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0-8-10 21:04 编辑
0 B: e. ^9 w. m/ S% J5 y2 v0 v. A2 y7 i+ M' Z
经常说,其实我不懂。看了您们的帖子,我赶紧百度,把名词部分(第2条: 定义)节录下来,共同学习。5 B$ [0 x6 T' w" ]5 k7 i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t; \2 v$ j7 k% f* Y* r
I.总则
5 i( N) P. e V4 M3 P% p3 z5 \: A0 g9 v) J 第1 条: 本公约的宗旨
( J) p4 F2 H! a7 F& G3 \ 本公约的宗旨如下:
% Y5 W8 F* [+ B (a)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 \) G2 V6 L2 m! N (b) 尊重有关群体、团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7 \. }+ z( m# S7 ?% f2 w/ | (c) 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一级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鉴赏的重要性的意识;
8 m' O3 W% D+ a' i& u- O' t) Z (d) 开展国际合作及提供国际援助。 + T6 L3 p2 q) C" A4 I' v5 z
第2 条: 定义 2 n5 q; Q9 G3 ?0 `
在本公约中,
( P6 W8 m; d# K# m+ z# i- Q8 a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 d, [* H4 @$ f' x. \/ T# p
2. 按上述第1 段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5 j. Z+ K; Z5 F7 C/ R
(a)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 s D7 R5 A0 V0 G0 l+ U (b) 表演艺术; $ \3 [% o( S* T; q0 p, x! r
(c)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 b# ~+ a0 B8 D& @! [, r
(d)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4 E g7 R- b) F: G! @6 i
(e)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