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枣庄姚绍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彦国公支系知多少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19:27:06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20 09:14 编辑 : h! @7 c. o% B4 T' `9 e# m

1 W* s: K0 Y, j# Z# u回复 10# 枣庄姚绍峰
: n% c" r6 S1 R' @, w; u: W
) ]4 [9 x/ U& k0 }6 c1 U( C, `: t! b' g/ }
        七,湖北黄陂姚家老屋及姚家大湾的族人
) U$ F: f& {- b2 s7 [$ l: P% O# ^7 ?2 s' }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1年)所修族谱序言明确记载:“姚姓氏族出自虞舜(舜姓姚,名重华)……派衍豫章(今江西),自夏商以逮元宋,前谱记载斑斑可考……迄有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一公(名仕远)由江西南昌府新昌县天德乡二十五都灵源斗门宦居湖北黄州府黄陂县滠源乡马鞍山下(今蔡店乡)姚家老屋”。卷首又记,与姚正一(仕远)同时过籍的同辈族人姚仕显“迁居陂邑北乡姚家集太极堂会姚家大湾”。据此推断,当年江西过籍定居姚蔡两地的姚姓人家不过此数户,六百余年后的今天,仅姚集镇本地姚姓聚族而居的自然湾村就达九个之多,人口两千余众,且不说历代外迁何其多也。所谓“五百年前是一家”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3 T1 p) U8 \% l. \: _( q5 [! f3 X    注:上文中仕远公,仕显公为南昌姚第二十五世族人。

; d% E; d, Y) O! G* q8 f9 [4 {
新四军五师旧址姚家山盼做大"红色旅游"(图)2011年06月13日07:30汉网-长江日报禹宏我要评论(0)
5 g" F9 R* o. Z& F8 A* W字号:T|T
- x. N, m# z4 @2 ]: v& K
9 a: ?/ E1 a+ R6 O
. A1 C( O# @2 B$ R+ x. h* n
, B- v0 i1 F/ e6 d( S    1234
- |4 ], x7 R+ A; b
# w" K% {3 h$ p! k. e3 I( k 8 y# Q0 n* U6 h- r" a
2 e7 s) w3 K# l- m  M$ X% u

+ _/ a! }3 A4 m; ^* h

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旧址。 杜有源 摄

" D' Q' H: n* x' N# b( O1 `9 x

' o: S8 g8 a5 L& o6 m8 u& E* I3 V: ?
& Z7 M$ I$ c* v# {1 Z5 B
8 ]. @8 i8 U9 P- e
1 P3 A4 t5 O+ Y  u7 S/ w* D: g. b0 E. [

% ^! ?7 e9 [) m4 Z! G) G
, A. v, w+ y7 N! m$ e; q, n" f( o- r
' k8 K6 d! `2 K5 I% a7 U8 D3 W7 R# ?- i/ G" C
. f. q9 {% j3 C) F6 L

6月8日,记者同长江网网友一起,在当地文史专家的陪同下,探访了位于黄陂区蔡店乡的姚家山村,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和鄂豫边区党政机关驻地。

姚家山为黄陂北部门户,北连大悟,西接孝昌,南距武汉市中心城区90公里。1941年至1946年,新四军五师在大、小悟山期间,司政两部常设在姚家山,而1943年的驻扎时间最长,达半年之久。姚家山作为新五师和鄂豫边区党委机关驻地,也是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生活过的地方。

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旧址,原为姚家山及姚家山周边姚姓祠堂,几年前市里拨款,按整旧如旧的原则修缮过。

走进大门,一对“发扬革命传统迈进新世纪,继承先烈遗志挥手绘蓝图”的牌匾竖立在正厅门前。陈列室里,珍藏有当年抗战用过的土枪、手摇电话、毛笔、砚盘、马灯、青油灯、烛台、碗、酒杯、茶壶、烟斗等。三面白墙上的照片,图说当年峥嵘岁月。一边厢房陈设有老式木纺车,据说当年为“打破封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陈少敏用它纺过线。另一边厢房有五师官兵用过的农具和打草鞋的草鞋钯等。

李先念、陈少敏居住过的姚成台家旧居大门紧锁。原枪械所所在地,一位独身老人在家,室内窗明几净。陪同我们前往的蔡店乡文体中心主任郭艾英介绍,当年新四军住在他家时,老人已能记事,对五师官兵印象很深,“这是一种很理想的文物保护方式,旧址有人住,并对红色文化很有感情。”郭艾英说。

据了解,姚家山除有新五师司政机关旧址,李先念、陈少敏旧居外,还有五师大礼堂、枪械所、被服厂、榨油坊、抗大十分校、鄂豫工农银行、边区印刷厂、皮带厂、电料厂、肥皂厂、医院等红色旧地旧址等。其中有些旧址,或无人居住,或长年失修。

昔日深山已有汉口班车直达

姚家山是革命的根据地、红色的堡垒,也曾是血与火的战场。

1940年初,李先念率部自安陆赵棚出发,四次攻打大、小悟山,击溃、击败、歼灭刘梅溪、贺承慈、刘亚卿等伪顽部队后,大、小悟山地区完全为新四军所控制,部队和鄂豫边区党委机关随之由京汉铁路西侧移至路东的今黄陂区蔡店乡姚家山村,大、小悟山即成为新四军五师和鄂豫边区党委的指挥中心。

姚家山山高路险,抗战期间,每块石头、每条泉水溪流,都曾洒染过英雄们的鲜血。五师官兵和抗日志士们正是依靠山大、山多、林密等天然屏障,不断地打击敌人,取得一次次胜利。

长期以来,姚家山等村因交通不便影响了发展。不过自2005年新路通车后,交通已很便捷,“蔡店街上一天有3趟班车到村里,每天汉口还有1趟班车直通我们姚家山。”55岁的村民姚风如告诉记者。

生态宜人盼旅游开发

据了解,姚家山几年前曾有过游客如织的光景,“大多是单位组织来的,自己来的人也有,但不多”。新五师司政机关旧址义务文物管理员姚风如说。

据《姚氏宗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一公由江西南昌斗门迁徙黄陂滠源里高家畈姚家老屋,成为当地姚姓一世祖后,三四世祖时,姚家山始有姚姓人落居生息。漫步姚家山,原生态的山村特质明显,明清石墩、石碾、石磨、石臼、石磙、驮盘石等,遍布房前屋后、村头空地,离五师师部旧址不远的空地上,记者看到一个二米见方的石板桌,大石板下面支撑的,是有斜纹凿痕的石块,其中有个半米高的石马槽。据村民说这是前清时的旧货,李先念的警卫员曾用它喂过马。

蔡店乡文体中心主任郭艾英介绍,姚家山山场面积有1.3万亩之多,村湾周边有双峰尖、黄牯石、门前山、后头山、雅冲、茶山等九座山体相峙环绕,群峦竞秀,千峰叠翠,瀑飞泉涌,更有南冲水库和众多的塘堰、坝港、溪流镶嵌其间,四季常绿、冬暖夏凉。

·相关链接·

抗战期间,新四军五师及党的地方组织曾在姚家山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

1940年4月,边区行署在姚家山的萧家湾召开了宪政促进会,到会代表200多人,成立了以魏天一任县长、任士舜任书记的黄陂县抗日民主政府。

同年5月,李先念、陈少敏在姚家山山寨湾召开了黄陂、黄安(今红安)、礼山(今大悟)、安陆等七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000多人,陈少敏在会上作了“组织起来、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报告。

1944年11月中旬,鄂豫边区党委在姚家山湾前的稻场上召开了农民救国代表大会,到会代表330多人,郑位三代表华中局作了《迎接天光》的政治报告,陈少敏代表边区党委作了《一年来农救工作总结》的报告,吴祖贻作了《秋收减租减息》的报告。http://hb.qq.com/a/20110613/000364_1.htm


1 _2 _( r6 N2 v7 Q  L9 v6 h2 W; p2 Z( \3 D, ~: E* _4 A* M
3 \: o1 B7 m  G; K. E

古往今来姚家集 卅年胜过三千年

(姚家集简史)


' z, P3 i8 L9 `- s
* a; f' W. Y$ K
7 f- v( t7 O0 {! |$ |5 @7 f! }
% r$ }3 P; q% W# b/ S/ ^! }& ~作为一个姚家集人,我也很想了解姚家集的历史。要了解姚家集镇的历史,不能不从我县、我省乃至全国历史的大背景着眼。. b6 {" l) o9 ]8 k
    据说古时候姚家集并非此名,明代以前曾叫过青松店;到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改名叫太和店;此后近三百年
到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1-1721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当时黄陂北乡滠源乡姚氏族人姚缔虞在任四川巡抚期间施政安邦有功而改“太和店”为姚家集,并先后两次御赐姚氏宗族派行二十四字、七十二字。迄今为止,姚家集地区可考历史已有三千余年(详见附表一)。然而,经历改革开放短短三十年后的今日姚家集,其天翻地覆的变化,其日新月异的发展,其彪炳千秋的辉煌,远远胜过以往三千多年的历史。
8 p# i# ^# `( T% @2 F' o% \# w- R" d    姚氏为例:乾隆十五年(公元1751年)族谱序言明确记载:“姚姓氏族出自虞舜(舜姓姚,名重华)……派衍豫章(今江西),自夏商以逮元宋,前谱记载斑斑可考……迄有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一公(名仕远)由江西南昌府新昌县天德乡二十五都灵源斗门宦居湖北黄州府黄陂县滠源乡马鞍山下(今蔡店乡)姚家老屋”。卷首又记,与姚正一(仕远)同时过籍的同辈族人姚仕显“迁居陂邑北乡姚家集太极堂会姚家大湾”。据此推断,当年江西过籍定居姚蔡两地的姚姓人家不过此数户,六百余年后的今天,仅姚集镇本地姚姓聚族而居的自然湾村就达九个之多,人口两千余众,且不说历代外迁何其多也。所谓“五百年前是一家”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http://dachengtan.i.sohu.com/blog/view/161173460.htm1 ]! O, `# R9 {! C/ _  Y

% p; ~' m- i, B4 u& h
0 O, Q5 N  G3 u/ V     康熙皇帝御赐字派二十四字:承虞姚之正绪   立芳名於永世, a. P& f0 d: S- Q! c
                                          诚为善以必昌   念前修其复始; R8 K/ M; q& z# b8 `) f  l
                     后赐七十二字:务盛德大开基.求忠考在薰篪.守 勤俭遵家训.用慈和舆国宜.愿保身如执玉.端品行方可熙.自帝尧凝治化.从真耀蕰轩仪.欲扪天遂启口.常梦日乃升蟻.惟好学能能发祥.怀錫命拜丹墀。
/ D7 t+ a) G8 K; {8 Y

) t+ \+ O# o2 G6 N$ y6 \# j                                           ) Z  H0 o2 ?+ s
                                                
1 k& h, ?' Z  C' z                                                                    2 U1 P- Y4 [% R9 H3 |
                       6 ^( U4 D0 Z0 {, t. A
0 D5 [3 R4 }& \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0:25: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18 20:48 编辑
. T1 x6 S/ ^7 j5 k3 L4 @: n
1 v; I5 @2 @: `9 \) t1 q回复 11# 枣庄姚绍峰
, B% N8 M9 b. ~* d( r. n4 Y8 u2 h: g$ t' K8 m
        八,吴兴郡敦睦堂德化(黄梅)姚氏始迁祖朱公世系' a3 w' z( ?9 M( R

; B- O9 l/ t) r0 P      
  {$ M* m; X. {! O' E2 j/ ~
吴兴郡敦睦堂德化姚氏始迁祖朱公世系8 a4 q4 N; N$ R, ?: A) V
朱公(公元1379-1451年)系彦国公第28世孙,仕辅公之曾孙,志上公之孙,祖居南昌柘湖后迁九江,明永乐年间承领水军六班三十六姓驻德化封廓洲屯田,以供南昌九江等地军需,后转民籍,承当小池湖业甲,定居吴家湾,享年72岁,葬居地。! ~3 M7 t' o* a$ s! A: r3 w9 D
朱公世系居长江以北支派字辈自朱公之后为:
# ~9 i4 B7 D% w- }) d& u/ Z
                     忠孝安家,邦辰元廷,宗光明广,世泽隆昌,
; s3 ^- H: E% q# m                     腾蛟起凤,华国文章,聪敏发达,正大纪                    

' t! X1 _9 \9 f$ q( B/ P2 q
( W% M) I0 I6 j

8 v- v7 I. V1 Q; [1 h- s
1 _1 t# q, Q0 v
            吴兴郡敦睦堂德化姚氏始迁祖朱公世糸:属南昌姚氏彦国公长子;子明后裔二十四世仲适次子二十五世仕辅,二十六世志上公后裔。8 J! N& e+ m; w/ L
           姚湖姚氏宗支,据《姚氏宗谱》记载:其远祖为帝舜的86世孙彦国公,祖居汴梁,于炀帝二年(公元606年)登科进士,官迁江西广丰(今丰城)儒学山长(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后因时局动乱隐居筠州灵源(今宜丰县坊里姚村),逝后葬于灵源厚山。其后裔人才辈出,瓜瓞绵绵,姚氏遍布南昌周边诸县。彦国公第24世孙仲适公约于宋淳佑年间(公元1241-1252年),迁现南昌市新建县柘湖,其后五世孙朱公随水军入驻德化县封廓洲屯田,后改民籍,迁扑船墩,聚族而居,地以姓扬,后称姚家湖。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德化县辖江北封廓二乡地区全部划归湖北黄梅县管辖。自朱公已历600余年,至“凤”派已达21世。有据可考,其宗谱自清道光八年起,已经六次修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7 o7 x7 m- t; J- l2 G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3079

: B( y' r7 s: X! G
- x/ @: ~% S: {# V
& o) {5 y# E6 t
0 Q. M2 U( S# Y* c3 j: [5 Z, H                          九,安徽桐城麻王阁姚氏' g! M; D) }, L" `- N, n, w
# o- l1 P: P2 B8 Y. W9 O2 v
       据湖北省红安县《姚氏宗谱·濬哲堂》记载,  二十五世祖姚钧宝(为湖北红安县姚氏一世祖)传子三:长思聪,次思绳,三思俊。    据《姚氏宗譜·濬哲堂》其中一篇序文,可以看出姚思聪与桐城姚的宗亲关系:進士姚林、玉林,翰林姚元紱、元芝,每於功之暇,諸鄉宦敘及鼻祖鈞寶公由豫章遷楚,注籍上中和裏姚家田,即今黃土嘴。衍三大支,上分顯公(姚思聪长孙)居麻王閣,傳八世祖世佳公,遷居京口
8 W) V. ~# o$ a. _: B( i   
3 b9 ^8 [% _) h% q0 h( ^     据湖北省红安县《姚氏宗谱·濬哲堂》记载,自隋唐一世祖姚彦国传二十五世祖姚子泰(又名钧宝),于元末明初团练御敌有功,诰封中宪大夫(五品衔),妣舒老诰封夫人,奏旨自江西南昌县东门外瓦屑墩迁往湖广黄州黄冈县之中和里,卜居姚家田(即今黄土嘴)。至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此处割地建邑为黄安即今湖北省红安县。& d% H- `  Y0 ~" f( i# O

9 X" n; ]. w) U& C% B    二十五世祖姚钧宝(为湖北红安县姚氏一世祖)传子三:长思聪,次思绳,三思俊。
7 [& p4 U& f% s: J& t) i- w9 P
! S' Q, @* b2 x" n, ]6 v( W( Z    据《姚氏宗譜·濬哲堂》其中一篇序文,可以看出姚思聪与桐城姚的宗亲关系—— ) E7 O/ q5 C% k5 z4 r4 u
9 k. a, n  f1 n
                                姚氏族谱序& Q9 q! N$ w0 e" I& ]4 v0 C% C

* [% x# q# [& V' i1 L& ]3 H    蓋聞天子有世系,諸候有世本,大夫士庶有家譜也者。昉周官繋世,漢史尊周所由作也,顧譜法之詳與譜例之善則存乎,其人化而裁之,變而通之,期於盡善以傳於後世而無舞弊斯可耳。第世之修譜者不一其類,歐氏譜有遠胄之謬,蘇氏譜又太率,詳其所自出廖渺難知,且不知郭公、夏五之例而妄存己見,又且胃華胄爲己族,誤拜汾陽,若此者,其弊伊于胡底能不蹈誣祖之罪哉。
) n) l0 j  G3 C  
0 H/ s, G. @) \    余宦遊南京桐城縣魏正寰處,作實進士姚林、玉林,翰林姚元紱、元芝,每於功之暇,諸鄉宦敘及鼻祖鈞寶公由豫章遷楚,注籍上中和裏姚家田,即今黃土嘴。衍三大支,上分顯公(姚思聪长孙)居麻王閣,傳八世祖世佳公,遷居京口。魏正寰事實詳於後傳。: ]& m% ?+ D' L, @# d0 a- @$ s
; r' L+ |9 y- M2 r% t
    余於乙酉秋得中魁元,寓漢陽門旅舍,適姚族諸公問序於余,於是尋舊所聞于兩翰林、兩進士之言,敢竭樸詞以弁於首則。由上分之譜推之中分、下分,其本原一法皆美,其例從同,而瞭如指掌、燦若日星者,不啻彙異代於同堂矣,姚族諸君後嗣發越庸可量乎。7 \9 C; B+ P) j9 e2 f9 \

) s% P, D6 p' }) S  g) e    余爲諸君慶,且爲諸公之後嗣慶,因樂書之。) B/ B& Q& Z/ L; e* P& S
! Q. o" R4 X: O) Z
                                道光六年(1826)歲次丙戍春二月 穀旦
3 Q; J- x0 m7 h, C                               乙酉科解元    萬時喆     拜撰

) B( D8 O% K) e. \' k8 c9 J
) c! N5 i: w" j
8 E- l& m, b. O+ w
             8 j$ ^. ]: [6 L0 V8 q) C  E4 j2 A

9 }2 N2 [& {+ J% g. p" t: m            
/ f0 Q! X2 `6 ~0 L) C7 H
! f- n* W- b& u4 Y4 R7 b; N9 w$ J& D1 x*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8-18 21:4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门才女 于 2013-8-20 18:05 编辑
5 b8 J/ R$ k9 g7 w1 @& x2 X$ Q2 u! Z1 v8 v+ _
2 B2 v  K8 y* W9 v
绍峰贤侄,我已在姚网上看过你和绍弦发出的有关南昌系多篇谱牒,或墓志铭,或研究和探索性的文章,有很珍藏价值。你和绍弦近年来多方奔走,四处求证,很是令我感动。
' h7 C- X8 m* c# D" P
: u7 {5 E) u) o" z现在看到你贴出的湖南平江《姚氏历代世糸图 》,我非常激动,非常高兴!也大致认同其中的历代世系谱。对照我的《南昌你好》,其他祖先基本没有什么出入(有关黄帝舜帝田完的出入后面会间接涉及到),但“陈胡公”出入很大。——这一点,我想一定是我搞错了。
/ W- a) R; E3 H! O/ e" H5 W& Y$ q/ c: c5 b: X# M
我再次翻了一下八年前的相关笔记——即,我在司马迁《史记》所作的有关舜帝后裔的世代标记。记得当时我是在仅有我家祖谱上的一句“自舜而後,支衍虞、洛、陳、齊,傳及八十三世曰堅,乃田橫之孫、椿之子也。”为参照的情况下,我是下笨功和苦功,在《史记》相关篇目里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去标记的。
$ c" T7 f& a3 b; G: g
, w% z# x* _) T同时,我也发现我三年前在写《轱辘体·七律·五子歌》的“孙子篇”(自注)之中,附加了一段:“据俺家祖谱及其它史料,俺为舜帝第139世孙、陈完第103世孙、田横第66世孙。”——由此看来,我并没有以我家祖谱上的那句话为准绳,而是一意孤行地按自己在《史记》中找到的名字一一排下去的。
  g/ L" X$ {6 _0 {3 p4 u
/ m& R# g2 _4 w0 s) V( D5 D我前些天在姚网上发出《沁园春·南昌峰会有感(外58首)之二》,之所以没有在《轱辘体·七律·五子歌》这首诗中加上“孙子篇自注”中的那段话,是因为我又重新把《史记》翻出来,把我八年前的标记大致默了一下。于是我就写上了“我是...... 陈胡公第95世孙 ”。我想这一定是我在匆忙之间搞错了。——因为现在当我看到八年前所作的标记时,我自己在感到很陌生。2 `" w" y; G, p& @, v# b

' ]5 C6 ~9 Q" z" I2 R5 Y7 d现参照湖南平江《姚氏历代世糸图 》(这个世系图也出现了严重错误,下面即将谈到),我应该是
黄帝第140世孙舜帝第132孙,陈胡公第103孙,田完第78世孙、姚坚第64世孙(——亦即田横第67世孙)、姚彦国第44世孙、姚钧宝第20世孙。我将改正过来,请绍峰贤侄一并改正。
0 T! L3 v) h/ L6 Y" d. a& M
5 u% ~4 m  k4 p) G: g6 H" f6 J. G下面特别提示  D8 \0 W' X% S# X4 l0 z1 }

1 Y  X4 k& b4 ]3 M5 Q3 U1 W8 D湖南平江《姚氏历代世糸图 》“湣王襄王一鄒一衍一一原献公一佶一祯一祥一”有误。
: Y% G8 k0 T+ y# \9 _4 f+ L3 V, L9 q; j9 M7 q' U2 @
第一、田建是齐襄王的儿子,而不是第四代曾孙。
* W: S9 _' e* x) \4 Q第二、田横不是田建的直系后代。
2 \2 H3 O0 q; U1 e9 f第三、田横与田建只相差一代,而不是五代。
  P' T) ^+ H4 j* I) S第四、田横的祖父与齐襄王是亲兄弟,也就是说田横的祖父与齐襄王都是齐湣王的儿子。$ p) S# _- q, G9 ], l" U# Q
第五、田横的祖父到底是谁我至今没有查出来。《史记》没有单独为田横写传,只是在《田儋列传第三十四》说到:“田儋者,狄人也,故齐王田氏族也。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强,能得人。”《资治通鉴》虽然也是一部编年巨著,但其中的“君王世系”只涉及接替王位者,其他儿孙一般不提。也有“齐威王论宝”、“田单攻狄”、“田单即墨之战”、“田横自杀”纪实,都是讲的一个个小故事。
2 }: R( R  u( F. Y# y8 T+ }
( _3 z. W# D# d: T$ V  V秦末汉初,天下混战。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前仆后继,相继称齐王。田儋战死,田荣立儋子。儋子死,田荣继位。田荣战死,田横立荣子。荣子死,田横继位。——由此可以看出,田儋、田荣、田横称得上兄友弟悌,叔慈侄孝。那么,为什么田儋、田荣、田横从不放过田建的儿子们、并对其苦苦追杀呢?
2 K- D8 a0 X1 q; D, ^$ T2 a
+ n8 l+ {" }( t% H我个人推猜原因有三:& X/ A) p9 I5 H; ]! p$ Y
+ p7 K8 N6 F' R
第一、田儋、田荣、田横的祖父是齐湣王长子。齐湣王在位长达40年未立太子,这既与他东征西战、独断朝纲、不按常理出牌的秉性有关,也与他最后为燕所败,先后出亡卫、邹、鲁、莒,终被楚使淖齿杀害有关。湣王遇害后,他有个儿子名叫法章的,隐姓埋名跑去莒太史敫家中当佣工。——这个法章,就是后来被莒城人立的齐襄王。
; ~1 {/ q; @4 z( ]3 I% a, e! g- e
第二、齐王建虽是齐襄王名正言顺的太子,但人家老丈人(太史敫)从来不认襄王这个女婿,也从来不认自己的女儿。有《资治通鉴·卷第四》为证:“赧王中三十六年(壬午,即公元前279年)......齐王(即齐襄王)以太史敫之女为后,生太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终身不见君王后,君王后亦不以不见故失人子之礼。”——由此窥见,德高望重如太史敫者,之所以如此决绝,除了“女不取媒,因自嫁”而外,可能还隐含了“襄王本不该得其位”的原因。
: e0 `, J0 |. D+ X$ V7 N6 _' T( |% J1 H8 X0 T* Y
第三、齐王建(前279—前221年),在位44年,前16年基本由其母掌管朝政,后28年碌碌无为,不修战事,重用佞臣(母弟后胜),最后被秦大将王贲掳走,落个“亡国奴”并客死共地的下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儋、荣、横不能容忍再由建的儿子出任齐王的最重要的原因。# J. ~0 W  V2 I" B3 ~. p

7 F% ^4 C+ g+ M/ f/ w6 P% q
3 A& n: d& z+ U* ~"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3-8-18 21:5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枣庄姚绍峰 * S' [# a. U2 f* \" A

" N: }8 |" I) T8 M! x, u: s3 Q"中元节快到了,刚才我陪父亲去给我爷爷奶奶上坟去了"# ^' d1 R' `1 F: D! Z

5 ?4 V! k; H) }" c5 E6 Z
' m( o$ k  p8 I, @中元节上坟,是枣庄和山东的习俗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3-8-18 22:0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门才女 于 2013-8-18 22:22 编辑 / }( @% i- g4 r$ l1 v- j0 m
回复  pszyyao 5 j& B- C- ?0 f  g
8 s! l; Q* v9 a5 L7 y2 O/ D7 i/ v) K
0 `$ S. I: b/ B
        六,湖北红安姚八斗姚土嘴姚氏(姚门才女一支)
. l' [3 p9 @5 Z: a5 b  n. I# X2 W
    本女家藏《姚氏祖谱》 ...
+ Y& U6 T6 W8 D0 P% u5 O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3-8-18 13:36
# m! J6 f' {( [1 ]
6 y1 n8 _4 J2 a. L0 R' b8 G
本支首次派字:钧思大全本尚奉世应士超克山洪光恢绍象先泽自流芳
! u" O. l3 J, I( B8 \

0 _6 F$ r- x- E$ M; m
二次续修派字:中天之治  德盛名扬  永承正绪  必有祯祥
- S# v) V1 {$ @* p2 _三次续修派字:人才继起  时运昌明  安邦定国  纬武经文
6 b- F1 Y! C/ W

签到天数: 1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16#
发表于 2013-8-19 07:0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凤阁 于 2013-8-19 07:08 编辑
  l) U: v+ G# |7 G) }2 W5 T! L4 U. k3 Z5 t
喜读!有探讨,有证据,有观点,对一支一脉说根找源,好!问好绍弦、绍峰、才女宗亲!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3-8-19 08:2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枣庄姚绍峰 ! a" K2 T. b- P5 s  d3 R& Y+ @( D
0 J& Z: q- q1 \# p4 H6 c
$ C% l9 L% _8 Y( o
    请你检校12#    “九,安徽桐城麻王阁姚氏”。' O" B) c% j$ u0 w! }
1 |+ T# c# j+ v# G! U
   "顯公(姚思聪长孙)居麻王閣",麻王閣是桐城地吗?可能不是。若是,在桐城什么地方?
. {! y% N9 I" H" ?+ m) b2 E  Q% m: ~; v6 d8 d' f! i4 N6 V
  过去流传桐城有7支(或5支)姚氏。这里的“桐城”含有今枞阳地。都不含“桐城麻王阁姚”。麻王閣可能是湖北地或湖北红安地。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8#
发表于 2013-8-19 08:5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姚凤阁
2 G  c& t( }4 k5 `4 E/ {  ^8 r6 }) R% e6 H% E- C. v2 y

9 _) o: C2 D4 |6 ?    谢谢凤阁宗亲!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19#
发表于 2013-8-19 09:15:37 | 只看该作者
这可与原来在姚网中看到的舜帝世系不大一样,世系也对不上哦。把人都整糊涂了。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0#
发表于 2013-8-19 09:2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pszyyao & W/ J4 S8 H( c, q# W0 m7 P3 C
0 G6 b8 T* H3 Z5 m
0 g9 w  \  V5 Y. {3 D
    姚瓦在南昌时,我与她有过一次长谈。她对她老家与桐城姚的关系是肯定的。我期待着她的下文。3 }: P8 E4 [* T: c0 _1 q
    从历史上看,南昌姚氏的祖先姚旦就是受黄洲教授,姚锡出身就在黄洲。姚瓦祖先子泰即钧宝在南昌家谱中记载比较简单,但是子泰的亲弟弟子实就记载的更加详细。子实是在南康【今星子】任学正,到任仅仅四个月,遇动乱,离开星子逃到黄洲。可以推测,子泰是先于子实到黄洲的。/ r5 ]3 S" h& Q* j
     我对湖北的两支彦国公后裔不甚了解。只是谈及桐城姚时,记得有个‘麻溪’姚,姚瓦说,麻城与麻王阁是有关联的。但是,麻王阁是否与麻溪有关联就要有一定的依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8 07: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