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姚卿芳 发表于 2013-11-3 07:33 "枣庄市邹坞分支与邹坞分支"在族谱中明确了吗?如果没有明确就以山东代表团名誉可以吗?
, W8 F% J) R% x" C, g% M枣庄市邹坞镇周村的绍田哥告诉我,他们老辈人是从山后羊庄镇搬到山前邹坞集的,绍田哥说高祖叫姚武运,不一定是这个"运"字。曾祖父姚定采,公字辈的就多了。他们村还有一支,卿字辈叫卿玉,卿玉公的儿子绍立兄已八十多岁。这两支都是清代从羊庄迁来。3 A: P! e$ w1 P; x K4 k
我查了南昌谱,只有观前房标灿公的后裔继栋公客居山东峄县杨庄集。而清代峄县二十大集中没有杨庄集,只有羊庄集。后羊庄集属滕县管辖,它的位置就在邹坞集的山后,所以我们认定老谱中的杨庄集就是现在的羊庄镇继栋公就是邹坞镇周村姚氏的先祖。绍田哥说以前他的祖父都到山后上坟祭祖,因为那里有家庙,现在里好像没有族人居住了。
6 F8 O, i2 t5 g. o1 l t 我们认定他们是继栋公后裔,除了地理位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邹坞姚氏祖祖辈辈直至今日,一直和我们陶庄分支有来往,无论红白喜事,大事小情,都在一起。什么原因呢?我们分析,就是房份近的缘故。陶庄分支的始祖是标玲公,客居杨庄集的继栋公的始祖是标灿公,标灿和标玲是亲兄弟,标灿是英采公长子,标玲公是老四。所以我们两家人关系走的近就不奇怪了。
7 q! g) ^/ j, p. O; p 另外谱上记载客居桑村,官桥,西集的南昌姚氏,地理位置离我们这里都只有几十里路,和我们两个分支没听说有什么来往。虽然只有几十里路,老辈人都没和我们聊过,我们是在谱中发现的,至今也没有联系上。
2 h1 z4 z0 P' R t 终上所述,我们认定我们都是观前房英采公的后裔,可能没有什么疑虑了。这次绍田哥整理他们一支的族人资料,打算去老家祭祖后登名入谱。至于定为邹坞分支或周村分支,亦或是不能定为分支,而纳入陶庄分支,还请族长们定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