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987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老官营村族谱寻根寻找宗亲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20 22:00: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mryzs 于 2018-4-8 20:56 编辑 ; i% F2 g% O* F/ v: K7 B" Z) I

% k8 f+ [( Z% U4 w/ ]因年代久远,谱系不全,尤其是在文革时期,烧毁大量旧普籍,现只有以下线索,后人抄写的部分普籍以及出土年月不详墓志铭,望宗亲提供线索以补全宗谱,非常感谢!!!
: J2 g/ |$ G& f( i' {9 U4 j9 E) J# o3 w( @

/ o+ F% ?& g5 v+ v2 H( X资料:现在居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老官营村,人口两千左右,其中姚氏人口占三分之一多。传明永乐二年迁自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沟南崖乐陵村,而出土四世祖讳铨墓志铭记载迁自山东省历城县,现在传至廿一世德字辈,至今600多年。旧谱失传,五至八世讳配支派已不可考。载县志者有四世明万历恩赐寿官敕封奉政大夫姚公讳铨。五世铨子姚思義,系前明举人,隆庆四年乡试初任山西吉州知州,后升授陕西汉中府同知。后迁居枣强城南姚家庄传二世,后占籍云南,再后不详。还有姚思義后人五弦之后迁居山东巨野县姚家楼。本村还有明清时期迁居本邑六房崔浒王家庄、六世讳松万历年同十三世讳尽孝的祖宗迁居本邑东张米和东鹿家屯等。还有十四世廷梓-焕廷,其父十三世秉仁字惠溥迁居京师,其祖父十二世逵字位公。6 v8 v# D5 V7 E! n

% q# \, @  s& H$ V1 H

3 C" s7 M/ N, H5 F本村世系表,因人数支系众多,也许不够全面或有所缺失,因旧谱失传。
6 x' \# A5 k. A" D' E一世' R9 G9 `3 B$ Q
始祖-姚兴  明永乐二年(即1404年山东迁来)
( N& Z( ?# F" r% ~( d4 p6 v二世
4 G, V5 W- y1 U" I5 o/ ?0 h5 s (单字)
6 o# E+ `, n! o- J; O' W0 f/ l三世
8 \% Q  Y$ [: r4 w2 H6 O$ Q. { (单字)* d# W/ Z+ x" q
四世* _' @1 O' {& X$ F
(单字)
+ v. G8 Y1 i: W五世
9 n& c, {% r/ a# y
4 R+ H- F; }, |% H' C1 o六世
: b6 e+ @8 M) ^2 [/ D; X, x9 [
  a  u4 ?. s& g7 s; G6 F' P七世
! r" G* M% {( a' p1 |8 I! p 允、国
8 b2 }+ }0 e0 J3 L八世
2 r% ?5 n, Q% `; K* D
6 X/ w, d7 z4 l九世
( ~5 o( O2 l4 |) n" {9 q
; _: N, z. B5 ~; b十世9 L* B' G. z( O( V2 G8 X9 W0 t
" s$ C2 ]; h/ r& Y3 L
十一世: Z+ ~: w/ P; v
从、存
5 }+ C' O4 g& w5 h十二世7 ?/ b8 ?" Y  o# _

1 ^8 d3 s/ P0 P8 n6 x& Z十三世3 W% q& G4 R. x& A) C( S
成、庆、(单字)
: ]/ `- u% O& H, O, F十四世4 d2 ~1 u/ G( q) y* {; L$ ~
文、魁
4 }4 P) m$ q5 n4 K6 e# H2 @: O十五世
  Y* A4 H( X5 ^( m3 \2 k 九、锡
; \5 s$ x' t) e十六世
4 W% L# g$ C8 _& p8 n$ o4 e
; E4 A! v+ N1 A$ A+ f! F# H十七世
& H9 ?4 x0 K0 V+ ~
% t  M6 P7 d! P+ \十八世8 D& O4 u2 S7 C: r! Z6 h6 |
维、仙8 Y5 k- P% r* @7 g# @# b
十九世1 W& _) k# a: \
子、世、继, a* f0 c! o' F2 Z1 |
二十世/ f+ J" M% A. S' P

$ g" j2 w' I3 D% j& O8 {: S廿一世7 J+ D4 s! w6 E! W/ u
9 K8 J2 f8 O6 Z, e
廿二世
5 r0 Y' `( U- J& Y4 U. Y3 e3 O1 F. ?3 Z. x
, ?0 i- r7 K* u9 T& A4 h2 {# T! F廿三世0 [. y8 P& l0 E% s3 |; x
3 E) o* K# L0 c5 L
廿四世& p" N- h, `2 w. t
& s  y4 X& [1 l% P1 G6 _
廿五世
9 e, v' L5 C' F, }* {- r4 a# i5 s8 J' E% J' T3 ^& Q- n8 I1 q7 v
廿六世
4 |8 r. B0 Z; a0 C/ @" v6 ?) o1 i. I: K5 G/ N4 A0 }2 H
廿七世, ^4 M! B8 \( t6 @/ _2 \

8 a( I  W" P0 H廿八世5 e! h1 C! a9 c. Y+ V
. V# l) U8 U# _: z
廿九世
+ a/ J' X) J9 B% j! o0 y. F' H) ]$ X- {8 {, f( i! H5 }, o
三十世
, ^4 ^4 U7 @0 C8 k3 \9 k

0 V' Q: w; W+ A6 c'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23:06:33 | 只看该作者
姚氏譜序
/ ~& ]1 _: [* |姚氏族譜譜姚氏之族也姚氏出自帝舜其母握登生舜於姚墟因以地為姓濟南府府城南歷山其故居也族大繁多散處於四方漢唐以來代有聞人雖世遠年湮無可考稽而淵源有自皆有虞氏之苗裔閒閲史冊元承宋統不滿百年天下大亂玄鳥來降競棲林木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絕迨明成祖定鼎燕京又經花子軍為災趙地民更稀焉於是徒天下之富戶以實京師復徒異地之富民以實畿內棘津南宮多徒自山西洪洞縣而吾始祖獨自山東青州府益都縣溝南涯樂陵村於永樂二年徒居直隸冀州棗強縣大营鎮南去城五十里許家於老官营村其故宅近官道至今遺跡未泯與吾始祖徒居偕來者城東吉里姚姓皆同宗也然亦莫之能詳始祖塋地在村北大道東葬法自南而北按之地理名領孫葬塋有大楊樹一株数百餘年枯者復茂又有所植松樹若干局勢宏昌分為八支俱係磚墳惜舊譜失傳諱多無考載縣誌者四世有壽官勅封奉政大夫諱銓五世銓子思義係前明舉人事继母至孝邑人相傳先有丁姚後有毛陶有本宗也訛傳為有任漢中府二府同知奉旨巡邊文兼武職甚有功德於民合屬頌祝圖繪形象馨奉香之至今敬存其影於老官营村後徒居城南姚家庄傳二世有兩孫皆文庠生嫻扵武事國初從軍占籍雲南歷世顯貴文庠生五絃之後徒居山東巨野縣姚家樓科第連綿屢登仕籍其余他鄉徒居如六房崔滸王家庄大要皆係庄田傳聞地數百頃馬棚百間亦甚富焉自始祖徒居老官营村歷五世吾六世祖諱松於萬歷年間同十三世盡孝之   祖諱未詳徒居同邑東張
$ j) A, ~( h& d6 O米東鹿家屯村大要於姚家庄皆老官营庄田也迄今九世余與十五世族姪邑庠生文茂亦係門生常欲修合族譜書以示來世第訓䝉課徒時有未假十二世先祖府君諱逵字位公文武歷試多年功名未就遇讀書人每愛敬之不置世係宗沠逢佳節令辰習與幼輩講論故得聞其說但去世久遠雖有先祖所修族譜亦第畧而未詳十三世先考府君諱秉仁字惠溥久寓京師寬裕敦厚篤於孝友及囬家時語及宗族常曰此一家人也爾等甚勿忽視梓敬承之不敢失墜因於道光十二年壬辰之歲與十三世堂叔秉孝字培元合諸父兄弟彼此推究生卒可考者誌其大畧近道光二十二年壬寅新正又於十二世族祖十三世族叔名金玉字輝壁太學生名新命字永裕十四世族兄名珩字沛然堂兄名廷芳字毓美十五世族姪文茂疏通合族各清數墳墓以序世次失傳不能復記現在者猶可及詳誠以譜之所系由來重矣昔先王訓俗型方為其有父母也故教之以孝為其有兄弟也故教之以友為其有同姓也故教之以睦尊祖敬宗保世承家胥於譜乎是賴乃人往往尊卑莫辨長幼不知相視如塗人者則譜不立之過也蓋親見於服無服則親盡喜不慶憂不弗其初以一人之身分為兄弟兄弟分而至塗人勢必然矣甚而強淩弱眾暴寡口角小忿積而成隙反途人之不如者1 Q0 m* w+ F. h9 s
更可浩嘆詩不雲乎莫遠具邇式相好矣無相尤矣周之宗盟同姓為先庇本根也誰非懿親忍縱尋斧夫族之人甚繁繁則思有以別之族之人甚渙渙則思有以莘之支分派遠而欲恩明誼美要非敘譜不為功况吾族分里而居者或隔数十里或隔数百里聚會無期至相與謀面問及姓名不過曰當家當户而已世次茫然自居晚輩則不欲泛論兄弟亦不可以長輩自居更不安稱呼之間殊多礙口當此世次將混之時幸老成猶在細細訪問輩面尚可清序及今不序序無由矣凡吾同宗能詳其先世者自序本支不能自序者就所記憶代序世系即不能記憶亦詳數墳墓代序尊卑長幼無使或紊其或貿易在外流寓他鄉近支能詳即序不然從畧至有他姓附宗隨吾族姓相沿已久者概從忠厚以附姓别之敘之族譜之末為此事者須毫無猜嫌如父母在上滿堂子孫笑語承歡蒼頭白發顧而樂之可乎上继祖宗下傳子孫甚美事也亦重事也或有毫不関心以為多事且從而笑之者其亦忘本之甚不念所從生歟梓淺學薄識特述所聞以誌其畧嗣後更有博訪而詳編之者
9 |5 N* h3 h2 `2 U+ S是誠吾族之厚幸也夫
: x& W/ w9 ~/ \' k
    旹1 x$ b7 S3 [+ Y. t
大清道光贰拾叁年歲次癸卯重陽之月中浣十四世裔孫0 C3 P" |  ]3 t4 P# ?# i5 J
廩膳生原名廷梓考試名煥廷敬識            

. @. @. Y, N: M) F1 ~5 p
% p$ h- h3 a' ]! z& {4 _
+ M* x2 i+ J* Q% E# D
. T. N! x! L, b" v8 Q
1 C, Q* q. n2 ~* k- D7 H
: r; e& F" u, w! K! n

( [0 z* o- m- o" H5 W& @  ~9 ^' m2 G8 G4 [
: }* u& k/ ^- q3 O+ C% F
蓋自吾族譜書一失而支沠之分昭穆之序已均難細考矣幸有老誠傳聞其自某年某處徒居某村以及塋地葬法祖功宗德前序己詳述之而備誌焉特惜其作序之初未曾即舊譜之遺參觀新譜斯其所論世次每多齬齟不合也聞嘗展閱舊譜祖諱森列宛然在目縱有一二模糊難盡察識而世次歷歷尚可清數蓋合譜計之原歷九世末一世祖乃諱志世某又嘗即各支之新譜徧為懸觀其始祖或諱志某或諱康某或諱世某仲某命名之字雖未盡同而即志世二字考之實與舊譜之末世同為第九世也况之世瑞祖舊譜載之新譜又載之尤為明明有徴乎由是遙溯本支雖無實據而排論輩面確有可憑按序計之族祖永裕原十二世也而謂為十三世族伯沛然與培元輝壁原皆十三世也而謂為十四世族兄諱文茂與毓美, ]  n1 r+ Q' e' }6 {
沐光原皆十四世也而謂十五世世次一紊尊卑由何分長幼由何序必將合族聚會混相稱道而呼者不覺礙口應者不知滋愧矣亦成何體統哉茍不及時考證修立譜書世世相沿伊於胡㡳余生也晚深為此懼乃即新舊兩譜互為對證復即各支          墳墓歷為指數洵有確據始敢救前序之失非余出自臆断而              冒為更正也夫旧譜之九世仔細辨之固尤有說焉上之四世始祖一二世祖二三世祖五四世祖八某祖屬某支固無由辯某支宗某祖更莫能考殊令為後裔者徒深思慕而難暢然於懷也然猶幸吾祖八支之説父老傳之前序誌之乃又與四世八祖適相符合則知此四世固各支之祖宗儼然俱在而合族人等胥宜馨香奉之者也故與光緒十三四年約通合族重修族譜乃将此四世祖諱依舊譜之行欵次第援筆書之以藏於祖廟焉每逢歲除佳節分派族人按班懸而祀之庶使亦礻冀耳孫群相對越動水源木本之思敬承祭祀廑臨上質旁之念亦何至追遠徒殷致無所瞻仰之嘆哉至下五世而未載與族譜者何也蓋以墓碑互證之復以各支與鹿家屯之譜對驗之五世祖一諱思賢而碑文五世思義問等祖皆不與其列六世祖之諱而碑文六世良寀弼等祖與鹿家屯之六世諱松祖並未列其班七世八世無容絮語矣九世祖諱志世某獨荣茂之世瑞祖與於其中而他支諱世志康仲某等祖並無一存者則此五世實荣茂一支之宗非合族之宗也明矣故令荣茂修書時将此九世祖諱依就次序並書而載之使之識其宗本而不絕其祀焉余才淺識薄妄為編俟後更有悉先祖之名字識後昆之宗派者詳記於後是誠余之厚望也夫

  S5 \$ n+ J; ~+ I7 j  旹
0 ]6 `- A7 G, O/ _6 r8 X2 a大清光緒十九年歲次癸巳腊祀竈後二日十四世孫邑庠0 n3 j  ~; S- k# A& a
生名文學敬識

' l6 {3 C* D  C9 }/ w0 t) t7 y" V9 M# @  ~6 `2 H

1 S7 Z1 Y5 }5 e; z. v, }& ?' Z1 T1 p2 B0 T  J6 G8 l1 F5 H
" B9 W7 @: ]4 ?7 w3 N1 F

: H. E8 }8 J/ H4 B/ J- {; o$ D

6 i4 p' {  U. C- P, g* L
  s3 V) z7 @9 p/ q8 u) M
6 S% D. S6 J  b* |  w
  姚公雅懷暮碑文表, F' B+ ^" F8 y8 @( c
公諱文學字雅懷姓姚氏世居城南老官营村曾祖諱從信妣楊氏祖新章妣楊氏父諱琛妣鄭氏生公一人公幼厚重聰明内含讀書有悟性為文能樸實説理師友相期以大成乃因家寒弱冠即設帳授童䝉循循善誘終日終年無倦容無懈志稱良師然終以泮池未遊為撼旋從步先生浦南課文尋列學館弟子員工遂出村開舘棄功名專心課徒誨人諄諄經傳外輔以古今格言且邃昜数善理解尤善説文扵六書之字義口講指書婉轉形容務令學生心領神會而後已故一時出公門者率皆成有用之材公扵是蜚聲教壇校師中推為翹楚既而公喟然嘆曰天下之大利其在農呼硯田烏足養身家遂出庠序歸畎亩欠凡區田擇種施肥除蟲諸新法次第創辯並於矌地植木成林近圻掘井治圃嘗謂人曰倘扵肥田中得天澤齊人事種某利可培種某利可蓗種某利可什後果符騐無少差不十数年田連仟宅連舍闐闐然家致小康矣公且持己嚴待人寛品望素孚一方資模範焉光緒末年學務變法王先生明遠云几本縣勸學縂董舉公為营區勸學員公赴鄉勸導奈人多守舊積重難返公遇學校即登堂演講遇村人即集衆勸解時以國法難達悚其聽時以新法有益開其志苦口危言往往遭人誹謗而無所顧忌久之精誠動人漸感漸化一年閒营區百数十村陸續開學者近百座提學司據縣署呈請特給公五品獎札以示優異迄今营區人才蔚起多食公當年勸學之赐公此後因公積劳扵民國三年忽得手足不仁之症至六年竟以癱瘓宿病卒扵家嗚呼公長余十四嵗相視為益友余在城辯學十餘年公在鄉
+ B  b8 E7 n# E% u. p勸學十餘年曾記一日五夜深談公輒謂天道之盈虛人事之消長数理不爽余曰公之經濟可以救國家之貧公之教育可以振學界之衰假使公得位乘時其成績當有可觀乃天既賦公以才而天又阨公以遇則㝠㝠中之措置殊令人莫解公曰君子貴樂天之命順受其正遂相與起立徘徊浩然長嘆此情此景宛在目前而遙溯公之墓草己十九厯嚴霜矣悲夫悲夫公生扵清咸豐元年四月一日卒扵民國六年九月二十九日享壽六十七嵗元配趙氏继配胡氏趙氏男四九式九言九箴持簡保府農業專門學校畢業曾云几本縣髙小教員孫四聿防直魯豫隨营陸軍學堂畢業洊升至副團長聿啟聿良桀曾孫馨亭其子九言恐先人之德澤日久或忘也屬於敘次巔末特刋貞珉以垂奕世用作紀念丙子季冬世弟李維申表

5 w, {, D  O( [( O2 N: T% W7 a3 w# _$ i( d  c8 @
  P3 T; X  @. S7 i
清廩膳生前江西省長公署會計主任李維申撰文  F! n: D/ W6 o  a/ H5 B
    孝男九言六十三嵗立碑至七十四嵗壽終
0 A! S$ u' f& K* b7 g7 P8 U3 @$ \; Y  Z% T5 f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23:05:36 | 只看该作者
姚公平世墓表
: R, Q' `. `1 ^  |- o公諱新泰字平世姓姚氏世家棗強縣城正南五十里之老官營村考諱従賢字德如妣氏李繼妣氏孟祖考諱金貴妣氏李繼妣氏田曾祖考諱志惠妣氏董其先遷自山東青州府至公之時已十有二世矣公嘗讀於太學既以不求進取棄去致力於治生有田三百餘畝躳督傭佃従事農作耕以深種以穊鋤耘以時其穫恒有倍稱之息而財以益豐事蓄之資既厚因推而及人以周所親而恤貧窶咸豐七年吾邑歲比不熟民大飢公數出囷粟以濟窮之鄉里頼之鳴呼博施濟衆堯舜猶病公之行顧不偉耶年八十有一以疾卒時同治二年二月十九日也元配吳氏繼配孫氏韓氏生子一人女六人適張適劉適張適陳適鄭適楊孫男魁占魁科
; v9 l) y* z! ~  g
         原由於明永樂二年青州府縣益都姚道口南涯樂爾村附誌' n9 j7 m, _* U. R8 p2 d% K
         前河北省政府秘書姻再晚張思敏撰文
) c9 y. P/ t4 @8 R1 f         前江西督理公署參議廰諮議鄭釗書丹

) m* D# I% F" z5 K6 C3 J
- D% N- L: E: y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17:13:56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8-12-5 21:57% h# K7 A# x8 p( b- J- C8 Z3 ]  \
枣强县大营镇老官营村姚氏可能的字辈,自一世起:兴###思,……。一世祖的姓名当然是姚兴。其他 ...
" y% @  y% X1 P4 P9 Y0 g* b
载县志者四世有寿官勅封奉政大夫讳铨五世铨子思义系前明举人事继母至孝邑人相传先有丁姚后有毛陶有本宗也讹传为有任汉中府二府同知奉旨巡边文兼武职甚有功德于民合属颂祝图绘形象馨奉香之至今敬存其影于老官营村后徒居城南姚家庄传二世有两孙皆文庠生娴扵武事国初从军占籍云南历世显贵文庠生五絃之后徒居山东巨野县姚家楼科第连绵屡登仕籍
5 K! Z+ w, ^, R; b  n7 g5 b( C4 f( G7 e' A$ I# g! q- e  ~
有一支迁往  山东巨野县  姚楼了  这支能帮我调查清楚吗? 谢谢。如果有族谱最好
1 P1 [9 m$ p2 r9 z7 i" z2 z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11:50: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ryzs 于 2018-12-11 11:51 编辑
) }% e+ H' K4 l7 Y; d/ W
9 h- v4 o5 w) K6 {, _# u村里有一块文革时期挖出来的最早的墓志铭,记载为永乐年迁自山东省历城县。万历十八年五世姚思义立。
! ]5 \% S8 d( n# l* I. A& T- o/ U
  f) ^* O8 Y3 F
* a7 ]- h* a4 n6 R) R1 r) N
清光绪以后谱书记载又均为迁自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沟南崖乐陵村,而且是多书记载,推断为自迁来几百年后根据传说记载也许有误,而后世多本各支派族谱又互相抄袭。
! k- g  B+ v- M( u# [" C. {
5 x4 f& h- V6 l+ b# t1 @5 [& U
" C5 i2 T  q: ^8 W3 w! ~7 U3 |
还有在一支姚思义之后回迁至山东省巨野县姚家楼,据传说是山东那边支系人口缺失,来这边要人口来了。有文字记载。3 H, E# j) \. _  t
9 }( L! E: v7 y5 C6 d

; W, s1 [8 p4 d' m0 i! M. d/ ^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从山东来了两位老者来村子里证实过,两位老者为思义回迁之后。留下了联系方式,但是现在已经失联。具体地址已不详。6 a% g* ]+ k; C" G$ ?7 n
- Y; c. C3 E8 s8 U) W
' c; p$ L' u" V
有一点可以确认本村姚氏上千人迁自山东之后人无疑。
4 E) n2 v" Y* p# Y% @: P, G$ o, _; C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3-23 00:29:03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8-3-22 21:467 @  D2 L2 O" G' ^* A
有2谱序,为什么说无谱呢?! g! @& L0 K( ~" w; ^9 U0 @$ s+ g
      1, 大清道光贰拾叁年歲次癸卯重陽之月中浣,十四世裔孫廩膳生原名廷梓考 ...
8 |7 m: a( {7 p  K$ h
明朝和清前期的旧谱丢失了,本村姚姓是明永乐二年迁来的,现在能弄明白的只有三四世和九世以后,其他比较混乱,现在的谱书是清末和民国时期老人根据回忆写的,很多都弄不清楚,从本村迁出外地的也很多,有枣强城南、北京、山东历城、云南、山西等。本村的排序在1楼有写,辈字比较杂,并不统一,应该是四世八股分家导致的
) P, z  E: y+ O. `+ E  ?1 J( e- B
6 T2 x+ X& f# V$ t% W" y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2#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22:03:37 | 只看该作者
其中一支系记载

老官营谱系.jpg (119.9 KB, 下载次数: 302)

老官营谱系.jpg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3#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22:06:04 | 只看该作者
上图为其中一支系记载,号称四世八祖图,据说在第四世分的家,一共产生了八支分别为鍾        鐸        銓        鋭        欽        釒遀        鑄        鈿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4#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23:03:09 | 只看该作者
最早明万历年墓志铭,字迹不清,留空白,依照碑文抄录

A.jpg (529.57 KB, 下载次数: 336)

A.jpg

B.jpg (466.08 KB, 下载次数: 314)

B.jpg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5#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23:04:17 | 只看该作者
还有部分资料已整理成文字,下帖跟上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8#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23:08:54 | 只看该作者
整理成文字原谱照片均在我的个人相册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9#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23:10:03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村中还有姚氏同族其他支系的族谱,随后拍照上传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23:14:45 | 只看该作者
如有朋友欲了解或者与本人探讨更多可以联系QQ:78156627& q3 C" @5 F# m4 ]( N"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0-24 08: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