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安乐寺姚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广填四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16:26:15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一、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的背景
$ K3 I8 G; o) C' V
1 ^$ r# F, }# L" f5 o( Y  g% u# s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
* [% i$ E2 |! a8 j! ?; C7 [& e+ t- ~1 z( x% X2 k
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
2 f3 |  }/ k/ b( ~
' n7 M2 w' E( O5 Y7 n* @5 J! y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7 G2 q, Y# @; w8 k

  O- W7 }  }5 z( y9 E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 A5 Q5 p6 s9 \! N9 f% K
7 H: }. R! Z; c2 W. h
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戳。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4 z# f9 B5 e# j2 R* c

  W& _, ^3 |4 f# I5 E。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l+ G  J% |1 b* J; I" N. L: U! ?

$ P; H2 {6 H5 Q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9 x9 A* k9 Q; r2 c. h. B- P
( n1 \) C& k( J# b; i
地亩给为永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6 I6 {- u+ ?4 r+ O
+ S* M; h2 ?, |( F8 u7 J# c
、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
9 k, H  C3 x* w1 ^1 G* a5 S$ x* n. F; X' H5 e" \
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
6 u/ y- U1 V, x# T5 d7 y8 H! y+ j9 R7 q! E9 _1 {
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6 ^/ h* W# B( `
7 r! O% p3 X  g( y  `8 a% d% i二、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形式和人数
+ C) ]- f& ?6 L, F; `8 P* P- J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
# W' [. y( [) q. G# a' v' v; X; n: v# [$ P' D
60%。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麻城移民入川占有重要: j- g+ [! L; L" a! p: b' x+ I
- D6 v- @9 J" t
地位。
4 M% `2 w* b. I' H$ K+ |7 R) x" h8 ?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 从地理位置来看,湖北省地理位置离四川最近,又有长江通入四川盆地,在古代5 Y2 V9 x6 j2 a
4 q  a7 n7 k, [* \3 ?* \
的条件下,是最佳进入四川的路线了。所以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进入四川落业的
2 \6 h+ }) B9 ^9 H6 Z" D3 {0 M- t3 ]& d/ J5 h3 }) z/ c( h
人最多。麻城移民条件有三:一是麻城离重庆不远;二是麻城移民历史悠久,在元代、明代初年就有大; n9 d4 v5 T6 n& `) ^0 s' X

( [. T- N- V3 \) c' T9 @' X/ K量的麻城移民入川。三是与张献忠农民起义有关。张献忠在鄂屯兵时间长,后又转战湖广、江西,特别
5 s0 A. c$ H& D' ~2 s8 E- q+ R6 r0 ?5 q( N/ F
是麻城,有许多农民入伍。故张献忠部下不少是麻城人。张献忠失败后,有一部分人隐姓埋名留在四川
+ |+ V5 {: e7 t. |3 x6 h0 P, X2 k9 x, r9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16:30:27 | 只看该作者
当时朝廷颁发“楚民实川之诏”时,基层的
0 a- n- _. }5 K
! O7 y: _2 P9 @实施部门采取武的办法强行捆押方式,把一个个村子围住强行入川,所以移民的原籍不仅大地名相同,* `$ o/ e' Q' z7 \/ l* I
4 o0 S! n3 m  ^
连小地名也相同。著名作家马识途的祖先来自麻城,那是在乾隆年间,马氏四兄弟从麻城奉旨垦荒,他
6 u3 {' P- `+ W7 V+ \$ Q% Y+ M
6 m, ~9 [( J6 p们从长江溯江而上,到达忠州(今忠县)境,离石宝寨十多里的弯丘和沙地坝落业,以后这里的小地名! ~5 [) ^" q6 A0 A
6 q8 d0 q. B. r5 f, [9 U
就叫马家山和马家湾了。马氏四支人在这长江边的平出村共繁衍后代千余人。二是求生存入蜀。著名作
8 N0 t. I( [9 ]/ y" }' b: `9 I2 g5 s( G
家艾芜的祖先原籍麻城孝感乡,以种田为生。但因失掉了土地,康熙中叶在“湖广填四川”的大背景下,
; t: r! A% L1 \+ p! Y, o- |! _) E& u
7 p# s2 y+ I+ F只有到西蜀去求生存,于是携妻带子,从长江水路进入四川,最终选在成都府的新繁县与彭县交界的平: H3 R7 B  K% z% Z3 U1 r* K

4 `  d! p. _* j) A3 K原上,*着水沟插占务农。三是经商入蜀。清前期湖北与邻省四川的贸易十分方便,有的就近入蜀定居
5 x9 Q$ l( w1 {& ]. H  T
9 r! b, Z9 M$ h( h) s& R。如原籍湖北麻城的从事贸易的刘廷奇,在康熙39年命家人刘俊臣到中江“相土”定宅,之后偕妻沿途贸1 l8 E- }/ C2 I$ d

' L8 y8 f! D0 V: ?易到中江定居。四是为官改籍定居。如四川龙安营都司梁光裕,原籍湖广麻城人,入四川后任都司改职( t0 }" N  i, B# o. y' v$ z

! p7 I+ h# O) {  Q  x后,遂家于江油县全门乡五甲三木里。
  f) m) x- i/ e' m. v8 e
4 Q$ E2 n+ h/ j; y! O' X麻城移民人数 整个明末清初的移民达一百多万人,有一半来自湖北、湖南。其中湖北约有30万人左右
( k, r3 r% T0 L: g' k0 R# O
: W1 s" o) s8 `4 @0 ?7 f& v' i2 U。麻城无疑占有重要比重。但麻城入四川多少人,笔者查阅麻城清代历朝县志,对移民这件大事均无记2 w& A! c. M6 g0 ?9 k! {
, \5 N% n7 P/ g: \/ V+ L' v
载。据清光绪8年刻本《麻城县志》户口记载:明嘉靖35年册定麻城人口148240人。明万历47年册定人  d+ |. M! B7 r8 h1 }) ?' d7 ]
8 A& i1 |2 V; f/ ]
口116234人。清代年初册定人口110287人。从这个数字推论,明末清初有37953人可能是移民方式到: }) a- E1 t6 f6 k& |

# g9 S+ T  _4 e' Q' z" T0 m( m3 m了四川。当然这里面还包括参加张献忠农民起义人员在内。但估计移民人数有3万人左右。这个数字如7 i0 b9 ^% e/ ~. S+ V8 Z
) a/ U+ d5 g3 E6 `" B! Y4 ~
果属实,占到湖北移民人数的10%。在县级当中应当是较多的。这还不包括明代初年入四川的人数。如
3 J/ M4 k! q! z8 P* D- b! J' ]6 {/ L0 |
: T5 t2 f2 y: ^1 v1 M* Y. a0 b8 H果算在一起估计不下10万人。据四川大学教授胡昭曦多年前就重庆、合川、南溪、广安四地58份族谱
3 m. V8 j$ O1 _: f8 u' m' p" S8 x
, w* t4 ^. Y; ~9 _7 K作了研究,清代以前入四川的118户,其中湖广占有85户,而这85户中有65户来自麻城。
8 O  Y5 o; g# e$ K$ I0 B$ K
; H9 v* j0 `, ]6 }' Z8 _' S* o  O2 s/ K% w- S
$ a$ H$ n% k: V# q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16:31:56 | 只看该作者
麻城移民入川的管理和作用
5 F. E4 P' H: l, F- M" Z5 ~4 g9 O- L
第一,麻城移民的相对集中管理。如在云阳“邑分南北两岸,南岸民皆明洪武时由湖广麻城孝感敕徙来9 N4 Q& j+ D8 J2 e  `
* c7 l1 Q8 P5 f, F. ^- X
者,北岸则皆康熙、雍正间外来寄籍者,亦惟湖北、湖南人较多”。(咸丰《云阳县志》)对入籍移民- d8 L; U+ E' V' D: Q! C
0 A+ C) \( [, z' N$ g
,加强户口管理,印照验收,编入保甲,使其安心务农。
; H; |! R8 `, S( q3 r" K  r1 l% Y3 L- `, N
第二,引进新的农作物和种植技术。如麻城的红薯、甘蔗、蚕桑、种烟等农作物和技术被移民传至四川
) k# M3 r6 m1 M( H& X
: K7 h" e% K! k( o9 l, M+ [4 z9 y* g- g5 K

4 W# c( _+ `1 ]/ H第三,促进商业发展。麻城籍商人从事山货、粮食等重点行业,还从事铁锅、布行、麻行、酒行、猪行
$ Q, N  R2 r) |( u" X9 P( p" E, t( J1 _# v
、磁器、杂粮等货物交易。5 }2 E" T* O! B* ]9 h
" T" N+ I" B( x' K2 `
第四,人口繁衍。如邻水县甘氏“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湖北麻城孝感乡甘承先率领同族移住复盛甘
  O: Y( [) H6 a9 @6 T/ W! e, D0 [& y* z9 b0 M
家沟,历数百年,子孙繁衍,发展成为邻水人数较多的姓氏。现集中分布于复盛、丰禾、八耳、石永等
' I& b& s$ ]5 V$ D. V) t5 B9 {) l
地。并散居在县内各地”。
  p8 z5 @# Z* m% J, P
7 M% C2 [9 X! Z6 ^" z第五,传播文化。如麻城人阚昌言,是雍正8年进士,乾隆5年(1740年)任四川德阳县知县。他在任
% W+ u" v  o) |, D( R$ z/ G: ]; q$ w1 k
内“常巡视陇亩,劝课农桑”,根据四川的自然条件及经济状况写成了《家事说》一书。该书就天时、地
. X. J' A% r. M7 A
+ K8 I% l; e4 Y  q5 i利、人力三方面,分别讲述抓紧农时、改良土壤、讲究耕作技术诸多农事。- O& w" S0 @/ B  ?2 g% y

8 Y0 C0 @( J; C8 }& e第六,移民户与麻城保持着联系。著名作家艾芜的家族汤氏,其入四川始祖在清初从麻城到新繁定居,
; E9 k. Z7 H5 {* L6 e$ {
5 y' I! e9 ]( ?  b" h$ [8 ]) k: O是带着“烈希承宗祖,美德正乾坤”的韵文来的,后代相传。到艾芜的父亲一辈是“坤”字辈,已是清代末
& G4 q: |) d; O. z& J1 H) }: ^# d( z# s3 l6 v  X
年,人丁繁衍,编排名字不够用,便又派人到麻城去访问祖先的家族,才带回好些韵文,印到族谱里去
' y) d  ]7 L" r( M/ y  F  h
# d  k: @* e& Y4 C9 \; L" c) h. c。头两句是“道继宽仁著,功昭勇智闻”,艾芜按此韵文为“道”字辈,他被其父亲取名为汤道耕。' J/ D" l  M) ]0 Q+ `7 K. r

" }/ ]9 s4 q+ A3 J四、一些县居住的主要麻城大姓
8 A0 o' o5 F+ Z
5 T! V/ q: i5 D  X3 F2 s) c第一,广安州(广安)“惟湘鄂特多,而黄麻永零尤盛”。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 l5 N# H' d0 E$ c$ h

- T4 w4 [2 F5 W% m  Z  e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又据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载:  \( n0 b/ S& [; g1 H0 |' r

" ?3 ~/ W3 |& y# p$ T# _1 z. B邓小平的家乡是广安县。前面提到光绪广安州志载入籍广安的湖北省黄安、麻城人约占三分之一。而邓
9 S; }1 }# P7 U1 @6 A* C' p
: d. j" H6 u5 G0 e5 a4 E小平的祖辈也可能是从麻城移居去的。据毛毛在书中介绍:“有许多研究我父亲生平的人,都曾考察过
+ W" w& q  e! @" ~; d2 N4 [; u' f- E4 f# w
我们家庭和家族的历史。有的说我们家是从湖北迁来的移民。——连我的叔叔也说,小时听大人说,邓. \+ Q! M- L& J( K. f! K4 k
- \- c5 A8 O* Z# V+ k9 L  R, I
家是从湖北迁移来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第23页)毛毛的叔叔邓垦在武汉工作,他曾多次去
4 w4 N+ Y5 T7 y- Q2 p" U
0 c3 @7 ~  ]4 }0 d, n. ^0 q过麻城,认为邓家祖辈是麻城人。可见邓小平同志的祖辈也很可能是从麻城移民去的。6 {: s  T7 K- F: M! Y6 j

9 u) h) @4 A, T第二,邻水县。据该县志载,移民姓氏有65种之多,其中“湖北籍最多,尤以该省之麻城为最。”其中著) ]6 [  ^0 l5 m- K

7 R9 D4 A5 _7 L2 K8 f; I* l' B  \名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湾挂印总兵包永才等著名望族都是麻城人。甘氏前已提及。包氏在“
5 I/ M) D: m/ F1 ^  H
4 K/ P2 o8 v4 K/ X明洪武年(1371年)麻城孝感乡包元恒率领同族移住兴仁乡绿豆湾落业,现集中分布于兴仁、护邻、: @' A  i& ^: x, P4 w0 d! \8 a

* w7 x. `6 l/ H1 J石滓等地”。; v2 u! I* d( T3 o0 ^$ A
- q# G* Z, @4 s3 E& v
第三,新宁县(今开江)明代麻城移民大姓有张姓,原籍麻城,明洪武二年迁入分别落业于接龙桥、沙
! `& n& [! v" Z
& x7 z  m$ U: d+ K( }5 q树湾、张家湾传至18代。清代移民有麻城郑、高、薛姓。
( B  Y, F; p) T0 V- s; _3 }
, ^' `0 E2 e' z8 r第四,彭县。明代移民有麻城周氏明初迁蜀,居彭县野鸭河,今万年乡一带。黄姓清康熙年间由麻城迁- Y, a5 u' g0 X7 V5 P4 L

7 K0 z; Y7 u' ]$ g- v6 {) U居彭县升平八字坪。
# _& ?( [4 C( Z7 Z: |. r" k: ?; A' p* t7 X( p) e
第五,金堂县。大姓张氏,于前明时由麻城迁居金堂县关东外,数世科举。至今15代。
- {6 S2 |+ g. Q' H) A' d& ]. S) N* [) }7 v0 T' G# ]
第六,宣汉县。元代有王姓、向氏、冉氏、袁氏由麻城迁入。明代有49支姓氏迁入,其中麻城占据22
8 m2 ?% R7 E- ]
+ E2 \# n# ^  J+ B支。清代迁入18支麻城3支。: K/ n5 b3 e- Y( k  g

  t2 I: ^, G3 h! C7 S# w5 ]9 Y第七,南部县。王姓一支是清初从麻城迁入,至今约传20代,以住地形成名者120处。不少乡有宗祠。( Y/ F8 \9 D3 g0 T8 o' k$ n
' ^3 B$ Y5 O5 {$ c& W4 `
张姓是清康熙36年由麻城入县,至今传16代。
. n6 F0 N; O9 ^  g/ |3 e% I) a' T% Q) e8 o! M/ v/ P
第八,岳池县。康姓祖籍麻城,清康熙23年迁入县三乡;范姓祖籍麻城,也是同一时期入本县四乡;
5 L: s, G& U% I9 ?& ?) S4 h
3 ?9 a- V$ Q* O傅姓麻城孝感乡,清乾隆12年入本县。蒋姓于清康熙21年迁入6个乡。" _. y7 Z0 u/ E) X

* q8 a: _" _8 L( W- g此外南充县、潼南县、新都县等麻城迁入者都比较多。
4 l+ z0 W5 y5 O$ o5 d% n6 u2 D# ~( G1 f. d. Y5 @
五、麻城移民中优秀人才中以居官、文学者较多
0 |0 H9 I" d' B' }  w& R2 S* d, b0 F5 V% B# |" n' m, [4 H7 v) f
最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家之路》第二辑,载有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的文章《3 \# t4 R& p. a

* Q4 H% q: k" U, K6 M8 O: c* s八十春秋的回忆》,文章说:我的祖先本来是湖北省麻城县人。因为明代末年,张献忠领导农民革命运. M! A4 ], B- p2 T* @

/ t  M% R/ [! W! u动,后来被政府军镇压,致使四川土著人民稀少,大部分土地被荒芜起来,无人耕种。于是清朝政府采7 d; A. e: u; i+ ~

' a$ k. q/ q4 ?% T  |- K4 q4 u取移民入川政策,我的祖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康熙年间从湖北麻城县搬到四川来的(现在四川人," N* s  h  t; w# v$ \6 v& [2 k

7 q& c3 D0 X/ p8 s' ^% U6 [其祖籍多半都是从外省移居过来的)。9 X0 F% L/ ~, }' p1 o6 g  [1 F

; K2 ^5 Q" d8 N) Q, A据《深圳特区报》曾载杨泉撰写的文章《延河之子李鹏》,其中写道:“据李家的家谱记载,李家的老$ \" b- k0 C% v# D0 z3 @$ E

* B9 t# Y* J; p! t, U% w6 }家原在湖北省麻城县,后来才迁居四川庆符县,在什么年代迁居,不得而知。”据麻城派人到四川高县
6 f8 \2 Q/ e+ U6 z. y% [# d
+ k, q# F) M: x0 _7 z- Q2 W# f, Q( O  u庆符镇调查,找到1936年《重修庆符李氏族谱》,其序中说:“吾庆之李,自湖北麻城迁居于此,已数. f1 L2 L  C$ C4 N
9 E/ i+ T; h$ |7 c1 T
百年。到今家世耕读,代有其人。”宗谱跋言中说“吾家在楚时宗派,自明季兵灾,遂不可考”。
- }7 X  Z0 |3 W' s0 A# V
$ P2 @, a7 G8 ^8 |5 `+ R, s5 F前面提到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湾总兵包永才、著名作家马识途、艾芜等其祖籍都是麻城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16:34:33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9-25 15:26:2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文章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近来我走访串联的姚氏家族,基本是湖广填四川来的,有两大祖,广东平远祖和湖北麻城祖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5:3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姚松湧
/ \6 y! j+ [  `+ p! J& j, O+ v3 J) Q7 j1 g! ]$ k

1 s" I. |( |  v; V8 e' C    是的.其它的比例要少得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9-25 15:44:12 | 只看该作者
本月15号我到宣汉就大家讨论许久的关于成立老四川姚氏宗亲会的话题,己成立了老四川姚氏宗亲联宜会,这次会议就是以它的名义承办的,希望你参加,你们来代表参加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9-25 15:45:59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东道主我们应该多有人参加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5:4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姚松湧
* `. o/ J' k5 I
3 c3 D; o% _4 I
/ P7 D: z' o7 c    我就是在联系老家负责人。也有意参加。他是医院院长。时间有不确定因素。这要你们谅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5:49:41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东道主我们应该多有人参加) B( e. v+ r4 _) f. P+ G8 \: T
姚松湧 发表于 2012-9-25 15:45
) ^' P0 G1 k( P* Y; |' L

4 M) X. r, ]& a4 p" w! H9 V  W) F. E/ a% d: P4 J- }8 ?- v
    主要是老族长年龄在八十多了。很难远行。具体让他们安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10 12: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