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又一“姓”“氏”例子 “百姓”:从贵族到平民
; R% r% u8 d; P pszyyao' I, y; D, k" _& x2 P7 O. v
2011-07-27
6 J- {0 V5 [3 B" y% ^% r) w- p' R8 h/ b9 `5 V1 S& x% p
现在,常听人称自己是“平民百姓”或老百姓,意思是无官无贵,普通人。话者可能没料到“百姓”曾是贵族!8 Y: p8 o, b8 S1 ^! f' K6 ?
商代最大的族姓,见于文献记载地有二十余支。殷商贵族在《尚书 盘庚》等篇中总称为“百姓”,又称为“百姓王人”。那时只有贵族才称姓,因而最初所谓“百姓”就是指全体贵族。2 X( e& K: Q" I: q' K$ I% N
而到了战国时代,有些“氏”开始与“姓”融合,如《国语 楚语下》这样解释:“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就有把“姓”与“氏”混同的倾向。战国时期,“百姓”更进一步用作平民的通称了。《墨子 辞过篇》说:“当今之王,……必厚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显然,原先作为贵族代称的“百姓”,跟作为奴隶代称的“民”和“庶人”,在战国大变乱时代逐步混为一谈了。这也从姓氏学的方面,反映出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历史过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