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今出的几本状元书只载一位姚姓武状元——清广东南海姚大宁。然而,姚家人(例如福建宁德姚克峰)和姚家人写的书(例如广西姚耀宁)说“不 ”,故问:姚家究竟有多少位武状元?) x9 ^ f3 i. v& m
姚大宁 字允盛,和顺大文教村人。自幼弃儒学武,精骑射。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乡试武举。嘉庆四年(1799年),兵部会试进士。便殿御试时破格发给9箭令射皆中,赐甲第一名武状元,奖给头等侍卫服和黄金甲铠。嘉庆十二年侍卫皇帝出古北口狞猎得病,还京后卒。葬螺丝岗。大宁生前倜傥好施。赴京会试时,曾有同考始兴人病殁京邸。大宁厚殓之,并为筹资扶柩南归。 ' n- T1 Z3 V0 [4 W$ w3 \: U% p8 S
) ~1 h* {; J8 V% \8 i. k; T
姚大宁是无异议的姚姓武状元,其他的(宋宁德姚集,明会稽姚万宪,)呢? ; H+ G! Z9 _9 N, s
# c/ ?+ J$ {3 [2 A3 Z 宋宁德姚集,宋代宁德二十三都人 ( A. J; Z. }* S8 t
殿前正将,邕州安抚使,淳熙七年(1180年)后武状元
( n$ m- B, G/ C7 s4 T5 K: f$ {% ]. i( u! k' l: M4 Z
(摘自 书名:[宁德市志]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3233&index=1553&) ! R$ U2 M5 Q2 `: K- j
2 o( }1 T) h, J! f
0 a. ]" G. t" I5 e1 V. }. d
8 W8 q/ r6 P) a" d: y5 ~姚万宪
1 I5 x- @ D5 P/ ^浙江会稽人(今浙江省绍兴)。明代武状元。
+ k9 O! b# V* d# B 姚万宪于明朝熹宗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武举第一名。世称武状元。此科共録取武进士一百名。
1 j0 h6 ?. `2 }/ j9 T武科举到了天启年间也出现了一些科场舞敝的现象,如泄露试题,冒名顶替等。为此,御使陈朝辅向熹宗提出:武举考试,一定要监射公平、二要试题秘密、三要磨勘(对乡会试已阅试卷进行复核)严格、四要广收遗才。御使石三畏也提出了四条:一查代替;二严监射;三拟试题;四创廷试(殿试)。最后这条是继天启二年给事中甄淑上疏请开武殿试之后,又一次向朝廷呼吁武科仿文科举开殿试。/ @+ n, D3 O ?$ Y& e8 G
针对两大臣的建议,兵部回复:“武场上的舞弊主要是代替、挟带,应该是场内官员的责任。请各位考官忠于职守,谨慎从事,共同维护武举大典,也可以按照文举的方式,由兵部复阅卷。监射的问题较大,要改变以往的监考方式,严格纪律,如果发现有人作弊,立即取消考试资格。至于遗才问题,实属非法。
$ T7 X& t3 s6 K: o& @0 E 至于比照文举创立殿试之事,虽是鼓舞将才之意,但武科举士重在弓马,而兼取其策试,这与文举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武举也开殿试,则会误导举子们热衷于书本学问,而荒废了弓马技艺,这恐怕与选拔将帅之才的本意不相协调。况且,按照祖宗定下的规矩,武科从不开殿试,我们不能随便改变祖制。”熹宗同意了兵部的意见。武举殿试又一次搁浅。
! F) |) l, V/ ? {" U* j 天启年是明朝武举兴盛之年,这一方面是内乱不断使然。熹宗大力提倡武举但大明王朝早不已不是三五名状元、几百名武举所能保得住的。
" m. q/ l4 ]. W8 `/ o* ~ 有关姚万宪的史料,只从《明实録》和《浙江通志》上得知,姚万宪为浙江会稽人,明天启五年武状元。
! N0 g3 D0 s) q2 ]$ ~
" U$ n; X% H6 `" v* t. U }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