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pszyy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姓源流序》想定而终于不敢定安徽宿松姚氏是唐姚崇公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22:16:45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绍弦 发表于 2016-6-5 21:54
9 c$ y! ~# d8 k' ^2 A. s: D二年前,我与卿堂大叔专程去了一次安徽太湖县,寻找发祖真一公的熙湖姚氏。
! @; n) b6 n: [. P. R    接待我们的是熙 ...

+ i* s- a) @' }          谢谢你。我也明白了,发祖真一公的熙湖姚氏不是另一支木三公太湖姚。
; {3 J# i  E- p. k# V$ s  B6 L) U$ S 5 K! ~$ @! j4 \/ b+ `7 R- v
       太湖有三支姚氏:一是居住在姚家埠的熙湖姚(姚保罗宗亲);一支属于木三公(宿松木一公之弟);后裔一支属于“廖姚”,即他们知道的祖先由廖姓改为姚姓。所以,他们的墓碑上改回姓廖,故称为“廖姚”。6 l# W( W& W7 }0 L% I& z- q

# r6 O( Z/ d& ?- B: N( u3 g4 t4 }8 u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2#
发表于 2016-6-6 10:4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6-6-6 20:41 编辑 : d5 ~1 M. q% X4 R" T
pszyyao 发表于 2016-6-3 23:06
5 i. p! ~3 F& _原文“而宿松之姚,先世谓出洛阳姚崇之后。宋理宗朝姚渔,避北兵之乱,渡江南迁,居豫章之鄱阳瓦屑坝,传闻 ...
6 E0 \2 V# X. t# j, y6 o* T
9 {, j) A+ a/ ?, x( v
    仔细读了这篇序言,我也认为不能以此确认与姚崇的血缘关系。9 S, |/ C% J* {% R5 f. F
    前不久,江西永丰的明宣宗亲给我发来以下信息:
/ s/ \) B+ ]* o5 u    谱记:从唐梁国公徙居陕州,由陕分赣,由赣分金川洋团,再分巴邱。唐天成年光世授洪州刺史封邑宁侯,居洋团后分居永丰二十六都清塘水口芳洲,为一世光世公。到十一世季青公,徙居石马镇姚坊村。。。8 U# d  H( L! Q  P
   
- H  R2 C0 V4 ~* @& u( K, }    从源流上看,石马姚坊姚氏与新干阳团姚氏是一致的。而阳团姚氏不属于姚崇世系。所以我否定了石马姚坊姚氏是姚崇后裔的说法。( I  f) b( D. T5 j2 K( {
    这个案例与宿松姚氏的源流序几乎是一样的。从姚渔到姚崇,中间跨了几百年,没有充分的依据证明姚渔与姚崇的血缘关系。
3 I0 K' B" H2 U& k. y    我看过江西各地许多家谱,几乎都在源流序中对姚崇宰相有所提及,毕竟姚崇宰相是姚氏的骄傲。, Z: ]0 d+ M- `; u
    早些年,江西吉安成立了“姚崇文化研究会”,试图把吉安各县的姚氏纳入到姚崇谱系之下,并放风说“江西百分之九十的姚氏是姚崇的后裔”。只有新干姚定国宗亲坚持认为,他们的谱系清晰,肯定不能纳入姚崇世系。姚定国宗亲说,吉水的姚某开了一个国际玩笑,他试图让与会的二十几位宗亲投票决定是否参与姚崇世系。- g7 Z6 J6 b6 B3 b/ s& `( {- E
    “这种事情,怎么可以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太离谱了!”定国宗亲反复对我说。
! d# d) b, J" e: V; o) Z- X' C, T/ D
3 W  r# f& c% T

签到天数: 704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二品侍郎

13#
发表于 2016-6-6 11:53:06 | 只看该作者
我娄底、元鼎公,从江西吉安泰和迁湖南宁乡,族谱记载,我元鼎公是,姚崇后裔。具体是姚崇多少代孙,不清楚。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3:0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6-6-6 13:36 编辑
$ t$ h( o# D: Z0 p2 d9 C1 W+ n
姚绍弦 发表于 2016-6-6 10:48" k9 ?  p+ W3 M- F5 Z# _0 g. O
仔细读了这篇序言,我也认为不能以此确认与姚崇的血缘关系。% E. @9 U# M' R8 s; J
    前不久,江西永丰的明宣宗亲给我 ...

9 `# @  B1 ?2 T, R3 c$ G( Y6 u: W% p     安徽宿松(木一公)姚氏,在清道光年赞扬“狄武襄不拜梁国,明太祖不宗紫阳,况属在士庶,岂敢妄援名宦,自开僭越哉!”,而不屑 “彼郭崇韬之拜于幕下,为世非笑,吾族岂有是哉!”。因此,虽“宿松之姚,先世谓出洛阳姚崇之后”,却终于不敢认唐相姚崇公是自己的直系先祖。
' ]/ I  q. }! S;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09:22:28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6-6-4 08:564 ]! A. x8 M* v* w! o6 T8 W/ f" S
狄武襄不拜梁国,明太祖不宗紫阳,况属在士庶,岂敢妄援名宦,自开僭越哉!这是说史者所应信守的准则,也 ...
6 X2 q+ r3 @8 T2 n% u$ C% \
有人对我说:
( D. ~! t3 K: X) r8 Y        家谱的首创在北宋,定型普及在明清,南宋及元代为断代。正因为这个原因,明清时期的修谱者为了追宗认祖,不惜舍弃草根祖宗,攀附名门名人等士族大户,造成了各地同姓谱系的混乱,某一名人出现了众多子孙。  O/ \; I" K* \$ B0 j
对于这种情况,乾隆二十九年(1764)至乾隆四十三(1778)年间,江西巡抚辅德上奏,在全国实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谱禁运动,谱禁规定,在追溯祖先时禁止攀附,尤其禁止攀附古帝王与“圣人”为始祖。初修谱上溯不得超过五世,只能以始迁祖为始祖,始迁祖不明的,以五世祖为始祖,超过五世的所谓先祖一概删除。仅在江西境内,辅德就已查出1016姓荒诞不经的所谓“上祖世系”,其中有奉盘古、雷震子等神话人物为始祖的。凡查到者都遭到了删节或毁版的严肃处理。然而冒认之风依然前赴后继,袅袅不绝。
7 ]) E' \) E. R# A% K7 g, q! I
3 W" s" ?% I: l. Z! u" J  ]5 `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16#
发表于 2016-6-17 10:05:4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没有历史依据的确实不能随便认祖归宗,只能说在有大量证据重合的情况下方能进行斟酌,一切以事实为出发点进行追根索源,这样的结果更能让大家所认同。之前对自己族谱的内容了解肤浅,这次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谢谢各位宗亲的辛劳付出!继续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22 20: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