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尚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姚姓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1-6-14 09:52:20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回复 40# weier
    你的回复令我完全明白了。
     璋公因子参(应辰)而得赠工部主事。他好福气,两个儿子都是举人,不单因子得赠,而且他的子孙因此而复归姚姓。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先例。那时毕竟是男权社会,以男性(姓)为主和为荣,子孙有为,子孙本身也愿意,复归姚姓是必然的,不是谜。
   请问你是上海(廊下或张堰)姚还是浙江(平湖等)姚?你手头持有的是上海姚还是浙江姚族谱?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2#
发表于 2011-6-14 09:56:0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因何复归姚姓,至今成谜。”那么,为何在榜试时用“”姓?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3#
发表于 2011-6-14 10:02:52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因何复归姚姓,至今成谜。”那么,为何在榜试时用“张”姓?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1-6-14 09:56



看了38楼PSZYYAO宗亲的帖子,明白了,是因入赘而用了“”姓。

签到天数: 1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44#
发表于 2011-6-14 15:0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eier 于 2011-6-15 09:15 编辑

回复 41# pszyyao

   

十世祖士慎公长子为世曙世曙公率子孙均居于南陆。士慎公幼子世普公,其后人分别居南陆、山塘(一河之隔分属上海金山及浙江平湖)、吕巷、廊下,——谓“南陆姚氏”或曰“廊下姚氏”。

世曙公曾孙祚发公,约在清康熙至雍正年间(公元1700年左右),率其一房迁至张堰,建姚氏祠堂,立张堰姚氏家谱。——即现所称“张堰姚氏”。

由此可知,南陆、山塘、廊下及张堰可统称“南陆姚氏”。现两地姚氏后人合力,以姚积功所编之《张堰姚氏简谱》为蓝本,重撰《南陆姚氏家谱》。

我祖父及俩叔父居山塘河(一河之隔,分属上海、浙江),属上海金山;我父携妻女(后生五子)虽移居山塘河(地属浙江平湖),当属南陆姚氏无疑。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发表于 2011-6-14 16:5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4# weier


    南陆、山塘、廊下及张堰可统称“南陆姚氏”。现两地姚氏后人合力,以姚积功所编之《张堰姚氏简谱》为蓝本,重撰《南陆姚氏家谱》。


   很好。祝南陆姚兴旺发达!祝《南陆姚氏家谱》早日付梓!
   积功先生比你高一辈,过了耳顺之年吗?

签到天数: 1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46#
发表于 2011-6-14 20:18:56 | 只看该作者

    积功先生长我一辈,于五年前病逝时已年逾七旬。老人能在谢世前留下《姚氏简谱》,乃对我族的一大贡献。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发表于 2011-6-14 20:5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1-6-15 07:56 编辑

回复 46# weier

积功先生千古。老人留下的《姚氏简谱》确实是一大功德。
你族人才济济,又有凝聚力,定能修好南陆姚氏族谱。
谢谢你有问必答,不嫌啰嗦。
再问几个问题:
       书写你族辈字图片,是集姚石子的字而成,还是姚石子专此而书?
       南山公是哪个朝代?南陆姚氏开族祖又是什么年代?南陆姚氏总体人口多少?
      除了姚石子,南山公后或南陆姚还有哪些名人?

签到天数: 1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48#
发表于 2011-6-16 13:15: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eier 于 2011-6-16 21:39 编辑



      公元1127年,宋钦宗弟康王赵构率宋室南渡黄河、长江,建都于南京,后迁杭州,建南宋,赵构为高宗皇帝。姚南山扈驾南来,始居于浙江海宁盐官。
      南陆姚氏,自八世祖开始,名都用“”字头的字,有“篚、篑、、筹”;

      九世取名采用“体”字,有:体勤、体伊、体信、体文、体伦”;
      十世起用“士”字取名,有“士慎、士恒、士恪、士龙、士同、士元、士豸、士骐、士瀛”;
      十一世名都带“世”,有“世曙、世普、世仪、世勋、世翰、世瑚、世裕、世靖、世直”等;
      十二世名,除“可权”外,都用“廷”字;有“廷聘、廷琛、廷铭、廷瓒、廷璣、廷珅、廷闵、廷霖”;
      十三世时取名加“宏”,主要有:“宏绪(弘绪)、宏炯、宏度、宏琦、宏烈、宏森、宏尧、宏垚…”等;
      十四世名以“培”开头,有:“培仁、培和、培衷、培益、培学、培位、培谦…”等。
      自十五世起,后人始按“光大前业、垂裕后昆、积善余庆、百叶长新”十六字按辈分取名。

签到天数: 1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49#
发表于 2011-6-16 13:3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eier 于 2011-6-16 13:35 编辑

回复 47# pszyyao      

      我族辈字图片,是集姚石子的字而成,现存放于张堰南社内。
      

      我族现代后人,当数姚石子最负盛名;惭愧,此外,尚未显现出有如此声望之人。

        廊下南陆姚氏,从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至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的303年间,据史载共考中进士6人(明代4人,清代2人),举人17人(明代8人,清代9人)。

      据《廊下志》载,姚氏历代为官者,个个清正廉明;为官一方,为民造福。七世祖姚参公,卒后列入江西“名宦祠”;九世祖体信公在南阳太守任上,有“第一贤守”之称,后虽遭上司诬告,而朝廷反而升其官;十世祖士慎公曾奉旨调查魏忠贤案,以六案定其罪,除奸臣、平冤案,执法不徇;十四世祖培和公卒后,陕西当地百姓为其建立祠堂,以表纪念。
      姚氏文人辈出,有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戏剧家。如姚氏十三世祖弘绪(宏绪)公,康熙三年进士,任编修,为松江地区著名编辑出版家,刻印所编的《松江余韵》51卷,收录晋代至明代松江府文人著述,为松江府重要地方文献。被誉为“艺林之功臣”。其侄培谦公,字平山,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尽毕生之力,校勘、编辑古代名著多达30多种300余卷。(见《金山文化志》)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50#
发表于 2011-6-17 18:0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1-6-17 18:05 编辑

回复 47# pszyyao


       所谓“集句”就是近似摘句、拼句,只是“集”者,是收集古今文人的诗词、赋文中的两个有关联的句子。多数是组成对联,叫“集句联”。如“光大前业、垂裕后昆”就是从同一个人的不同的诗词或赋文中收集(搜集)来的能够符合对联声律、对仗、平仄的句子。这是集同一人的,也有更多集不同人的诗句或文句为联的。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 ”就是清代瑞方集了李商隐、苏东坡诗词的句子为镇江焦山夕阳楼的楹联;“水如碧玉山如黛 ,云想衣裳花想容”就是集韩愈、李白诗句而成联题于南京莫愁湖的;“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 ”则是集白居易、王维诗句题于武则天庙的楹联。而“积善余庆、百叶长新”虽是集句,却不成为联,而是作为族谱的辈字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既然说是集南山公的句子,就不能是南山公“专此而书”的。
    不知我的理解可对,请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18 19: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