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南阳姚文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氏与玉结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060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1#
发表于 2013-6-14 09:51:26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回复 23# 姚克毅
& M& |( c7 J0 U0 R0 s# Q1 L0 M1 H, r0 j- S
8 W8 w& }' p* \% `1 p) p+ O( s  H2 E
    买玉也是有缘分的.首先你看中了那一个.如果想要你就压价.一般压在三成.不要松口.因卖玉的利润很高.有些三成卖主已有钱赚了.另外在卖主刚开门的时候去买最容易压.我帮我母亲买了一个玉镯开价一千五.三百元我买到.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1:0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1# 姚小平 5 b8 Q! O1 i$ U4 q: E3 P8 j2 Q
* P4 Y& _- k7 L. V! ^: K. G
' g+ Y; L1 J* F7 q+ @
   厉害呀,砍价真是学问不浅哦。玉这个东东,价格实在不好把握。我平时买玉,也是托熟人给予介绍,自己看着满意就成。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4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09:3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6-21 15:18 编辑 8 k" q" m( Q6 U  a" n% ^

9 W6 [& K( X, C3 ]5 c回复 41# 姚小平 " l: ^. x" v7 f7 l

: @4 C4 [$ E) i+ s* D3 ]8 N# R! Z* Y- l
古玉收藏的五个境界 (转)% k! K, F- V. N8 L  W% m
, [% O/ u# S  ?  }6 X
       中华文化整个贯穿的是玉文化,从远古的史前玉文化,到夏、商、周、春秋战国,到后期的唐、8 P4 \. |# }4 Y3 l! @0 V1 K
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都是把玉作为精神、政治、物质、文化的最高境界来推崇和表现。收9 G1 x8 d1 q, q% K! o
藏古玉实是修身修心修德的一个过程,如此方能渐次全面的了解古人赋予玉器的神性!
( G' b5 e7 O" i  f; y       站在佛理角度来讲众生皆有佛性,本来是一体不二。然而凡尘众生差别万千,还需细分出来,下面& G5 |6 ]3 `' f" p# B  j$ ~* c  h# g
所介绍收藏古玉的五个阶段性境界,意在和藏友交流和共同提高论事不论人,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同8 n4 K1 I5 t9 p5 |+ D
好指正!
  P; d- w: I6 h9 ?, ^- Y0 M# @       在进入正题之前,首先需要把收藏者和非收藏者划分开来,以便有意进入收藏界的人明辨是非不被# X; D4 G% ?; z5 f* p$ h
误导。真正的收藏者对于藏品纯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爱好,潜心研究和感悟博大恒古的中华文明,
- g& U0 B8 W2 A+ N( \$ v以至于乐此不疲乐在其中者。
; ?( {) C  y% ]8 J3 Y  ?       至于非收藏圈的人,就要分几个类型了,第一首推伪专家型,这类人妖言惑众颠倒黑白,又利用个. l+ K$ x' ?+ U* O8 q
别媒体的无知,大肆宣扬用以实现自己乃至小利益团伙的一己之私,明知是错也死不悔改者。第二
0 P7 h- U' q! J! J类盲从跟风者,这类人没有自己的头脑和主见,人云亦云混吃闷睡,淘来一件东西找这个看那个
" \8 J, _" V/ R$ q问,不管这个人是什么水平,懂或不懂只要所问之人对这件东西发表了不同看法,就会否定以前自# V8 y. Y' n+ m& m: ?- i
己的观点,到得最后越来越迷茫开始怀疑一切,最终远离收藏界认为民间没有一件真东西,而且还
6 y9 d* g/ r3 _) h$ y嘲笑收藏家说人家是傻帽。再有一类人纯是以金钱为目地,一件东西拿在手里,张口闭口他的东西
9 Z( H/ @% ^7 _$ ^有多值钱,只是为了显示财力,或者为了掩饰其匮乏的心里。. q% C/ y6 U( J  c1 j
       以上简单的把非收藏圈的人作了划分,不太好验证的就是伪专家型,怎样验证伪专家下面讲一个小
8 S' s; ~0 [: K6 j/ _. I故事给大家借鉴,一次国内某鉴宝节目组来到某地做节目,当地文化组织的负责人,找到当地的一
! a0 ?3 x# L5 ^/ Q. q- h个收藏者说:你在咱们地区是一个收藏大家,出几件东西吧”此收藏者不愿参与,在迫于情面的情况' o/ F/ @( b5 s7 {$ Y' W0 V/ L
下,拿了十张照片给了这个负责人。让他先找专家组看看行不行,结果负责人回来讲玉器专家看过
& o2 X( v+ o8 M# a后说全是仿品。这个收藏者哈哈大笑,对这个负责人说“我说不用去了嘛,你偏要让我去”。负责人不
6 l/ @1 M; `/ c  U# [解,收藏者说“那十张照片,有五个藏品是我的,有五个是某某大博物馆的,你还需要我解释吗?
, F# H# v  g) E7 r8 A7 V故事讲完了,下面言归正传。收藏者分为了五个星级,以便容易记忆和分别。并以老字开头个起了6 {4 N: f- ~# U' p
名字,这个老字代表的是历史和文化,名字是其特性的概括。
; k$ X+ l2 |; s  K       第一、一星级收藏者叫做老破旧。此类收藏者刚刚接触古玉,收集的大都是玉质杂乱侵蚀严重,
/ W: A7 n8 |! [1 k* |* P8 ~, ~粗糙、破旧、甚至有破损之物。赝品真品混杂,更有甚者一生误在其中,无法醒悟。处在这个阶段
3 m, E4 ^/ A% |) J/ O! G7 G# M境界者,心浮气躁没有主见,或者非常顽固不听正确劝导,最易被制假卖假者误导! # u. A) c8 `3 ]' _6 Z6 s2 ?0 {
       第二、二星级收藏者叫做老一个。其特点是:比较了解某一年代(例如红山文化或者明清玉器
6 Q* {  X: r( v. M等),或者某一种出土现象(例如凡玉器没有土咬痕迹一概不认)又或者某一种沁色(例如只认土
* w2 p6 O$ ]  p3 u9 i0 U0 d沁,出现其他沁色就一概喊假。)再或者某一种玉质(例如只认可亚光和田玉,高光高密度和田玉
5 w0 i( c' p1 g7 x4 [3 o5 ~4 z& k! A出现在眼前,就一概不认。)只认一两种品相的古玉我们也称之为偏才收藏者。这类收藏者刚刚掌* `" m0 T* A  _2 O( _' C) k
握一点古玉知识,认为自己已经很是了不起,喜欢卖弄,听不进去他人的观点,整天研究工法刀
+ _8 s; M9 v  u  Z. }" w痕,不明白工上岁月痕的道理,正所谓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打眼的几率很高,更会错失很多收藏
" C- |+ ~3 ?/ R" L0 T* R4 F& C1 [- q真古玉精品古玉的机会,有些人也会一生不醒悟误在其中。
* Y  f' t2 u, B; a: ?       第三、三星级收藏者叫做老旧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交流、把玩、审查、内省、参悟等,随
: t: v7 n2 y& c0 b  F着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了解到一个好的收藏品应该是百看不厌,知道了什么是慢品慢酌回味悠
; z  v) I+ t( W6 _* o# r% v' `长。也明白了古玉熟度和质变的道理,对沁的掌握和岁月痕的把握也很到位。能够到此境界者已经
4 }$ J6 {' L, r9 h6 `* r实属不易,不容易再打眼。但是无法接受和理解,极其精美无瑕疵没有半点沁色的古玉,无法理解! f. O8 G# o/ ]
好玉无沁的道理。所藏藏品还停留在土沁要重,沁色要明显,橘皮纹要肉眼能看到的境界。
8 J% P: k$ H$ ]8 O: y       第四、四星级收藏者叫做老精新。到此阶段除掌握了老旧美的境界外,也已明了一件上千年的古
# q1 r0 X! S, Z) f) t+ f4 h  e. T, M% Q玉,为何会出土如新。已经能品出一件古玉的‘神韵’到此境界者,无需看工看料看沁色,已经到了看- G) \- u, n2 r8 ]+ d' m
光知玉质,看形神知年代的境界。所收藏品件件精美光彩夺目,也不在执着于器物的新老问题,明
# R8 m% _& \& [) A9 u; D0 `白料、工、神、三位一体便是一件难得的藏品,不会人云亦云有独到见解,能耐得住寂寞,心静似0 a2 p8 }6 {/ V# N+ ^
水,能够到此境界者百人中有一。
5 }% ~; D0 l8 v      第五、五星级收藏者叫做老用心。到此境界者世间难寻,实为修行得道开天目之人。一件古玉在
! }: `+ ?7 y: v- y" A手,对其年代当时如何制作用途何为,何人使用甚至出土地点何人挖出等等一切信息全部了然于# `/ x# ^5 @4 K2 q* P4 q$ h
胸。更能借助玉的高洁纯一的品质,提升自身的修行。到此境界者神仙也,无欲、无争、逍遥自
. }7 r! _. g9 N# o, @/ C" k在、随缘度世。此乃收藏修行之大境界!
) m9 F8 I' z- g  I" `6 s  N! ?4 S1 N! I% O

1 v$ {3 v: b9 a, a! g9 g
8 Q$ O- K0 o# G  F
& v" O2 |1 Z& P) z) M

签到天数: 4060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4#
发表于 2013-6-21 09:49:21 | 只看该作者
走运的话在地摊上也能买到好货!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4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5:3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6-21 15:47 编辑
: f& h8 l0 _* o; K
+ m  h' K& v. ~) G, {回复 44# 姚小平
3 A1 ?0 \7 K* L, l; w' `0 }( z. g/ |$ a

* t' Q8 C9 P9 l9 ~* o( i   睡佛/ C- Y# d0 V8 V1 v, k! k
% w/ r6 ?' C5 Q

& n+ H2 O2 O. {0 [4 g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4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5:4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5# 南阳姚文书 0 g( ^- q6 _' Z; B5 y/ r

; k, M/ r1 i2 b) T8 F9 g
/ `, D% U+ b* q1 v* r   ; O/ {: l1 E5 _( L! q
  |3 n- e  \2 ^, G' ]' \+ p
清代玉器概述
& |3 U3 T6 ~/ h4 o1 p9 h4 C" P/ X/ l
# h9 J/ J. P5 ~& S% A$ ~3 D' F8 y" N- f
       满清入关以后,经顺治康熙帝励精图治,扫清叛乱,发展生产,雍正帝肃整吏治,繁荣经济,出现了“康乾盛世”。康熙时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帝入交趾,开通了缅甸翡翠进入中原的路线。乾隆时期在西域用兵,又打通了和田玉内运的通路,使和田玉大量运进内地,促进了玉器工艺迅速发展,出现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昌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 t* y4 _$ `& z/ {( p
  总的来说,清代宫廷用玉直接受清内廷院画艺术的支配和影响,其做工严谨,一丝不苟。有的碾琢细致,如雕似画,有的在抛光上不惜工本以显示其温润晶莹之玉质美。清代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黄玉极少,也受到爱重。民间用玉以两江产量最多也最精。清朝最负盛名的碾玉中心是苏州专诸巷,苏州玉器精致秀媚,内廷玉匠也多来自该地。扬州玉作发展很快,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玉作豪放劲健,特别善于碾琢几千斤甚至上万斤重的特大件玉器,《大禹治水图玉山》即其代表作。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揉合变通,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器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 T) d5 o+ C& U+ z/ a$ b" y
  此外清代各个时期玉作亦有所不同:顺治、康熙年战乱频频,民不聊生,玉器行业也处于萧条状态,产量很少,但宫廷用玉仍不乏精品。雍正朝经济复苏,手工业大为发展,玉作也重新崛起。乾隆、嘉庆年间为清玉的昌盛期。这时宫廷玉器充斥各个殿座,各主要大城市玉肆十分兴旺。民间观玉赏玉之风兴盛,玉器的用途更加广泛,陈设、器皿、佩饰、祭器、偶像、文玩、用具、镶嵌等等,品类齐全。乾隆时所称的痕都斯坦玉器是具有阿拉伯风格的莫卧儿王朝玉器,乾隆中晚期时已大量进入内廷,得到乾隆的喜爱,其风格波及北京、苏州、扬州等玉肆。新疆维吾尔族玉器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宫廷玉器和痕都斯坦玉器有所不同,虽属阿拉伯风格,但器形、纹饰均较单纯,光素器较多,不重磨工,稍显粗糙。道咸间战端又起,内忧外患,国家经济严重受挫,新疆玉贡完全停止,宫廷玉器日渐衰落,有时甚至停止碾制。地方大城市的玉肆,也因原料不足及经济衰退而逐渐衰落。特别是太平天国起义以及前后两次鸦片战争,战火遍布两江,苏、扬二地正好处在战争中心地带,所受祸害可想而知。从此之后清代玉作就再也没有振作起来了。+ A3 R: `& |9 Y# |5 [1 v! p- w. B+ O

8 [, I2 R  m) X2 h
- [- A7 t- T. _6 H; m5 P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7:2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 南阳姚文书

老虎.jpg (51.54 KB, 下载次数: 528)

老虎.jpg

老虎.jpg (51.54 KB, 下载次数: 519)

老虎.jpg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4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7:3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南阳姚文书
  C% X" S6 ]9 ], @
! z, I4 _7 F3 i/ P  O+ n5 l7 k' T$ F* Z3 J  B8 E( l$ z
   清 雕獬豸纽方印
& q( ^' q( E* V$ `. W% E  q" Q
. Y3 k" Z6 \' C* @3 O& _+ u4 O
【说明】 方24mm X 25.6mm 高34mm 重33g
白玉,黄沁。此印皆乾隆、嘉庆间仿汉印佳品,兽形生动,雕工玉质均佳。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4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7:4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6-21 17:52 编辑
" c! F0 {/ Y) [' r# Y" a
0 D) C, f$ z0 x. y& A回复 48# 南阳姚文书
4 Q6 R, q' x1 P+ [
3 [# ]2 r! R1 q3 i/ Z; R7 I6 v4 V, L: V
   清乾隆 青玉小香雪山子 ' j. j3 Q8 z4 A; F  H# G7 A( k

清乾隆 青玉小香雪山子.jpg (24.23 KB, 下载次数: 546)

清乾隆 青玉小香雪山子.jpg

籽玉佛0.jpg (130.28 KB, 下载次数: 507)

籽玉佛0.jpg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50#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7:5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9# 南阳姚文书
9 P0 E" j. v+ u9 e. W; o
' f& T4 p2 V" k5 O9 Y# L1 r
/ i1 C4 K* F7 @( M3 y& A, I, D   玉石粽子, f" w) z) Q% E' {2 K6 I  N
( y+ ]; n3 U;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25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