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86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两谱说彦国公派姚氏既不是吳兴姚也不是南安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27 07:3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由两谱说彦国公派姚氏既不是吳兴姚也不是南安姚

     2谱:湖南平江吴兴堂姚氏族谱“姚氏历代世系图”;湖北红安濬哲堂姚氏宗谱“姚氏族谱源流序”。

     ● 彦国公派姚氏既不是吳兴姚也不是南安姚(平江吴兴堂姚氏族谱“姚氏历代世系图”)?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8679&fromuid=17165
(出处: 姚氏宗亲网)

     ●彦国公派姚氏既不是吳兴姚也不是南安姚(红安濬哲堂“姚氏族谱源流序”)?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 ... 5&fromuid=17165
(出处: 姚氏宗亲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21:33:16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广州姚钟尧号老头子,教授,请教一个问题:怎样准确定义吴兴郡姚氏?

       广州姚钟尧:@枣庄姚绍峰, 发端于汉姚平公和姚敷公的吳兴姚氏,表观上主要是吳兴武康姚。隋唐时期的京兆姚和陕州姚是吳兴武康姚的2分支。

       贵州姚思波:(吴兴姚)必定有很多支系后裔,不一定能够记载完整。

       广州姚钟尧:@黔道真姚思波13985071200 :有可能。【必定有很多支系后裔,不一定能够记载完整】
              @枣庄姚绍峰, 在吳兴姚和南安姚之外,应当有其他支系姚氏。
              我认为彦国公派姚氏不是吳兴姚。因为从2谱看,是发端于战国时期田齐的田横之孙田坚,他是到汴梁吳兴续贤乡;比姚平公的先人避难到吳兴还早。
           然而,平江彦国公派姚氏的堂号却是吳兴堂。还有,江西,宜丰南垣姚氏,宜丰灵源姚氏(诸如:芳里姚氏,衙里姚氏等),南昌姚氏等,认宋状元姚勉是自家的祖先;可是,状元公姚勉在他的著作中(四库全书《中书舍人集》,或江西人民出版社《姚勉文集》)却一而再、再而五地自认【唐】姚思廉是自己的祖宗——“吾家鼻祖丰城公”。
         姚思廉,唐太宗李世民的瀛洲学士,书撰陈梁的历史学家,京兆姚也,封爵“”丰城男”。故有“丰城公”之称,就如陕州姚的唐相姚崇有“梁国公”之称。

       枣庄姚绍峰:@广州姚钟尧号老头子,教授,南昌家谱有的谱序里也说姚勉公参与了谱,那么勉公修了哪里的家谱?修的难道是南昌姚氏族谱的前身——瑞州姚氏族谱?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21:49: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9-10-27 21:52 编辑
pszyyao 发表于 2019-10-27 21:33
枣庄姚绍峰:@广州姚钟尧号老头子,教授,请教一个问题:怎样准确定义吴兴郡姚氏?

       广州 ...
武康姚建国:
        @广州姚钟尧号老头子-18922427876 @黔道真姚思波13985071200 ,
        姚姓只有吴兴姚、南安姚两支,肯定不准确,肯定存在另外的分支,只是我们未知。
        就像京兆姚、陕州姚是吴兴姚的两大分支一样,肯定还有其他分支。但是,目前所知是这两大分支而已。
        至于彦国公一支,我没有仔细研读其家谱,没有发言的权力。
       只能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有几个疑问需要解决:
       第一、家谱为啥写着吴兴堂?说明其祖先是认吴兴堂的。
       第二、家谱里为啥明确记载汴梁吴兴续贤乡?
       从中,可以读出吴兴肯定是乡以上行政单位,或县或府、郡。
        历史上,汴梁有吴兴县或府、郡吗?
        还是就是浙江北部的吴兴?
      第三、家谱里记载的时间肯定正确吗?
古代的东西,我们未知的很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06:43:38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9-10-27 21:33
枣庄姚绍峰:@广州姚钟尧号老头子,教授,请教一个问题:怎样准确定义吴兴郡姚氏?

       广州 ...

@枣庄姚绍峰 :你转的《吳兴郡的认识》,作者、来源或出处?




《我对吴兴郡姚氏说法的粗浅认识》

[size=36.9444px]2018年12月15日        ,中华姚氏宗亲网有宗亲发帖,帖子的名字叫《吴兴郡姚氏始祖姚平公冬祭典礼》。文中说,浙江吴兴武康姚氏,亦称吴兴郡姚氏,是舜帝姚重华血脉,是正统贵族。舜帝姚重华嫡裔六十九世嫡长孙西汉大臣姚平为保全舜帝血脉永续,于公元前23年举家迁隐吴兴郡(今德清县),姚平是吴兴姚氏肇基之祖。
   《祭文》载:“舜裔平公,原籍河东。京房学易,经学博士。阶列大夫,冀州刺史。惠政洽民,德泽一方。因祖蒙难,迫徙吴兴。卜居霅溪,复我姚姓。子孙封侯,奉祀舜帝。肇基之恩,后裔当记。”

姚平是西汉末人,年轻的时候跟随京房学易,后成为经学博士。又知考功课吏法,任冀州刺史。在任时多有惠政,深受百姓的爱戴。因为祖父蒙难,被迫迁徙吴兴,卜居在霅溪边的山崖,恢复姓姚。

根据嘉泰《吴兴志》记载:汉青州刺史恢、尚书左仆射姚皓,三国吴太常卿姚信,隋开府仪同三司姚僧垣、陈吏部尚书姚察、隋蜀王司马姚最,唐秘书监姚思聪墓皆在武康城山。嘉泰《吴兴志》之《著姓》将姚姓列为吴兴著姓第一。

“全球六百多万姚氏人口中约百分之八十出自吴兴姚氏,吴兴郡姚氏的祖籍地在武康,是姚氏先人给我们德清留下的宝贵财富。”来自我县的姚氏宗亲,祭祖活动组织者姚建国介绍。
那么吴兴姚一说的来源是怎样的?
姚平公迁居浙江德清县的时间是公元前23年,此时还没有吴兴郡。
百度德清县得知:公元222年在武康立县,公元691年(唐天授二年)析武康东境17乡立武源县,公元742年更名德清县。此后两县长期并存。
再查吴兴郡得名:三国东吴乌程侯宝鼎元年(266年)分吴、丹阳两郡置吴兴郡。诏曰:“今吴郡:阳羡,永安,余杭,临水及丹阳,故鄣,安吉,原乡,于潜诸县地势水流之便,悉注乌程。既宜立郡,于镇山越,且以藩卫明陵,奉承大祭。不亦可乎。其亟分此九县为吴兴郡,治乌程。”“吴兴”名取“吴国兴盛”之义,为湖州立郡之始。
从以上看出,吴兴郡始于公元266年,而姚平公迁到浙江的时间是公元前23年,此时还没有德清县这个县名,也没有吴兴郡这个郡名,只有吴郡和丹阳郡。所以吴兴姚称为吴郡姚比较恰当。称为吴兴郡姚,要从三国时期的公元266年开始,那是平公迁到德清县289年以后的事了。
吴兴郡有多大?九县之地,有阳羡,永安,余杭,临水及丹阳,故鄣,安吉,原乡,于潜,诸县地势水流之便,悉注乌程。既宜立郡,于镇山越,且以藩卫明陵,奉承大祭。不亦可乎。其亟分此九县为吴兴郡。
此时有个疑问,平公当年避祸,是他一人来吴兴,还是举家迁来?平公是兄弟一人?还是多人?平公的家族来没来?在平公来之前,吴兴有没有其他姚氏居住?
家谱中的郡望又是什么意思?郡望是由郡和望组成,郡是指当时的行政统治区域,望是指名门望族。郡望连在一起是指某个区域内的名门大族。在秦汉以前是没有郡望的说法的,从三国、魏、晋开始,人才、官吏的录用,实行的以姓氏、血统为代表的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下,姓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姻问题,以至前途命运。由于一姓可能在多个区域内有大族,所以从唐代开始,家谱中就开始有了郡望的记录。譬如,朱姓的郡望就有沛郡、吴郡、河南郡、钱塘郡等。

    所以,吴兴郡姚氏的叫法,应该是从唐朝开始的,因为吴兴姚的家族中,出了以姚崇宰相和姚思廉大学士为代表的人物,就是他们和他们家族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为吴兴郡姚氏这个叫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6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