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Y4 Q; ^9 B( n& s4 ~' c7 o
, W4 e" G$ V2 @$ z' H ?9 m
◎大德五年辛丑 (公元1301年)先生六十四岁。授中宪大夫、江东宪使。有《南平楼记》、《宁国修造记》、《都统荣公碑》、《徽州路达噜噶齐虎公碑》、《读史管见序》、《刘氏六子名说》、《佥密院赵公碑》、《遗安堂记》。《司徒董公碑》云:“大德辛丑,天子念功赠谥。中书左丞子士珍将铭坟道,持辽阳参政王思廉状,远走江东而访燧。”亦在是年也。
! L; R9 Z$ `. M' U9 s2 \
5 Q9 m( o/ W" o7 R3 K
◎大德六年壬寅 (公元1302年)先生六十五岁。有《国统离合表序》、《参政焦公碑》、《总管高公碑》。
1 l3 T/ E( J; F) p% @1 \
/ ~- c# v, Y- V7 ?6 D: L
◎大德七年癸卯 (公元1303年)先生六十六岁。案:《饶州明伦堂》云:“大德癸卯,通议大夫、饶之总管赵侯训,以路政修举新学,馀五十楹,遣直学士黄叟,走书求记。”并案《青神陈氏碑》云:“大德戊戌后五年,陈时举总管建康,求撰宋太常青神陈氏碑。”盖是年也。又有《蒙古光禄表勋碑》、《紫阳先生文集序》、《赵樊川文集序》、《戎大参父九十绝句》十首。戎时为奉使宣抚,巡历江东。又《金正议大夫王公碑》云:“大德癸卯,以省郎从宣抚江东,俾铭其碑。”又《太史杨公碑》云:“三十一年卒。后十年,子寅求铭坟道。”三十一年甲午,至癸卯十年也。《谢显卿序》云:“大德辛丑,燧使江之东,显卿副是道。”先生“二十有七月之间,礼浃而恭”云云。是岁嘉平,移节淅西。疑为此年十二月也。六月望日,有《录寿细君乐章集为轴》等作。 4 Q( p7 k& T" i; }
$ J1 @* F8 I: I8 o7 Q# A2 T
◎大德八年甲辰 (公元1304年)先生六十七岁。自宣城移病居太平之潢池镇。有江东宪回[鹧鸪天]二首,万户邸公、乔公、征行元帅赵公等碑。是岁,拜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冬十月,至龙兴,奉安西王教撰《延釐寺碑》(釐同禧)。
3 ~' e0 ~4 b) Y; V& y
! V# M. i4 k Y+ u
# y& w, i! ]) n4 Y. A: T. Y1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