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3#

楼主 |
发表于 2011-7-11 23:48:36
|
只看该作者
而且,劉備在攻下漢中後,為了加強成都同漢中的聯繫,從成都到白水關,造了四百多所驛站,就是為了保證前方和後方之間通訊聯絡的暢通無阻。後來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從成都到湖北宜昌、武昌,到處都是快馬探子、細作,隨時瞭解敵情。這要放在今天來說,基本上就算是「諜報工作」做得很好了。$ I7 Z1 @; i: t, v
再來看看曹操那裡派出了多少增援部隊:第一批是於禁、龐德率領的七軍,這一批部隊被關羽消滅了。緊接著,曹操派出他的五虎上將———徐晃的部隊,他們吸取上一次於禁被消滅的教訓,在兵力不夠充足的情況下,先按兵不動,不同關羽決戰。曹操又陸續給他補充了後續部隊,派出了第三批、第四批部隊,估計徐晃這時的部隊至少在五萬左右,再加上樊城曹仁的軍隊,形成了裡外夾攻之勢。曹軍對關羽已經具有壓倒優勢。這還不算,曹操還不放心,他又下令,把合肥張遼的部隊調過來。張遼是曹操的五虎上將之首,他曾經在合肥打敗孫權,威震逍遙津,差一點就活捉了孫權。所以說,曹操為了對付關羽,已經把他的王牌軍都拿出來了。這還不算,曹操覺得還鎮不住,於是決定「御駕親征」,他統率十幾萬精銳部隊,開赴距離襄陽不遠的地方——摩陂。曹操一生南征北戰,打過多少大仗、硬仗,碰到多少困難,但好像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為了打關羽,花費這樣多的心血,進行了全國總動員。
$ I) \& T& H. @2 I; a" b為《資治通鑒》作注的胡三省對這件事曾經做過評論。他說:「就是呂蒙不偷襲荊州,關羽也必然被曹操打敗,關羽哪裡是曹操的對手,後來曹操借呂蒙的手來對付關羽,只不過是他想讓鷸蚌相爭,他自己好坐收漁人之利罷了。」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也做過這樣的評論:「呂蒙偷襲荊州,這確實是難以預料的,但就是呂蒙不偷襲荊州,關羽能制服曹操嗎?關羽對付曹仁還可以,對付曹操那就差得遠了。」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啊。後來的史學家、思想家對這一事件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7 ]2 M- q- |6 x, o
一場荊州之戰,失去的不僅僅是蜀國的一員大將,也不僅僅是一塊戰略要地,它失去的是之前剛剛有所好轉的蜀漢江山的大好形勢!傳統的觀點總是把這次失敗歸結在關羽的疏忽大意上,當然,作為這次戰役的指揮者,關羽的確要負責,他也付出了人頭落地的慘痛代價。但諸葛亮作為軍師責任更重大,可是到底能否就此斷定諸葛亮是「借荊州殺關羽」呢?而誰又應該對關羽之死負責呢?7 O* F# m- C/ s7 }% |/ A/ O
關羽的無奈" u* T4 N7 n+ S5 @( L- d! A' c
荊州之戰,從時間和信息上來說,蜀漢這個時候是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救關羽的。如果劉備、諸葛亮得知關羽丟失荊州的消息後,即刻出兵,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去救關羽,或許還有機會,還來得及。
* T2 a( Z6 r! E+ j# N當時關羽留了相當一部分兵力,駐守在大本營,防範東吳的偷襲,這就說明關羽還是有一定警惕性的。但是,關羽攻打襄樊的兵力實在太少,劉備、諸葛亮又不肯給關羽補充兵力,甚至連近在咫尺之遙,也就是在上庸的劉封、孟達也不聽指揮,不肯從上庸過來支援關羽,關羽百般無奈,才動了將鎮守江陵、公安大本營的部隊調出來這個念頭。但是關羽還是猶豫不決,不敢下這個決心,畢竟關羽南征北戰數十年,雖然稱不上足智多謀,但也不是一個完全沒有軍事常識的一介勇夫。! }8 W) u4 Q2 f8 b# I4 J
呂蒙和陸遜看到了關羽進退兩難的尷尬處境,於是他們施展妙計,連出高招。先是呂蒙裝病,離開自己的防區,假裝回建業(就是今天的南京)去養病,之後陸遜接替呂蒙,寫了一封信給關羽,說什麼在你關將軍的指揮下,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就是當年淮陰侯韓信用兵也不過如此,把關羽捧得雲裡霧裡。關羽在被陸遜灌飽了迷魂湯之後,才決定將荊州的部隊全部抽出來,增援樊城,這件事當然是關羽不對,上當受騙,中了呂蒙和陸遜的奸計。' `& e, V) V2 W! n
但關羽為什麼會上當呢?如果他有充足的兵力,他還會上陸遜的當嗎?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劉備、諸葛亮的責任,不給關羽增派援兵。+ J$ o" w$ l: E, d; _
而且,如果劉備、諸葛亮派出援兵,即便不能達到目的,救兵未到之前,關羽已經被害,劉備、諸葛亮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總算還說得過去,還在情理之中。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事情成敗雖然由老天爺決定,但你總要謀一謀,如果你連謀都不謀,那又作何解釋呢?問題是,查遍《三國誌》和《裴松之注》,沒有一句話,甚至一個字涉及到劉備和諸葛亮商量如何發兵去救關羽的記載。" J9 W$ w5 \% _$ z' C: x( d
當初劉備在攻打漢中時,也是遇到了夏侯淵、張郃的頑強抵抗,攻了一年多也打不下來,劉備著急了,覺得兵力不夠,於是就趕快叫諸葛亮增派援兵。諸葛亮覺得在這種關鍵時刻,「男子當戰,女子當運」,就是凡是青壯年的男子全部上前線,而女人也不能在家裡閒著,必須當運輸兵,將糧食物資運到前線。由於諸葛亮及時增派了大批的援軍,劉備終於從曹操手中奪取了漢中。由此可見,攻城的艱巨性,劉備和諸葛亮都是深有體會的。在曹操增派大批援軍,增援樊城時,劉備、諸葛亮卻能無動於衷,真不知安的什麼心。
3 X1 b) M& F1 [對於關羽走麥城,蜀漢方面不發救兵這件事,不只是諸葛亮的問題,就連與關羽有著兄弟之情的劉備身上也存在著很大的「疑點」。劉備、諸葛亮為什麼不救關羽?肯定是有原因的,諸葛亮同關羽有矛盾,而且劉備同關羽也有矛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