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8-2-7 16:47 编辑 3 \' i4 F( W+ S( _+ R3 q
: _4 q3 o0 W* O 青阳霞行张氏祠堂家训
& [# O. t5 f8 {% x* _ 青阳街道霞行社区张氏祠堂门路两则,嵌有一副刻着《张侗初金堂四箴》的青石堵,用于对后人的警诫。
; k8 e5 J, H- L2 n& n* `1 x 侗初是明代著名小品文作家、松江人张鼐的号,他的《却金堂四箴》是古来的名的座右铭。因为有所省略,这里录其原文于下: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2 }; b' | k, a: Q
士大夫当为此生异名,不当为此生市名。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津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W1 f% p7 E. T* C$ E( f0 s7 j. S& N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济宗党,广束修,救荒俭,助义举,此用财也;糜苑囿,奢燕会,聚宝玩,此伤财也。用财者损而盈,伤财者满而覆。
, P+ y& e, ^$ N4 m& R 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思,节饮食,此养身也;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1 x8 @: G1 N$ a; J, |# n
四箴虽说是针对读书做官的士大夫提出,其实对于一般人也有训诫的作用,现浅释于下。
. C0 w( i4 U% p3 \( Q$ V" E; j3 g 中国人一般重视家庭,总想遗福于子孙。但做法各有不同,秘取得的后果也有异。用规矩训育子孙,叫他们懂得俭朴美德,让他们走耕读正路,多做好事。这样为子孙造福,所造的福虽淡薄,却能享用不尽。如果一意为子孙营谋田宅,攀援高门缔结婚姻,为求利不惜争夺盘剥,买官鬻职,这样为子孙营求的福看来很多,却是享用不长的。
( ~. Q4 m+ F9 q6 Z% ?9 q0 g7 w“人死留名”,为人总爱有好名声。有的人好读书,懂礼义,取予有道,待人接物不亢不卑。这种人不用刻意宣扬自己,自然会得到好名声。有的人喜欢互相标榜,专门趋附权贵,或故作空头大话引人注目,或违背原则去讨好一些人,这样的人急着想博得名声,其实适得其反。
& }- w# N. i# \; a. B- R 人有了钱财该如何使用?有的人用余财来帮助族人,给予家庭教师较好的待遇,或赈济饥荒的穷人,或襄举公益事业。有的人却用来建造园林、养歌童舞女享用,或大办宴席奢侈吃喝,或搜罗聚集珍宝古玩。一样花钱,前者会得到回报,后者却会因此破家。
. s" _7 E5 w6 [4 M, ?5 x人都爱惜自己的生命。有的人克服嗜好,避免苦思和愤怒,注意清淡饮食,细心保养自己是为了替国家出力,他们的眼光看得很远。有的人却在国家当前畏缩怕死,不愿为百姓任一点劳怨,只图自身过得舒服、守着妻子家人过一辈子。这种人其实是目光短浅,很卑鄙的人。5 y( a1 Y0 M i' Q( \
霞行张氏历代簪缨辈出,明代有宝庆知府张乔桧、遂溪知县张志任、大学士张瑞图、翰林院编修张潜夫、清代又有狄道知县张涵夫等人。故以《却金堂四箴》训导子孙;除独善其身之外,还要将国事、民事放在心上。这是很有见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