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松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自贡富顺家谱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11#
发表于 2012-11-13 12:49:26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姚中友 于 2012-11-13 12:52 编辑
7 v: N* K" l2 t" N, r. o$ r7 Y: D  A
讲一讲丰都姚氏族谱的谱名、责任者(即主编者或主修者)、版本年代、册数等,以及始祖、始迁祖、 ...$ K$ ~$ D- Q9 ]) x
pszyyao 发表于 2012-11-12 16:21

7 X/ i' v8 W- d' ~. |
) y% m* L$ N- d2 A0 z! n: s3 n2 t1 _& N
    此谱名《姚氏宗谱》,姚氏宗族采编组,姚氏131世孙:玉枢   世仁谨撰,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于丰都县城。共一册。里面录了三支姚姓: (入川前的世系和姚德高编的一样)董家(支)姚氏族史、永兴(支)姚氏族史、太和(支)姚氏族史。
. J, k4 i/ i, v9 r董家支:一世祖,国喜,国应公昆仲,于清康熙中期(约公元1687年)由麻城入川。
! A: v1 \& r& u  x) X% f+ ]0 r永兴支:明正德年间(约公元1515年)入川始祖伯龙公,初落业于彭水县郁山镇。传至122世:天照、天佑、天益、天伦、天受五兄弟,又自郁山镇迁出,天照天益落业于涪陵仁义包家坝,天佑落业于涪陵中峰乡姚家口,天受落业于丰都永兴乡姚家沟。2 L* c0 a+ q1 q" W+ m
太和支:自君习公于清康熙晚期(约公元1711年)响应朝廷“蜀以楚填”的诏令,由孝感入川丰都安仁里五甲李墙坪(今太和乡姚坪上)落业。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11-13 13:19:05 | 只看该作者
永兴支:明正德年间(约公元1515年)入川始祖伯龙公,初落业于彭水县郁山镇。传至122世:天照、天佑、天益、天伦、天受五兄弟,又自郁山镇迁出,天照天益落业于涪陵仁义包家坝,天佑落业于涪陵中峰乡姚家口,天受落业于丰都永兴乡姚家沟。
+ c4 U9 U0 t% W% A
: J5 H& J# F+ d: _7 c9 j     这是3支联修和合修吗?你属于永兴支吧?你们也参与其中吗?姚闻闻的也参与吗?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13#
发表于 2012-11-13 15:4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pszyyao 2 N0 v: d/ R" t1 g
% J5 n3 g1 ]% F; D6 |: F+ a* I- N
. m9 ?3 H9 u5 ~; d) f- `8 T
    联修和合修我不太明白。此三支都是各自的字派,各续了字派。亙不相联。此次修谱时我没有参与(也可以说没有资格)。姚闻也没有。0 b0 a  j8 D% {9 c
永兴支属天受公的,我支是天照的,此五兄弟并非胞亲。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11-13 16:1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pszyyao
' k8 ^' [7 n1 |# n
" v3 A* {6 N6 {, P2 U- U9 z' `7 M- m3 C4 t, V* I/ R* x  }! A
   联修和合修我不太明白。此三支都是各自的字派,各续了字派。亙不相联。此次修谱时我没有参与(也可以说没有资格)。姚闻也没有。* A! E: y% W# ?) k2 C  }2 X" N
永兴支属天受公的,我支是天照的,此五兄弟并非胞亲。姚中友 发表于 2012-11-13 15:40
& h  u" @! R# g$ h$ h

! {$ Q$ n. B, H6 j2 V- ~0 _7 j     谢谢你。9 q$ H# m; z, K+ C3 U( w
     “此次修谱时我没有参与(也可以说没有资格)。姚闻也没有”——我是指你族和姚闻所在的族有没有参与联修或合修,不是问你和姚闻个人有没有参与。你的回复,令我明白了,你族和姚闻族没有参加。
. V" j+ F1 p# L' u) o     不同支的姚氏联合在一起修谱就叫联修和合修,记载在同一谱书中。这样的事,过去有,其他姓有;甚至不同姓一起联修和合修,例如,在菲律宾的妫汭五姓的华侨联修和合修族谱;又如,我县萧姓在福建与某两姓联修和合修,因为这三姓是同一先祖,由于特别原因,三胞兄弟分别三姓,三姓之间是不通婚的。
7 G9 {1 _& c4 H! X     我没有读富顺等的合修谱,姚江南也没给我看,故问了好多问题。我的意思,一部谱出来了,是许多人协商和编出来的,尽管不如人意,甚至有不少错误,但不要轻意全盘否定。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15#
发表于 2012-11-13 17:51:08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没有明白“联修和合修”,是两个意思还是一个意思,此“和”与“或”是不是一个解?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16#
发表于 2012-11-13 17:55:4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同姓联姻的也不少。只是不同支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11-13 21:2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pszyyao 8 y, f# O  k- q+ d& S: A# e) e* Y! j

1 F  j5 G  e* V! |, E; p) I& E1 ~$ Y# j
    江南为什么未给你说,我的全部资料都给了他并叫传你,你们不是见了面了吗,姚德高的谱,真的不可信,你见后并读,一定是我的见解,太粗糙,而且把四川重庆不相干的姚氏都统一到他编的世系上去了,我说他是热心,但同时也误了子孙,功三过七的评价不为过,对有史识常识的人,一定是这样认为,我没见过他,不存在有成见,是作为一个史料研究者看了他编的谱的感觉评价。他人已作古,应该对他哀痛,但他留下的东西确实是这样的结果。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11-13 21:37:01 | 只看该作者
大凡无力或有力而无确信资料的编者,只能保持其原貌,绝不会想当然的加一些资料,他误子孙呀。想流芳千古,必自毁其名,名利害人,也害子孙。我们真的要实事求是的写谱,益后人益子孙,后人是会从心里敬仰你的,被你的学养,被你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11-13 21:4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pszyyao
. I6 ^* `8 e# w8 }
; a! \7 K% m& `* C7 o+ ]
) J; o4 U8 ^! T$ `    江南为什么未给你说,我的全部资料都给了他并叫传你,你们不是见了面了吗,姚德高 ...
  X% K6 ?4 d6 _/ ^& _姚闻闻 发表于 2012-11-13 21:25

8 K+ i' N. Z8 R) e! M% {/ t4 U" m' \. f& U  l. v
4 S4 q7 q4 x3 S0 U* L
    他把四川.重庆,八地市都被他搞乱了.我们也是其中之一.好在还留有老谱.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11-13 21:47:18 | 只看该作者
这次重庆会议很不巧与我的云南讲学发生了冲突,我是很想参加的,匆匆用半天时间接待了江南和松勇宗亲,第二天就飞云南了,我在云大的会上讲了如何对待史料的问题,如何将地方史料与正史衔接的问题以及对彦国其人的认识问题,得到了史学家的共识,上面的一席话,我真想在重庆会上讲讲,可机会冲突,无可奈何,只能遗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3 00: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