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pszyy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公之后族谱知多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2-10-27 23:18:40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湖南氏族源流》还是初稿时寻霖先生就与我通过话,那时这部书不叫此名,出版后才叫现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2-10-27 23:28: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2-10-27 23:33 编辑
8 v' R& V% s* U2 U6 X2 E9 {( _

; g- h2 s) E6 J$ X* \8 Q) H这是我藏之书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12-10-27 23:3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2-10-27 23:36 编辑
- ^0 ~: X: V6 `5 N0 d8 {% E# [: `

4 l1 G5 x% T- B这是扉页所列主编:寻霖# {+ S5 N8 G; `7 _
他是学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8 17:14:1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三公之后族谱知多少?》帖是分段发表,断断续续发表,为方便阅读,编个目录:
& u  |4 j# u6 }: E% h      文(1),P1-1#) o' _8 D7 D7 z" h
            (2),P1-2#
3 N5 s! Y& X% e3 B) r            (3),P2-19#2 u2 M3 c2 c' ~9 ]* a$ S; e) E( G/ V
            (4),待续
/ R1 t! t2 A) N- Y            (5),待续2 C  k) K3 j* Q$ }% H; ]
            (6),P3-30#3 T: i& g* g- t
) X# ^/ N) h+ U: o- W
      我发此帖的另一个目的,是请三公后宗亲,像四川姚波一样,晒晒自己手头的或你知道的族谱,这些族谱都是《中国家谱总目》“漏收”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2-10-28 17:55:5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三公之后族谱知多少?》帖是分段发表,断断续续发表,为方便阅读,编个目录:
' ^/ }: p+ \7 F5 i      文(1),P1-1# ...0 |6 ^+ ~' ?6 K( }# Q7 p3 [8 L3 B
pszyyao 发表于 2012-10-28 17:14

' p9 t% B: [! i
5 i4 L' \, [/ Q5 t( u2 k
9 C$ i$ M, [3 G" C; Q# e    过两年吧,把这次同修总谱送一本去.这次花了心血.但也难统计完.已经花了六年了.计划是国图馆一套.江西祖源地一套.这是我了解到的.谢谢钟尧老.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8 22:2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 pszyyao
# K* i9 N! V. a
2 {7 i* j9 r, l- c% D1 k, N+ L8 i1 V/ I
   

所谓大视野是指应将姚良珊及其后代放在姚良能、姚良德、姚良珊3位一家族、即三公系统中加以考虑和考察。

姚良珊3兄弟是汉族、不是侗族,姚良珊的后代姚文献(字君赞)是侗族吗?

姚文献生于正统五年(公元1440),原居沅州(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后避兵乱卜居晃州伞寨(新晃侗族自治县扶罗镇伞寨村)。族谱和民间传说(侗族歌谣《侗歌十二月》)都有姚文献、吴世万和杨天应3异姓兄弟,一道开发了伞寨村一带之说:

“唯有姚世泰之子姚文献,素与吴世万相契。万曾对献公献计及于子孙长远之谋,有将来人稠地窄之虑。文献云:吾亦虑及此事久矣!闻之沿溪而上,百里余,有深山荒野,尚未开辟,有缘得此,乃久远之图。二人决行,忽值杨天应前来,亦欲卜宅,因三人同行,跋践渴极,绝无泉水。杨将竹杆插地,清泉顿涌,喜出望外。姚、吴私语:今日雾开泉涌,莫非天应斯人,乃与结盟兄弟如何?于是三人结为异性兄弟,并规定三姓后代不通婚姻。及至伞寨,过河有鱼履起。公云:美哉!鱼者余也,子孙有余,富贵有余,字异音同,想此即象惟鱼矣, 惟矣之吉兆也。三人鼓掌大笑,于是选择此地居住。三人拟定以姚、杨、吴原字派合并,重新定派为:‘再正通光昌胜秀’,循环使用。”

另一方面,在姚、吴、杨结拜为异姓兄弟和使用“再政通光昌胜秀”(注: 应是“再正通光昌胜秀”)为派字之前,三公之后同修了族谱,姚文献的父辈(其父四十五世姚世泰)“世”字辈已定了三公之后同用的派字:

世文思志子,天永必通惟,正大賢明啟,榮華復(良宗)。

后来,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修宗祠时又续定了以下20字字派:

绍祖本源茂,敦伦景象昌,国朝隆上选,英秀定联芳。

直到现在,吴、杨二姓仍旧沿用这辈字,姚文献的后代曾用过“再正通光昌胜秀”,后来便不再用,又用回三公之后共同约定的派字,故新晃姚氏历代用过的辈字顺序或情况是:

(世文)再正通光昌胜秀,再正通光昌胜秀,华复(良宗),绍祖本源茂,敦伦景象昌,国朝隆尚选,英秀定联芳”(姚文献,四十六世文字辈;其父四十五世世字)

新晃侗族姚氏,确实有三不斋主所说的以“再政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循环使用的典型的少数民族特征。”却也有不是少数民族特征的汉族特征。对吧?

新晃侗族姚氏,还不止派字使用“既有少数民族特征又有汉族特征”,另一事实是,姚文献在新晃的后代,是什么时候成为侗族的?

" \* }3 ^6 |0 y

3 C7 K% `" D5 O* m7 ~6 o! U

(4)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2-10-28 22:40:37 | 只看该作者
前面是的.至于什么时候成为侗族.要由当地人才知道.我无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5:3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0-29 15:56 编辑 6 S  s0 ^: K' q# |

% Y2 U" ^/ Q+ W8 \8 i回复 36# pszyyao
6 C' [2 P+ f, L: O6 n6 h! G

不知道明代时吴世万和杨天应是不是侗族,但我认为:文献是今新晃侗族姚氏始迁祖,但他本人却应是汉族,不会是侗族。说实在话,那时或者根本不存在要认汉族或侗族这回事,或者当时是以汉族为自豪或骄傲的事。

你看是不是挺有趣的?老大姚良能的后代,四川蓬安姚氏(包括姚波和台湾姚丕舜)是汉族,在湘西的姚祖军是侗族;老三姚良珊的后代,更具体更准确地讲,同是姚良珊-文献的后代,在湖南新晃的是侗族,而入川的则是汉族,网名彩云之南的云南昭通姚良文是汉族;在湖北恩施的姚双全(又名姚源贵)是土家族,不知道恩施的姚源盛,还有祖籍恩施来凤县的台湾人姚植,是汉族还是哪一少数民族呢?

姚植,姚植,原籍湖北来凤大河镇,良珊公后二十二世,现住台湾花莲市;去台已60年左右,1990年回乡省亲,“于民国八十三年(公元1994)甲戊暮秋”修来凤姚氏族谱。与姚云翔等合资印《来凤姚氏族谱》(大孝堂梓印),以“姚云翔姚瑜 姚璋同赠”的名义送来凤姚氏每户。姚植在这次修谱中还续定了240字的辈字。

三公之后或姚良珊-文献的后代,在大陆属不同民族,与人为的民族规定和政策有关,一家人,父子、兄弟分属不同民族也不足为奇,内中有利益和利害。

: _/ k& E, E; k
   三不斋主知道姚良珊-文献的后代有这样多民族?知道他们的民族演变吗?
( Z% C% u: ~# Y  [* w
/ e, b3 h, c1 _- o# C( F) A: w8 \7 p- h: j
* ?* ?3 Z1 e! Q' ~0 k% h* W2 l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2-10-29 15:3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8# pszyyao
% `( j1 U) R. i
& g- Q3 V* [+ `% U8 i0 N3 m- M* f. f' x7 E4 |" U6 Y
    姚祖军是良能公后裔.特更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5:5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pszyyao
: p" a: M2 E0 m! q4 l
( G3 R* n  y1 t, r; c: g3 E5 a4 m# I- M- F: e* j
    姚祖军是良能公后裔.特更正.& _8 t4 O8 ~7 x1 s( {/ G) X
1156824942 发表于 2012-10-29 15:35

& c9 T. F0 ]! E* A$ w* ~1 B3 W' i, M$ n- M1 y0 s# T# G% K7 O
3 A) [% v8 x1 @" B1 n8 L! j
    谢谢你的纠正。楼上已更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0 05: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