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先登

桐城派姚永朴《旧闻随笔》记载六尺巷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590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发表于 2024-10-31 22: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家修谱找姚网
清末民初桐城派作家姚永朴,在其《旧闻随笔》最早记载了这段故事《桐城县志》也有介绍。康熙年间,桐城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和吴姓富豪人家相邻。由于都是祖上留下的产业,时间久远,中间三尺空地属于谁家,两家人都说不清。吴家重修房舍,想用这三尺地。张家认为是自己的,为此争执不下。张家给远在京城的张英捎信,希望借助他的地位将吴家压一压。不料,张英回信中批了一首打油诗。“让他三尺又何妨?”收到回信的张家人,心生愧意,让出空地;而吴家被张英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两家之间,空出一条小巷,六尺宽,几十丈长,人称六尺巷。“让墙”,体现了张英谦和礼让,感动了邻人见贤思齐。- v. y' L1 P+ F" r8 b0 ~' B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收起 理由
湖北公安姚运强 + 15 非常有参考价值~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98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发表于 2024-11-1 22: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F- x! |4 K1 t; z7 Y. a+ |; j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8 r' o( Q2 F- G5 J! Z

  k2 i9 Q% g- H' s

4 [5 R3 C( a: p6 f一首打油诗现示了大格局,大智慧!
0 Q1 O( Q8 f. j- ~8 R6 _) z% Q9 N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姚克勤 + 10 写得很好,赞!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3201 天

连续签到: 5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发表于 2024-11-8 22: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尺巷故事非常感人,六尺巷精神值得发扬。

签到天数: 1037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发表于 2024-11-9 12: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聊城市内也有六尺巷,不知是附会还是真有其事。

签到天数: 88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发表于 2024-12-2 22: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杭州姚凯 于 2024-12-2 22:45 编辑
1 M1 w7 |3 b* f) O  t4 t5 E7 q5 r9 Z2 K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 g& g: X. A1 T7 d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1 N1 _' g; D5 u% v
0 T, O: E- _- l* s6 \

; P% v; r; E; }: X$ j

签到天数: 4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发表于 2024-12-6 23: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民初桐城派作家姚永朴,在其《旧闻随笔》最早记载了这段故事《桐城县志》也有介绍。康熙年间,桐城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和吴姓富豪人家相邻。由于都是祖上留下的产业,时间久远,中间三尺空地属于谁家,两家人都说不清。吴家重修房舍,想用这三尺地。张家认为是自己的,为此争执不下。张家给远在京城的张英捎信,希望借助他的地位将吴家压一压。不料,张英回信中批了一首打油诗。“让他三尺又何妨?”收到回信的张家人,心生愧意,让出空地;而吴家被张英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两家之间,空出一条小巷,六尺宽,几十丈长,人称六尺巷。“让墙”,体现了张英谦和礼让,感动了邻人见贤思齐。六尺巷巷道两端,有两块后人所立牌坊,一块,刻着“礼让”;一块,题有“懿德流芳”。据说,此后的桐城民间,每遇纷争,常以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而冰释。
7 C2 i/ `. I1 a: F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湖北公安姚运强 + 10 非常有参考价值~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发表于 2024-12-9 22: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要学习的 首先是 做人的智慧 和 格局。) u/ _3 s  y& W; g2 v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收起 理由
姚克勤 + 15 写得很好,赞!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098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发表于 2024-12-10 22: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民初桐城派作家姚永朴,在其《旧闻随笔》中最早记载了这段故事《桐城县志》也有介绍。2 q) J( E# D8 x& _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收起 理由
姚克勤 + 15 写得很好,赞!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60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发表于 2024-12-12 15: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怀宗 发表于 2024-12-9 22:52
  Y; e3 U, F6 K我们要学习的 首先是 做人的智慧 和 格局。
. e" f4 y2 ?( G& f  B
可以说,六尺巷精神,是一种大智慧,汞是一种大格局。做人做事,格局非常重要!
$ c/ I4 o4 q' ?) @5 G* `: G! {1 H7 J

签到天数: 123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发表于 2024-12-12 17: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 }2 a/ [9 A) a; C6 w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0 N0 \9 E! O2 S5 d%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7 21: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