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64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济南舜井舜祠考论 (2)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5 10:18: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三)宋金时代的舜井  n# x$ L, r. t2 C- g+ b# T
  欧阳修《留题齐州舜泉》:
  R* L. O0 V2 q: b5 N  岸有时而为谷,海有时而为田;虞舜已殁三千年,耕田浚井虽鄙事,至今遗迹还依然。历山之下有寒泉,向此悲号于旻天。无情草木亦改色,山川惨淡生云烟。一朝垂衣正南面,皋夔稷契来联翩。功名德大被万世,今人过此犹留连。齐州太守政之暇,凿渠开沼疏清涟。游车击毂惟恐后,众卉乱发如争先。岂徒邦人知乐此,行人亦为留征轩。(《欧阳文忠公集》)
3 V3 B' W. `/ P  欧阳修的这首著名诗篇,应该是他熙宁二年(1069)至三年青州知州任上时路经齐州所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欧阳公所见的舜井,位于济南城区热闹繁华地段,而且他也是将舜井作为大舜遗迹来看待的。第二,诗中称道的“齐州太守”,应是曾巩的前任。这位于史失考的太守曾做过“凿渠开沼”的工作,以疏浚舜泉的溢水。第三,那时的舜井一带已经是济南人气旺盛的名胜之区——“游车击毂惟恐后,众卉乱发如争先”,而由这两句诗,我甚至推测当时舜泉岸边可能定期举行全民性的祭神娱神活动。: t2 i, c1 Z' r8 ^
  曾巩《舜泉》:  p+ n6 D4 @- q7 J5 I& I
  山麓旧耕迷故垄,井干余汲见飞泉。清涵广陌能成雨,冷浸平湖别有天。南狩一时成往事,重华千古似当年。更应此水无休歇,余泽人间世世传。(《曾巩集》卷七); _9 Q8 ?; _6 m6 y# q
  曾巩出任齐州知州,时在熙宁四年(1071)至六年。当时,井水溢出井干为飞泉,而所流入之“平湖”当然是古代的历水陂、当时的西湖、今世的大明湖了。另外从“清涵广陌能成雨”一句看,似乎舜泉有致雨的神力,而这种神力自然来自于舜帝,所谓“余泽人间”是也。由此,也就无怪乎元代张宓千里祷雨于舜祠了(详下)。
* j/ U9 f8 N: j; h  苏辙《舜泉诗并序》:( j* \3 q8 [/ f. E* U
  ……既至(齐州),大旱几岁,赤地千里,渠存而水亡。问之,其人曰:“城南舜祠有二泉,今竭矣。”越明年夏,虽雨而泉不作,邦人相与惊曰:“舜其不复享耶?”又明年夏,大雨霖,麦禾荐登,泉始复发,民欢曰:“舜其尚顾我哉!”泉之始发,潴为二池,釃为石渠,自东南流于西北,无不被焉,灌濯播洒,蒲莲鱼鳖,其利滋大,因为诗,使祠者歌之。诗曰:历山岩岩,虞舜宅焉。虞舜徂矣,其神在天,其德在人,其物在泉。神不可亲,德用不知。有冽斯泉,下民是祗。泉流无疆,有永我思。源发于山,施于北河,播于中逵,汇为澄波。有鳖与鱼,有菱与荷。蕴毒是泄,污浊以流。堨埃消亡,风火灭收。藂木敷荣,劳者所休。谁为旱灾?靡物不伤!天地耗竭,泉亦沦亡。民咸不宁,曰不享耶。时雨既澍,百谷既登。有流泫然,弥坎而升。沟洫满盈,虾黾沸腾。匪泉实来,帝实顾余。执其羔豚,蘋藻是菹。帝今在堂,泉复如初。(《栾城集》卷十八)1 n, B/ g& U4 k% a( d
  又,《舜泉复发》:+ d! X+ W# B3 z
  奕奕清波旧绕城,旱来泉眼亦尘生。连宵暑雨源初接,发地春雷夜有声。复理沟渠通屈曲,重开池沼放澄清。通衢细洒浮埃净,车马归来似晚晴。(《栾城集》卷五)% k( U( Z* Y' X1 `
  以上两篇文献告诉我们:第一,“城南舜祠有二泉”,说明舜泉有二,俱在城南舜祠。可见那时,济南城虽然仍呈东西城的格局,但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一体了。第二,那时的济南人将舜泉视为大舜之遗泽,对舜泉有着强烈的崇拜和敬畏之情。第三,苏辙于神宗熙宁六年(1073)出任齐州掌书记之后的数年间,舜泉因连年大旱而干枯。第四,舜泉复涌时,有如发地春雷,汹汹有声。第五,舜泉复涌后,形成两个水池。第六,交待了舜泉之水的流向:旧时的水渠(欧阳修所谓齐州太守所开土渠)“绕城”,即从历城古城(西城)东侧绕过。复涌后新建的石渠,是“自东南流于西北”的,具体说是“施于北河,播于中逵,汇为澄波”的。石渠同原先的土渠走的是同一条路线,即水渠引水入历水古道(北河),然后横穿连接东西城的中央大街(中逵),汇入碧波荡漾的大明湖(澄波)。第七,舜泉对于济南城的生态和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A  g; S  ^$ I( |
  元好问《舜泉,效远祖道州府君体》:+ w. V3 A* P) G; ?* E, a. `( Y8 q
  重华初侧陋,尝耕历山田。至今历城下,有此东西泉。丧乱二十载,祠宇为灰烟。两泉废不治,渐著瓦砾填。蛙跳聚浮沫,羊饮留余膻。我行历荒基,涕下何涟涟。舜不一井庇,下者何有焉?帝功福万世,帝泽润八埏。要与天地并,宁待一水传?《甘棠》思召伯,自是古所然。我欲操畚锸,浚水及其源。再令泥浊地,一变清泠渊。青石壘四周,千祀牢且坚。石渠漱清溜,日听“薰风”弦。便为泉上叟,抔饮终残年。(《元好问全集》卷二)
' w7 W; ]7 T8 L8 c: y/ m9 B$ D6 O( G3 [  元好问本诗撰写于第二次游历济南之时,即蒙古太宗七年(1235),金亡之次年。当时,舜泉仍为“东西泉”,然而经过金末二十年的战乱,舜泉已破败不堪,北宋时砌就的两个水池以及水池通往历水故道的石渠也已淤塞,原来的“清泠渊”竟然沦为一片荒凉的水沼。虽然如此,水沼的溢水仍然要流入古历水,也就是说舜泉仍是古历水的源泉,故而元好问《济南行记》又明言:“水西亭之下湖曰大明,其源出于舜泉。”(《元好问全集》卷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2-6-19 10:5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6-19 10:51 编辑
% j4 ]9 \- B: o- Z! p' o, Z9 J7 \
: s, q* W: [" O! ^$ w, x" W! J学习了。
2 L; m2 M7 h; h3 v$ C% ~/ m
% S" p! k. e; h! s0 S

签到天数: 4058 天

连续签到: 1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2-6-22 09:59:4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2-6-23 19:1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6-23 19:16 编辑
5 q* a9 R( @* v, f: G8 p+ }8 Y: ?9 J, X# K; B, E  S( j
回复 1# 姚绍明 * z" A' l# s) _4 S4 S6 d
1 r4 O1 P" [. D2 A* F

& }3 w7 ^- T+ c: J元好问在南阳的内乡县做过县令。下图是内乡古县衙内专设的元好问展览室。:lol6 i8 U" Z( j5 z
- u. k, R. r2 o3 I, h; t

& Q* Y9 \8 k+ s/ V. I: D- S& l, W% a7 D3 W# ?5 {
: B* L4 D, ?6 J0 A) o

' v# m" N) J0 y9 }' X. k
$ Y' j, e# b, l3 H) Y, Q* l$ \5 m! y
连接: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9722&extra=page%3D10&page=4
& q" `, e# l9 h+ X/ l) i
/ n. v2 j/ [) Y' A' h  Z:victory:

签到天数: 22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2-6-26 06:26:1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资料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22 10: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