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祖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讨:尚忠公与南唐仓监系同一人在时间上、地理上和情理上的可能性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1#
发表于 2012-7-26 18:42:13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7-26 19:03 编辑
: ]  q; D6 A, O4 ~5 }# U/ |* W* ~( o3 E* P, }
姚勉和姚文龙为什么表述不一样?0 w/ E- M) e: a" ]' t" @" z8 S
姚勉在自己的诗文中说自己是姚思廉的后裔,我同祖军宗亲一样对此是心存疑惑的。前几天我又通读了《唐太宗传》,确实发现姚思廉一直是唐太宗不离左右的幕僚,七十八岁才授丰城男,两年后就去世了。他如何会在丰城有后裔?没有发现思廉公有儿孙在丰城任过职,而且思廉公那么大的年龄,他的儿孙一般也不会远离他而到遥远的南方去。因此我觉得,作为文人的姚勉表述自己的鼻祖是姚思廉,完全是一种感情的情结。这很像是一个冬天里的童话,又像是一个文人说的一个美好的故事。
; f: Z5 y2 {8 A& ]  姚勉的弟弟是姚冠,姚冠是姚文龙的曾祖父。姚文龙和姚勉是直系血统,相差四代人,相距几十年。为什么姚文龙表述自己又是姚崇的后裔,与姚勉在诗文中的表述完全不一样。提出这个问题,请宗亲们思索并指教。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2#
发表于 2012-7-26 18:52:57 | 只看该作者
请问祖军宗亲,三公后裔老谱修于明朝什么时间?是同芳里一块联修的吗?姚尚忠联上姚崇有什么详细的表述吗?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7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3:46:23 | 只看该作者
祖军宗亲:
1 E4 w# c8 s7 `  m7 \/ i; a    姚绍弦的贴子里没有写小三郎.我补充如下:
4 }  R- F4 V. O$ X2 g& ^3 H南昌谱记为--侃(1021-1046)穆公子  字士业 行小三 ...
5 p3 i" l$ u3 a' z& h4 F姚卿芳 发表于 2012-7-26 11:52

- R% ?8 y; x! ?% L, h1 B& l; M
% V+ @# z% g9 T# d& ?0 \
/ m. @/ ], ~! P- V# M8 G    因没有看到过绍弦宗亲关于四谱相同点的文章,不知道其他谱也有小三郎的记载。但方里谱记载的人物典故如数家珍,甚为详尽。并与勉公文章印证。方里谱关于勉公的记叙很长,有时间发上来供宗亲比对研究。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7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01:1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祖军 于 2012-8-1 23:49 编辑 ; \5 }0 a4 v/ b% z" k$ a8 d8 b& `; l
! E9 ^6 D1 s; {) {' W  }0 O2 V2 y
谱 系     父      祖父      曾祖      高祖      天祖     烈祖           太祖      远祖      鼻祖6 q+ ]4 v$ V5 l. `
方里谱     居敬     守文       锡        旦          振       小三郎        和        尚忠      馨芝  # N  v  u& G. D
南垣谱     居易     守克(文)锡       旦    振       侃(小三郎   穆        烱        旻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7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1:2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祖军 于 2012-7-29 14:34 编辑
- z5 ]* H+ ]4 Y9 V9 O! X; d& R; k$ D+ B
第1世:雲公,河南鼻祖,姚敷裔也,為漢侍郎,居河南開封祥符遷陝州硤石,生二子備,習。
0 x9 Y$ v, J' {; ~2 O第2世:備公,生二子相伯,端伯。/ F1 q0 A; y' i$ ^
        習公,妣邵氏,生二子珉,瑜。
5 A; |8 I! B/ G4 k; i0 u2 i第3世:相伯,生二子通宏,通安。; F# t2 `1 J2 k& A4 e/ z
        端伯,生一子通忠。% U* M+ a/ e4 L! O$ s
        珉公,不敘。
5 g1 u4 J+ F. Q" p" Q' m) T瑜,字倉監,妣歐陽氏,生一子平。
$ B) I. S- m; r  H$ c) E) Y第4世:通宏,止。
, Q. Z' R- i$ P/ n2 }* K. h4 t, j' `        通安,止。/ b4 S  I5 c7 o2 J
        通忠,生二子清安,卓安。
3 M, T$ _  u; \- f( o4 S1 I        平,字豐城,生二子公偉,公陽。
1 d7 u' C$ U( g$ e# G$ A( m5 O6 J第5世:清安,卓安不敘, i! G: `* W+ k: G8 x+ |' I; j5 v' i
        公偉,字致中,隱居善醫。; y- p" Q- A6 ]1 ^2 v$ p0 e4 H
        公陽,字致和,妣錢氏,生一子覲。
; V, D& u5 y% O, B' s  K第6世:覲,字通顯,妣衛氏,生一子期。
4 C, v: P9 J; S  c第7世:期,綏和間為彰府魏郡太守,後為光武時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生一子松亭。
- F, p) c) s) B7 K# L' w第8世:松亭,生一子明。
1 M7 b+ Q* z' M8 S( L第9世:明,生一五洪。; Z5 l7 g3 ?: s: C, Y: h% J% u. }7 P
第10世:洪,妣魯氏,生二子榮,華。  M! Q, A/ H$ o8 L) V2 N  B' c
第11世:榮,生四子南輝,良輝,德輝,春輝。德輝同春輝不敘。4 |( P3 U* i# H( s, ^
第12世:南輝,妣米氏,生二子玉剛,玉祥(不敘)。
  v4 N' B" h( _0 c$ o- z  L$ t) R( t         良輝,妣易氏,生二子玉鉢,玉質。
5 _( a" m0 _! I9 G3 Y% @第13世:玉剛,妣顏氏,生三子彬,相,格(不敘)。- p' v2 a' l% M, p4 S: c
玉鉢,妣顏氏,生三子松,缺名,梅。/ G$ Z( O( _/ X: ^' b  N! m& S. W
玉质,生二子桁,枳。2 o9 r& G5 r& y, t
第14世:彬,生二子道,理。不敘
7 T) D; J" G& a2 Z         相,生一子太。
2 i9 w0 [9 O; e松,妣皮氏,生二子福(不敘),祿。3 M7 C5 C" B/ |1 n! b
梅,官平陽縣尹,妣梅氏,生二子裕,禮。
& j9 r0 f3 u: a* m* L' ^# V桁,妣趙氏,生一子昌(止)。
. [3 T/ Q' N& _, J* G枳,生二子情,政(止)。+ M! n2 K; D, f; ?, c/ \
第15世:太,妣趙氏,生二子方,用(止)。3 y+ b( q( |4 ^: Z
祿,妣王氏,官惠州刺史。
3 g1 |+ L+ `, B& ~裕,字子公,十九歲登進士,第任太常寺,其後裔不祥。& X" k1 k1 G0 J  Y& S& `
禮,妣劉氏,生二子彰,顯。
6 G; I: p& G+ z2 v0 y0 J6 Q3 W, h. F情,生四子高,富,從(止),和。7 Y: b' Q$ }! Q. _# y" W
第16世:方,妣曹氏,生二子鈞,悅(止)。  x0 }6 B2 G2 I  n5 A! {* Z/ D
彰,生一子謠。
* u3 y7 f7 N. f4 U4 Y' s& f顯,字仲徵,年十九歲登進士,第任工部主事官,都察院贈太子太師,生一子鑠。
9 ^  ?& |7 u. G) w# Q高,生一子溶。
- d% h  v3 `& R) q7 {8 U富,生三子觀(止),勤(止),歡。不敘。5 B' ]1 q* ?) G  |
和,字藹生,荊州通判,妣易氏,生二子隆(止),鎬。8 k4 {! G/ J/ e3 p7 l( ]% e
第17世:鈞,妣劉氏,生三子果毅,次子三子失考。# U( y) i% W2 k4 \  R1 {' K
謠,生二子果楊,果植。
. T, r. V+ @" [, f+ e4 y鑠,官刺史,妣沈氏,生一子果林。; O$ {% F) B0 ]/ {6 [4 [
溶,妣蔡氏,生三子果清(止),果洪,果澄。
. Y3 B# M. |' `  _! c8 V: o鎬,妣周氏,生二子果富,果祿。9 V( @- @  u# l! I6 T
第18世:果毅,官諱懿,字善意,貞觀中為嶲(xi)州(嶲州是唐朝古州名,今四川西昌)大都督,幽州(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为幽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范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为幽州)。謚文獻,妣孔氏生一子崇。
6 P% |, J3 J& N8 S$ R3 h果楊,生一子元錦。
, s) t4 i! g2 w' e6 z/ \果植,登進士,官工部侍郎,妣朱氏,生一子元厚。
1 I8 X! Y/ v# m1 w4 v+ ]4 a: U* T. X果林,生三子元方,元秘,元祥。$ Y: _" u' M& w& C7 C4 i  A/ g
果洪,生二子元文,元袖。+ W8 Z$ s4 y6 @, q7 ?
果澄,生一子元剛。
5 `& d: S" o5 s果富,生二子元澤,元潤。# b5 O5 E2 t# v9 l+ j
果祿,生一子元湖。/ W& c" J; Y! _; M* x
第19世:崇,字元之,唐中宗丙子科進士,相玄宗,封梁國公,贈太師太保,謚文獻,妣王氏,生三子彜,奕,異。
7 t* \! C% J+ L% l8 N! q元錦,生三子宴,安,妥。不敘
0 ^! `: K2 E2 u6 l元厚,唐開元癸卯舉人,妣劉氏,生二子芳,黃。不敘4 ?- a+ g6 r, ?+ n! l
元方,生二子楚,琬。不敘  c0 Y. {1 O9 m. v& E0 H
第20世:彜,字清政,官刺史,妣孔氏,生一子芹。( _9 S  }) R2 P
奕,知吏道,官至太僕急卿,後為尚書右丞,授朝議大夫,妣龔氏,生二子蓬,獲。. O- R/ k( ~0 ]# I7 D+ G) h. ~
異,官刺史,妣周氏,生一子華。
7 N9 V) c+ z# q8 Y第21世:芹,妣馬氏,生二子公敏,公效(止)。
, J" M9 Z9 Q$ I. R& w- A+ e% }蓬,妣張氏,生三子公偉,公彥,公善。
: _( `0 j3 Z5 `/ f7 V獲,妣熊氏,生二子公政,公理(止)。
* l* s& @$ O; N華,官任州牧,妣師氏,生一子公教 。
  o, [2 Y# {0 _0 g6 [第22世:公敏,妣宋氏,生二子必聰,必明(止)。9 `2 a& h3 s6 w8 Q7 E4 K
公偉,妣孫氏,生一子必端。不敘 。  a; ^+ [- g, N  {. c( u$ ?
公彥,妣師氏,生一子缺名。不敘2 r, C7 K; E/ u# J$ N$ E9 E- Z9 u
公善,生二子必受,必成。不敘
( n! g& ]3 K0 @" S' V公政,妣師氏,生一子必敬。
* R3 _+ ^* I' v/ X9 P  N# c7 t公教,妣孔氏,生二子必元,必凱。 ! q# t) `$ H5 h/ Q
第23世:心聰,妣王氏,生一子馨芝。
5 n( d( s+ _9 {必敬,賦性穎異,才智絕倫,為當陽令,妣黎氏,生二子馨蘭,馨菊不敘。
7 ?* b8 o  N) j' p9 A必元,妣皮氏,生一子馨芳。, y' e5 r* k* x. q" X
必凱,妣文氏,生一子馨華。4 c0 b% @# ^6 F* x( ^9 l) p3 e
第24世:馨芝,字國瑞,官岐山縣,妣鄒氏,生二子尚忠,尚質。8 o# i" q. j9 P" K0 B0 W
馨蘭,妣談氏,生三子尚仁,尚義,尚禮。* U# `7 e/ b* A+ O$ R
馨芳,妣師氏,生二子尚亷,尚潔。4 e# s, o9 {3 Q0 h9 j, V
馨華,妣車氏,生一子尚誠。/ C6 R. g) b# C1 Q
第25世:尚忠,字秦原,先世居河南陝州梁國公長子彜派也,高曠閒雅,不染時趨,宋真宗七年遊瑞陽之靈源,見其山明水秀,因家焉。為新昌一世祖,卒厝靈源之西霞,妣趙氏,生二子和,穆。' R: u- O" k& _& ~5 [  ]
尚質,居河南祖地。
- |( o9 @' ~$ ?' d第26世:和,卒厝靈源西霞,妣房氏,卒厝同公山,生二子小三郎,八郎(止)。
* E) [% {3 ?/ G第27世:小三郎,妣樂氏,生一子振。1 E) c/ ^9 |% h" m, M3 y
第28世:振,號竹樓,年十八登宋哲宗元符三年進士,特奏狀元及第,官通事郎。妣李氏,生二子旦,渠。% a7 Y4 f! [6 \# I2 I
第29世:旦,字明叔,宋徽宗元符三年庚辰五月重和元年進士,舉八行狀元及第,官黃州教授.殉靖康之難,厝高安黃坡龜形.妣江氏生三子鑄,十四郎(止),錫.3 W+ ?. O" U) h
渠,痒生,生於宋徽宗崇寧三年九月,為人溫柔敦厚,樂於為善,妣江氏,生五子銓,鋨,鏜,銳,鎬。前三子居坊裡。( e$ g$ y; q- O% m
第30世:鑄,字德仁,庠生,治五經,卒厝南排茶園,妣王氏,生二子泳,俊。& n' p" Q3 {9 `- a  ~6 P  q# q6 K
錫,字九榮,官福建汀州通判,卒厝高安黃坡龜形地,妣朱氏,生四子守文,元通(止),元和(止),元育(止)。" n5 E! m/ `3 e( Q4 k
銳,字進侯,禮部儒臣,座厝靈源山,子孫世居衙裡蓋綠公之,妣陳氏生二子溥,滸(止)。
5 A: I6 M: l! h: Y% n鎬,住坊裡,今之聚族而居者,椒聊蕃衍皆公之裔也。
3 V/ m& f1 c- Y' F- K第31世:守文,錫公之子,號元獻,賦性高尚。工於聲律,有詩集行世,馳名江右。贈承事郎秘書,省校舍書太子舍人,妣李氏生三子居士,居易,居敬。
4 ]$ b' h7 t; h6 ~* B) z! i2 g溥,字子明,庠生,治易經,卒厝天虹飲水,妣王氏生四子格,九郎,梁,棟。1 G1 R, k) I+ `0 q% B5 y  Z
第32世:居士,妣伍氏,生二子仲一郎,仲二郎。不敘
# [2 u2 V9 _2 D# o$ q居易,庠生,治易經,妣曾氏,生一子宣九郎。不敘6 q- w. H$ v& m8 j
居敬,字行簡,誥封承事郎秘書,省校舍書太子舍人,妣王氏生一子勉。
; U0 U/ b2 Y0 T# J6 _格,妣黃氏,生二子熹,烈(止)。
! ^- Z' r7 E7 Y, B第33世:勉,初名沖,字蜚卿,避諱更名成一,號雪坡,宋理宗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壬子科舉人,寶祐元年(公元1253年)癸丑狀元及第,公守正不阿,屢忤權倖,人稱其氣節凌宇宙,文章追漢唐。生於宗嘉定九年丙子(公元1216年)二月,卒於景定三年壬戌(公元1262年)十二月,勅厝豐城燕宋家門前鄒氏之山,娶豐城鄒名春先生長女,繼次女梅桩封宜人,卒厝豐城鄒舍當河港之坎。嘉靖間溪水逼墓門,改卜鳳凰山立碑表識,生一子愿夫。
* i& j; K. |. Z) ~熹,庠生,誥贈光祿大夫,卒厝天虹飲水,妣辛氏,生二子墀,天成(止)。& W' V3 t$ ~: X% P, p/ c! h  m. u
第34世:愿夫,官蒙古教授,娶千戶陳時中女,生二子君章,君祥。
- i% b+ L9 L' n  O: A  U墀,字行甫,贈光祿大夫,卒厝蓮花形,妣白氏,生四子文龍,夢,元龍,七五郎。
( l0 V/ V; t! r: g第35世:文龍,字益文,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自大江提兵下興隆以功授正奏大夫明威將軍,十八年(公元1282年)平金陵授本路總管,調江西副使,再調臨袁臨瑞三路總管,理十州軍民諫議大夫禮部侍郎,卒厝大虹飲水江,妣廖氏,生五子耀,顯,四郎,榮,六郎各有譜不敘。

该用户从未签到

76#
发表于 2012-7-27 11:52:57 | 只看该作者
“第1世:雲公,河南鼻祖,姚敷裔也,為漢侍郎,居河南開封祥符遷陝州硤石,生二子備,習。”: h/ o( k7 S/ o
9 z: R. b4 F& J
三公后族谱奉这位雲公为第1世,其他姚氏族谱未见(我之见,我亦孤陋寡闻)。
* [8 Z$ ?+ e3 L. E, X, D雲公,姚敷裔也,為漢侍郎,遷居陝州硤石。这位雲公是什么人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77#
发表于 2012-7-27 14:24:54 | 只看该作者
谁知道丰城县灵源村现在的详细地址.多谢了.具体点的.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8#
发表于 2012-7-28 01:02: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7-28 12:12 编辑 4 T" G. a7 I& F# x. \
- R) ^; E7 I& W( h2 a- N# p
祖军双全众宗亲辛苦了。
" p* b4 t2 e( l6 s3 q一个顺藤摸瓜的方法很管用。三公以下当然由三公之后自己理顺。我们一起由下往上摸,由近往远摸,先不要摸到鼻祖去,这个太远,摸不准,容易产生分歧。摸到了姚文龙姚勉,南昌南垣芳里及三公多谱是一致的。再往上摸,在姚尚忠这个关键点上,多谱联合起来,象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一样合起壁来。得出结果:姚炯,尚忠,秦原。这分明就是一个人。所有的疑问便豁然开朗。如果再有疑问。再请大家将尚忠往姚崇世系对接。如果从姚学谋他们处证明姚崇以下世系没有姚尚忠这个人,或者有姚尚忠但不是秦原。那就说明整个灵源多家谱系,既不属于姚思廉。也不属于姚崇。那么鼻祖是谁呢?我说是姚彦国,你们不信,但我信。/ k% ]9 ]6 x) r' c8 C1 h# B- ?% N
  当然,如果确定尚忠是姚崇的后裔,那么南昌南垣就要认真纠错了,姚崇以上我们都集体再往上摸,鼻祖就由姚学谋他们查证如能确定。这也是天大的好事。0 ]1 y' p3 S( W+ ~( A5 ?# |
   我这样的思路对吗?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79#
发表于 2012-7-29 09:02: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2-7-29 09:04 编辑
; c7 S8 k' h5 k" h; X! L/ ]4 f' \" ~* P
各位宗亲:

请阅<南昌姚氏族谱原序>

    南昌姚氏族谱始修于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従我始祖仓监公讳彦国,於隋炀帝丙寅自汴梁续贤乡来任隆兴路富州(即今丰城)儒学山长,遂卜居瑞阳新昌县之灵源(旧名华溪)天德乡,历十三世至小三评事公讳侃生子讳振即特奏状元进贤府君也,振生旦即释褐状元,八行黄州府君也,旦生铸锡二公,铸乃谷清之父、演于南昌姚湾.锡为扬州佥判生守克公兄弟五人.克讳文字元献,为柳州承事郎生居仁居敬居易三人,居仁公生尤依,居敬公生勤道,居易公生宣一勉冠三公.勉中宋宝佑癸丑状元,勤道公因宋末兵乱同父居敬公居南昌之萄竹湾(即今姚湾).生渶澄二公、渶公回宗.澄公于宋理宗淳佑八年戊申二月由姚湾赘斗门佘公有道之女为斗门族始迁之祖.


  m; ?1 [8 F) d( R
    此吾姚氏之谱奕世相传,毫无差谬,盖有藉于先祖诸公耳。宋末修于勉公,明初修于宗可、景山、景云三公,再修于用淳、用远二公,复修于吾祖允宗公,又继修于族伯翊翔、族兄鑰之手。第中多缺略而源委犹未尽悉,复同族彦于天启甲子仲冬上浣,亲抵灵源祖族,详查唐宋旧谱,寻流溯源,历世符合,复成完璧。于是复思谱牒六十年一小修,百二十年一大修,庶无遗忘之失。 计去先公修后,今百余年而后谱犹未续修, 窃恐族众易疎,代远易忘,有如前之所遗。苟非乘其世近,细考详稽,将成缺典!锦也不肖,素志家乘,因忘固陋,逐户稽查,补遗缀阙。是吾宗支,虽贫贱不敢弃;非吾族,虽富贵不敢援。毫无私心妄生可否,照支系錄,式仿欧苏。观前系如联珠,观后錄如指掌,历今六载,方始告成。凡天启丙寅以前者,悉錄无遗;丁卯以后者,且俟后之贤肖,仍缵续而版之,则列祖九泉生色矣。

     嗣孙自锦顿首拜书,明天启七年丁卯(1627年)仲秋上浣之吉。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8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23:4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祖军 于 2012-8-1 23:47 编辑
+ Z+ V' w' ~% m. N0 V" p8 H9 u! `9 I
祖军双全众宗亲辛苦了。2 E& m4 {. p0 g. h
一个顺藤摸瓜的方法很管用。三公以下当然由三公之后自己理顺。我们一起由下往上摸 ...
/ R( Y& _3 X8 R. H* Z$ A" F姚绍弦 发表于 2012-7-28 01:02

) J- c( z' V7 w. s" Q目前,与灵源有关的姚氏对于自己的来源有两种观点,一是方里、三公的陕州派,一是南昌、南垣的汴梁派。如果南昌南垣芳里三公后裔都与姚勉、文龙有血缘,那么只可能有一个谱系,只可能来自一个地方。因为两个不同的先祖不可能生出同一个子孙。当然,如果没有共同的血缘那另当别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4 19: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