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莹后裔回乡探访,祖上五次击败英军、参与营救陈独秀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22 10:00: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刘云花" L8 E" O6 Z0 M* ~$ M3 U4 L
8 D; E8 Q' q. g. c6 W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我手握姚谦老先生的双手,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位八十四岁高龄的老人,日思夜想的回乡梦,这个时刻终于实现,立足麻溪姚氏修谱办公室,内心总算有了归属感。

为了这个愿望,他花了两个月时间酝酿计划,说服儿女,让他们放心自己能行。终于,由学生谢长友先生陪同北上成行。


4 m, `0 X3 ?7 A& O& L) `# C


& D- t% _# F- N* n% a$ D1 d, i2 p& T8 t' U3 L  t9 t% o

提起姚谦老先生,六尺巷文化的诸多读者都非常熟悉,曾有多篇文章发表于六尺巷文化平台,其中一篇《追忆父亲:安徽文博老人姚翁望》一文,详细介绍了他的家族史。

姚谦先生的高祖父是姚莹姚莹进入中国史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在文学上是桐城派代表作家,而且在仕途上做到了广西、湖南按察使。姚莹在台湾面对英国侵略军,曾五战五捷;在西南各地考察写出了《康輶纪行》,揭露英国侵藏野心,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和边疆防务。


( S1 ]" k2 h( A0 a4 ~' D

曾祖父姚濬昌是同光年间桐城诗派的重要作家,深受曾国藩的器重,历任江西安福、湖北竹山等县知县,著有《慎终举要》《乡俗纠缪》《幸馀求定稿》等。

祖父姚永概是桐城派晚期代表作家,中江南乡试第一名举人,曾任安徽高等学堂总教习、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创办安庆一中。当时,桐城派虽然在新文化运动中被称为“谬种”,但陈独秀被捕,姚永概仍与姐夫马其昶一道参与营救,被胡适称为“黑暗中还有一线光明”。

父亲姚翁望是当代著名文博专家,与表侄方鸿寿一道考入上海美专,师从黄宾虹、刘海粟,毕业后就职于安徽省文献委员会,建国后参与筹建安徽省博物馆,并一直在省博物馆工作,捐赠了家藏大量文物,著有《安徽画家汇编》《桐城文物考》等著述。


( ^3 {( p& p4 w$ H$ y* h5 x. G$ O

在传统的观念看来,中医和古文是不分家的。受家学影响,姚谦先生从小就热爱文学,后来选择从医。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曾担任过两所医院院长,出版了三部医书,至今每周还抽出两个半天为人看病。

温和慈善的姚谦先生与我们一见如故,中气十足的音调、红光满面的容颜、思维敏捷的表达能力,掩盖了他的实际年龄。

$ a. [% l% M1 a/ q3 }) t7 t" a

回桐城的前一天,也就是10月14日,老先生由深圳抵达合肥南站。接站的有侄儿姚俊爽,麻溪姚氏宗亲会姚大义会长、姚大彬副会长、姚甲林,和联络已久的桐城文友汪久玲。

: M6 _# s) I  p7 ]: T

在合肥一项重要行程,就是为答谢研究姚氏文化、关心姚翁望著作出版的文化界友人。下午,这些友人陆续来到老人下榻的安徽饭店探望,大家虽然是初次相见,却亲切如家人。谈桐城派往事,谈文物,谈故人,谈出版事宜,好不热闹。

他们中有安徽博物院胡敏院长,安徽大学出版社齐宏亮总编、李君副社长,安徽大学江小角教授,安庆师范大学汪孔丰副教授,安徽博物院刘东副研究员,以及桐城籍文友方无、陶善才、卢赟秋。


- c9 x$ @! H$ d% a$ w

方无先生是方以智后裔、书画家方鸿寿的孙子,与姚老先生家是世交。姚老弟弟姚力上结婚时,方鸿寿曾书姚家传世楹联“黄菊花开金凤羽,青松干老铁龙鳞”相赠。方无先生专门邀请专业人士,精心制作了复制件送给姚老。接过这件寄托着桐城方姚世谊的礼物,姚老无比欣慰。


: N8 U* j2 v2 F9 k! f

第二天上午,由学生谢长友陪同,姚老赴小蜀山公墓祭拜了父母。中午用餐后稍稍午休,便启程赴姚老阔别已久的故乡桐城了。


6 \& j' q% }/ x9 P* h: A. U' x+ ]: S  }* O9 f2 P& x4 s- {

一位八十四岁老人,腿脚不灵便,坐着轮椅,带着满腔热血,不远千里,归心似箭不言而喻。

$ |1 l) \( }+ p4 P* f; u4 H

15日下午,姚老抵达桐城,第一站便是麻溪姚氏修谱办公室,姚辉、姚大芝、姚龙凤等接待了姚老,亲如一家的感情洋溢在每个人心间。

当晚,我们麻溪姚氏宗亲会诚邀了桐城文博界、文化界的几位领导作陪,设菲酌以表敬意。姚老的念乡情怀,视麻溪姚氏为家的情结,深深感动着见面的每个人。  V# j; A0 j5 S" Z$ |


: s5 p: z4 z3 A+ Z6 c, \

席间,浓浓的亲情弥漫满屋,灯光在祥和的气氛中显得格外柔和,温暖着大家,也温暖了秋意渐深的夜。

老人萦绕心头的乡愁,盘踞脑海的情思,在举杯对饮中慢慢得到慰藉。

  J8 i& h5 \0 q5 w+ C, ~


6 ^7 }5 Y$ }' M! e, \
( F5 T' g# N& \$ ^: @, O3 W

按照辈分,姚老是大字辈,和我们同辈。虽然年龄有差距,但我们仍亲切地喊他“老哥”,这样才是一家人。

16日早八点多,陪老哥去他的曾祖父姚濬昌墓地拜祭。勤快活络的姚甲林小弟,替老哥买了几束鲜花,一箱白酒和香。

绕城西上,车行平缓,尽量让老哥感受沿途的风景。虽秋意绵绵,繁花不在,但视野里像嵌了五彩的花环,黄的稻穗、红的柿子、青的桔子、小草俯身忙着播下明年的种子。隔窗远眺,眼宽心阔,大美无言。

3 T7 j3 c7 V0 z% s

停车步行,轮椅亦无法使用,姚甲林贴心照顾,搀扶慢行。老哥的学生谢老师举着相机,生怕漏掉一个镜头。坡不是很陡,但对腿脚不便的老哥有些吃力。一段树枝交错的小路,硬生生被几位男同志踩出了道。

姚濬昌坟莹隐在小树林立的山脚之上,背靠高山,前方地势开阔,碑文字迹清晰。撒酒、烧香、敬花,瑟瑟处透着一丝悲凉。

老哥经两人搀扶,重重地跪下。那刻,每个人的心也被重重的敲击,敬意油然而生,麻溪后人代代传承的孝德在这里得到诠释。

. ~$ k+ u5 g" }5 F

老人难抑情怀,心情激动:“曾祖父啊,你一生喜静好读,在这里隐藏了这么久,你不想打扰别人,也不想让别人打扰你。我们找你这么久,终于在八十多岁才把你找到。哎!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愿晨星野花作伴,愿先人独守自己的那份宁静,安息丛林中吧!”

老天似有意安排,当我们拍去衣服上的植物花粉,站在车前时,已云开日出。


1 h- v" Q8 L7 f$ G5 Z" i
' g# v3 o5 c7 X7 F$ K- U2 `( n

撇下一路风尘,行驶右拐继续西上。下一站,是去老哥祖辈姚濬昌、姚永概曾隐居过的吴家嘴。

吴家嘴地处挂车山中,姚濬昌在吴氏宗祠旁建房隐居,让姚永概兄弟读书其中。该处房屋叫西山精舍,也就是山里人称的姚屋。在吴氏宗祠里,姚永概还受业于名师秦汝楫。


4 V4 P- ?" {% I5 {

对于一位十四岁就离开桐城,久住深圳的游子来说,桐城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他思念的根源、不了的情愫。

绕过蜿蜒山道,经过波光闪耀的牯牛背水库。都说春华秋实,空气中都能嗅出果香,也许道边的草丛中,就有一串山楂羞红着脸,偷看我们的行程,秋风抓住桂子的余香,抛在空气里,余韵悠长。% x+ {! P$ t$ ^  G1 p/ W- H9 B


3 P. P6 W% x% u9 I4 {( |

赶到建设中的吴家嘴吴氏祠堂时,吴金钟等族人已在等候。吴金钟先生紧握着老哥的双手,仿佛穿越了百余年的情感在胸中激荡。他详细为老哥介绍了吴氏老祠、西山精舍的位置,以及重建宗祠的工程安排。

“西山精舍”几乎要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好在卢赟秋先生对地方文史的热爱,仔细寻访查考,写出了《我想学学姚永概,挂车山中住八年》,让西山精舍重回世人面前。

面对这片青山绿水、悠然寂静的环境,老哥站在西山精舍遗址前,双手作揖,高声道:“姚家从这里走出了几代文人才子、爱国先贤,感谢卢赟秋先生的不懈努力。”


& p% ]# d2 g+ r: y6 V- V/ Z

为追溯姚家与吴家嘴吴氏的渊源,老哥特意创作了《吴家嘴吴氏宗祠落成志喜》三首,并请著名书法家书写装裱,亲手赠送吴氏族人,预祝吴氏祠堂顺利建成。

两个家族穿越三个世纪的交往,真是人间佳话,让我们真实感受到桐城文化的持久魅力。中午,吴氏修谱办盛情接待了我们一行。
! a& e6 O9 r' d


' E* a' L0 [2 x/ l% S* c. c1 W
* ~/ q+ U( O% O$ h3 |  |' n

下午,回酒店休息后的姚谦老哥,精神气俱佳。他坐在姚氏谱办,深谈了有关修谱事宜和今后设想。对家族修谱的重视和支持,令人感动。

他跟每个人言谈中,提到最多的词语就是“爱国”。祖祖辈辈的爱国精神,已传承注入到他的血液里,从而能感受到他心胸的宽广。

先生不假思索的谈吐,其连贯性、条理性、远瞻性,都是一般人不能比的,不愧文人世家之后。
$ V8 E* {- l* M


9 G( T, {! \: C3 J# Z1 ?/ c* e

晚餐,老哥一定要做东,宴请了桐城文博界几位友人,如为修复姚永概墓地操心劳力的张泽国老馆长等。这也许是老哥一直的心愿吧。


' y; W) u9 w* d( N
9 a! J! E+ d! c' G
1 b3 h% Y, ^& I4 Q

17日,秋风唤醒晨曦,一切欣欣然。又是八点多出发,姚中祥、姚大芝两部车载着我们至龙眠,陪老哥首先祭拜姚永概墓地。车停双溪村支部,因山高路峭,无法跟进,只好就地跪拜。


" j5 A; T+ }% i  M/ r

不多时,再次启程,趟过一条小溪,好几里的山路。坡陡,雨水冲刷了路基,硬板的麻谷路面,铺垫一层松毛。

在这山山黄叶飞的季节里,有些树木已卸下妆容,唯菊傲绽,幽独空林,守护着良臣姚莹墓茔,恰似当年姚莹守护台湾。一片片落叶俯下身段,拥抱坟莹,彰显回归之美。


; R  D* N& j- h8 E2 w/ ~

再次趟过小溪,趟过了那一丝神伤,也趟来了山下蜜蜂嗡嗡,花粉飘香的心情。

中午,博物馆吕昭文馆长在龙眠山中接待。席间,馆长多次提及姚翁望对桐城文博的贡献,捐赠了大量字画,也高度赞扬了麻溪姚氏族人和谐共处的优良品质,以及姚育发宗亲多年对老坟的关注。

" r8 z0 v+ w6 M1 j8 a/ [' V! ]

馆长真的话不为过。顺祥塑业老总姚成阳专程从四川赶回,就直接赶到龙眠,当即设局晚餐宴请。从老哥第一站在合肥直至16号晚,一直由姚大义、姚大彬、姚甲林三兄弟请假作陪,直至17日才回工作岗位。还有文友汪久玲先生,从望江赶赴合肥,又陪到桐城。


: P0 T; x. P. Y. K. m7 a& Y& a# ?: @) J5 |' j


2 h" {# M+ I; ~$ v. n2 h

亲人归来,带着念想,带着愿望,也带着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情怀,姚元之旧馆是他必看之地。

姚元之是麻溪姚氏的另一位闻人,曾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卸任后居住竹叶亭姚氏祖居,也就是如今的旧馆。

2 T" \5 d: N# l* V8 I

姚元之旧馆坐落在北街小学操场内,青砖墙,高宽的镂空雕花门窗,做工精湛,气势不凡,整体建筑完好。与往不同的则是,杂草小树环生的院落,已变得棱角分明。因时间关系,我们半小时后辗转姚莹故居。3 U2 C& s' ~; q0 q) Z4 e! M2 G

2 q  ?% p; I: m+ _3 U: k* D

姚莹故居位于北大街,这里留存着老哥太多的儿时记忆。得知老哥要来探视故居,文昌街道王建海书记、投资桐城文学小镇建设的方博琳董事长专程赶来陪同。

  K1 N/ L2 B0 a- h7 ^% z9 F- w3 Y

主人归来,平时紧锁的门都已打开,记忆碎片从每间屋里慢慢汇总。我们聆听,穿越时空的画面逐渐有了轮廓。

老人忘情地说着过去,似回到幼年,每年核桃成熟季,都会来到这里拿着石头,或举着竹竿打着核桃,一起奔跑争抢。叹时光悠悠,满屋苍凉的老屋,千疮百孔,岁月的光斑驳着记忆。


6 N$ I" O& O4 |. Y2 a

好在这道门如今已打开,进来的是阳光与希望。方博琳先生从北京回到桐城,投资文学小镇,奉献文化事业,尘封的历史记忆纷纷等待着重启。

1 E) o" U( I% u* R" a5 `

方博琳先生向老哥邀请,两三年内复建好姚莹故居,再请他来给大家讲往事,回忆那些年的美好。我们相信,等老哥再次走进故居,一定就是原来记忆里的模样。


6 E; I% a+ F3 ^( b% ~3 G5 ?5 S. E0 A! Y+ }, b

" \& q' ]. _6 Y% a% H/ @

+ w$ ^5 `6 A  |- V) D

北大街巷子,不光有他老宅里的欢乐,还有儿时的玩伴。讲学园里住着念念不忘的老友方振宇先生。

方先生是画家方鸿寿的次子,是方无先生的父亲。两位儿时伙伴相见执手,格外令人感怀。老哥还关切方先生的身体,专门为他把脉听诊。相见时间虽短暂,却已诠释了最真挚的友谊。


7 Y: ~3 m) W3 t% d

" m( ]6 w  `; t5 j. ~- D& Z

这几日与老哥相处,善良的他稍有闲暇,就关心备至地给大家拿脉听诊,详细耐心地说诊,让大家有幸享受了专家级待遇。


7 \( H) {2 f: M$ v/ ~0 Q

晚七点五十,当南下的火车鸣笛响起,意味着我们要与姚谦老哥和他的学生道别。难免有些许不舍,愿列车带着我们的欢笑,祝福前行。


! k3 i# `1 }3 q* p2 L$ i4 H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以诗人王勃的诗句作为结束语,以表心情,期待再次与老哥相见。


) e. j; J- Q( |$ ]% A

640-21.jpeg (133.53 KB, 下载次数: 111)

姚莹后裔姚永概长孙回乡探访,祖上五次击败英军、参与营救陈独秀

姚莹后裔姚永概长孙回乡探访,祖上五次击败英军、参与营救陈独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8-10-22 23:01:31 | 只看该作者
     清代桐城麻溪姚诸人物是桐城文学派的骨干和领军人。6 o. I0 X) N, o: O& `
     姚谦先生和麻溪姚修谱办有【清】姚永概(解元)江南乡试朱卷?

2 Z2 w  v* n. Y$ p) M#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4-27 05: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