r- x; _! R
建国宗亲又向祠堂赠送亲笔题写的“吴兴望族”、“吴兴世家”两幅作品,展现凤仪堂的历史渊源。
- |- Q5 [( S# Z
. ^& p7 _/ x W% J
然后,大家在凤仪堂门口合影留念。 ( b/ d- F7 ^* D) E/ {9 `
接着,大家又来到了另两座祠堂。 4 t% \2 y. {2 n6 N; V; r, k
在供奉思廉公牌位的祠堂,大家上香祭拜。 " }+ e+ K: Z6 T, G
2 _# a8 M0 m* ?1 H5 Z2 w
思廉公继承父志,著就《梁》、《陈》二书,荣列唐太宗十八学士,逝世后陪葬昭陵。建国宗亲特别以传统的方式祭拜,以表达对思廉公的景仰和崇敬。 6 ]5 u& D9 E2 d1 C8 h8 g
, }& K% }3 d+ S2 m! P P
另一座祠堂属陕州姚氏。
/ T+ W6 a4 S+ A3 j ( W) _% B; e4 M) p: H% m6 f9 r
. k1 h; a7 p' i- a/ ^8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