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388 天 连续签到: 60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姚洪业(1887—1906)* C5 ]' W1 z2 W0 @8 m2 L2 g- l
原名宏业,字剑生,号竞生。湖南益阳人。革命教育义士。( J& N" B3 j9 U* H: r w3 R
姚洪业年少志高,后萌反清革命之心。因其慕朱洪武(朱元璋)、洪秀全所成就的事业,易名洪业。5 Z. {4 j0 D, {
1904年,姚洪业考入长沙明德学堂甲班,学业和思想大进步。次年初, 姚洪业与甲班同学一起公派日本留学。入东京铁道学校,,并加入留日进步学生活动,参加同盟会。姚洪业首创保护路矿主权,建议专设“路矿学校”,并与杨卓林等人一起,在神田青年会试办路矿学校。于东京铁道学校肄业。! L$ z, M$ _: F, H; j4 M
当年,日本文部省公布《关于使清国人入学之公私学校规程》(史称《留学生取缔规则》),限制留日学生的进步活动。姚洪业即愤而归国,在上海参与留日学生总事务所的组建。1906年,总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各省代表会议, 姚洪业被推为事务所会计,负责接待归国留日学生、计划兴学之预算,并募集、保管办学经费。同年“中国公学”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被推为庶务员,参与该校的筹办工作。二月,中国公学于虹口新靶子路“开堂授课”,招收学生二百六十余人,共分七班。专收留日归国的学生以继续学业。但公学开办不久,便在经费和生源两方面处于絶境,原来设想由政府、商界提供的恒定经费支持,此事无法落实、原计划归国的三千余人中,理应有大部分人留沪继续学业,岂料大多归里或复归日本者众,“留沪者不逮十分之一”。
% q+ A, Z: |! K) y. G- {% J受此打击,姚洪业也因而大愤,联想国事时艰,便萌想以身殉国来警醒国人的念头。于是,姚洪业留下絶命书千言,陈述“舍父母,弃妻子捐躯蹈江之苦衷”。接着剖析了中国公学与中国前途的五重关系。" V& A; ~ ]9 t6 D O% Q Z
同年五月六日, 姚洪业蹈黄浦江而亡,年二十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