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居士 发表于 2015-12-9 17:41:43

与江西迁湘姚氏“三公”(姚良能、良德、良珊)相关专帖

今天从网上读到,说是姚文龙所写的一篇灵源谱序。就其中不甚明了之处发帖于下,以待释惑;?????五传生尚忠,号秦原,游览瑞阴,遂家于新昌之灵源,生二子,长曰和,次曰穆。                                       

穆公居东宅杨林         (“东宅”杨林。这次有说衙里以前叫“中宅”。是否还有南、北、西宅?)
穆公居东宅杨林,后未见述。

和公生评事公,葬灵源内之吊钟形   (是否墓还在?),   生竹楼公,讳振,赐进士特奏状元第。生旦、生渠。                           
旦公字明叔,赐进士,举释褐八行状元弟。生铸、生锡。            铸公居黄塘。   (黄塘现在何处?)                              
锡公以才德授佥判于汀州,生元献、元通、元和、元育。元献公讳守文,生行简,行简公生雪坡,宝祐癸丑科状元第。

姚勉娶剑邑周代二女。生原夫。原夫生君章、君祥。初寄寓橘林,今居奉新之车【】   (现在是那里?)                              
妾织云,生应斗,寅孙,今家未闽。                           
竹楼公次子渠公,生铨、钺、镗、锐、镐。铨公绍兴甲子举人。而选于乡者,曰中立,曰燧,曰焕;贡于朝者,曰龙起,曰天瑞。皆公之子若孙也
钺居胡均       (胡均现在是那里?)。镗公居港背,(这里的港背是指何处,是城北吗?),一传生宋卿   (这个宋卿在新昌清同治县志有“宋故判院漕姚公墓志铭”记载,公讳宋卿 字节甫 姓姚氏 其先潍州北海人 自太父为丞于筠之新昌 因即其地而寓焉 曾大父讳喆 授登仕郎 大父讳铉 终知临江军新淦县 父讳溉    的是同一人或是有什么关系?)

锐公居衙里,四传生天成   (这天成与新昌同治县志上天成是同一人?前面几传?),   但有念八承事元敬,殁于黄冠之手,厥续不昌。念九承事元真,有嗣在澜江(这澜江现在是那里?)    之上。若念六承事元哲,念七承事元佑,皆未祥所处   (还有两人不祥,去了那里?)。


六合居士 发表于 2015-12-16 20:28:4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16 17:52
现在姚湾这个地方,廖姓与佘姓比姚姓更早居住。姚湾保存的一口古井叫廖家井;姚湾村庄靠北50米有一 ...

过去了解得少,现在也只是先在网上学着了解,故是有些多问。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9 20:27:36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2-9 20:36 编辑

   1.芳里谱记载,姚崇五传生尚忠。姚崇是宰相,家谱严谨,并且有碑文证实。在姚崇宰相家谱中,没有发现尚忠的痕迹。
   2.以衙里村庄【古称中宅】为中心,其东面为穆公后裔集聚地,历史上称为华溪,清朝时改为南垣。穆公居东宅杨林         (“东宅”杨林。这次有说衙里以前叫“中宅”。是否还有南、北、西宅?); T% n4 A, W0 t/ }5 V
穆公居东宅杨林,后未见述。华溪历史上是不是附近有杨林,我没有考证。但是,黄塘这样的小地名南昌家谱有记载的。居黄塘的铸,正是南昌姚湾祖先。到现在为止,我所见的家谱,铸公世系是最没有争议的。

    衙里以北是芳里村;衙里以西是院场村;衙里以南现在叫宋家,历史上叫宋溪。
    这几个村庄,都在衙里附近一公里左右的地方。

菁菁 发表于 2017-3-22 18:14:49

本帖最后由 菁菁 于 2017-3-22 18:19 编辑

    永顺姚:我认为名字是代号,是让人叫的,你既然要我称你为永顺姚我接受!不过吃官司我很害怕.千万莫告到蒙古鞑子巡抚姚文龙那里去!

永顺姚 发表于 2017-3-3 14:15:08

江西出土墓志选编

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 淳熙十二年十月

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

承议郎监察御史谢谔撰并书

谔乾道间备吉州录参之员,有贤同官曰吉水主簿姚公名锡字予善。盖谔居临江,予善居筠,为邻郡。谔少尝诵前辈姚子玉之赋,士林传之如宝玉。继又闻筠有瑞童,以十四能赋,取乡举。同官时,遂知瑞童即予善,而子玉为其祖。由是益亲,又有录从著同官之义。后尝游洪,遇其子守,切于问学,又喜其有令子矣。淳熙乙巳五月,守致书临安,且持高安宰朝奉郎吕棐所为状曰:请为铭。呜呼!回思诵赋时、同官时,如前日事,岁月可惊,铭又何辞耶。姚氏舜之后,古有两族,一吴兴,一秦陇;予善吴兴也。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五季乱,有官仓监者,始居灵源。曾祖礼,祖振,洪州进贤县丞;父旦,黄州教授。进贤即子玉,以儒起家。生徒受业数百人,号曰江西姚子玉教授;以八行举,擢上第。予善生于黄州,三岁而孤,母邹,诲之学。七岁能诗,语出惊人,十一能文。予善贯穿经史,尤长于左氏,为文精深典丽,屡荐于郡、于漕台。遇兵乱,奉母夫人东西,就养益勤。母终,哀毁憔悴,无仕进意。年四十,以恩释褐,授迪功郎吉水簿。莅官清介,傍郡尉获盗觊赏,狱具。委予善复讯。予善索牍亲阅,得其差;明日入狱取器仗视之,摘图谓吏曰;“民室甚小,户甚窄,垣壁无损,而盗十四人皆有伤,岂寻丈之室能容此众、用此仗乎?”吏不能对,于是移劾,活者九人,一郡惊其明。安福剧邑,令继罪去,州檄予善督赋,旌淑慝以顺民欲,察隐罅以椐吏奸。有贵势里居,乡人依以頡頏。予善籍所负闻于州,罪其隶于庭,贵势惭,悉输所负。民曰:是敢抗某者;争先辇负而至,以办集闻。同官有失者,忽为民所持。州畀予善理,予善卒解之,人伏其长者。迁武当军节度推官,转文林郎。武当极边,岁料民兵为备;公画五策赞其帅,不扰而备益严。移签书光化军判官。一日,有虏骑逾境。民奔溃。予善白守,当待以闲暇。既得报,果巡边耳。予善又白守,以光化近边,无城池之险,使多植林木,亦可为疑伏,如榆塞之义,人以为便。有靳显者,北人,随龙南迁,家于隋,累立功。守怒其恣横,一日捕得其乡人,论以为奸细。予善奉檄再鞠,显流涕自陈。予善审得其情,因上谳,卒恕之。又有马全者,以财豪于边,隋获盗,引全为地将论以资停发纵。予善问得其实,为辨出之。时待制张子颜帅襄阳,大喜谓其属曰:“以古义决疑狱,久不见矣。”因行其议,全活甚众。改汀州判官,转承直郎。在汀尤宽和,民讼为减。属县多瘴疠,予善执檄虑囚,咸劝毋行。予善曰:“枉直待辨,岂敢惮。”卒历六县,平反二十余辈。姜寇窃发,檄往清流,计度便宜。初,予善虑囚,过南安岩,夜梦骑兵百万迎为冥官。既觉,潜治归计,属寂发不敢请,至是尽处分其家事,谓家人曰:“乃翁此行报国耳”。寻归,疾作。阅旬,家人及所善黄长卿,亦有异梦;翼日,卒于官舍,享年六十有五;实淳熙十一年九月七日也。予善为人质直,表里洞然,面折人过失无少畏忌。自奉甚薄,一裘数十年,非馔客不二羹胾。至临事乐施。周人之急无毫发吝情。凡乡里幼失所养,老无所依,贫不能自存者,皆赈恤之。嫁孤女五人,葬不能举者数丧。郧乡令章卒官,父耄子稚,贫不能归。予善摄邑事,经纪其家,乃得还。少历艰难,备知闾阎疾苦,所以断狱听讼,老吏不能欺,民诉于州县,皆愿得予善为理。性慈孝,御仆隶未尝施鞭扑。自以禄不及养,刻木为父母像,饮食必祭。谓其子守曰:“吾它日必归骨先人墓侧,死者有知,当得侍奉也”。病亟请老,转通直郎。所交皆当世伟人。然位不充德,论者惜之。有诗文一集,藏于家。子男三人:长曰守,举于礼部;次曰寀,业进士;次未名。女二人:长适高安胡义问;次适同邑从事郎、新澧州军事推官陈世长。孙男女五人:郑保、岩孙、寿娘、顺娘、筠娘。其孤守,将以今年十月己未,奉予善与予善夫人金氏之丧,合葬于灵源先茔之傍。金氏亦有妇德,先予善七年卒。

铭曰:

姚宗之蕃自于虞,今筠灵源富以儒。噫吾予善承庆余,幼已籍籍飞名誉。

克孝于家实勤劬,中年试吏蕴乃摅。平反有功民所愉,兵间奇画举一隅,

吁嗟光阴何须臾。有来之迎骑甚都。佳城之封绍其初,识以铭诗示不诬。

按:《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1986年出土于宜丰县。1通,志高98,宽68厘米。楷书。31行,满行49字。志尾署“高安况抱元刊”。志石藏宜丰县博物馆。

墓主姚锡(1121-1184),字予善,江西宜丰人。历官吉水县主簿、武当军节度推官、汀州判官。撰书者谢谔(1121-1194),字昌国,号艮斋,江西新余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历官摄乐安县尉、吉州录事参军、知分宜县、监察御史、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兼御讲、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所著有《艮斋集》。《宋史》卷389有传。


800多年前姚勉家族已经有文字记录属于吴兴姚氏。江西修水县姚氏是吴兴姚氏吗?有什么依据?

菁菁 发表于 2017-3-22 17:45:32

本帖最后由 菁菁 于 2017-3-22 18:06 编辑

   永顺姚你可能不会说下面的不是你的祖宗吧!我用红色标出他们人人都是郎,都是你说的蒙古种吗?就算祖婆一胎八个也要生九胎啊.产量不低嘛!第一世尚忠 行十五郎 号秦原 先世居河南陕郡 梁国公长子彝公派也....   妻赵氏   子二 和 穆 .第二世和 秦原长子 行大三郎妻 房氏 子二 小三郎 八郎穆 秦原次子 行大五郎第三世小三郎 和公长子 官评事公 子一 振八郎 和公幼子妻黄氏子八 十二郎 十三郎 十四郎 廿四郎 廿九郎 三十二郎 三十八郎 四十五郎第四世振 评事公之子 行十八郎 号竹楼子二 旦 渠十二郎 八郎长子十三郎 八郎次子十四郎 八郎三子廿四郎 八郎四子妻邹氏子四 小五郎 四十七郎 五十四郎 五十八郎廿九郎 八郎五子妻欧阳氏卅二子三 五十一郎 五十三郎 六十郎郎 八郎六子卅八郎 八郎七子   妻廖氏   子二 六十一郎 六十二郎 四十五郎 八郎幼子第五世旦 振公长子 行四十三郎 字明叔 登宋徽宗重和元年戊戍科王昂谤进士举人行状元第 官湖广黄州府教授 死靖康之难 府祠祀之 生宋元符三年庚辰五月浩封宜人汪氏子三 铸 四十郎 锡渠 振翁幼子 行四十五郎 痒生治侍经 生宋徽宗崇宁三年甲申九月   妻江氏   子五 铨 钺 镗 锐 镐第六世铸 选居黄塘 世次详后四十郎 旦公次子 殁葬缺锡 旦公幼子 行七十郎 安九荣 官福建汀州府通判 署内有严主神助国庇民公持归 立祠于锦江桥至今崇祠弗替. 公卒葬黄岭山   诰封宜人朱氏子四 宗文 元通 元和 元育 第七世守文 锡公长子 行念一郎 字元献 号存斋 赋性高尚有侍集行世驰名江左以孙勉贵赠承事郎秘书省校书兼太子舍人诰赠宜人李氏诰赠宜人周氏子三 居元 居易 居敬元通 锡公次子 行念二郎妻李氏元和 锡公三子 行念三郎妻朱氏子三 居仁 居义 居信第八世居士 守文长子 行五二郎   妻伍氏   子二 仲一郎 仲二郎 居易 守文次子 行五六郎 庠生治易经   妻曾氏   子一 宣九郎居敬 守文公幼子 行五五郎 字行简 号菊坪 生宋辛亥五月十八日 以子勉贵诰封承事郎秘书省校书兼太子舍人   浩封宜人王氏   子四 介 勉 宣一郎 宣七郎   女四居仁 元和长子 行千三郎妻易氏居义 元和次子 行十五郎 庠生治诗经 生宋绍兴十年壬戌正月妻龚氏居信 元和幼子 行十八郎妻刘氏居礼 元育子 行原八郎妻易氏第九世仲一郎 居士长子 仲二郎 居士幼子宣九郎 居易子勉 居敬长子 行宣二郎 初 讳冲 字蜚卿 避囯讳 改名勉 字成一 号雪坡妻丰城县邹舍邹春谷长女字竹堂诰赠宜人继配次女字梅庄诰封宜人子一 原夫宣一郎 居敬次子妻郎宣七郎 居敬幼子

六合居士 发表于 2015-12-9 22:21:5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9 20:27
1.芳里谱记载,姚崇五传生尚忠。姚崇是宰相,家谱严谨,并且有碑文证实。在姚崇宰相家谱中,没有发现尚 ...

衙里为中心方圆一公里,东旧称华溪(清改南恒,黄塘地名南昌谱有记。此处始居穆公,其后有铸公后迁姚湾。姚湾距旧烂泥湾汛近。)、南宋家(旧称宋溪)。西是院场村。北是芳里村。(这里也就是泛称的灵源区域)

湖南临湘姚郑保 发表于 2015-12-10 06:39:54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9 20:27
1.芳里谱记载,姚崇五传生尚忠。姚崇是宰相,家谱严谨,并且有碑文证实。在姚崇宰相家谱中,没有发现尚 ...

绍弦真是奇才,搞的清清楚楚.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12-10 07:48:08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12-10 11:35 编辑

先将芳里的谱中的姚文龙的旧谱序登录如下: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12-10 11:43:55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12-10 12:52 编辑

再登录芳里谱中的一篇汴梁派存疑


《旧谱汴梁派存疑》译注
谱,是提供确切信息的。那为什么会“存疑”呢?这是因为听年高德劭的老一辈说过:我姚氏本支支谱,从“秦原”开始。至于汴梁(河南开封)派远祖之说,是清康熙乙亥(译者注:1695年)重修族谱时得到据说是城北姚铉亲手抄录的谱本,所以珍藏它.但将其内容与史书传记对比考订,讹误实在太多,很不值得作为凭信。今年夏天姚铉公后裔又带了《兰玉集》来谱局,翻阅它,就是以前误称“姚铉亲手抄录”的本子。经查对这《兰玉集》刻于明嘉靖二十八年(译者注:1549年),由本县秀才姚经纬编辑而成,他自己说:“世代久远难以稽考,今将被兵火毁坏的残篇收拾编成”。 孔圣人言《礼》,必凭古,文献为据,看重的是它可以作证验。如果有了可以作证验的文献而轻慢丢弃之,这就叫忘了他的祖宗;如果没有可证验的文献而附会生造,这就叫诬蔑他的祖宗。                                                                                                                                                   与诬蔑这二者,正人君子修谱时是不会采用的!这次甲午(译者注:1714年)续修族谱,详细进行搜集研判资料。从汉代的吴兴起至唐代的陕郡,凡是有关支派,世次,采邑,官聀等,在史传上赫然有名的人,均已将世系编成图表放在书的前面了。唯独从秘书公起到我本支‘秦原’之间,有数代缺失而没有办法考钉补入,犹觉歉疚。打算日后带上行李奔往陕州,拜求大宗谱而参考细查,一定能获取详尽材料。遗憾的是目前办不到而已。这个“旧谱汴梁派”本子,沿袭众多错讹,不值得传示后人,本应废弃不登录,却唯恐有不知底细的人误认为是前辈的遗存,或许带有贵古贱今思想,故仍将它刻印出来。今后姚氏贤达续修族谱删除书中可疑的,只采用可信的,一定有能承担这一重任的人。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12-10 12:20:57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12-10 12:56 编辑

(1)姚文龙是南宋投降到元朝的武将,是封疆大臣.在整个元朝漢人是禁止修谱的.姚文龙为什么凭白无故的写序吗?他敢写吗?
(2)"存疑"的作者.开门见山的说:老者说,是秦原的后裔.同时否定了以前是汴粱派.
(3)从姚文龙序到存疑的作者有400多年,如果有姚文龙的序,那为什么只字不提呢?只是老者之说呢?我理解是为了抵消勉公舍人集的文章的影响.是清康熙以后的人所为!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12-10 20:15:26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12-10 12:20
(1)姚文龙是南宋投降到元朝的武将,是封疆大臣.在整个元朝漢人是禁止修谱的.姚文龙为什么凭白无故的写序吗? ...

卿芳老一言一行、一字一句都是那么严密、周全,让先登从心底里钦佩、敬重,做人做事有您老这样的榜样得以效法,是先登之大幸!

六合居士 发表于 2015-12-11 15:32:32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12-10 12:20
(1)姚文龙是南宋投降到元朝的武将,是封疆大臣.在整个元朝漢人是禁止修谱的.姚文龙为什么凭白无故的写序吗? ...

譜傳,信者也,曷爲乎存疑?當闻诸長老,吾家世牒肇始秦原,其汴梁遠祖實康熙已亥重修得之城北鉉手錄,故珍藏之。然考訂史傳,訛誤實多,殊不足信也。今夏鉉公後裔复携蘭玉集来局,视之卽前譌稱鉉公手錄者,查其集成于明嘉靖二十八年,纘自邑廪經纬之手。自謂世遠難稽,棳拾於煨燼之餘。 夫圣人言:禮必赖文献,貴其徵也;有可徵而怠棄之,是之謂忘其先;無可徵而附会之,是之謂诬。其先忘與誣,君子不由焉


      兹甲午之役,詳加蒐討。自漢之吳興,迄唐之陕郡,其傳派、世次、爵邑、官封、炳鳞紀傳者,巳圗其系於簡首矣。惟自秘書公(秘书公指谁?)至吾秦原,中闕數傳,無從考訂,尚爲歉耳。他日擬襆被走陕州,索大宗譜而叅觀之,必能更得其詳。惜目前未之逮也,是帙沿訛踵謬,不足示後,自應廢而不錄;诚恐不知者,疑爲先世所遺或存,貴古賤今之見,故仍付諸梓,他日賢达踵修,去其可疑,以傳其可信,必有能任之者。


通观《旧谱汴梁派存凝》,作者对这本旧世谱存凝有二。

1)是对旧谱汴梁派远祖的存凝。旧谱远祖之说是凭“康熙已亥重修得之城北鉉(是宋时由新昌县丞继任新昌县令,即姚勉在“伯武墓志”所说“姚之宗为瑞之新昌著姓者二:家邑郛者出自潍州,盖中散大夫恕之后也;家灵源者出自丰城,盖弘文馆学士思廉之后也”。中所说的家于郛的潍洲姚铉手錄?然考訂史傳,訛誤實多,殊不足信也。及今夏鉉公後裔复携自謂世遠難稽,棳拾於煨燼之餘的无从考证的整理本)。作者认为无从考证不可信,但又在旧谱上存在。故有存凝。

2)对闻诸長老,吾家世牒肇始秦原,中闕數傳,無從考訂。也有存凝:(通过甲午之役,詳加蒐討。自漢之吳興,迄唐之陕郡,其傳派、世次、爵邑、官封、炳鳞紀傳者,巳圗其系於簡首矣。惟自秘書公至吾秦原,中闕數傳,無從考訂,尚爲歉耳)。惟自秘書公至吾秦原,中闕數傳,無從考訂,尚爲歉耳。

椐上存凝,具不是汴梁派,又对肇始秦原前中闕數傳,無從考訂没搞清楚。那么现在所见灵源(地区)或与南昌两支不同的谱系又是如何完成的?作者是否有参考现在两谱同时存在的同一重要人物姚勉关于其祖系的论述?姚勉的说法在两谱中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地位?我想两谱在源头将之理清了,外迁的我支才有不再迷茫与困惑。



姚克保 发表于 2015-12-11 16:33:19

同意这一观点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与江西迁湘姚氏“三公”(姚良能、良德、良珊)相关专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