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bxptcdj 于 2014-6-21 22:08 编辑 % {' C' K, u3 ~' F
" q x+ F- U- Z" @# ]最近这版很多宗亲也在讨论姓氏源流和各种同宗姓氏。上个月偶然仔细看了下史记中的敬仲世家。有不少疑问和个人看法提出来。以下所有都是针对吴兴郡提出的,南安郡我看的资料少,也没怎么研究过。
9 R R5 Y8 Y& c9 L字体可能不够大,主要是太大我觉得影响美观。见谅了。我特地醒目了重要内容。
$ h8 [, F, M" e4 P P) q1.春秋之前的各种史书记载,姚做为一个姓很少出现。有提到的也就是舜的得姓和春秋某国有大夫姓姚(或许我看的书少,有没看到的); ?5 d+ G5 q6 u
2.秦汉之前,舜之后的主脉,姓用的都是妫。商均我无法看出姓来,但其后都用妫姓没错吧。周时期贵族更多的用氏,不能以田、陈等氏代姓。史书女子详说的基本有姓,如息妫。
@. ?' N) D g: G; \# Q# J& G3.秦汉后姓氏不分,姚姓开始再次出现。我也就不具体去研究了。按普遍的记载是王莽时期,祖先的姓由田改妫,再改姚,居吴兴。
' }- p9 b+ g- p1 I$ b* l' A到了这里,我要提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在东晋大分裂时期,西北出现有一支姚姓群体。南北朝开始姚姓人物有历史记载的多了。1 F0 X) x! ]2 G2 b7 d- V& G1 V) a
而从东晋之前,到东汉改姓这段时间,基本没有姚姓记载(或许我书看少了吧)。有的倒是妫姓的记载,如三国东吴将领妫览,晋代的妫昆和妫皓父子。而且他们的活动区域也离吴兴很近。' l4 L4 S+ u' @7 R& E) z
疑问一:我可否认为这段时期其实姚还没有正式改回,而是继续使用的妫。在西北一支出现后,吴兴郡的妫姓才正式改为姚呢?毕竟群体壮大了。! V( U. t3 H! }1 q7 U1 x
疑问二:迁到吴兴的田姓祖先到齐国敬重的世系表到底是如何的。这个我看了N多资料也没有。就算有也就是某支的记载,很难考证。
0 d7 l {* \( w& @
! f8 [0 P# ?; Q. [3 G4.姚这个姓的吸引力相对不高。就算在名人辈出时期,相对其他的姓也吸引力不高。(个人看法)
5 l: ] H# V" T8 ?3 I* q- s+ @我是否可以认为咱们这个姓的吸纳的外来群体很少。少数民族或者准备改姓的人,选择标准基本是能带来不少利益和减少麻烦的姓。姚都不是好的选择。这样也可以相对解释西北羌酋那支的确是舜的后裔。6 o) E7 g0 \# i; G' o
# F: k. Z0 k: _: x/ e5.很多古代文献都提及了姚和妫通用。但实际使用的时候只用一个的。而产生田、陈、胡等这些衍生姓氏的时候,当时用的姓应该是妫。当然更多的是用氏。这也就是为什么跟这些姓的提及同宗或有关系的时候,他们的反应会让宗亲们失望了。
- e, B# n$ D, e( K3 r8 s T% A
6 Y+ n) U! j+ Y/ I0 A我差不多谈到唐朝这个时期了,后面的我就不过多研究了,毕竟这之后的分支逐渐增多,过于麻烦。虽然我也想追寻我这个分支和其他分支的联系,填补自宋以前的世系表,但真的很麻烦。这个研究只能靠不断走访去获得资料才能继续下去。现在我还没有那个时间。2 }4 x5 W' T8 I$ G( A3 U& N4 R3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