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 f% D' x u+ Y) V2 @
姚绍弦的回复# z- i M2 _+ S+ a' O- h: n& {
7 U! J. g3 |7 D/ @: l
: ?( ?4 |0 B# s4 a4 f
31#! |& r: y7 ]" _
昨晚,开始家谱没有带在身边,误将1400年左右明朝的永乐记作天启。所以,一开始我怀疑小庆宗亲提供的1627年为天启年的错误。当我知道是自己记忆错误时,心情非常难过。倔强的脾气立马就来了。一直看家谱至拂晓,终于有如神助。谜底将要揭开。
5 ^; l2 N* q, v( i0 R, u 小庆宗亲提供的年号是正确的,1627是天启7年,他提供的家谱源流非常清晰,建中,尚明,孝中你们的判断也准确。小庆宗亲这一支可以确认是南昌姚氏,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1 `: g& G0 Y! x+ S; d8 P5 [" \ 我从明朝的天启,翻阅到了万历和嘉靖年间,发现到了贵阳的这一支.斗门前房,中仪,名铲,任贵州省把总。生于明朝嘉靖40年即1562年。其子铭承随父亲任寓贵州,生于明朝万历15年,即1588年。后无稽。9 {+ O$ M3 A4 ?1 r
人和时间吻合了,关键是武官这个职务也吻合了。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在江西有一次很大的移民运动,当时的兵总,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把总这个职务,实际上在兵总的下面一,二级,相当于现在的县级独立师团级。不过,明朝的当时建制是军政合一的,又有点象现在的新疆建设兵团。
, Y; V2 k1 y$ _0 p+ X 三者吻合了,小庆宗亲提供的源流信息也是吻合的,‘详明存于洪都,’从后代的地界和‘镇守白马谭’这些信息与云白公的身份也吻合。唯一不吻合的就是名字。我分析了南昌家谱,嘉靖和天启正处在第三届和第四届修谱之间,南昌第四届修谱正好是1627年,但是这一届修了6年,间距了61年。所以,中仪公没有留下更加详细的行传就可以理解了。再有,中仪是武将,字号没有文人那样完备,也是可以理解的。& D0 f* d# P% s N& F* `+ ?5 J
关键还有一个旁证,我发现斗门前房家谱里的后裔特别少,而‘铭’字辈中就有,铭洵:随父亲寓广西永宁,北陀营把总;铭良,广东新会营把总:铭治,广西军政医官;铭滨,铭浩,行伍功加世袭。。。。说明这一房从武外出的宗亲比较多。
' Z, D, U8 f& ~+ B 再有,从宋朝开始,豫章姚就是今天的南昌姚氏,别无分店。所以,我同意孝中的十有八九是南昌姚氏的见解,只是我说的更加肯定。9 H- n7 G2 J1 X& m: y$ ~
* {, G4 ]+ ~/ @5 N/ E" B( E
0 r; @4 t4 Y3 z4 o; q8 j$ m
32#4 F9 u& y/ l( v0 I( d* w" v7 U
致三卿团:请你们也分析分析。我唯一不好判断的是,1627年时,中仪已经65岁,他的儿子铭承是39岁,那么这个云白公究竟是他们父子中的谁,值得商榷。/ y& X5 H1 v7 e+ ~$ q1 f
4 U3 T% C$ U! c* O( h, \
N2 l9 Z+ u u46#) S d9 ~5 t0 [0 r
谱上的夫人姓江,,还记载生有一个女儿。不是姓赵。
2 F1 A( T4 M" i d( r1 l( q- P 名字没有对到,确实有些遗憾。如果能够完全对上就是天衣无缝了。
. [( \/ A0 A; h, V* y& C: D4 q r4 k& e- `! b
6 S. g$ p ?- \& a- ^
1 b# d4 |2 g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