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Zjmyaoy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湖南三公支系老谱两点记载的思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发表于 2019-7-19 07:35:36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新晃龙溪垇姚氏族谱,嘉庆七年乙丑和嘉庆十四年2谱的差别, s2 d9 S  ~0 r; B) {7 ~2 @2 y
9 a8 m3 |3 l; d
姚钟尧:@川~姚波 :嘉庆十四年新晃龙溪垇族谱,是永隆公裔和三公裔的合修谱?与嘉庆七年谱有什么重大差别?
. l  F+ ^# P+ h% F  d. u, n) W# L! Y& m
川蓬安姚波:正因为前面是理更乱,促成嘉庆荣恭公谱。都是有多少名人加多少名人的差别+ m* K1 F/ Z  {) g7 \
1 E  y% l$ k8 q9 {% p/ C* K: l
湖南永顺姚茂勇:区别就是你老在二楼引用波爷原话所说的,一个有世系(嘉庆十六年的谱),一个没有世系(嘉庆乙丑年的谱)。
# X. y* ~: l, ^% R$ q9 d" p
) i1 N% N0 j+ b; \* P5 ^- Q0 `姚钟尧:2谱的编纂者分别是谁?2 _. B3 ]9 f1 I. D+ ]0 M
       为什么仅仅相隔7年又修谱?
0 k- o: O+ B$ D/ \        永隆公是三公裔?为什么永隆公裔一而再与三公裔合修?
- q9 _1 v9 h3 n2 y$ v( b
5 Z' r. P: c  v1 q: Z     嘉慶十六年辛未孟春月修谱的十六世姚榮恭是哪里人?他纂编的这部谱的谱籍地是哪里?这部谱存世(哪里或谁收藏)?
# F  T+ n6 C) o9 T! Z     南昌姚墨山团有宗亲说其谱有良能(王府教授)等等良字人物记载,是否似乎指嘉慶年榮恭公找错了地方?
  A  p% [' r; ]& C0 G, @# K( A. X0 M, }& P) z1 u, B2 P! J; f
@湖南会同姚祖军
4 c; Q  D, G9 B6 m! `@鄂来凤姚本武
" U9 Q8 c# W' A0 n6 s@姚森林--贵州贵阳
$ p2 R$ G$ |8 d@三公25世姚源卫-黔玉屏   K* W6 o1 \3 @, e7 U- m
@南昌姚定信
* b9 V5 c, o& F+ G1 n@枣庄姚绍峰
+ W0 N! m; W2 i! j( r$ @. r- l. {( d, m7 O) K& @/ V

签到天数: 1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52#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08:26: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外迁珊公后裔,以掌握不多的资料先回答这几个问题,不对的地方请其他宗亲指正。嘉庆16年的谱是荣恭去江西寻祖回来接的谱,接了江西灵源的世系,姚文龙支。之前的谱还保留原样,三公之前不知道,所以没有世系。荣恭应该是良珊公后裔,芷江迁重庆酉阳。谱应该重庆酉阳保留有,其他地方的也有,影响较大。永隆公不是三公后裔,但应该祖上有关联,具体不清楚,在新晃龙溪凹建祠时是合建但两支人祭祖是各祭各的,时间错开。墨山团提供的姚良能应该只是同名,时间比三公中的良能晚。

签到天数: 1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53#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08:54: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目前就我知道的三公后裔寻祖的观点可以分三种:一种是老派,坚持荣恭接谱之前的谱记载内容,并以此为研究起点。一种是中派,坚持以荣恭接江西的谱。一种是新派,现代接的谱,坚持江西和姚崇世系。后面两派均淡化老派中关于福建和姚思廉的记载,才有我写这篇文字的动机。我做的基因检测明显表明三公族人大面积在福建,所以我们找应该在福建去找,江西估计和三公有关的不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发表于 2019-7-19 10:03:14 | 只看该作者
Zjmyaoyong 发表于 2019-7-19 08:54
  J+ h0 l: E) J8 {. o" }目前就我知道的三公后裔寻祖的观点可以分三种:一种是老派,坚持荣恭接谱之前的谱记载内容,并以此为研究起 ...

$ N. H  G3 U* ?           你的家族和宗族在昭通市哪县哪村?有多少人?你和永善的姚良文族是什么关系?
% ]8 M# G! {! i% k$ F! J5 |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5#
发表于 2019-7-19 10:28: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 C5 S% _7 h- ^$ d     《姚公洲记》发现“天宝纸行”
2 Y6 `' p6 C& S6 I9 L     在南昌姚湾家谱上有一篇《姚公洲记》,系1754年彭年公的描述,详细记载了姚公洲的情况。
, E( b1 ^$ `& T3 p     从地图上注明的示意图上看,原来1170年前后,谷清公最早从灵源迁居于此。其地有萄竹观,观西有竹院程氏观,南半里许有观音堂,天宝纸行在焉。元元真初河水漂泊,我祖四世孙义恭惧有沧桑之变,复徙居今之姚湾。

IMG_20190719_082131.jpg (105.12 KB, 下载次数: 470)

IMG_20190719_082131.jpg

IMG_20190719_082147.jpg (92.29 KB, 下载次数: 448)

IMG_20190719_082147.jpg

IMG_20190719_082219.jpg (94.5 KB, 下载次数: 431)

IMG_20190719_082219.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6#
发表于 2019-7-19 10:29: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姚公洲现在仍然尚在。头部正是在瑞河(即锦江)汇入赣江的结合部,只是数百年的冲刷,慢慢地后退了数百米。7 t$ K" C: b- A6 r5 y6 e
     锦江汇入赣江水流的对岸及往下的区域正是三公家谱上记载的烂泥湾。实际上,清嘉庆年间,三公后裔来南昌寻访,证明了姚湾即烂泥湾。如今区域内的凃家家谱还自称为“湾子凃家”。( ^0 A' r& ]( ^% s
     姚湾家谱上出现的这个“天宝纸行”与三公家谱上出现的“天宝瓷盘”有关系吗?值得遐想。
, ^& M) D0 p5 U     事实上,1404年的南昌家谱是由斗门籍的山东人,湖北人与斗门人主修的,当时姚湾没有参加。一直到1529年,姚湾才开始与斗门同步修谱。换句话说,比斗门早立村80余年的姚湾从1170至1529年间的家谱有诸多流失。恰恰是三公1416年离开烂泥湾。所以说,三公与南昌姚湾是脱不开关系的。

签到天数: 1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57#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13:15: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老家在四川会东大崇镇小田坝村,我家是周围村唯一的姚,因为1880年山体滑坡全族人被埋,只有一户逃出。当时族人多有家庙。和姚良文他们关系应该很近,都是文献公后裔,具体祖上的关系不明,但应该在入川的光字辈不是一个人。三公肯定受江西影响很大,所以后人都瞄准江西找,估计因为姚勉同宗以及托佑于江西会馆、许真人等因素,在到湖南的后人中留有很多江西的痕迹,包括方田老屋子上的锦江四俊、姚一龙自称锦江姚一龙等。但到底三公家族在江西是否有族人真不好说,一是找了400年没有找到三公族人子侄的信息。二是基因检测江西没有一个地方姚氏和我的基因相近,相反福建基本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有和我相近的基因。三是有谱记载三公是元末明初从漳州迁江西的,我见过有写永乐二年迁江西的,那到迁湖南也就在江西呆了12年。

签到天数: 1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58#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14:06: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到目前为止,三公后人在江西寻祖对迁湖南之时的老信息改动太大,尤其是从姚思廉世系改为姚崇世系,除非在江西姚氏中找出姚思廉世系还有可能,但400年啊,就得出一个姚崇后裔,甚至不惜把姚勉编入姚崇世系,再编总贵。离老信息和历史记载越来越远。何不回到荣恭续谱之前的老信息重新出发,如果盯着老信息中的福建和姚思廉,结合我的基因检测结果,在福建姚思廉后裔中寻找会不会有可能?事实上,在福建姚思廉后裔很多,基本都能归到姚天明公和姚凤公后,我记录下来这些并不代表我就此否定江西,三公后裔按照自己的证据等待机缘出现或许就能找到三公之上的族人。多一个思路多一个出路,更何况还是回到老信息再出发的思路?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9-7-19 15:56:22 | 只看该作者
Zjmyaoyong 发表于 2019-7-19 13:15! b: h: u6 l1 A" e6 b* A" I$ e
我老家在四川会东大崇镇小田坝村,我家是周围村唯一的姚,因为1880年山体滑坡全族人被埋,只有一户逃出。当 ...

& {9 g2 U0 x8 R) N) ?/ R3 u          以为你是云南昭通的。     历史上,江西高安姚氏有姚思廉的后代,浙江开化县马金镇姚氏来自高安姚氏的姚思廉的后代;现在则少见。7 e' q7 p; D8 ^0 \4 `6 d7 a
     在福建莆田的姚思廉后裔中,基本都是姚天明公和姚凤公后。告诉你,广东姚氏几乎是姚天明公仲房和季房的后代,人数比莆田多得多。
: f$ _7 U2 p, T1 B7 e% h6 ^/ @- S; K     “我记录下来这些并不代表我就此否定江西,三公后裔按照自己的证据等待机缘出现或许就能找到三公之上的族人。多一个思路多一个出路,更何况还是回到老信息再出发的思路?”——你的这种想法则颠覆了当今主流的三公后裔的观点!5 N( ~9 J1 m  q; P+ ~% A
& D* `& N3 e9 \! \  h0 z) I6 {

+ t( h7 v& M& O/ L2 l6 I; ]" `
0 c* [7 f: C, C- h2 z2 `

签到天数: 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60#
发表于 2019-7-31 11:26:3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有时间再上姚网,读了近期大家的观点。
! p; w' n' O; `- O# S, G; O长期以来,三公后裔自三公始,至今为止世系清楚,字派明确,这一点是勿容质疑的!5 u8 A% {7 Y  w6 D, @
三公后裔对于三公以前争议主要围绕以下方面进行:
! u7 W- W( g& P. v1、锦江一龙云从氏在明万历四十二年订版老谱现已无留存,但谱序与姚氏谱传被姚黄次元氏修订的康熙四十年老谱收录,宾淘氏谱序中明确“吾家有谱皆前人所记”,且此版本详细记叙了三公之能公后裔世龙公支系世系,德公后裔详细记叙至思字派止,珊公后裔记叙到文献公四子十三孙止,而此版本老谱为三公后裔早期外迁支系广泛抄录,各地存本大同小异。可见在康熙四十年前,只有能公后裔修过谱,且流传于三公家族中。8 B0 G) H: F7 C: G8 _( l& S5 R
2、清朝乾隆四十四年,龙溪口姚氏宗祠建成后,文贤公著建祠序,同时接手其父辈未完成的族谱编撰之事,于乾隆五十八年准备完成,在能公后裔康熙谱的基础上新增珊公以下资料,于嘉庆七年完成了上至三公的珊裔十八世世系谱,同时抄录了康熙版的谱序资料,加入了关于珊公系的有关记叙。由此可见,嘉庆七年版珊公老谱为珊公支系老谱最原始的版本,也是珊公后裔最应该重视的家族史实资料。
6 h; U0 l; X0 r5 P  u3、清朝嘉庆九年,再行公后裔秀辉字荣恭由四川酉阳州回沅省墓,聚族于龙溪口宗祠,议三公独非人子于理不合,欲向豫章据老谱传记而寻根,在族人资助下,在豫章盘桓数月,先后至烂泥湾(今姚湾)、高安、新建、丰城、新昌灵源坊里等地寻根问祖,在辉不自太息,行数千里所事竞归乌有将如之何的心境下,听灵源一二老者之憶言,将坊里之地误以为烂泥湾,于祠出谱牒证之,见有文龙四子荣即认历历之不爽,于是三公就此归于灵源族谱之总贵名下。不防灵源世系错乱百出,荒唐无比,以致时至今日,被恩健老等姚门学者评三公后裔世系错乱,其实三公后裔世系只是从灵源之乱象,背了灵源世系的黑锅而已。* i8 F8 P3 n; ]
综上所叙,明眼之人很容易就清楚,三公之世系,在清朝嘉庆九年荣恭寻根之前,是没有三公之前世系的,之后所有谱系均为寻根后影响,删除了嘉庆七年谱与灵源说不符的所有内容,加入了为寻根而作的新修族谱序,并于嘉庆十四年在酉阳石家坝出版酉阳谱,且在此后积极推动了珊裔十三房道光丁未谱的出版,谱序世系完全继承了嘉庆十四年版酉阳谱,自此二百年来,三公后裔在错误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各地三公后裔修谱均以灵源世系为范本。
5 s+ I4 O! k: l- z  x以至现今,此矫诏当圣旨在三公后裔中奉行,很多人不容他人质疑,更有人为标新立异,未经任何族中商议,前去灵源树假坟,立假碑,积极为灵源假世系树铁证。5 K% b* n4 b4 i8 q% G
当然了,三公家族中还有明理的人存在,他们也在努力依据嘉庆七年以前老谱记载,寻访先祖经历过留下的蛛丝马迹,促三公世系之谜大白于天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5 18: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