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紫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庆元姚氏介绍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1#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8:04:47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地理条件
) a: k; M; N1 ?7 h* |6 U    地层主要由晚侏罗系火山岩组成。由于生物、气候、成土母质以及地形等因素,土壤类型可分为4个土类、9个亚类、30个土属、72个土种。其分布规律一般是海拔800米以上山地为黄壤;800米以下山地为红壤,局部有黄红壤;中、西部低山台地的山垄、山坡及洪积地等开阔平缓地区多为水稻土。在全县284.64万亩土地面积中,林业用地243.5万亩,占85.5%;农业耕地16.06万亩,占5.6%;河流3.45万亩,占1.2%;房屋、道路及其他用地21.63万亩,占7.7%。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广阔的山地给庆元人民聚集了巨大财富。据调查,分布有动物100多种,植物200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有虎、黄腹角雉、短尾猴、狲猴、穿山甲、黑熊、金猫、云豹、金钱豹、鸳鸯、大鲵(娃娃鱼)、大灵猫、漳鬣羚、白鹇、相思鸟等;珍稀植物有百山祖冷杉、钟萼木、香果树、福建柏、银杏、鹅掌楸、华东黄杉、长叶榧树、天竺桂、沉小樟、短萼黄莲、八角莲、天麻、油杉、银钟花、黄山木兰、凹叶厚朴、天女花、花梨木、斗枫荷、南方铁杉等。此外,盛产厚朴、茯苓、蕲蛇、芸香、西枫斗等名贵药材和松脂、山苍子、锥栗、猕猴桃、茶叶、柑桔等名优特产。地下还蕴藏有金、银、铅、锌、铜、叶蜡石、大理石、石灰石、钾长石等矿产,其中大理石、石灰石和铅锌矿已开采利用。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2#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8:05:33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和廊桥之都
' b9 b6 E5 [% v    探究庆元的“三朝文化”,还得从认识古村大济开始,这是一个位于庆元山水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历史上不足三百人的小村庄,从宋朝到明代竟陆续涌现出26名进士,被誉为“进士村”。 & _$ K$ L# |% q: ]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漫回,檐牙高琢;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长虹卧波,无云何龙……”在今天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世界里,人们已很难见到这种古代美丽建筑的真面目。但在庆元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大济村,能让你意外地见到雕栏玉砌的明清古屋、木屋廊桥、接官亭,用青砖和鹅卵石镶嵌而成的金瓷街、古道。
0 |' l- d3 ]" l9 Q6 F/ ^    这就是方圆两万平方米、著名的大济古民居。这些大多建于明清时代的古民居,不同的时代烙印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明代民居聿新堂、怀德堂、世德堂、裕德堂、挹清楼,以三合院为整体布局,从大门进去不设倒座,选择硬木作形状各异的木柱础。时间延续到清代,二十余座至今仍矗立风雨之中的清代民居,普遍构筑牌楼式大门,屋内有前、后二组四合院组成布局,每座房子至少有6个天井合6个天窗,有的房子甚至达到12个天窗和12个天井,并且砖雕、木雕、石雕技艺与木柱梁结构巧妙综合运用。 : W3 K2 I8 u2 w  p0 ?
    1999年,由全国人大常委毛昭晰教授等组成的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评审小组到该村考察时认为,大济祖先巧妙利用该村南高北低的地形,一层坐南朝北,合理利用,二层却利用回廊转朝南,并且整座建筑是前院套后院,大院套小院,统分结合,相得益彰。大门以曲见幽、见奇,构思之巧妙,千古奇绝。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3#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8:06:18 | 只看该作者
当徜徉于村中那些青砖古道、明清院落,空气中幽幽漂浮的诗书文礼气息让人顿发思古之念。据史料记载,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和景祐元年(1034年),吴、吴兄弟俩同登进士,为纪念一门双进士的荣耀,大济人在清雅别致的临清桥头两端各竖一个牌坊,形成双坊护桥,而这座临清桥从那时起便被村民改叫为双门桥。
0 I1 V; D; Y; |9 L$ V0 J    双门桥是一座距今有近千年历史的木拱廊桥,它与同处大济的甫田桥,成为中国有史料记载时间最早的木拱桥,比北宋青州(史称木拱桥最早发祥地)出现的虹桥早10多年,比《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早100多年,而且比现在各地发现的木拱桥始建最早记录———闽清合龙桥还早110年。 在庆元,像双门桥沉淀千百年人文历史的廊桥随处可见。座座廊桥或凿石为梁、或叠木为拱,或横跨群山之间、或静卧水声之上,无声无息、如梦似幻。97座风格各异的古廊桥让庆元成为全国廊桥数量最多、时间最早、质量最高的县。全国现存寿命最长、单孔拱跨度最大、廊屋最长的木拱廊桥就在庆元境内,堪称当世一绝。
9 V: P7 [. u! ~6 y8 S  v  n' Z6 t    浓重文化色彩的民间文艺、诗书辞赋、唱词戏曲,遍地的古桥、古村、古建筑、古窑址、古地道,三朝文化、千年廊桥、百年进士村……这些从古至今的人文情趣与民间胜境使得如今的庆元这般令人沉醉不忍离去。在庆元,还有另外一个重大发现,据当地人介绍,庆元方言还是研究唐朝语言的活化石。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4#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8:06:45 | 只看该作者
近日,一直致力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庆元人又获殊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委员会授予庆元木拱廊桥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最高奖。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5#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8:07:15 | 只看该作者
经济 6 ^, Z9 {/ b6 t# C  g. k
    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 15.1亿元,比2000年增长77.5%,年均增长12.1%,人均生产总值7634元,比2000年增长74.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亿元,比2000年增长91.9%。全部工业总产值15.1亿元,比2000年增长99.2%。财政总收入1.2亿元,首次超过亿元大关,比2000年增长12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41万元,比2000年增长103.1%。三产比例从“九五”期末的34.1:29:36.9优化为23.9:35.3:40.8。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25.8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4倍。
; {  P2 L. S0 L# n6 W6 V' ]    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明显,培育形成“菌、竹、果、烟、茶、蔬”六大主导产业,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水平全面提高。香菇生产总量每年保持在8000万袋左右,其中标准化生产达到4000万袋,灰树花、杏鲍菇等食用菌稳步发展。累计开发毛竹园区1.1万亩,开设竹林便道350公里,毛竹增产增效面积达到10万亩,一产产值突破1亿元。建成高山锥栗、甜桔柚等高标准水干果园区53个2.4万亩。烤烟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8000亩左右。累计改造低产茶园8400亩,新建茶园4800亩。高山蔬菜复种面积达到1.9万亩,产值4500万元。制定颁布各类农产品地方标准18个,获得国家、省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9个,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家,“庆元香菇”、“三江源”、“金蜜果”等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不断显现。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6#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8:07:42 | 只看该作者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基本形成竹木、铅笔、水电、绿色食品四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箸业基地,初步建成浙西南竹业、铅笔以及精细木门基地。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0亿元,比2000年增长110%,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申报保留“庆元工业园区”,一期建成反墺区块,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二期兴建北门汽摩配件城和东山垟区块,计划投资分别为1亿元和1.2亿元。新增水电装机8.3万千瓦,总装机超过10万千瓦,在建装机8.2万千瓦,2005年实现产值1.3亿元。发展来料加工队伍1.6万人,2005年实现加工费2100多万元。塑料制品、汽流纺纱等非资源性产业得到不同程度发展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7#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8:08:14 | 只看该作者
生态保护与开发取得新成绩,森林资源实现长大于消,森林覆盖率达到82.4%,2003年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验收,2004年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生态旅游业起步发展,启动百山祖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初步形成大济历史文化景区,2005年木拱古廊桥荣获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农家乐”等特色旅游发展良好,2005年接待游客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房地产业发展较快,2005年创造税收1350万元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8#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8:14:21 | 只看该作者
大济村:遗存金街、古道、古地道、卢福神庙、吴氏宗祠、木拱廊屋桥、明清民居建筑等诸多古迹文物。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扁鹊庙(又名卢福神庙),现址建筑建于元惠宗至元辛巳年(1341),迄今已有660年的历史。    据史载:北宋仁宗皇帝重视发展医学,首次追功封扁鹊为“神应侯”,并下令立庙祭祀。在大扁鹊庙中现还存着侯爵的全副仪仗。当时任“大理寺评事”的大济进士吴榖告老回乡后,创建了“扁鹊卢医庙”,纪念这位神医。    古地道 分布于大济村落约2平方公里的地下,现发现七处古地道口,在江南实属罕见。古地道有通往部分房屋内与通往村落边缘地带两种形式,地道的内部成网络状,相互连通。    达德堂 系吴文奎建置于大清同治年间(1870),据载,吴文奎是遗腹子,靠母亲张氏一手带大。虽家庭困窘,但为人宅心仁厚,秉性温良,经常周济邻里,颇有雅望,不负“达德”之名。    整座民居精雕各种图案、花纹和文字,既有传统的建筑风格,又独具江南民居的特点。   介 绍 :      大济村位于松源镇,距县城2.5公里。到此肇基的吴氏先祖,历代尊师重教,崇文尚礼,人才层出不穷,使这个历史上不足300人的小村自宋朝至明代陆续涌现出26名进士,被誉为“进士村”。        历史:大济吴氏宗族因此逐渐成为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    北宋进士吴桓的长女是当朝宰相李纲的母亲,其长子吴彦申是李纲的舅舅,舅甥二人于政和二年(1112年)同登进士;    南宋名相文天祥是大济吴氏后裔吴渊的外甥和学生。故此,李纲为吴彦申作墓志铭,文天祥为吴氏族谱作序。  品牌世家:http://www.ppsj.com.cn7 ]! r2 S5 m. E4 {6 T8 e: `' o! M
  交 通 :     从庆元县到大济村坐公交车1元,打车10元。
, Z7 u) o. D0 }参考网址:; `+ J/ W: e7 K. a* ]
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10/dajicun.html

10497.jpg (75.01 KB, 下载次数: 274)

10497.jpg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9#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8:18:23 | 只看该作者
如龙桥修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其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功能完备,系迄今发现有明确纪年、年代最早的木拱廊桥之一。    此桥建筑上颇具宋代遗风,目前在全国已属少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考察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 绍 :      位于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南侧,横跨于举溪,呈南北走向,因其态势与后山山脊的古松林依稀相连,桥似龙首下倾,故名。 8 m# G' D/ ]+ i% `' s
参考网址:; O" d6 X" T+ r3 F% x% p! N
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11/rulongqiao.html

10529.jpg (88.99 KB, 下载次数: 268)

10529.jpg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0#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8:21:06 | 只看该作者
庆元木拱廊桥不但具有全国数量最多、历史最悠久、历史沿革最具连贯性的特点,而且全国现存寿命最长、拱跨度最大、长度最长的木拱廊桥均在庆元境内。
' L, x6 R: l( U; Q
, P6 @5 J7 g. r: |4 _$ H  其中,四座知名的古桥梁分别是:菇城镇的咏归桥,五大堡乡的淤桥、兰溪桥,竹口镇的后坑桥,均为大跨度伸臂木拱桥。其历史悠久,结构独特,造型优美,富有民族特色而在中国桥梁史上占了一席之地。 * T2 Y# e' u+ g0 g

  ]1 k& w9 x3 w* D+ t. d  咏归桥:在县松源镇北,石龟背上。现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0 ?( W6 E( T5 L* U0 N4 C7 U

4 w9 U$ B; H' b$ [& `' O  F' `  桥身四十一间计数十丈,造型别致,名为“咏归桥“。桥名语出《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句。 ( Z! Y  v, v4 @) B) _0 A
( m4 |/ d8 d1 L) d$ e9 O5 ?
  咏归桥建桥五百多年来,历遭洪水、大火,几经兴废,至解放时仅留南岸到石龟上的左桥。咏归桥木构伸臂起拱,用大杉树搭成“喜鹊巢”,成弓状木拱桥,木拱不用一枚铁钉,横跨球山与石龟之上,
* @1 b4 \$ J3 r: j! b; ^) T3 m1 Y% C5 v0 R7 m
  桥面铺设石块,平坦坚固。 , l# @1 R. `; R8 I' n! `

# }. x( ~4 N- X6 M( y3 }% o) j" T  b  桥上建造廊屋,覆盖椽瓦,桥檐略向河面伸展风雨板壁。两行廓拄与栏壁之间架设长凳,游人磅息其上,可览近山远岫,可观鱼游鸭戏。桥北首为两层建筑,名日“补天阁”,昔有衣带飘风的盼女蜗塑像。登阁远眺,自有一番情趣。
( X  B$ J; l. ]! w6 k% b) b, k+ H- Z1 R1 K2 L" F4 k3 m1 s# `
  后坑桥:在县城西北16.6公里,竹口村北。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修。长36米,宽5米。木拱结构,楹廊瓦顶。古朴清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J) f8 r( E1 ^! q: `' k( n+ w

; c: ~. a+ r+ G' B4 j$ d; ?* I  1934年8月30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曾在此袭击-军并活捉县长张志远。如今的后坑桥更显得古朴雅致,熠熠生辉。 0 F- B! q7 I7 L, n) g% ]
' {& Z! L9 ~0 t7 B& q: O( d
  淤桥:在城东8公里蒙州溪上。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335、1340年),屡毁屡修。现存桥体系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为本拱伸臂廊桥,长36米,宽5米。现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y/ e) v; f! q$ s0 D5 l5 w" G2 l
4 ]8 q: v' M" n4 D! C

; t7 _! P2 G8 L6 s% n0 a. S本篇文章来源于旅游旅游网(www.bytravel.cn)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25/qingyuanguqiao.html

25334.jpg (7.74 KB, 下载次数: 308)

2533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1 23: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