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固始姚炳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去国图查资料,有需要帮助的宗亲请联系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九品芝麻官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4:32:21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回复  固始姚炳建


    谢谢你。
    电话010-88003126——这是国图什么部门的电话?
pszyyao 发表于 2013-5-28 14:24


不客气钟尧教授,这电话是专管家谱收录和收藏部门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3-5-28 18:50:04 | 只看该作者
“···父上开府僧坦垣知名···”——这里“坦”、“垣”二字同有,原文如此?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3-5-28 12:08



     “姚僧垣与 姚僧坦之辩”,已引起许多宗亲的关注,很好。无论是赞同或反对我的观点和论据,我都欢迎。这样就不会寂寞,就不是唱独角戏。
     即使这种辩争还会继续,我仍然说“很好”:因为可以弘扬祖德,可以认识问题,可以知道该怎么辩争。
     我的文字放在太阳下,在众目睽睽下,不怕莫名其妙地打棍子。


    《陈书 姚察传》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其中下列这段话: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九世祖信吴太常亲卿有名江左察幼有至性事享以孝闻6岁诵书万余言弱不好弄博奕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以夜继日年12便能属文开府垣知名梁武代2宫礼遇优厚每得供赐皆回给察兄弟为游学之资”
     问两点:
      1,“父上开府垣.知名梁二宫.礼遇优厚."——句点是我加的,其他原文如此?
      2,疑这段话有抄录的错误。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13-5-28 19:0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姚闻闻


        《历代名医蒙求》,作者周守忠,南宋时代人。本书用韵语形式,上下各以四字为联,每联下加注材料出处,使人读韵语便于记诵,读注文又颇便了解名医事迹,故名《历代名医蒙求》。
        ——学习了。

      宋刻本《历代名医蒙求》,僧垣通洽   (北史)姚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也.父菩提,梁高平令.
      ——我又得宋时称“姚垣”一证据。  我还有宋时称“姚垣”证据,没有这样直接;将在答姚高才公开信(之八)说说。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4#
发表于 2013-5-28 20:01:12 | 只看该作者
好事情,值得赞扬炳建宗亲:handshake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3-5-28 21:2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5-31 23:22 编辑

回复 26# 姚闻闻


   经查《陈书》《列传第二十一》“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九世祖信,吴太常亲(多一字亲)卿,有名江左,察,幼有至性,事(错一字享,应为亲)以孝闻,6(应为六)岁诵书万余言,弱不好弄,博奕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以夜继日,年12(应为十二),便能属文,父上开府僧坦,垣(多一字垣,无垣)知名梁武代,2(应为二)宫礼遇,优厚每得供赐,皆回给察兄弟,为游学之资...... ” 查之结果:多亲字、多垣字。错享字,应为亲字,阿拉伯数字应为中文数字。此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多了一个关键的字垣,其他各本《陈书》《列传第二十一江总姚察》都为坦。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九品芝麻官

3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09:1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姚寒松

炳建宗亲;顺便查一下有关“敬文、敬节二公为避黄巢乱世……”一事,据史书上说是到了固始,后又南下
     寒松宗亲您说的问题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

扬州叛乱:

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和公元684年唐中宗李哲的被废,是武则天政治生涯的分水岭,从此开始了武则天真正独断朝纲的时代,史称"则天朝"。武则天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办了囚禁皇帝,临朝称制;逼杀废太子李贤,追尊武氏先人;改革各种名号等四件大事,武则天这样的做法对当时社会的震动可想而知。正当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品尝着登上政治高峰的愉悦感的时候,有些忠诚于李唐的人就对她心生反感,不免议论纷纷,在远离洛阳的扬州的酒桌上,有几个胆大的文人借着酒劲说了一些出格的话,进而酝酿出了震惊朝野的扬州叛乱。

公元684年的9月,扬州城的一个小酒馆里,几个仕途失意、被贬官的人聚在了一起。一个是沿袭爷爷爵位的李敬业及其兄弟李敬猷,一个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一个是魏思温。同是天涯沦落人,几杯酒下肚都有知己之感,论朝政聊仕途,说到酣处,几个人突然产生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揭竿而起夺天下。造反需要计划,需要有领袖。几个人商量选李敬业当领袖,骆宾王当记室,魏思温当军师,造反计划开始实施。魏思温第一个想到的是能助他一臂之力的人、以前的同僚,监察御史薛仲璋,他是宰相裴炎的外甥。收到魏思温的来信,薛仲璋便要求去扬州检查工作。他一到扬州就将地方宫抓了起来,并伙同其他人打着“匡复庐陵王”的旗号造了反。这个旗号一呼百应,他们的队伍一下子就扩大到十几万人。骆宾王更是写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檄文,当时的名字叫《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后来收到《古文观止》里,改为《讨武霎檄》。文中说武则天有三大罪状。第一大罪状是导致了唐太宗、唐高宗父子乱伦,同时还残酷迫害唐高宗的前任皇后;第二大罪状杀姐屠兄,弑君镇母,说她把哥哥、姐姐、母亲、丈夫都给杀了;第三大罪状包藏祸心,窥窃神器,也就是说武则天图谋不轨想当皇帝。然后歌颂自己的领袖和军队,号召天下人加入。

黄巢起义:

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人黄巢领导的反抗唐朝政府黑暗腐朽残酷统治的农民起义运动,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而敬文公是因为胞弟敬节公参与李敬业扬州叛乱而不是黄巢乱世避固始的

迁福建的姚天明公是为避黄巢乱世从固始迁福建的。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九品芝麻官

37#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09:2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姚闻闻


   经查《陈书》《列传第二十一》“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九世祖信,吴太常亲( ...
姚闻闻 发表于 2013-5-28 21:23

闻闻宗亲:那个“亲”字确实是我多打的一个,这是我打字造成的,发时没有细看,原文是“卿”字。里面的”6“和”12“及“2”应该为“六”“十二”“二”这几个字是因为在这不好写我用6-12-2代写的。其它原文如下,这僧坦垣是确实一起出现的!

《陈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关于姚察记述中的描述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九世祖信吴太常卿有名江左察幼有至性事享以孝闻六岁诵书万余言弱不好弄博奕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以夜继日年十二便能属文父上开府僧坦垣知名梁武代二宫礼遇优厚每得供赐皆回给察兄弟为游学之资......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九品芝麻官

38#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09:40:43 | 只看该作者
《陈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僧坦垣”是同时出现的。
若按“僧坦,垣”断句,那么错字或者避忌的推测是可以成立的,如果是“僧坦垣”那意思就大变了。这《陈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还在那,我想国图或者其它编录人员也不可能马虎到如此地步的去多写一个“坦“或者“垣”字,因为我相信国图的文献是可靠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3-5-29 11:0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5-29 11:42 编辑

回复 38# 固始姚炳建
我是完全相信你是据实誊录的文献,就连阿拉伯数字我也相信是据实誊录的,但有怀疑,因宋时古籍阿拉伯数字是否已知或使用?但还是相信文献就是如此,我们抄时为了方便是可以用此简便的方法的,但发布时一定要还原,因必须知原貌才可正确分析判断,这是学术研究的基础。谢谢你!  我核对的是我藏的几个版本的二十四史,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二十五史》有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有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的影印台湾世界书局出版的《离澡堂四库全书荟要》,此书为500巨册,是修四库全书时专供乾隆皇帝御用的,当时仅缮写了两套,错误很少,二几年在故宫离澡堂 才发现,前几年在台湾才见天日,为学界公认的孤本、善本。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40#
发表于 2013-5-30 09:51:15 | 只看该作者
那这只能说明清人拿不定注意,不能确定是“坦”还是“垣”,干脆把两个字都刻印上了。这是和稀泥。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3-5-28 12:27



    看来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而且久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3 01: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