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93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姓”“氏”杂抄谈之八) 漫谈我国远古时期姓氏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9 11:08: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姓”“氏”杂抄谈之八)% a) Q8 T4 u) C- r  K' E
漫谈我国远古时期姓氏问题

& }$ _7 r& a2 i: ?# L0 {

Pszyyao

2011-07-29

! A* _/ q7 d8 l2 M! Z, {: z

“杂抄谈”到了“之七”也可结束。因为在“姚是姓还是氏?”和姚网有没有必要改名的讨论中,有几位宗亲提出或谈及一些远古时期“姓”和“氏”的问题,有的未直接回应,既然认认真真地学、从从容容地谈了几天,所以就来个“之八”结束此谈,也不知赚了人家多少面子和银子。此八谈,倘若有错谬,欢迎批评指正,定知错必改,不会“死鸡撑硬脚”。

漫谈之前,应当和必须达成两点共识,许多问题才好说和好懂:

第一,我国姓氏的现存最早文字记录,来自殷墟甲骨卜辞之中。在殷商以前的上古社会,由于无文字遗物可考,当时的姓氏情况,今天尚未能有清楚的了解。

第二,关于我国远古姓氏的传说,大都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记载。我们可以从它们窥见远古的母系和父系氏族社会的某些重要侧面。

开始漫谈。

有宗亲问:中国第一个姓是啥?出现在何时?得第一姓这个第一人又是谁?第一个氏出在何时?得这第一个氏的这第一群人又是谁?出现的第一个姓与出现第一个氏之间相隔多长时间?它们的出现是处在中国的什么时期?

这是一个目前无法回答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

不是说古代传说中,姓与氏是伏羲氏确定的。范文澜认为中国最早的姓产生于伏羲氏时期,产生的第一个姓是风姓。”吗?

我认为这只是范氏一家之说。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至于今”,这是我们民族史最通俗的的民间概括。盘古开了天地,在他自己开辟的空间不知寂寞地生活了多少岁月,终于躺倒了,变成了山河树木花草。接着又一人类始祖女娲出现了,她补天和造人,一群人,有男有女,一起生活,养儿育女,一代代繁衍。

在原始氏族的社会中出现了几位了不起的人物: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他们都分别率先做和教人们造屋、取火、捕鱼养畜制陶创八卦、辨百草和农耕。因此,我们民族将女娲氏、伏羲氏、神农氏尊称为“三皇”。


# M6 `& b. M; y) @6 n; H顺便提一下,我认为:女娲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这些氏,“此氏非那氏”。当然,你要认为伏羲氏、神农氏是姓氏之“氏”也未尝不可;这样,便回到姚姓是贵还是姚氏贵的问题。% O  m9 S* b7 H) k7 _1 o
               

(待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4024 天

连续签到: 2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1-7-29 11:55:59 | 只看该作者
好帖。钟尧宗亲辛苦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5:4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1-7-29 15:45 编辑
- M  ]* n" p. d
" g- v& c8 T8 _( z! H8 z回复 1# pszyyao " h5 K/ p1 Z3 r; y
# C: U3 y! r$ m* b# w

  `  X* A' c' ?4 |0 c! b   

提到“三皇五帝”,可能有人会说,你指的三皇不是那三位。我知道,据说“三皇”是哪三位有7种说法,“五帝”有5种叫法。我指“三皇”是“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是从《春秋纬  运斗枢》的说法,也是用著名作家苏叔阳为中学生写的《我们的母亲叫中国》(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8.)的说法。

至于“五帝”,我从《战国策》的说法,即指“庖牺氏、神农氏、黄帝、尧、舜”。为什么?小时语文课读毛泽东的《长征》,记得五帝的注释有尧、舜,先入为主。其次,后来懂得舜是姚姓的太始祖。

听说,“三皇五帝”众多说法经过历代论证、流行衍变,到后汉时期已渐趋一统;目前占据主导地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这种说法,或者我所从的说法,与下面谈及的远古时期“姓”和“氏”可能有矛盾。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我们的族谱世系问题中:从虞舜到我的世系。怎么办?我对不少宗亲说:“存而不辨”.但是,从始祖或始迁祖以下的世系则要较真.对类似《福建名人辞典》只收录两位姚氏先贤的事倒是要较真、有可能较真时就较真。这就是我的看法和态度。

(待续)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1-7-30 19:43:43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续文。, v& U' F# L# A; [( G7 k
) A; C! {$ t5 Z) w' k
两天没见钟尧老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23:04: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1-7-31 07:29 编辑
/ I( C5 ]7 G  e* y6 q  V1 _: s2 D4 H2 j0 A7 V+ z
回复 3# pszyyao
. Z9 R! }  x, I7 r+ C
0 V7 h7 B0 U# ?# n* I% L      

我国人民常自称为“炎黄子孙”,就是与“炎、黄”二帝有关,与五帝“庖牺氏、神农氏、黄帝、唐尧、虞舜”有关。顺便指出,这里的“帝”并不是“皇帝”的意思,而只是尊称,把它视作人名也未为不可。不管哪位五帝,是部族的首领,是族群公推的领袖。许多人,甚至是学历史的,在说及此事时,便忘记原始氏族社会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据先秦文献记载,古代黄河流域分布着不少氏族部落。在今陕西一带有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他们之间曾结成同盟,世代相互通婚。故有我国人民常自称为“炎黄子孙”。

炎帝,一说即神农氏,是姜姓部落的始祖,生长在姜水附近。姜水在今陕西岐山的东面,是渭河的支流。姜姓是古羌人的一种,其苗裔有烈山氏、共工氏等。四岳是姜姓发展下来的胞族,后代有齐、吕、申、许4个分支。

黄帝是姬姓部落的始祖,生长在姬水附近,又号轩辕氏。据《国语  晋语》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共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惟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皆为姬姓。”这一传说说明,二十五子后来发展成十二个胞族。

有人说“还有许多古籍有载,应是黄帝赐十二姓之说。” “赐”十二姓与“为”十二姓”,有很大的差别。

炎黄两个原始部落偏于西方,而远古东方部落则是太昊、少昊。太昊,又作太皓、太皞,即伏羲氏或包牺氏,是风姓部落。风即凤鸟,以鸟为图腾。又据《左传  昭公十七年》记载,春秋时代的?子曾说少昊是他的祖先,是“以鸟名官”的,有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乌)鸠氏、鸤鸠氏、爽鸠氏、鹘鸠氏,还有“五雉”“九扈”。这些全是鸟的名称,共24种,表示24个氏族。氏族中又分母氏族和女氏族,几个氏族合为一个胞族,如从凤鸟氏到丹鸟氏就是一个胞族。他们都是东方夷人的分支。

在此后的夷人之中,融入华夏族的还有皋陶、伯益、颛顼(zhuān xū)和帝喾gào)

皋陶的后代有英氏、六蓼和群舒,即舒蓼、舒鸠、舒鮑、舒庸、舒龙、舒袭。所谓群舒显然负从六个近亲氏族发展而来的。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亷氏、秦氏、赵氏。

司马迁《史记》认为,所谓颛顼就是高阳氏。《左传  文公十八年》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贵)**=+攴)、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所谓八子,当是八个氏族。颛顼的后裔为祝融。据《国语  郑语》记载,祝融八姓,即已、董、彭、秃、妘、曹、斟、芈。这八姓也可能也是从高阳氏的八个氏族发展而来的。

帝喾就是高辛氏,也有八个氏族。“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其中前4个氏族为一个胞族,后4个氏族为另一个胞族,来源于两个姊妹氏族。帝喾又名俊,也就是传说中的帝舜。其后裔著名者为有虞氏。传说商朝的始祖契,子姓。舜子啇均,居地在今河南啇丘,后发展为啇朝,也是帝喾的后裔。

虞舜出自姚姓,夏禹出自姒姓。

传说中虞舜后裔的陈国是妫姓。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07:2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pszyyao
& U* T. A: n. h& ]# {* X1 R. H2 _
( W% v5 [0 U3 y* x
   

炎黄两个原始部落偏于西方,而远古东方部落则是太昊、少昊。太昊,又作太皓、太皞,即伏羲氏或包牺氏,是风姓部落。风即凤鸟,以鸟为图腾。又据《左传  昭公十七年》记载,春秋时代的?子曾说少昊是他的祖先,是“以鸟名官”的,有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乌)鸠氏、鸤鸠氏、爽鸠氏、鹘鸠氏,还有“五雉”“九扈”。这些全是鸟的名称,共24种,表示24个氏族。氏族中又分母氏族和女氏族,几个氏族合为一个胞族,如从凤鸟氏到丹鸟氏就是一个胞族。他们都是东方夷人的分支。

在此后的夷人之中,融入华夏族的还有皋陶、伯益、颛顼(zhuān xū)和帝喾gào)

皋陶的后代有英氏、六蓼和群舒,即舒蓼、舒鸠、舒鮑、舒庸、舒龙、舒袭。所谓群舒显然负从六个近亲氏族发展而来的。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亷氏、秦氏、赵氏。

司马迁《史记》认为,所谓颛顼就是高阳氏。《左传  文公十八年》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贵)**=+攴)、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所谓八子,当是八个氏族。颛顼的后裔为祝融。据《国语  郑语》记载,祝融八姓,即已、董、彭、秃、妘、曹、斟、芈。这八姓也可能也是从高阳氏的八个氏族发展而来的。

帝喾就是高辛氏,也有八个氏族。“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其中前4个氏族为一个胞族,后4个氏族为另一个胞族,来源于两个姊妹氏族。帝喾又名俊,也就是传说中的帝舜。其后裔著名者为有虞氏。传说商朝的始祖契,子姓。舜子啇均,居地在今河南啇丘,后发展为啇朝,也是帝喾的后裔。

虞舜出自姚姓,夏禹出自姒姓。

传说中虞舜后裔的陈国是妫姓。

签到天数: 4024 天

连续签到: 2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11-7-31 23:28:52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了!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
发表于 2011-8-1 23:51:33 | 只看该作者
:)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08: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pszyyao - L! g! u9 U7 D4 ]) w
( Y; ]. W, _- p  X& w2 w$ K, d
      在发“杂抄谈之一”后,有宗亲回复道:这就是周谷城的学术观点。实话实说,早闻周谷城其名,却从未读过他的任何著作。在“杂抄谈之七”中,已注明来源(陈明远 汪宗虎,《中国姓氏学发凡》);本“杂抄谈”大部分资料也源于此。有人讲是周谷城的观点,至少说明“杂抄谈之一”的说法并非两个人的观点。而“杂抄谈之一”之后的几谈是谁的相同观点?欢迎评说。
7 g* s' u. G. W# V      从上列远古时期的姓氏传说,我们读到什么?首先,当然读到几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炎帝、黄帝、虞舜等的姓及其近亲氏族的姓(特别是几个含“女字”的古老姓的来源)。我想,这些始祖及其近亲氏族(姓氏)便组成和融合成我们的“炎黄子孙”和“华夏”民族。
  A, W3 Z2 q' O$ s  I' M' E- @: A6 }$ N有宗亲说:“姚姓是姓,不是氏,从姚姓分出的陈、田、袁、王、虞等姓都是氏,他们应叫姚姓陈氏,姚姓田氏等等,舜裔的其他姓都应姓姚。”
6 u3 Z: a5 S' f' c5 j$ }( {8 M1 L" X      新鲜观点,第一次听说,不知源自何处或何人?根据什么这样说?
! X! P  e4 T8 T5 X) A' o3 [      我觉得这样称呼“妫汭五姓”或其他从姚姓衍派诸别姓(廿七姓或七十几姓)不妥。1 S9 d2 b& N, V7 i) ]; j: A8 c# b6 A
     “虞舜后裔的陈国是妫姓”,由陈国的陈胡公衍生的妫陈胡田王诸别姓,到现在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吧,“可能半天下”的陈胡田王等等诸别姓的舜裔听了是什么感觉?会怎样反应?% W! q; |& P, _2 b# \; Z% L
      照此推理,姬姓的黄帝二十五子的十二姓(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不是要称为“姬姓酉氏、姬姓祁氏”、……姬姓依氏”呢?如果此推得理,还不只11姓哩,据说黄帝的姬姓衍姓一百多,比舜帝姚姓衍姓还多得多哪!天下又何只姬、姚两姓衍别姓呢?!
; @* h7 j( b) ^& X      其次,读到矛盾和困惑:; `( B+ `2 J; _/ N" G3 W
     “融入华夏族的还有东夷人皋陶、伯益、颛顼和帝喾”- g2 K0 L2 ]4 V
     “帝喾就是高辛氏,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帝喾又名俊,也就是传说中的帝舜。其后裔著名者为有虞氏。”* Y6 @' D1 ^  x- l5 o) s6 L1 Q3 e* l
      以上两段话,与“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有没有矛盾?
6 c& ]( _1 u; s+ u, X6 w8 ~& K3 [      这个矛盾还不大,要命的是与我姚姓人和姚氏族谱普遍的世系说法矛盾更多更大:
: A* i! j5 v5 ]3 @  ]      河南伊川姚氏族人说:舜帝为华夏始祖黄帝的七世孙,号有虞氏。选用贤人“八元”、“八恺”。, Z# Z( w: a7 R! O% f
      姚姓人和姚氏族谱经常讲:“(虞舜姚公圣祖本纪)虞舜姚公是黄帝第八世孙。黄帝共有廿五子,得姓者十四人。黄帝生昌意,昌意生帝颛顼(高阳氏)。颛顼帝崩,而立玄嚣之孙高辛氏为帝喾。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瞽瞍生重华,重华乃虞舜姚公圣祖。”8 K7 _( ^9 e+ `/ k# C% Z& R8 z
别的矛盾和困惑不说,单说“颛顼和虞舜是东夷人”和“虞舜不是黄帝的后裔”,你受得了吗?在河南姚族中,因有人说“虞舜是东夷人”,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不知后来怎样收科;而在福建莆田姚天赐编纂的《虞舜姚公世系大族谱》中,可看到这场风波的痕迹。
# P! p& f2 F# h; G2 h5 Q      对这些矛盾和困惑,我们怎样看?怎么办?/ u  A6 X1 R' C/ }

* @# r- v: O/ m- ~& P! H, R(2011-08-02  续完)

签到天数: 80 天

连续签到: 9 天

[LV.6]五品郎中

10#
发表于 2011-8-2 08:57:51 | 只看该作者
等某人来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18 17: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