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106|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摘] 民间修谱中存在的问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30 22:5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8-7-31 00:12 编辑
& z( S! i% Z( }# S
$ j8 O2 u7 m  S6 k民间修谱中存在的问题[size=0.75em]2011-12-29 22:45阅读:175
" ?7 z9 g8 n/ p[size=1.06em]摘自:百家论坛
) s) e  c- e* k8 g$ ^( Q当代家谱的编修方法源自宋朝 宋代理学的兴起,官府不再开设谱局,苏洵(1009年生,1066年卒)忧心如焚云:“盖自唐衰,家谱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庆历年间(1051年)毕升发明印刷术,为国家修史、地方修志、百姓修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为了继承修谱的传统,欧阳修(1007年生,1072年卒)在主持编篡国史《新唐书》的过程中,也以“大宗之法”编修皇族家谱《宗室世系》上溯数可达八代、十代甚至百代。正是主持编篡国史的经历,使得欧阳修十分重视家谱,他在修定《新唐书》后,他当然也发现《宰相世系》中有关自己了的远祖世系并不清楚,于是他只能以其已知的五世祖为始祖,并用“小宗之法”编修了自己的家谱。他采用史书的体例和图的方式,将本家族的迁徙、婚嫁、官封、名谥等编成一部新型家谱。不久家族显赫的苏洵也始修也编成《苏氏族谱》。二人在修谱的体例上都使用“小宗之法”,即以五世祖作为家族始祖。因此,一般家谱都只从其可知之祖写起,只采用“小宗之法”。欧、苏体例的创新,重在图表的创新。这使家谱的质量大大提高,形式也有创新。对谱谍体例的创新则以欧阳修和苏洵为代表。百姓仿效欧苏谱例,开始采用“小宗之法”编写家谱。宋代作为宗族典籍,家谱其编修已
经扩散到广大平民族群,谱牒编修形成一个高潮。
% U7 w9 E3 P0 f5 Y6 \
# ~: U" N- n9 E8 Z" n, g
* Z( x; U# h4 P. ]5 l( v(南昌姚氏族谱记载,南昌族谱为唐宋旧谱,宋代大兴修谱之风,南昌族谱在宋末修于状元勉公。如果姚勉真的主持了南昌族谱的编修工作,为什么他在自己文章中一再标榜的鼻祖思廉公,没有出现在南昌族谱中,反而以彦国公为肇基祖?两宋时期,江西文人成千上万,而大多是以家族为代表的群体,勉公是不是也是找了一位同姓或者近族名人来粉饰,以巩固自己的文坛地位?)
; r7 z) d7 g. M' U% b9 Q* 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704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二品侍郎

推荐
发表于 2018-7-30 23:45: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俊兴 于 2018-7-30 23:48 编辑
2 E3 y7 C3 @4 d- I, J! }$ n& E) @- _
各姓各氏都开始出现了统宗统系的族谱、宗谱、大宗谱,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开始出现。
8 z/ ^  y* t: e) I" b: X+ p# C( [. v* E) I
南昌姚氏正式修谱也是在明代,可是奇怪的是,南昌姚氏却没有随意攀附名门,还是以在历史上并不出名的彦国公为始祖,并且早在南昌姚氏未正式修谱以前,从灵源迁出的不少彦国公后裔也没有攀附名门,比如湖南平江姚氏,湖北红安姚氏,黄陂姚氏,他们先祖带走的都是灵源老谱系。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值得深思。)
4 F/ `, B2 t* F% ~8 }9 `" v/ c
8 M! J* X3 }# F6 }! z+ T7 P% S南昌彦国公姚氏,即不是大唐名相姚崇后代,也不是大学士姚思廉后代,可以说不是吴兴堂姚,- m. X: e0 C: d. P) I* |3 o

* x5 R( c" |' y& w4 q5 m湖南平江有江西南昌彦国公家族世系图。有别于传统姚氏世系表。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23:37: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8-7-31 00:17 编辑
% {3 Z4 q0 H" n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8-7-30 23:221 h$ x) ]8 @# _& t. n! }% i
民间统宗统系的家谱源于明嘉靖皇帝以后。 明初家谱的体例得到了发展,增加了“序、跋、谱例、世系图、世系 ...

* K" e. G. K( e' u) m清朝以后是谱牒编修最为兴盛的时期,也是统宗统系现象最为泛滥的时期。清朝设宗人府,掌管皇族和百官谱籍,民间族谱也一修再修。各姓各氏只有少数家谱采用欧阳修、苏洵的“小宗之法”,大部分家谱为彰显门第,采用宋朝皇族家谱的“大宗之法”编修族谱、宗谱、大宗谱。随意上溯,趋附名门,攀援望族,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统宗统系现象十分泛滥。由于统宗统系的谱牒影响到了封建世袭、继承制度的实行。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时,江西巡抚辅德的上奏引发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全国性谱禁。谱禁规定:在追溯祖先时,禁止妄自攀附,只能以五世祖或始迁祖为始祖,超过五代的上溯之祖视为伪托,朝廷分封或者选官时不仅不以采信,而且还要追究伪托冒认上祖者的欺君罔上之罪。所有新编族谱必须呈送地方官府审查,对于上溯内容有违者一律删节毁版。谱禁期间,仅辅德在江西境内,就查出1016姓的所谓始祖荒诞不经,这些家谱也全部遭到了删节或毁版处理。但这一谱禁并没有持续多久。清嘉庆、道光以后,统宗统系现象再度泛滥,各姓各氏均以采用皇族家谱的“大宗之法”联宗修谱,编修族谱、宗谱、大宗谱为荣,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虽然明清以后采用“大宗之法”编修的谱牒的上溯世系荒诞不经,但清代谱牒的体例却得到充分发展。清朝谱牒的记事范围几乎涉及到家族、宗族事务的各个方面。除要排列家族世系外,又增加了传记、著述、家规、家训、恩荣录、凡例、家法族规、字辈、谱论、科举、墓图、墓志、五服图、家礼、寿文、贺文、祭文、名绩录、契约、艺文、遗像、赞词、仕宦、传记、行状、志录、年表、余庆录、领谱等20多项,并增加了女子、婚嫁、岳家等人物记述,还对入谱人物也进行了限制性规定,行文重视修辞和文采。为使家谱不至中断,还规定了“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年限。所有这些,使得清时家谱的纂修体例更系统,更完善,但其世系和世序却出现了严重混乱。为祖先封官加爵者有之,为祖先取名按讳着有之,为祖先娶妾生子者有之,为祖先添兄加弟者有之,为祖先认父攀祖者有之。所谓南北朝人以南宋人为祖,隋唐人以明清人为祖比比皆是,其真实性大打折扣。
* g) \: W: R# b2 Y( @# Q9 W5 m; @2 a

0 m- N& D, _0 D: `1 I! J6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清嘉庆道光年间的民间修谱更为随意,……。可是南昌姚氏族谱依然是初衷不改,以彦国公为始祖,绝不攀附名人。而恰在这时三公后裔寻祖到了江西灵源,接上了祖源,并接到崇公世系,可是三公部分后裔是认思廉公为祖的,于是开始出现一姚两始祖的现象。现在整个灵源姚氏包括外迁支系的祖源问题迷雾重重,令人眼花缭乱。)
' I$ v! N) }3 p( `+ h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23:2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8-7-30 23:43 编辑
- n3 I+ u0 d7 B& ~9 O0 S
0 m+ m7 M6 J5 _/ {! a[size=20.352px]民间统宗统系的家谱源于明嘉靖皇帝以后。 明初家谱的体例得到了发展,增加了“序、跋、谱例、世系图、世系录、先世考辨”等内容。民间修谱多沿袭欧阳修、苏洵的“小宗之法”。自嘉靖推恩允许民间建祠堂以后,民间建祠堂之风兴起,由于姓族间的竞争攀比,又使得民间祠堂的规模越来越大,一般姓族不堪重负。为缓解的筹资压力,民间又逐步兴起了连宗修祠之风。而联宗建祠的成功,又催生了各姓各氏的联宗修谱之风,家谱的体例增加了“祠堂、祠产”的内容。各姓各氏都开始出现了统宗统系的族谱、宗谱、大宗谱,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开始出现。9 Y8 K# w, R- D3 `3 Z2 V" w( Z6 X
[size=20.352px](明代嘉靖年以后,[size=20.352px]各姓各氏都开始出现了统宗统系的族谱、宗谱、大宗谱,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开始出现。& v& Z, C8 f5 ^& r& s
[size=20.352px]南昌姚氏正式修谱也是在明代,可是奇怪的是,南昌姚氏却没有随意攀附名门,还是以在历史上并不出名的彦国公为始祖,并且早在南昌姚氏未正式修谱以前,从灵源迁出的不少彦国公后裔也没有攀附名门,比如湖南平江姚氏,湖北红安姚氏,黄陂姚氏,他们先祖带走的都是灵源老谱系。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值得深思。)! C( T8 B* b6 ~8 R4 e

签到天数: 152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8-7-31 10:29: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士俊 于 2018-7-31 10:53 编辑
: P( p6 E2 E( @9 H" s9 O2 V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8-7-30 23:37
# P* @2 o0 u% j' D. n0 c/ |# n: H清朝以后是谱牒编修最为兴盛的时期,也是统宗统系现象最为泛滥的时期。清朝设宗人府,掌管皇族和百官谱籍 ...
( T# O$ K$ r: @) V1 w" ~, S/ L
' Q( K5 f% ^/ W4 F' b: U
唐朝皇帝是少数民族血统,得天下后,生拉硬扯认了汉人老子李耳充当祖先,以示正统。当年朱元璋夺取天下时,为了像历代王朝创建者一样有一个高贵的血统,这位农民出身的皇帝曾一度想认宋代大圣人朱熹做祖先。
据说,明朝后期的张献忠当草头王时,到处流窜为害,杀人劫货无所不做。一日打到一次地方看见一座将军庙,问得庙中供奉的神像是张飞,于是一时高兴起,居然懂得姓氏宗族的人伦道理,要到庙里拜祭,下令手下的文人作祭文。可是那些穷酸文人作了几篇祭文都是之乎者也,引经论典,张献忠看不懂,大为火滚,一气之下连杀了几个穷酸文人,最后竟是自己动手写道:“你姓张咱老子也姓张,咱俩连宗吧!”就这样与张飞连起宗来了,此事成为人们的笑话流传开了。
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不是个别例子。

签到天数: 704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二品侍郎

推荐
发表于 2018-7-31 21:47:40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8-7-31 21:12" d$ l( W# E0 ?7 H2 p
活学活用,边转边插入,创新表达形式。, n. y# }1 G% o2 X: K

7 p& W& @* T, |2 g+ g( X——楼主枣庄姚绍峰在2#插入:
- l# c8 P0 U5 S9 u: @+ I& j, |/ w
活学活用,边转边插入,创新表达形式。谢谢!各位宗亲,在讨论“姚勉不是彦国公裔”,。三公后裔应有关注信息等等。。。* I8 Z" p0 k4 M7 N6 N
讨论和辩论,很多。7 S7 Y) A% e% T) t
三公后裔,有认姚崇为远祖,也有认姚思廉为远祖。我认为这是三公后裔家族的事情,外人无须过度评说。(本人有关文字不发表)。
+ H8 |& g% O1 U$ y* L! }7 I/ Q" p1 {: [% l( `
三公后裔人口众多,出现不同信息是正常现象,文字记载认谁为远祖,都不是21世纪这一辈人造成的,我听说三公后裔出自江西南昌彦国公后代,三公后裔真的是南昌姚氏彦国公后代吗,   网上传闻三公后裔不懂族谱的到了江西南昌认了彦国公为祖宗了,
# y1 i+ \, V$ V( x" N; g3 C$ K& E# ^
三公的源头,你们理得清楚吗,三公后裔都不怎么关注良能,良德,良珊,三兄弟之上面的世系了。(没有以前那么迫切。)
7 l# o2 k/ A; V- k1 U3 m( V/ A: X1 N3 Q* e& @7 Q# p! k: B4 g
三公,出自状元姚勉也好,三公不是状元姚勉后裔也好,对你们有影响吗,
7 X2 ~" C! }% X! K9 W' r: ~  A* F7 G# F- A% ?) }) S4 j& U- W5 P
$ ~, r. _" Y/ j+ ]1 C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23:47:11 | 只看该作者
姚俊兴 发表于 2018-7-30 23:45
- h8 n/ R" B$ x) i7 ?4 l3 E各姓各氏都开始出现了统宗统系的族谱、宗谱、大宗谱,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 ...

" H7 O8 {4 Z; S! `0 X* c1 O/ W# d 民国修谱基本因袭了清代修谱的体例。在统宗统系方面还发展清代修谱的陋习。
) E1 n. k% u, H8 E/ `) d7 \: O4 l+ j* L  f! p
新中国民间修谱 1949年以后,编修谱牒等宗族文化活动基本停止。1966年~1976年中,民间保存的大量极其珍贵的旧谱牒遭到了焚毁的厄运。宗族文化遗产更是遭到了极大破坏。1985年以后,特别是上世纪末至今,随着祖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台湾、港、澳地区和世界各地宗亲寻根问祖热的蓬勃兴起,民间修谱再度掀现了高潮。但这波修谱的谱牒质量却明显不如清代。且在世系方面故意弄虚作假、进一步统宗统系的陋习较之于明清时期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只有过之而无不及。5 g, Q% K* D/ C  l( e# N* N

, z3 K! |4 \) s5 h& H  G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08:3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8-7-31 08:35 编辑
+ C# p7 l+ P# A( |1 p: m6 v* o
姚俊兴 发表于 2018-7-30 23:45
! z( x$ X* Z+ Y6 P6 I9 Q+ e, e各姓各氏都开始出现了统宗统系的族谱、宗谱、大宗谱,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 ...
1 w9 M9 ~: X( Z6 |& W/ [
谢谢宗亲的关注!你说的不错,不仅是湖南平江,其他地方也发现了不同于传统传统舜帝世系的彦国公派世系源流表,这是一个特殊现象。" N) N5 N/ Y; x+ k
这个源流表应该来自于古灵源。, k7 j; O$ h' V% [$ B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7:14:23 | 只看该作者
姚士俊 发表于 2018-7-31 10:29
, P" _0 c% z* R; X5 C8 c# o唐朝皇帝是少数民族血统,得天下后,生拉硬扯认了汉人老子李耳充当祖先,以示正统。当年朱元璋夺取天下 ...
6 L9 E* N% v, }8 G% Y* ^+ F1 j
谢谢宗亲的关注!
( i2 b1 G7 H4 L+ `7 O- F% A' `+ s/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8-7-31 21:07:58 | 只看该作者
姚俊兴 发表于 2018-7-30 23:454 C3 Y' Z, C/ B# O6 _
各姓各氏都开始出现了统宗统系的族谱、宗谱、大宗谱,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 ...

3 z0 H7 F3 n) c7 u- w; D        活学活用,边转边插入,创新表达形式。1 p+ v4 Q: K  z# N' K! M

7 r  q9 J: \! i7 {  V) n1 O3 a, q3 X; C1 U8 U& ]1 }. ^
——楼主枣庄姚绍峰在1#插入:5 O: x( H' J% q, p* K8 D. ^( H
(南昌姚氏族谱记载,南昌族谱为唐宋旧谱,宋代大兴修谱之风,南昌族谱在宋末修于状元勉公。如果姚勉真的主持了南昌族谱的编修工作,为什么他在自己文章中一再标榜的鼻祖思廉公,没有出现在南昌族谱中,反而以彦国公为肇基祖?两宋时期,江西文人成千上万,而大多是以家族为代表的群体,勉公是不是也是找了一位同姓或者近族名人来粉饰,以巩固自己的文坛地位?& c3 Z- h* Q& b2 C' S! [/ G
, H" V* I9 g/ g2 p, e( O4 B4 Z$ z. O' L2 k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8-7-31 21:12:48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8-7-30 23:22
( p7 p% v5 B) ^: i. j民间统宗统系的家谱源于明嘉靖皇帝以后。 明初家谱的体例得到了发展,增加了“序、跋、谱例、世系图、世系 ...
( @0 Y2 s+ s# c  `* P4 l: n
活学活用,边转边插入,创新表达形式。( i0 t$ a$ J) ?  |- ~! _3 w
  m  ^- d* |% i  p% u$ v  D
——楼主枣庄姚绍峰在2#插入:2 _; ^% P/ C$ e& s5 d+ W1 h
南昌姚氏正式修谱也是在明代,可是奇怪的是,南昌姚氏却没有随意攀附名门,还是以在历史上并不出名的彦国公为始祖,并且早在南昌姚氏未正式修谱以前,从灵源迁出的不少彦国公后裔也没有攀附名门,比如湖南平江姚氏,湖北红安姚氏,黄陂姚氏,他们先祖带走的都是灵源老谱系。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值得深思。)
! t5 M6 N; [3 `
' ?8 I: n# `& {2 m+ v: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4-29 23: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