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9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昆山乡镇志——玉山篇6 R6 q# }8 N' [ i4 t' e
# {1 V5 x1 p$ b3 D. O- N( F近期,乡音将推出一组昆山各乡镇的镇志,以方便喜欢了解历史,了解昆山的朋友们浏览。2 Q+ X9 H' y0 Q
今天从玉山篇开始,陆续推出锦溪、城北、张浦、千灯、正仪、巴城、花桥、陆家、陆杨、南港、大市、周市、周庄、石浦、石牌、新镇、淀山湖、蓬郎等篇。以上排名不分前后,有需要先了解的乡镇,欢迎提出意见。) U: K, z9 [& o+ Y; z) P! R3 ~7 G
以下摘自《玉山镇志》2000年版和《昆山县志》1987版。, k& e: q) L7 x8 z% {! k3 E0 G
: Z/ u+ R& m; k1 T8 n
昆山乡镇志——玉山篇. G" P& g( O( L2 z5 ~8 T7 P/ L
" }" \9 q! ?4 m p8 @% o4 }
概述6 S7 U4 R3 e8 u8 \" T
玉山镇,早在春秋时就有“鹿城”之称。唐天宝十年(751年)以来,一直为县治所在地。元代,昆山两度设州,玉山为州治所在地。清雍正二年(1724年)始分昆山置新阳县,至民国元年(1912年)并入昆山县止,玉山为昆山、新阳两县县治所在地。民国以来先后设市、区。民国34年名“鹿城区”,民国36年为“示范镇”。
& a( }* T/ k" Q! D宣统元年(1909年),推行地方自治,废乡、保、都,设市、乡,玉山为市,下置区、乡。民国18年,改玉山市为第一区,辖乡、镇,下划闾、邻。民国23年11月昆山推行保甲制,旋改为保、甲。
5 a" x# D' ~. c6 }! Z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设区,1956年改设镇,下设居民委员会、农业生产合作社。1 f% c3 m+ e" D, ?
1958年10月,城南,城北两乡与玉山镇合并,建立马鞍山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居民委员会。1959年6月撤销马鞍山人民公社,恢复玉山县属镇。1986年10月,城南乡与玉山镇合并至今。1992年,镇下辖7个街道管理委员会,37个居民委员会及36个村民委员会,414个村民小组。1992年9月2日起西河、合兴、洙江、秧浦、景王、南浜、南河、横庄、冯泾9个村民委员会、131个村民小组,划归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代管。4 P3 Y" a1 Z1 A, b6 l5 j
, d& h* D3 r3 ]: t- C, p: ?
第一节 沿 革, T2 O0 s" ~ J% Q$ ^
) a: [$ c+ V" h$ O- j5 I' m% D
春秋时,昆山名“娄邑”,玉山属娄邑,称“鹿城”。
. i6 C5 C9 @ V: s( l! j4 c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改邑称县,娄邑易名疁(音留)县,治所设于今城北镇同心村,玉山地区属娄县。
& H. X* h4 J: T, e/ B! v汉王莽更名娄治,玉山地区属娄治。! r2 g- C, h/ K: K: s+ z9 [
东汉复名娄县,玉山地区属娄县。
0 m& u7 _0 y4 k# i( [# F三国、晋、宋、南齐各朝沿袭不变。: c9 M! ^8 O7 y% o3 S: Q
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分娄县置信义县(县治设在今正仪镇),玉山地区仍属娄县。大同二年(536年)娄县改为昆山县,县治设在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境内之小昆山,玉山属昆山县。
& H+ W2 U( J' q隋开皇九年(58 9年),昆山、信义俱废地属苏州。十八年复置昆山县,玉山属昆山县。
* R4 I& J7 O4 y唐天宝十年(751年)分昆山南境置华亭县,遂迁县治于马鞍山阳(今玉山镇人民路北首),玉山为县治所在地。, p) u3 d. J& k+ w! b {- y5 |: U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昆山为州,县治改为州治,玉山为州治所在地。, I3 H q$ R& ^. o
延佑元年(1314年)迁州治于太仓县城。至正十七年(1357年),因海寇骚扰,危及州治,复移州治于马鞍山阳,玉山复为州治所在地。2 G/ [0 c) j6 l4 l5 o9 A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昆山州为县,州治复为县治,玉山为县治所在地。
8 ]2 C" N# C. _' r) _1 t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昆山置新阳县,县治设于昆山县治东南1里莼菜桥(今莼菜桥)东,两县同城分治,玉山为昆新两县县治所在地。宣统元年(1909年),昆新两县推行地方自治。次年,两县废乡、保都,合划为1市17乡,玉山为市。
! j$ G: G+ T3 j3 C9 S民国元年(1912年),昆新两县合并,仍定名昆山县,玉山仍为昆山县治所在地。/ F$ v' b; o% u
民国23年,全县10个自治区合并为8个自治区,玉山为第一区。. h" u! N2 Z$ n7 }, f$ n
民国31年2月,全县划为9个区63个乡(镇),玉山为第4区,辖:山南、玉带、致和、学宫、南濠、小虞、乐庵7个乡(镇)。
4 G# K4 {/ q; K- Y7 e7 A民国34年9月,抗 日战争胜利,全县改为8区64乡(镇)玉山为第一区。同年12月14日,改冠区名,玉山改名“鹿城”区。" Z! _1 y' P C$ _* W: ^" v" U
民国36年2月,实行新县制,全县划3个区,1个示范镇,1个实验乡,6个直属乡(镇),玉山为“示范镇”(由鹿城区之玉带、山南、致和、学宫、南濠5镇合并)。" K0 Q* G2 e3 |; V4 ]1 k( r b6 j
民国38年初,实行“民众组训”后,全县划分5个督导区,玉山属第2督导区。
2 s( ^4 N! l1 m7 _' }, ^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建立区乡人民政权,全县划分6个区(巴城、正仪、茜墩、张浦、蓬朗、城区),27个乡、镇(乡镇划分沿用旧区划),玉山镇属城区。同年11月,将6区改设10个区,玉山镇属城区。( R5 t; C: @7 |8 V6 Y6 T: @5 ~/ A( p
1950年1月,全面废除保甲制度,划小区乡,城区更名城郊区,玉山镇属城郊区。
% z0 v$ ]" e3 e _- Q7 @1951年6月,调整区划,撤城郊区,玉山镇改为城区(原城北划入周墅区,大渔、广福二乡划入巴城区,东荡、渔西、渔东、路南、路北5乡划入正仪区)。
# w5 `& s5 k% m. u/ c0 Y, L9 \1954年9月,全县划为8个区,1个县属镇(陈墓镇),8个区属镇,玉山镇属城区。 s% `4 x5 B* D5 `4 [8 w. {
1956年3月,全县划为5个区,1个县属镇(陈墓镇),玉山镇属城区。同年年底,撤区并乡,全县划为17个乡5个县属镇,玉山镇为县属镇。5 s9 e; _, Q8 b* n& h) ~
1958年9月,昆山建“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时城南乡、城北乡、玉山镇合并建立马鞍山人民公社。: A( ~. F( x* l) q* u( g6 @
1959年6月,撤马鞍山人民公社,建立城南、城北人民公社和玉山县属镇。
! Q& C9 w7 b5 J; I1986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城南乡与玉山镇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至今。
% C# D, q: E1 y5 U
: ?4 l4 a+ n" X d5 J1 M4 w3 q第二节 境 界
7 W5 u" p, \/ q+ E
" `) a6 ^" L; g: C" T. H! M0 r8 G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昆山置新阳县,两县分境,城内以大街为中心,昆山县居西半,新阳县居东半,镇域一分为二。$ a9 L4 Q9 m2 P4 d3 n
宣统元年(1909年),实行地方自治,划为玉山市,市境相当于今玉山(包括城南)、城北两镇境域。市区东至夏驾桥乡,西至南星渎乡,南至张浦乡,北至陆家桥乡,东北与周墅乡接界,面积99.2平方公里。
8 A0 T* d8 z( ?+ V5 ]& A% b( H- C民国23年(1934年)3月,省颁《各县整理自治区域办法》,全县划为8个区。城区为第一区,境域为东至太平、包桥、沙葛乡,西至白渔、白塔、赵家浜乡,南至吴淞江,北至周墅镇、塘南乡,东南至西古乡,东北至晚香乡,西南至南星渎镇。* d/ J( ]6 l+ E/ K/ ~9 r6 x, r
民国36年2月,实行新县制,将县城的玉带、学宫、南濠、山南、致和等5镇及原汉坡乡之九、十两保合并为“玉山示范镇”。境域东至太平、包桥乡,西至白塔、北澞乡,南至乐庵、小澞乡,北至青墩、汉浦(九、十两保属玉山)乡,东南至西古乡,西南至白渔乡。
" W$ T3 T3 d b+ f* w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玉山属城区。境域东至[左日右兵]希乡,南至城南乡,西北至城北乡,东北至金鸡乡。
/ ?2 {; E' |9 [, H% F8 C6 R2 S1958年10月,城南、城北两乡与玉山镇合并建立马鞍山人民公社。境域东至新镇、[左日右兵]晞、菉葭公社,西至正仪公社,南临吴淞江,与张浦公社隔河相望,北至周墅公社,西南至南港公社,西北至巴城公社。1959年6月,撤马鞍山人民公社,玉山镇恢复原境域。
& @9 ?) ~" n/ ~! t1986年10月,城南乡并入玉山镇,境域东与兵希、陆家镇接壤,西与正仪镇为邻,南与张浦、南港镇交界,北与城北、新镇镇相连。面积73.47平方公里,东西长约11公里,南北宽约9.5公里。境域沿袭至今未变。
1 o" Z& N9 f) E4 e
. M& m& P% Y) t; a第三节 镇名来历# G% P) g+ b2 m* M6 U) M
2 E Q. t5 B( ^6 C) k j
“玉山”之称,出自城之西北隅的马鞍山,山中产石,洁白如玉,史有“玉峰”、“玉山”之称。因本镇地处玉山脚下,故称玉山镇。; c: [. E& x- j+ _- v' [2 F& j
“玉山”又称鹿城。相传吴王寿梦好猎,今市府西南家俱厂附近(旧称卜山),曾是其豢鹿守猎之处,并建有城邑,名西鹿城,故有“鹿城”之别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