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安乐寺姚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4:26:28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宋高宗赵构 绍兴三十二年 公元 1162年 壬午年
/ }) b4 ^/ c9 I/ x% V9 x4 Y6 R宋高宗赵构 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 1161年 辛巳年
. I# _6 C2 k3 C2 V( r宋高宗赵构 绍兴三十年 公元 1160年 庚辰年 1 k  }% G6 I: i: n
宋高宗赵构 绍兴二十九年 公元 1159年 己卯年 ' G" |/ C) r- k$ b  R
宋高宗赵构 绍兴二十八年 公元 1158年 戊寅年 # _/ Q* Z: H+ ^; s5 k
宋高宗赵构 绍兴二十七年 公元 1157年 丁丑年
- Q- @0 P8 u! g' I) T: b# ]2 P宋高宗赵构 绍兴二十六年 公元 1156年 丙子年
- K* U# H+ G3 i4 ]宋高宗赵构 绍兴二十五年 公元 1155年 乙亥年
8 R, }2 [6 C  _# c0 l; O, m宋高宗赵构 绍兴二十四年 公元 1154年 甲戌年
6 l& T$ R9 @! k. Z  L; H1 z. W. R1 i宋高宗赵构 绍兴二十三年 公元 1153年 癸酉年 6 Y- d0 ]% n2 T3 a8 l" o* |
宋高宗赵构 绍兴二十二年 公元 1152年 壬申年
% ], m( \/ X' T  q: L宋高宗赵构 绍兴二十一年 公元 1151年 辛未年
9 W$ z  I' t* {: t宋高宗赵构 绍兴二十年 公元 1150年 庚午年 : h$ e- a' {% A7 M. g, {
宋高宗赵构 绍兴十九年 公元 1149年 己巳年 % n6 a# O  B8 h# Z, u% D# m; T
宋高宗赵构 绍兴十八年 公元 1148年 戊辰年 9 j, a1 _3 K9 d$ {
宋高宗赵构 绍兴十七年 公元 1147年 丁卯年
8 f) x' A; K1 [6 C宋高宗赵构 绍兴十六年 公元 1146年 丙寅年
" K! @+ E! l/ e7 \0 o6 }宋高宗赵构 绍兴十五年 公元 1145年 乙丑年 . z% x- O% Y  @" o# l
宋高宗赵构 绍兴十四年 公元 1144年 甲子年 7 B: e9 T/ V8 J
宋高宗赵构 绍兴十三年 公元 1143年 癸亥年
- e# c  h) a  r7 \  [6 d宋高宗赵构 绍兴十二年 公元 1142年 壬戌年
7 _% u4 G& g: m4 {1 |宋高宗赵构 绍兴十一年 公元 1141年 辛酉年 5 B5 n4 \6 o2 w  s; \9 V7 \
宋高宗赵构 绍兴十年 公元 1140年 庚申年 3 a9 R% o/ ~5 d
宋高宗赵构 绍兴九年 公元 1139年 己未年
3 r3 ]2 W  O, r: ?, W3 t9 |$ f宋高宗赵构 绍兴八年 公元 1138年 戊午年 . t9 `6 |1 u. V$ N+ }' v
宋高宗赵构 绍兴七年 公元 1137年 丁巳年 , `( a$ ^0 ?) Z$ y
宋高宗赵构 绍兴六年 公元 1136年 丙辰年 + [/ [4 i( }' u
宋高宗赵构 绍兴五年 公元 1135年 乙卯年 0 @* I, T: I' y" |. R
宋高宗赵构 绍兴四年 公元 1134年 甲寅年
4 @9 H- ~. O4 S, U宋高宗赵构 绍兴三年 公元 1133年 癸丑年
& e) @' Y$ v# z宋高宗赵构 绍兴二年 公元 1132年 壬子年
" q- f# G9 S, g* T  e宋高宗赵构 绍兴元年 公元 1131年 辛亥年
% U% n' G$ B: M6 v: Y. d宋高宗赵构 建炎四年 公元 1130年 庚戌年 & H: {: {2 f4 a& Q9 A. ^6 D. z
宋高宗赵构 建炎三年 公元 1129年 己酉年
; {$ I) t5 O  l  Z9 @! Y6 t宋高宗赵构 建炎二年 公元 1128年 戊申年
0 p# E* a) t- ~3 X宋高宗赵构 建炎元年 公元 1127年 丁未年 / h9 K6 ~0 D9 z9 M; @0 I: O( E9 i, _# y
西夏       
; h8 A2 Z7 m& f6 i+ {西夏末主李睍 保义二年 公元 1227年 丁亥年
; F% O! h  ]7 c' i) C% }$ o西夏献宗李德旺 乾定四年 公元 1226年 丙戌年
1 ^; D  t/ C0 `西夏末主李睍 保义元年 公元 1226年 丙戌年
3 x$ I3 u) y; Y' V$ J西夏献宗李德旺 乾定三年 公元 1225年 乙酉年 8 V- S% x) C% `: x, I
西夏献宗李德旺 乾定二年 公元 1224年 甲申年 8 k/ `& M, M& ~5 J; b7 Q$ a
西夏献宗李德旺 乾定元年 公元 1223年 癸未年 9 c3 n: R0 @9 t8 l
西夏神宗李遵顼 光定元年 公元 1211年 辛未年
9 A8 E, H' }# W8 j7 s西夏襄宗李安全 皇建二年 公元 1211年 辛未年
9 n1 a0 A. m/ U. S8 Q. K* C西夏襄宗李安全 皇建元年 公元 1210年 庚午年
, r7 H% Q: P: I' K西夏襄宗李安全 应天五年 公元 1210年 庚午年 ; g' V4 j# p3 X9 |% E% a
西夏襄宗李安全 应天四年 公元 1209年 己巳年
* Z! Y7 N+ F8 A西夏襄宗李安全 应天三年 公元 1208年 戊辰年 " `) y6 s9 t6 ]
西夏襄宗李安全 应天二年 公元 1207年 丁卯年 6 y  j! h) u3 ~. n, p6 o
西夏桓宗李纯祐 天庆十三年 公元 1206年 丙寅年
: K- ^) M6 A3 R" `& l* `西夏襄宗李安全 应天元年 公元 1206年 丙寅年 6 R+ `) F9 Z% o
西夏桓宗李纯祐 天庆十二年 公元 1205年 乙丑年 5 m, e! |6 f4 ]% N, T3 h/ B8 g
西夏桓宗李纯祐 天庆十一年 公元 1204年 甲子年 3 Z( ?& N/ x$ e' X  E; q
西夏桓宗李纯祐 天庆十年 公元 1203年 癸亥年 1 ]$ w) X+ a( i4 u* b
西夏桓宗李纯祐 天庆九年 公元 1202年 壬戌年 2 A" G+ y/ b# s* n8 w$ o
西夏桓宗李纯祐 天庆八年 公元 1201年 辛酉年 + k) v! O- P1 X
西夏桓宗李纯祐 天庆七年 公元 1200年 庚申年
8 ]( M) E0 ?4 S% V6 h西夏桓宗李纯祐 天庆六年 公元 1199年 己未年 " q$ s% k, N% Q( \9 D0 d
西夏桓宗李纯祐 天庆五年 公元 1198年 戊午年 4 Y6 s9 ?" x. b7 B) q9 h
西夏桓宗李纯祐 天庆四年 公元 1197年 丁巳年 & M* y/ k; ?! b& y. h0 ?
西夏桓宗李纯祐 天庆三年 公元 1196年 丙辰年
5 L, V* W6 Z) h/ h西夏桓宗李纯祐 天庆二年 公元 1195年 乙卯年
8 s) [4 u/ ~& a+ f9 Z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二十五年 公元 1194年 甲寅年
4 _6 _' [: \3 w0 r  H4 \3 q西夏桓宗李纯祐 天庆元年 公元 1194年 甲寅年
9 k6 j. z+ e. ?$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二十四年 公元 1193年 癸丑年 3 i. M+ b7 a7 h( s$ E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二十三年 公元 1192年 壬子年 " p9 W  h3 W* o: v& B" J' c/ h" Q: c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二十二年 公元 1191年 辛亥年
1 t4 m. p- K! K$ r, ^& d5 [; l9 f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二十一年 公元 1190年 庚戌年 / r  j  p  f' x+ m) Y7 G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二十年 公元 1189年 己酉年
9 l) k& h7 H$ {: F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十九年 公元 1188年 戊申年
0 _2 J- s0 E$ }; o( u) U' p*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十八年 公元 1187年 丁未年 ! f6 _4 f1 r" P3 R; n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十七年 公元 1186年 丙午年
6 X8 S( F$ }, t' `4 E&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十六年 公元 1185年 乙巳年 7 Y1 u7 I' ^6 ?+ }$ J) ~, N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十五年 公元 1184年 甲辰年 ' \$ V  p, B+ I4 c8 N6 a5 h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十四年 公元 1183年 癸卯年
. ~  t" z8 r3 {$ U5 w  `; H  O: I+ y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十三年 公元 1182年 壬寅年 : Y2 k4 @, @! {& z; u0 J: R- S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十二年 公元 1181年 辛丑年 ( ^. h( V  O. N/ K1 l$ B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十一年 公元 1180年 庚子年
: N+ D7 J2 @$ D& l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十年 公元 1179年 己亥年 6 p0 |9 U9 b, k: G9 _1 A2 n0 e8 |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九年 公元 1178年 戊戌年 ; t7 H. K+ D- N$ G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八年 公元 1177年 丁酉年
4 {& m8 k' N" \0 `) P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七年 公元 1176年 丙申年
8 i* Z6 d/ J' B4 q( A+ k5 K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六年 公元 1175年 乙未年 8 `) x8 X$ h1 m. y0 X( S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五年 公元 1174年 甲午年
+ s: I5 b3 e6 e/ I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四年 公元 1173年 癸巳年 - I: M+ M$ O' b/ s; h3 `8 P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三年 公元 1172年 壬辰年
( O6 v0 d/ {; b( Q3 c# B5 H4 ?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二年 公元 1171年 辛卯年
( ]/ v( q$ y( {4 V. K0 g# S西夏仁宗李仁孝 乾佑元年 公元 1170年 庚寅年
) x9 @$ n; W) m8 k- e+ K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二十二年 公元 1170年 庚寅年 5 j  {9 q% j) B$ N" r! [) D+ \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二十一年 公元 1169年 己丑年 / v  P& e5 P! J: e' S' K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二十年 公元 1168年 戊子年
* ?# R# T- R1 p6 g6 l# a- j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十九年 公元 1167年 丁亥年
) u: l+ P1 _- H3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十八年 公元 1166年 丙戌年 7 e$ x  Q# e$ l, F% a% M( }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十七年 公元 1165年 乙酉年 9 i) N4 D7 x: d  g0 o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十六年 公元 1164年 甲申年
2 ?+ _+ `1 O0 H7 a% F& N1 i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十五年 公元 1163年 癸未年
2 a/ x! C( {3 V2 `9 o( z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十四年 公元 1162年 壬午年 ( v" p7 K8 |8 i8 u' }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十三年 公元 1161年 辛巳年 6 O" _4 B1 v( X; @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十二年 公元 1160年 庚辰年 ' L6 O+ \: `9 c$ _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十一年 公元 1159年 己卯年 $ Q: h/ j& U, Y% b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十年 公元 1158年 戊寅年 + U, c/ W7 U7 t9 z' x6 T$ J: A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九年 公元 1157年 丁丑年   j9 d0 L' L' v) C  C) K+ o, B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八年 公元 1156年 丙子年   \5 L, b5 C& @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七年 公元 1155年 乙亥年 * T5 y0 S" [0 c- b( Z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六年 公元 1154年 甲戌年 , V' T% ]( |2 G0 d: X1 ?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五年 公元 1153年 癸酉年 ' J0 B5 [2 X! E8 x( G7 t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四年 公元 1152年 壬申年 9 L, e8 ?! _: H; E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三年 公元 1151年 辛未年
/ J+ \2 f/ B) s: i* D. _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二年 公元 1150年 庚午年
( u; U7 U: T$ _5 u西夏仁宗李仁孝 天盛元年 公元 1149年 己巳年
* {! W# `2 p- Q1 l9 o西夏仁宗李仁孝 人庆六年 公元 1149年 己巳年
2 ?$ c6 K4 ~& C# z4 F# u西夏仁宗李仁孝 人庆五年 公元 1148年 戊辰年 * k, H6 K3 w9 f# S0 j; a2 ~
西夏仁宗李仁孝 人庆四年 公元 1147年 丁卯年 2 \8 {; J4 u1 d( N
西夏仁宗李仁孝 人庆三年 公元 1146年 丙寅年 . s2 B2 _, x' K9 F
西夏仁宗李仁孝 人庆二年 公元 1145年 乙丑年
) d% `: x) N7 g# O/ J  e西夏仁宗李仁孝 人庆元年 公元 1144年 甲子年 ( h9 s! G2 Z  }# q6 @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大庆五年 公元 1144年 甲子年
8 w' V: D7 V5 ?) }4 Q- g# d西夏仁宗李仁孝 大庆四年 公元 1143年 癸亥年 9 }6 D2 L0 _0 L$ Q4 T# Y: C
西夏仁宗李仁孝 大庆三年 公元 1142年 壬戌年
$ S6 g; f/ ~6 k0 G8 \9 a西夏仁宗李仁孝 大庆二年 公元 1141年 辛酉年
7 G! e, b/ _8 Y1 ^9 ?西夏崇宗李乾顺 大德六年 公元 1140年 庚申年
% |; [1 y/ ~8 W西夏仁宗李仁孝 大庆元年 公元 1140年 庚申年
; W* ~. K6 l6 Y# U/ R1 m: |西夏崇宗李乾顺 大德五年 公元 1139年 己未年 9 q; j8 K8 ]' K7 l0 v% \
西夏崇宗李乾顺 大德四年 公元 1138年 戊午年 : S" u3 e  r5 r5 k* Z
西夏崇宗李乾顺 大德三年 公元 1137年 丁巳年 ! f% W# I9 ~# ~) }# F7 _
西夏崇宗李乾顺 大德二年 公元 1136年 丙辰年 7 Z3 O0 i3 ~+ k* |- T0 J2 P
西夏崇宗李乾顺 大德元年 公元 1135年 乙卯年
6 H$ F  S6 N- o4 J8 l西夏崇宗李乾顺 正德八年 公元 1134年 甲寅年
8 u" s1 A  b* {/ P西夏崇宗李乾顺 正德七年 公元 1133年 癸丑年 1 [4 {4 n0 c! K  R  i0 h
西夏崇宗李乾顺 正德六年 公元 1132年 壬子年
' e$ _4 n4 ^' k! O. j西夏崇宗李乾顺 正德五年 公元 1131年 辛亥年 ) |1 X% K& c& y3 ]5 Z6 N
西夏崇宗李乾顺 正德四年 公元 1130年 庚戌年
3 c0 L2 r- Z% E; u! Z西夏崇宗李乾顺 正德三年 公元 1129年 己酉年 $ h% Z& B+ G9 _6 j7 b  S
西夏崇宗李乾顺 正德二年 公元 1128年 戊申年
! }6 @' M3 O8 s2 q7 k' z西夏崇宗李乾顺 元德九年 公元 1127年 丁未年 ; U" G" k/ G" v  b/ W( c
西夏崇宗李乾顺 正德元年 公元 1127年 丁未年
8 I( p8 |$ N" I7 N- z4 m) }, b" C5 E西夏崇宗李乾顺 元德八年 公元 1126年 丙午年 0 e. d$ K, Z/ g5 b4 o* ~) b8 U
西夏崇宗李乾顺 元德七年 公元 1125年 乙巳年 % @4 X: v5 t4 X+ t
西夏崇宗李乾顺 元德六年 公元 1124年 甲辰年 ) o9 O: L4 @$ ?
西夏崇宗李乾顺 元德五年 公元 1123年 癸卯年 / Z- n4 M- Q% k! v3 \' n: c
西夏崇宗李乾顺 元德四年 公元 1122年 壬寅年
8 Y) A" |) S. d8 V. A' d" B5 b+ ~6 Y西夏崇宗李乾顺 元德三年 公元 1121年 辛丑年
8 \" I* A% r2 b) Q4 a0 N8 G西夏崇宗李乾顺 元德二年 公元 1120年 庚子年
0 k- ]+ L1 A+ U! ?; R西夏崇宗李乾顺 元德元年 公元 1119年 己亥年
  B: Y! u  n2 F& X9 z: {% D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十五年 公元 1118年 戊戌年
1 _2 u' S  v& \+ S& ^& G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十四年 公元 1117年 丁酉年
9 \1 m/ w, e( v6 R1 H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十三年 公元 1116年 丙申年 2 W# z  @# q7 [
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十二年 公元 1115年 乙未年
- z- y$ I) {3 I' ?1 B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十一年 公元 1114年 甲午年
6 Q' l$ m/ v( }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十年 公元 1113年 癸巳年
+ b- z/ K. r5 r* Y& h; R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九年 公元 1112年 壬辰年
( k" F- s; L( L& ?7 P" ~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八年 公元 1111年 辛卯年 4 v5 I$ @# N+ y; S  B) F
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七年 公元 1110年 庚寅年 ' p. U2 e3 `4 h4 ^1 ]" \( a4 V+ u/ N
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六年 公元 1109年 己丑年
9 l  o5 c2 J2 i3 d. Z: r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五年 公元 1108年 戊子年 % q! ]4 x, J  X: o4 S
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四年 公元 1107年 丁亥年
8 _' p" r! {) Y8 _( `: B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三年 公元 1106年 丙戌年
5 u  \/ q9 Y8 ^* p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二年 公元 1105年 乙酉年 ) V# m4 _3 n2 x5 p
西夏崇宗李乾顺 雍宁元年 公元 1104年 甲申年 7 _2 B4 B9 F4 \& Y& R, K) n5 L
西夏崇宗李乾顺 贞观三年 公元 1103年 癸未年 ) }. C( i% ~- ]  c% v( a
西夏崇宗李乾顺 贞观二年 公元 1102年 壬午年
6 D. n2 u, F& Q4 N: d西夏崇宗李乾顺 贞观元年 公元 1101年 辛巳年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4:27:31 | 只看该作者
西夏崇宗李乾顺 永安三年 公元 1100年 庚辰年
! ?( h: L: A3 c( Y' H西夏崇宗李乾顺 永安二年 公元 1099年 己卯年 , R. u/ _/ k" _
西夏崇宗李乾顺 永安元年 公元 1098年 戊寅年 ! X7 o4 ?' _; v1 W/ L  }' @# E
西夏崇宗李乾顺 天佑民安八年 公元 1097年 丁丑年
( z. W0 C, z, d3 Z6 O, d西夏崇宗李乾顺 天佑民安七年 公元 1096年 丙子年 , J- I7 C* P2 i! {9 ]
西夏崇宗李乾顺 天佑民安六年 公元 1095年 乙亥年
2 u% O, D" \9 R/ O1 {! ^西夏崇宗李乾顺 天佑民安五年 公元 1094年 甲戌年
  G" Z. s* R7 H; M& H; o西夏崇宗李乾顺 天佑民安四年 公元 1093年 癸酉年 9 n$ g6 u- ?6 A( k4 i+ r( s9 w
西夏崇宗李乾顺 天佑民安三年 公元 1092年 壬申年
$ b% g% T- {/ @1 }- {西夏崇宗李乾顺 天佑民安二年 公元 1091年 辛未年 + m- p) S$ m/ w9 Q& |
西夏崇宗李乾顺 天佑民安元年 公元 1090年 庚午年 * w* p2 Q9 {+ |$ J6 p' T/ I
西夏惠宗李秉常 天安礼定元年 公元 1086年 丙寅年
3 _6 ]( p! L; H4 Y1 M西夏惠宗李秉常 大安元年十一年 公元 1085年 乙丑年
1 w# t! u$ \# v8 e5 I* M- j西夏惠宗李秉常 大安元年十年 公元 1084年 甲子年   N& j0 X5 I4 k6 I) t. H
西夏惠宗李秉常 大安元年九年 公元 1083年 癸亥年
% P" y7 g0 z7 z+ r( C0 A西夏惠宗李秉常 大安元年八年 公元 1082年 壬戌年 2 D6 A6 H. |2 r% L" U" W
西夏惠宗李秉常 大安元年七年 公元 1081年 辛酉年 9 p9 P$ i( N7 `6 I& t$ \" @/ a
西夏惠宗李秉常 大安元年六年 公元 1080年 庚申年 5 r! S0 n; U4 g
西夏惠宗李秉常 大安元年五年 公元 1079年 己未年
: J0 n3 ^% h4 R+ G' q4 T西夏惠宗李秉常 大安元年四年 公元 1078年 戊午年
2 Z. q2 |( N9 X西夏惠宗李秉常 大安元年三年 公元 1077年 丁巳年 0 u) X! ?/ J; h5 d  H- b
西夏惠宗李秉常 大安元年二年 公元 1076年 丙辰年 + O6 h) Y( U( e# s  |' ?0 X; I3 t
西夏惠宗李秉常 大安元年元年 公元 1075年 乙卯年 / k/ \0 B  U" Q, w: j
西夏惠宗李秉常 天赐礼盛国庆五年 公元 1074年 甲寅年 3 D4 Z9 _. _- C
西夏惠宗李秉常 天赐礼盛国庆四年 公元 1073年 癸丑年 , z  r% T$ l- o, G1 e& E( W
西夏惠宗李秉常 天赐礼盛国庆三年 公元 1072年 壬子年
: W* Y" _+ n/ L' J西夏惠宗李秉常 天赐礼盛国庆二年 公元 1071年 辛亥年
- h# T! _( n- l+ w西夏惠宗李秉常 天赐礼盛国庆元年 公元 1070年 庚戌年
/ X8 k! W8 P  W5 t. ~$ ]5 q1 c4 r西夏惠宗李秉常 乾道二年 公元 1069年 己酉年 $ O& f! S* N- m" p" ~" z8 b" @3 j
西夏惠宗李秉常 乾道元年 公元 1068年 戊申年
! h5 H  L  \* b; b西夏毅宗李谅祚 拱化二年 公元 1064年 甲辰年
1 \: |- t2 B% s西夏毅宗李谅祚 拱化元年 公元 1063年 癸卯年
/ L0 X' v" j9 C# Z& [# y; `; w- c" P西夏毅宗李谅祚 奲都七年 公元 1063年 癸卯年
8 Q# d2 ?/ L# v- }; ?$ K- n7 Z+ F西夏毅宗李谅祚 奲都六年 公元 1062年 壬寅年 # i7 l; h" o1 w9 V3 I9 n
西夏毅宗李谅祚 奲都五年 公元 1061年 辛丑年
/ |" b4 A' y1 L+ C- b. N( O西夏毅宗李谅祚 奲都四年 公元 1060年 庚子年
% i. d  o) O2 K/ I' \2 C西夏毅宗李谅祚 奲都三年 公元 1059年 己亥年
  G+ H1 j/ E  J2 O) \# h西夏毅宗李谅祚 奲都二年 公元 1058年 戊戌年 ; G( i# T) E) B$ ?! x6 n
西夏毅宗李谅祚 奲都元年 公元 1057年 丁酉年
% g' s/ L# ]& }  |, e西夏毅宗李谅祚 福圣承道三年 公元 1055年 乙未年
  N4 x3 h2 P+ I6 h# k2 [0 }西夏毅宗李谅祚 福圣承道二年 公元 1054年 甲午年
. h6 D" e  `9 S3 N: I1 }0 e西夏毅宗李谅祚 福圣承道元年 公元 1053年 癸巳年
  M3 n! F$ ]- Q9 E1 A- \西夏毅宗李谅祚 天佑垂圣元年三年 公元 1052年 壬辰年
, T" Q# C4 S7 v3 _2 q8 I6 Q3 y西夏毅宗李谅祚 天佑垂圣元年二年 公元 1051年 辛卯年 / ^1 N, U! _2 h/ ~, N& Y
西夏毅宗李谅祚 天佑垂圣元年元年 公元 1050年 庚寅年
& S/ ]* y( A1 |/ z; Q( o; n西夏毅宗李谅祚 延嗣宁国二年 公元 1050年 庚寅年 : V1 Q; v; v* ~0 i0 L- X8 B( l  P
西夏景宗李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十二年 公元 1049年 己丑年 ) j! t6 u# _6 }8 @
西夏毅宗李谅祚 延嗣宁国元年 公元 1049年 己丑年
! R0 K. O, O. a3 q西夏景宗李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 公元 1048年 戊子年
* H+ e! N  q. d3 M  a5 T. ?+ p& O西夏景宗李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十年 公元 1047年 丁亥年 ) n+ T$ L# ]$ D
西夏景宗李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九年 公元 1046年 丙戌年
: X2 I1 z( ?$ P西夏景宗李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八年 公元 1045年 乙酉年 & F  s! ^; o2 {! O) _
西夏景宗李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七年 公元 1044年 甲申年 9 e, I" u: N) ?
西夏景宗李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六年 公元 1043年 癸未年 ( Z% |, c7 X* o" ]# i8 W1 C
西夏景宗李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五年 公元 1042年 壬午年
8 p" A6 w) e+ E' O) s# Y6 w! ?) H西夏景宗李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四年 公元 1041年 辛巳年
- \3 b. m+ C  Y+ u+ z! C西夏景宗李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三年 公元 1040年 庚辰年 , P3 [) E6 p7 P, u0 \
西夏景宗李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二年 公元 1039年 己卯年
) O; z% {8 ]/ p6 o; Q0 W西夏景宗李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元年 公元 1038年 戊寅年
' g0 B' n) B6 `9 y2 M西夏景宗李元昊 广运三年 公元 1036年 丙子年
3 T* a9 O* I0 q2 B1 [西夏景宗李元昊 广运二年 公元 1035年 乙亥年 ; L) x# U* e  J5 d0 W" Z1 X
西夏景宗李元昊 广运元年 公元 1034年 甲戌年
9 G* S( ~: d9 b9 X& n( U西夏景宗李元昊 显道三年 公元 1034年 甲戌年
6 v) w1 D0 f" B  o- |5 G( ]) j西夏景宗李元昊 开运元年 公元 1034年 甲戌年 ! J. _: a3 h# r# v$ y4 u: K
西夏景宗李元昊 显道二年 公元 1033年 癸酉年
, ]& O7 o# V6 m- @2 a: T西夏景宗李元昊 显道元年 公元 1032年 壬申年
0 D$ r0 W# M. j+ u, ~( I* V辽        # h1 I1 I) [+ a; K4 h$ p: S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宝大五年 公元 1125年 乙巳年
- N/ @7 g& U" Z8 A5 O/ T' a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宝大四年 公元 1124年 甲辰年
2 W) [& d/ q1 y+ \/ C3 s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宝大三年 公元 1123年 癸卯年
0 L6 D$ H4 k$ ~" {/ O, `+ X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宝大二年 公元 1122年 壬寅年 : X3 c2 l3 F2 F) i9 {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宝大元年 公元 1121年 辛丑年
; l& \7 u: A& b" `; s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天庆十年 公元 1120年 庚子年 : j) M8 c6 ]2 X' k& ~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天庆九年 公元 1119年 己亥年
/ b: @3 Y) C; y- ?1 z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天庆八年 公元 1118年 戊戌年 " k# h2 d& {) X) e: \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天庆七年 公元 1117年 丁酉年
6 x/ H! c/ A' T. R" U! d; h2 g& S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天庆六年 公元 1116年 丙申年
: J9 F! L( c9 L) G- `0 \7 ^- t/ t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天庆五年 公元 1115年 乙未年
- [2 l- ], z  C/ G2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天庆四年 公元 1114年 甲午年 % f" a3 [" }% i, A9 x# I3 n- e; O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天庆三年 公元 1113年 癸巳年
4 L/ K/ ^9 p8 f9 e) M# r' f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天庆二年 公元 1112年 壬辰年
  A5 u* U1 B( Q0 b% h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天庆元年 公元 1111年 辛卯年
6 c$ x" N" H) }, c* \7 O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统十年 公元 1110年 庚寅年
1 P2 P+ M" p! G7 ]& `! s) E  G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统九年 公元 1109年 己丑年
. Q! l/ x, r8 b. |) \  o4 R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统八年 公元 1108年 戊子年
% ~3 D/ n4 l( j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统七年 公元 1107年 丁亥年 . C% p% h, P) T. E& d& V4 ^5 P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统六年 公元 1106年 丙戌年
8 D  Y1 R2 |# L" ^, g  f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统五年 公元 1105年 乙酉年
9 g) c; n, C" S; A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统四年 公元 1104年 甲申年 9 ]# U0 {) b4 K2 @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统三年 公元 1103年 癸未年 . b- Y' x: X, P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统二年 公元 1102年 壬午年 ' C# \" \5 J, B4 \/ M6 {# O- V( X- ~; [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统元年 公元 1101年 辛巳年 $ W* s# `' W: S. l9 O$ t7 n
辽道宗耶律洪基 寿昌四年 公元 1098年 戊寅年
2 X* X! O/ b. l. |! e; _( X* U' a7 m8 `辽道宗耶律洪基 寿昌三年 公元 1097年 丁丑年 & C( a1 Z5 k3 T
辽道宗耶律洪基 寿昌二年 公元 1096年 丙子年
8 Q/ |+ Y7 `  ~7 c辽道宗耶律洪基 寿昌元年 公元 1095年 乙亥年 " C9 k. W  o; h, [
辽道宗耶律洪基 大安二年 公元 1086年 丙寅年
) D( N/ H" u5 u, j' W辽道宗耶律洪基 大安元年 公元 1085年 乙丑年 ( @4 M" r! w. b) M' A2 ^8 }8 J% L, Q
辽道宗耶律洪基 咸雍四年 公元 1068年 戊申年
3 l$ N1 h2 L! f$ v5 V辽道宗耶律洪基 咸雍三年 公元 1067年 丁未年
7 j% Q# }/ v0 {) v$ b% y1 g6 D辽道宗耶律洪基 咸雍二年 公元 1066年 丙午年
3 i6 Y) u6 z% A, Z( f辽道宗耶律洪基 咸雍元年 公元 1065年 乙巳年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4:28:26 | 只看该作者
辽道宗耶律洪基 清宁三年 公元 1057年 丁酉年
8 `! l2 E& l( v辽道宗耶律洪基 清宁二年 公元 1056年 丙申年 # R* V% ~5 N# j* ~  C- N
辽道宗耶律洪基 清宁元年 公元 1055年 乙未年 - Z2 j8 A: ^, p" P* i
辽兴宗耶律宗真 重熙元年 公元 1032年 壬申年 & B! M5 l! C- o7 R8 T! _( D$ f; N
辽兴宗耶律宗真 景福二年 公元 1032年 壬申年
4 O$ J. A, A9 R' Z辽圣宗耶律隆绪 太平十一年 公元 1031年 辛未年 . l" p' }: c1 K7 x( C) H/ M9 E
辽兴宗耶律宗真 景福元年 公元 1031年 辛未年
+ S8 @$ M1 U" e8 @2 I& e3 J辽圣宗耶律隆绪 太平十年 公元 1030年 庚午年 ) Q& l+ I0 h$ X; s1 a" d
辽圣宗耶律隆绪 太平九年 公元 1029年 己巳年
- k+ N) S0 @6 z3 L辽圣宗耶律隆绪 太平八年 公元 1028年 戊辰年
' j  R  a5 P' ]& r辽圣宗耶律隆绪 太平七年 公元 1027年 丁卯年
8 K; r1 P. r( z辽圣宗耶律隆绪 太平六年 公元 1026年 丙寅年
: s8 t& J, t( c# l' ?- |辽圣宗耶律隆绪 太平五年 公元 1025年 乙丑年 + o% b; F. X5 y/ {# R6 c3 d
辽圣宗耶律隆绪 太平四年 公元 1024年 甲子年
1 z; c6 B2 S# x辽圣宗耶律隆绪 太平三年 公元 1023年 癸亥年 3 r) D: N% C: F. I3 U6 u; M7 V1 R; c
辽圣宗耶律隆绪 太平二年 公元 1022年 壬戌年 & H# _. b3 l8 Z1 R
辽圣宗耶律隆绪 太平元年 公元 1021年 辛酉年
1 |% o' T. t- l& a5 [8 Q. E6 E1 D辽圣宗耶律隆绪 开泰十年 公元 1021年 辛酉年
/ h$ f- i$ U4 X辽圣宗耶律隆绪 开泰九年 公元 1020年 庚申年
0 y+ B. \8 p: K% I$ T0 i辽圣宗耶律隆绪 开泰八年 公元 1019年 己未年 7 e% Q$ \& N* f* t
辽圣宗耶律隆绪 开泰七年 公元 1018年 戊午年 ; g0 B6 A1 ?! w
辽圣宗耶律隆绪 开泰六年 公元 1017年 丁巳年 1 J0 s2 `- T+ C7 V, v
辽圣宗耶律隆绪 开泰五年 公元 1016年 丙辰年 7 e( g7 }" W1 }3 u7 M7 v
辽圣宗耶律隆绪 开泰四年 公元 1015年 乙卯年   m+ [' V8 u1 Z# h8 y& a, s% V
辽圣宗耶律隆绪 开泰三年 公元 1014年 甲寅年
& K4 P: J7 \4 M; o1 W辽圣宗耶律隆绪 开泰二年 公元 1013年 癸丑年 2 o' _) Y  C! i% e5 u
辽圣宗耶律隆绪 开泰元年 公元 1012年 壬子年 ! i& ]0 N$ V" c, Q4 l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三十年 公元 1012年 壬子年 ; c) P& T. W: i1 I) B% Z& e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二十九年 公元 1011年 辛亥年
3 h4 b( [# B& C( G4 q6 e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二十八年 公元 1010年 庚戌年   o  L/ R3 n# ?7 k3 ^) r6 P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二十七年 公元 1009年 己酉年
% H4 ]1 R" x$ d( J(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二十六年 公元 1008年 戊申年
2 J1 Z* a1 f; s8 t9 F8 r- O) J) |+ h$ d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二十五年 公元 1007年 丁未年   e9 k+ g0 U0 M( X" f9 |, [9 e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二十四年 公元 1006年 丙午年 $ k+ v; [9 h: }4 }8 e& l' h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二十三年 公元 1005年 乙巳年
# V9 Q, E5 i' X" p(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二十二年 公元 1004年 甲辰年
1 b: S/ m2 [$ V$ s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二十一年 公元 1003年 癸卯年
: R) B6 z$ [6 D6 w& z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二十年 公元 1002年 壬寅年 : |0 ~8 q- U6 @- Q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十九年 公元 1001年 辛丑年
$ g1 O2 Y/ g" h0 z0 m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十八年 公元 1000年 庚子年
$ f$ M" g3 r2 Z2 U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十七年 公元 999年 己亥年 ! a' D( I8 U  A- e$ C/ a' B- y& Y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十六年 公元 998年 戊戌年 / O0 Z9 |9 ]( ]: |! ?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十五年 公元 997年 丁酉年
2 h: o" x9 }2 l& n7 l, D4 L* H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十四年 公元 996年 丙申年
  g' p3 F' S$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十三年 公元 995年 乙未年 : V" m9 F' T: T5 I  N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十二年 公元 994年 甲午年 / W" ?. ?6 p1 |5 j9 }& W- q( [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十一年 公元 993年 癸巳年 ( S4 ?# I7 M5 c; B  P# `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十年 公元 992年 壬辰年 3 n* h; V. y9 t9 L7 f" g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九年 公元 991年 辛卯年 3 b! q8 y  O; V- n. @7 Y  w3 y! S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八年 公元 990年 庚寅年 # B( O" X! [# l( ^' w8 r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七年 公元 989年 己丑年 ! R$ P6 I" Z/ b0 V4 z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六年 公元 988年 戊子年
- |" e( g; n2 i1 |! O8 m2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五年 公元 987年 丁亥年 4 I8 p+ N8 a' R0 G  Q3 ]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四年 公元 986年 丙戌年 1 d& O* D( i1 y/ S9 k4 ^, c) [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三年 公元 985年 乙酉年
- i& h8 ^$ C1 @. ]6 P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二年 公元 984年 甲申年 * S+ y; H; M- f
辽圣宗耶律隆绪 统和元年 公元 983年 癸未年 1 |$ [! d4 s$ R; T
辽景宗耶律贤 保宁十一年 公元 979年 己卯年 * W& A7 h3 q& c( E
辽景宗耶律贤 保宁十年 公元 978年 戊寅年
+ N9 L: t% M: k; S5 Y" g辽景宗耶律贤 保宁九年 公元 977年 丁丑年
( r/ U0 C7 f# T3 w& a/ C辽景宗耶律贤 保宁八年 公元 976年 丙子年 - r: T1 N* q! E. O& O) P+ Z7 ]- d/ z9 i
辽景宗耶律贤 保宁七年 公元 975年 乙亥年
* i& b  `" {& r7 b辽景宗耶律贤 保宁六年 公元 974年 甲戌年 # x) q% \  A! f& h0 R( y5 g
辽景宗耶律贤 保宁五年 公元 973年 癸酉年 2 d" N) N  N, C' ?& ?6 U
辽景宗耶律贤 保宁四年 公元 972年 壬申年 + s- w1 C8 r& o9 F0 }3 Z
辽景宗耶律贤 保宁三年 公元 971年 辛未年   y9 i* L0 N( F& G( }( i
辽景宗耶律贤 保宁二年 公元 970年 庚午年
1 t/ Y. e8 K' F1 f9 |$ k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十九年 公元 969年 己巳年 ; ^2 n) ^4 b' F2 \
辽景宗耶律贤 保宁元年 公元 969年 己巳年
' N; Z9 v" O" |% f+ p" x  U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十八年 公元 968年 戊辰年
/ Z! T, E& \4 f: D1 W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十七年 公元 967年 丁卯年
! z) P. i8 b3 D7 }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十六年 公元 966年 丙寅年 2 _  i5 @7 r5 v! O# ~4 `
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十五年 公元 965年 乙丑年 . h7 F& `! B4 M/ C+ p
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十四年 公元 964年 甲子年 - R* ]; x( X  s  y
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十三年 公元 963年 癸亥年 ! y! e' W. q' a4 Y$ W, ?4 X
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十二年 公元 962年 壬戌年
2 {3 f1 s3 g* E4 e3 Z8 }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十一年 公元 961年 辛酉年 4 t6 U2 ^4 a; ?/ p/ w! n
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十年 公元 960年 庚申年 0 d4 k+ J0 @8 S9 [
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九年 公元 959年 己未年 ) ~4 p& c0 y  y/ ~
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八年 公元 958年 戊午年 + R# O+ N7 [# s* c+ S1 C8 F8 V
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七年 公元 957年 丁巳年 : X% S6 I( J' _, t
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六年 公元 956年 丙辰年 # r# N7 t& I5 L# R
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五年 公元 955年 乙卯年
1 P+ o: i9 j; G2 A5 N& o# ~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四年 公元 954年 甲寅年
' y: i  S: p5 b3 l  q" |" Y; H1 q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三年 公元 953年 癸丑年
  r6 E  w% m  Q' L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二年 公元 952年 壬子年
5 I/ @; e7 F; ?' J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元年 公元 951年 辛亥年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4:29:13 | 只看该作者
北宋  
3 R9 l5 W/ s' f. L宋钦宗赵桓 靖康二年 公元 1127年 丁未年 - i9 I0 p# d" Q5 c: M- ^
宋钦宗赵桓 靖康元年 公元 1126年 丙午年 ' q+ H7 q$ F# {4 M+ i
宋徽宗赵佶 宣和七年 公元 1125年 乙巳年
. e8 h, F8 ]" t* ~3 }宋徽宗赵佶 宣和六年 公元 1124年 甲辰年 . ~2 U& k4 q( N& R
宋徽宗赵佶 宣和五年 公元 1123年 癸卯年
6 W- H% Z  V0 i, {% r; l宋徽宗赵佶 宣和四年 公元 1122年 壬寅年 + A3 L+ Q$ Q8 A" |" O
宋徽宗赵佶 宣和三年 公元 1121年 辛丑年 # L; Y, a- K6 ^
宋徽宗赵佶 宣和二年 公元 1120年 庚子年 / v" V; w# Z+ ?
宋徽宗赵佶 宣和元年 公元 1119年 己亥年 ! J' I5 H; h1 u3 }9 w# O
宋徽宗赵佶 重和二年 公元 1119年 己亥年
% ?8 g9 a( S3 l9 l8 f/ e宋徽宗赵佶 政和八年 公元 1118年 戊戌年
& @6 ~& _' D2 A' ]宋徽宗赵佶 重和元年 公元 1118年 戊戌年 ! ^- N" V0 c6 T; t" o# m5 @6 r
宋徽宗赵佶 政和七年 公元 1117年 丁酉年 - W& c$ X1 U( y$ m
宋徽宗赵佶 政和六年 公元 1116年 丙申年 2 I8 w5 w1 i  G) Z2 a$ M
宋徽宗赵佶 政和五年 公元 1115年 乙未年
$ I9 J4 t4 j' g, [- x; ?9 n宋徽宗赵佶 政和四年 公元 1114年 甲午年 ! E- h: K3 b: b% l! N
宋徽宗赵佶 政和三年 公元 1113年 癸巳年
- L+ G, t% O5 W9 A  r: E1 ]宋徽宗赵佶 政和二年 公元 1112年 壬辰年
& n2 G" g3 m# q. V4 X0 j8 ]; G宋徽宗赵佶 政和元年 公元 1111年 辛卯年 5 v/ v# y( z' |* d* Y
宋徽宗赵佶 大观四年 公元 1110年 庚寅年
" e6 M+ ^/ g6 ?1 u' ]  l' ?0 s宋徽宗赵佶 大观三年 公元 1109年 己丑年 - U0 \7 s7 C9 H7 l9 O# ]
宋徽宗赵佶 大观二年 公元 1108年 戊子年
5 Y! V/ W4 L! q; |$ y* y! B3 Y宋徽宗赵佶 大观元年 公元 1107年 丁亥年 8 L& O6 L% a( g& `4 I- t0 G
宋徽宗赵佶 崇宁五年 公元 1106年 丙戌年
1 ?( O- `6 c! @宋徽宗赵佶 崇宁四年 公元 1105年 乙酉年
  V! s0 J+ K7 ^( _宋徽宗赵佶 崇宁三年 公元 1104年 甲申年
5 ]4 y% a  l1 W) j  B/ e! R5 r宋徽宗赵佶 崇宁二年 公元 1103年 癸未年 4 Y0 M4 ?' H' j* I* k) c4 X6 q4 A
宋徽宗赵佶 崇宁元年 公元 1102年 壬午年 ! d/ d7 \& t% D
宋徽宗赵佶 建中靖国元年 公元 1101年 辛巳年 ! u9 i* W) y/ z2 T3 ^1 _% Y- o
宋哲宗赵煦 元符三年 公元 1100年 庚辰年
( `' O# U& U; r+ D* h' e+ w& q; W宋哲宗赵煦 元符二年 公元 1099年 己卯年 4 `; [+ I+ W+ a3 z- D! ?* ~0 |
宋哲宗赵煦 元符元年 公元 1098年 戊寅年 / b8 D0 [# z; ^% [
宋哲宗赵煦 绍圣五年 公元 1098年 戊寅年
. z1 N9 l3 }3 V& O& T/ G宋哲宗赵煦 绍圣四年 公元 1097年 丁丑年 2 l; I' s& p" w. L! R
宋哲宗赵煦 绍圣三年 公元 1096年 丙子年 . B9 u' D& d. I
宋哲宗赵煦 绍圣二年 公元 1095年 乙亥年
  c' l7 j0 |& I6 v) f4 H6 m8 N, q8 R4 f宋哲宗赵煦 元祐九年 公元 1094年 甲戌年
2 X- |6 H/ i- W" V, h) k9 A宋哲宗赵煦 绍圣元年 公元 1094年 甲戌年
- q" g( X0 \7 e6 M( z2 s宋哲宗赵煦 元祐八年 公元 1093年 癸酉年
- V$ E3 [- Q- j7 U, K7 D1 ~" @* D- e宋哲宗赵煦 元祐七年 公元 1092年 壬申年 . t/ [/ w" U2 B
宋哲宗赵煦 元祐六年 公元 1091年 辛未年
* K4 y5 W* m2 T+ u宋哲宗赵煦 元祐五年 公元 1090年 庚午年
& _! J- E: a9 {# [- z( Z宋哲宗赵煦 元祐四年 公元 1089年 己巳年
: ^! h+ k$ f1 J  F9 t# y! t) V1 w宋哲宗赵煦 元祐三年 公元 1088年 戊辰年
/ R* e3 O5 U% ?宋哲宗赵煦 元祐二年 公元 1087年 丁卯年
' }7 l& U  Q! F" d5 q; M) r宋哲宗赵煦 元祐元年 公元 1086年 丙寅年
* Q' v% _# d$ y% Z) X! O- [宋神宗赵顼 元丰八年 公元 1085年 乙丑年 ; c" t  n9 B0 N0 K7 M! T
宋神宗赵顼 元丰七年 公元 1084年 甲子年 # H$ v3 p, t# |+ b! t3 n
宋神宗赵顼 元丰六年 公元 1083年 癸亥年 2 W' D+ S) s0 U$ |( s* p$ S  Y
宋神宗赵顼 元丰五年 公元 1082年 壬戌年 ) I( X* X8 q( x& v' n
宋神宗赵顼 元丰四年 公元 1081年 辛酉年
. j; \2 D9 ?, q: @+ F4 M; N) s  m! S宋神宗赵顼 元丰三年 公元 1080年 庚申年
& {7 h) S- s' G9 d宋神宗赵顼 元丰二年 公元 1079年 己未年 * I) V) Y( g/ A" Q
宋神宗赵顼 元丰元年 公元 1078年 戊午年 - q% D5 l0 i0 q2 v' e9 I
宋神宗赵顼 熙宁十年 公元 1077年 丁巳年 9 `& B* W3 r, u( D2 I. p
宋神宗赵顼 熙宁九年 公元 1076年 丙辰年
: B# C. l8 O' K) b+ B宋神宗赵顼 熙宁八年 公元 1075年 乙卯年 8 z0 f- d7 N# I7 r
宋神宗赵顼 熙宁七年 公元 1074年 甲寅年 4 @' ^, a# n8 k: V9 M
宋神宗赵顼 熙宁六年 公元 1073年 癸丑年 / ?) N8 |4 a0 T
宋神宗赵顼 熙宁五年 公元 1072年 壬子年 # X! Z7 B' y/ C2 s
宋神宗赵顼 熙宁四年 公元 1071年 辛亥年 7 C" j0 i, g2 h7 E
宋神宗赵顼 熙宁三年 公元 1070年 庚戌年 / V7 e- ~' R  g2 f
宋神宗赵顼 熙宁二年 公元 1069年 己酉年
( W! B/ v, l* A/ X宋神宗赵顼 熙宁元年 公元 1068年 戊申年 ( M; ~& k, {$ n( |' J+ o0 u) G3 ^; H3 x
宋英宗赵曙 治平四年 公元 1067年 丁未年
! ~  c" l% U; i) ]宋英宗赵曙 治平三年 公元 1066年 丙午年 " T, I+ V) I" H
宋英宗赵曙 治平二年 公元 1065年 乙巳年 8 a. Y7 ?& ^. p6 v8 w6 w
宋英宗赵曙 治平元年 公元 1064年 甲辰年
. L+ A; W& f# D+ S& V( P宋仁宗赵祯 嘉佑八年 公元 1063年 癸卯年
- w" _0 I8 a7 Q宋仁宗赵祯 嘉佑七年 公元 1062年 壬寅年
9 V5 x9 L. Y6 x/ h+ [# t宋仁宗赵祯 嘉佑六年 公元 1061年 辛丑年
5 K5 u7 B% T/ _: A% L7 ^# \$ O% y( {宋仁宗赵祯 嘉佑五年 公元 1060年 庚子年
- F2 G6 M: {( |' R7 B. E宋仁宗赵祯 嘉佑四年 公元 1059年 己亥年 ! z9 q, Z& s4 n2 `" w. D) w/ P; d8 H
宋仁宗赵祯 嘉佑三年 公元 1058年 戊戌年
7 ~, u. |9 t$ _. b7 c宋仁宗赵祯 嘉佑二年 公元 1057年 丁酉年
  |1 ]3 ^) h% K# G* B! ^5 a宋仁宗赵祯 嘉佑元年 公元 1056年 丙申年 ) x9 V4 E: ]5 F% x: a% K6 v0 a
宋仁宗赵祯 至和三年 公元 1056年 丙申年
' H: ?. F( _) j# n2 f1 y& [2 U宋仁宗赵祯 至和二年 公元 1055年 乙未年
6 _3 ?+ |4 u3 M8 L宋仁宗赵祯 至和元年 公元 1054年 甲午年 ( N5 ]4 b2 G9 f
宋仁宗赵祯 皇佑六年 公元 1054年 甲午年
3 I2 s, h! S; U8 z, i宋仁宗赵祯 皇佑五年 公元 1053年 癸巳年 8 W5 I) M7 @$ _0 V9 \) G
宋仁宗赵祯 皇佑四年 公元 1052年 壬辰年
# W# _+ @8 x0 \/ r: \2 b: n. z宋仁宗赵祯 皇佑三年 公元 1051年 辛卯年 4 O  S/ k* Z, F) K& z+ A8 g
宋仁宗赵祯 皇佑二年 公元 1050年 庚寅年 ! V0 M9 }/ x5 o; P" Y' E5 z
宋仁宗赵祯 皇佑元年 公元 1049年 己丑年 , b3 |) X1 Q. P8 J; j
宋仁宗赵祯 庆历八年 公元 1048年 戊子年 # t" R3 Q# g/ l9 a2 m8 }$ _
宋仁宗赵祯 庆历七年 公元 1047年 丁亥年 5 W. d! g; m1 J; W/ ~6 M
宋仁宗赵祯 庆历六年 公元 1046年 丙戌年 - s' U& Q  n7 V( M
宋仁宗赵祯 庆历五年 公元 1045年 乙酉年
# x+ O- S7 t& W+ r0 r宋仁宗赵祯 庆历四年 公元 1044年 甲申年 1 X( X# J- P! P. g# x0 w0 B# i
宋仁宗赵祯 庆历三年 公元 1043年 癸未年 $ l5 Z( |) J( B
宋仁宗赵祯 庆历二年 公元 1042年 壬午年
1 N. P3 T# x6 ?( l$ B宋仁宗赵祯 庆历元年 公元 1041年 辛巳年
  S! \, j) Y% g; I( b# s4 p+ w& g( v) O宋仁宗赵祯 康定二年 公元 1041年 辛巳年 ! {4 ^9 C6 B& P% p0 q+ N( Z$ H
宋仁宗赵祯 康定元年 公元 1040年 庚辰年 " R5 k3 \: J. o8 z
宋仁宗赵祯 宝元三年 公元 1040年 庚辰年
; m5 j( l2 E$ Y" ~宋仁宗赵祯 宝元二年 公元 1039年 己卯年
8 }, _2 H7 A. N1 l8 X2 U5 A) Z% T宋仁宗赵祯 宝元元年 公元 1038年 戊寅年 2 Q& [2 g6 _5 K" f- q) @( d* E
宋仁宗赵祯 景佑五年 公元 1038年 戊寅年
4 u  R5 r; E8 D* N宋仁宗赵祯 景佑四年 公元 1037年 丁丑年
/ g1 ~; D- H8 G宋仁宗赵祯 景佑三年 公元 1036年 丙子年
# O6 d8 ^! R3 O: ?宋仁宗赵祯 景佑二年 公元 1035年 乙亥年
0 w  x2 }  w+ o" k( v宋仁宗赵祯 景佑元年 公元 1034年 甲戌年
! k! b; N+ |, Q: s5 S" G宋仁宗赵祯 明道二年 公元 1033年 癸酉年
- g' B! r- Y2 r. i宋仁宗赵祯 明道元年 公元 1032年 壬申年
* b9 I6 p' Y; W7 W. x宋仁宗赵祯 天圣十年 公元 1032年 壬申年   s# ]* w8 L0 M/ x$ x$ d1 F
宋仁宗赵祯 天圣九年 公元 1031年 辛未年
: ?7 q$ u' e1 a9 q宋仁宗赵祯 天圣八年 公元 1030年 庚午年 , {9 H% q" T4 U! s% C4 ]
宋仁宗赵祯 天圣七年 公元 1029年 己巳年 ; Z( u7 @, W' ^" x
宋仁宗赵祯 天圣六年 公元 1028年 戊辰年 , t0 L) f$ l9 h: U
宋仁宗赵祯 天圣五年 公元 1027年 丁卯年 6 B* \2 v" Z$ v9 s) i' t4 @/ \
宋仁宗赵祯 天圣四年 公元 1026年 丙寅年
3 L! _( ~8 Q! ^5 B1 h宋仁宗赵祯 天圣三年 公元 1025年 乙丑年 " H$ U# `  {/ y/ c/ j2 d% B1 p7 r
宋仁宗赵祯 天圣二年 公元 1024年 甲子年
+ t$ I& F, O% c- ^宋仁宗赵祯 天圣元年 公元 1023年 癸亥年
4 @6 I$ @3 T2 H* v& U, z5 N宋真宗赵恒 乾兴元年 公元 1022年 壬戌年 & f0 ~- W+ u4 v* U
宋真宗赵恒 天禧五年 公元 1021年 辛酉年
* o) ?/ P; J  ^4 E宋真宗赵恒 天禧四年 公元 1020年 庚申年
( |9 j9 d0 y2 n+ U+ G3 P宋真宗赵恒 天禧三年 公元 1019年 己未年
1 U9 U2 V: g3 j3 I7 X1 N* S& |2 q宋真宗赵恒 天禧二年 公元 1018年 戊午年 4 r$ o* d) y0 Z( a! ~5 O! ^
宋真宗赵恒 天禧元年 公元 1017年 丁巳年 & r# k6 X: ~' e  |- T2 a
宋真宗赵恒 大中详符九年 公元 1016年 丙辰年
% E6 R; s! K7 P宋真宗赵恒 大中详符八年 公元 1015年 乙卯年
( Z2 H: E* q6 r  }' t3 Z6 a) y宋真宗赵恒 大中详符七年 公元 1014年 甲寅年 7 ^; B& w# J. {; N5 B' B
宋真宗赵恒 大中详符六年 公元 1013年 癸丑年
' Y4 S. J* p( C; ^, d: ?宋真宗赵恒 大中详符五年 公元 1012年 壬子年 # D! Z  i. n$ t2 G7 y; Y9 g
宋真宗赵恒 大中详符四年 公元 1011年 辛亥年
6 x! {# {3 s0 b( b. j2 l宋真宗赵恒 大中详符三年 公元 1010年 庚戌年 * r. Y) r, c1 H' d
宋真宗赵恒 大中详符二年 公元 1009年 己酉年 5 k7 W$ K2 F5 G3 a/ D
宋真宗赵恒 大中详符元年 公元 1008年 戊申年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4:30:33 | 只看该作者
宋真宗赵恒 景德四年 公元 1007年 丁未年
* r8 M* j$ J8 T5 z; I宋真宗赵恒 景德三年 公元 1006年 丙午年
5 i3 W  `  Z7 V6 Q宋真宗赵恒 景德二年 公元 1005年 乙巳年 ' |5 I1 U  T9 x/ p3 B; m
宋真宗赵恒 景德元年 公元 1004年 甲辰年 9 e3 T  b' x; \$ J( o  S/ D( r! O
宋真宗赵恒 咸平六年 公元 1003年 癸卯年
. b" e2 l# q6 x- d宋真宗赵恒 咸平五年 公元 1002年 壬寅年
- f! q% i8 H5 M; W宋真宗赵恒 咸平四年 公元 1001年 辛丑年
, G9 H8 s) k6 Y/ C% K  j0 E宋真宗赵恒 咸平三年 公元 1000年 庚子年 7 V' y0 e$ H. Q9 r' M) k% F8 W
宋真宗赵恒 咸平二年 公元 999年 己亥年 3 ]. H6 o  t! j$ C- ?
宋真宗赵恒 咸平元年 公元 998年 戊戌年 3 F; p) d2 Q& u- q. |
宋太宗赵炅 至道三年 公元 997年 丁酉年 ; ]5 B( C3 x8 Q+ Q; n6 o3 J
宋太宗赵炅 至道二年 公元 996年 丙申年
( R& Z; N- m# J# S4 K8 i宋太宗赵炅 至道元年 公元 995年 乙未年 : a  ]9 E* l; h# n# `# q" p% f+ }: F
宋太宗赵炅 淳化五年 公元 994年 甲午年
& e" S2 g. O5 `. ^) l$ l9 w宋太宗赵炅 淳化四年 公元 993年 癸巳年
2 @% z2 z/ f$ Q1 G+ V$ V宋太宗赵炅 淳化三年 公元 992年 壬辰年 + S& g& L0 Z8 F! ~
宋太宗赵炅 淳化二年 公元 991年 辛卯年
5 `7 Y" h# J1 Y5 I宋太宗赵炅 淳化元年 公元 990年 庚寅年 7 D* z4 V& o0 I4 w
宋太宗赵炅 端拱二年 公元 989年 己丑年
  z: j; T, R. A: S& X宋太宗赵炅 端拱元年 公元 988年 戊子年
0 ~2 `( K: r5 I宋太宗赵炅 雍熙四年 公元 987年 丁亥年 ! D2 B! s: D* w; t
宋太宗赵炅 雍熙三年 公元 986年 丙戌年
% A9 T# O$ J# v* m! \( P( e宋太宗赵炅 雍熙二年 公元 985年 乙酉年 " m6 d  @, Z7 R9 t1 D
宋太宗赵炅 雍熙元年 公元 984年 甲申年 " r& C0 N% ?" D% S% m& H2 v) Y9 i
宋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九年 公元 984年 甲申年 / G% P5 ]& j, {
宋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八年 公元 983年 癸未年
+ ]7 |# g' U4 z4 o1 O- {0 ^4 D宋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七年 公元 982年 壬午年
3 S% Z: A6 s* x! |宋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六年 公元 981年 辛巳年 % o, P, @8 C8 d& y, H. L
宋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五年 公元 980年 庚辰年
) n1 _$ u* }9 G( p' b1 \宋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四年 公元 979年 己卯年
; r: D! S9 @# Q  d% w! y+ ~宋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三年 公元 978年 戊寅年
& x; Z/ l+ Q0 `. i4 H, O4 q宋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二年 公元 977年 丁丑年   w3 |* V& N3 c# t* j9 J
宋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元年 公元 976年 丙子年
8 W/ R0 N  a, ~0 a# ^  g' p( d宋太祖赵匡胤 开宝九年 公元 976年 丙子年 5 t) H3 s& G, q; `7 |2 o6 \0 c1 K
宋太祖赵匡胤 开宝八年 公元 975年 乙亥年
) b; j9 W. ^* g% F3 w+ Q4 ?宋太祖赵匡胤 开宝七年 公元 974年 甲戌年
, }! ?- E3 |+ V  ^$ C宋太祖赵匡胤 开宝六年 公元 973年 癸酉年
$ ]/ i! a0 s* y. y8 p" ?* n4 }宋太祖赵匡胤 开宝五年 公元 972年 壬申年
" [. R% p/ i( |8 D宋太祖赵匡胤 开宝四年 公元 971年 辛未年 ) r4 D- M1 u: Q5 O4 p- i$ ~
宋太祖赵匡胤 开宝三年 公元 970年 庚午年
, z9 f* ^7 C, l$ f宋太祖赵匡胤 开宝二年 公元 969年 己巳年 - Z9 D( L( ]1 }, E! F) B
宋太祖赵匡胤 乾德六年 公元 968年 戊辰年   v* x( S2 _: u' r* {1 |& D) f
宋太祖赵匡胤 开宝元年 公元 968年 戊辰年
! N8 u! p& Y7 L宋太祖赵匡胤 乾德五年 公元 967年 丁卯年 # K+ r: `  J( \
宋太祖赵匡胤 乾德四年 公元 966年 丙寅年 ) t+ I  B+ `  |4 ^
宋太祖赵匡胤 乾德三年 公元 965年 乙丑年
- i$ B* i1 i& H8 B0 o宋太祖赵匡胤 乾德二年 公元 964年 甲子年 ; i8 l3 \' O& a5 G
宋太祖赵匡胤 乾德元年 公元 963年 癸亥年
/ \4 v( T" J, I- J宋太祖赵匡胤 建隆四年 公元 963年 癸亥年
. J. r% q) y+ B4 n" p7 `7 p宋太祖赵匡胤 建隆三年 公元 962年 壬戌年
$ b9 u! |5 n  Q; S9 c宋太祖赵匡胤 建隆二年 公元 961年 辛酉年 : u+ [. m. [( n7 W- o: L% q
宋太祖赵匡胤 建隆元年 公元 960年 庚申年
$ e" q4 b/ H$ V8 w五代十国  
, ^& z; _6 K; X( M" d后周恭帝柴宗训 显德八年 公元 961年 辛酉年 $ c! v% i4 \2 B8 n, c1 u1 m# @0 K
后周恭帝柴宗训 显德七年 公元 960年 庚申年
0 o' u# b. K5 z1 }后周世宗柴荣 显德六年 公元 959年 己未年
1 h; M# ~2 a0 {% R" q; @$ M南汉刘鋹 大宝元年 公元 958年 戊午年 3 \- g8 P4 k8 U& O
南唐元宗李璟 交泰元年 公元 958年 戊午年 8 d# L4 o7 [1 B% X% V$ s2 `; ?
南唐元宗李璟 中兴元年 公元 958年 戊午年
1 k7 }" Z( L8 C; G1 ]6 V后周世宗柴荣 显德五年 公元 958年 戊午年
$ `; Y' ?0 [# t9 `# ^* u北汉睿宗刘钧 天会元年 公元 957年 丁巳年 7 g9 @6 V4 H; T
后周世宗柴荣 显德四年 公元 957年 丁巳年
' _* l" R' w6 i& e9 O后周世宗柴荣 显德三年 公元 956年 丙辰年 # p. h2 Y5 ?7 R1 ~9 E  U" R
北汉睿宗刘钧 乾佑八年 公元 955年 乙卯年
& ?* }# |& W# X: f北汉世祖刘旻 乾佑四年 公元 955年 乙卯年
5 e! {# Q3 N* i' l( q( b: b8 z  R后周世宗柴荣 显德二年 公元 955年 乙卯年 0 x* X" [+ S7 n4 g
后周太祖郭威 显德元年 公元 954年 甲寅年 / v4 w: d& W7 U1 `6 g; q
后周太祖郭威 广顺三年 公元 953年 癸丑年
! u* R% V% [4 H. {" t9 P后周太祖郭威 广顺二年 公元 952年 壬子年
% Z  `5 J/ i: e9 L# L; I) k, J北汉世祖刘旻 乾佑元年 公元 951年 辛亥年
1 G  b( Q1 g% ]( l% M9 I辽穆宗耶律璟 应历元年 公元 951年 辛亥年
" l$ D. X! n: f, K北汉世祖刘旻 乾佑四年 公元 951年 辛亥年
# Q9 F' ?* Y  l+ b' H  F) i7 U+ q后周太祖郭威 广顺元年 公元 951年 辛亥年 + Y! \3 o; \: U5 Z* E- h
后汉隐帝刘承佑 乾佑二年 公元 949年 己酉年 % v, \7 @: N1 c# H$ w) O
辽世宗耶律阮 天禄元年 公元 947年 丁未年
; W# a  p# N, }7 w" y- N) g* q后汉高祖刘知远 天福十二年 公元 947年 丁未年
0 P" q$ M+ Y. L7 L1 @/ f2 q$ h! ~后晋出帝石重贵 天福九年 公元 944年 甲辰年
* K. q1 x9 u" T南汉中宗刘晟 乾和元年 公元 943年 癸卯年 ) E, g3 N" R4 V) n0 a4 g1 N( G' y
南汉中宗刘晟 应乾元年 公元 943年 癸卯年 . F. E6 R% u5 U) Z: ]
闽王延政 天德元年 公元 943年 癸卯年 , p% i1 G0 S$ P* F. E
南唐元宗李璟 保大元年 公元 943年 癸卯年 / M+ C& H" L& |
后晋出帝石重贵 天福八年 公元 943年 癸卯年
1 M) l1 U" h% ^南汉殇帝刘玢 光天元年 公元 942年 壬寅年 3 ?  p$ I7 `1 E* ?9 s
后晋高祖石敬瑭 天福七年 公元 942年 壬寅年
) L" z. c3 M$ [9 ~  r. f后晋高祖石敬瑭 天福六年 公元 941年 辛丑年 3 Q2 `' u2 k# u# h6 p9 M2 d/ Z$ O
后晋高祖石敬瑭 天福五年 公元 940年 庚子年
9 z) J% w+ D5 G. j5 G$ ?后晋高祖石敬瑭 天福四年 公元 939年 己亥年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4:31:19 | 只看该作者
闽景宗王曦 永隆元年 公元 939年 己亥年
7 z6 p) y* }$ v- l- f辽太宗耶律德光 会同元年 公元 938年 戊戌年 9 Z  a, W9 K. Y% G/ ]
后蜀孟昶 广政元年 公元 938年 戊戌年
6 a3 h- {7 S( U3 e3 F9 R# n& g; g后晋高祖石敬瑭 天福三年 公元 938年 戊戌年
! ~$ `1 Q0 m# ]  U南唐烈祖李昪 升元元年 公元 937年 丁酉年
0 d1 \" z8 H& n4 ~6 v# V后晋高祖石敬瑭 天福二年 公元 937年 丁酉年
0 [9 M5 P% O( v* k7 Z3 K闽康宗王昶 通文元年 公元 936年 丙申年
6 d5 \" q- t% @& e2 a/ p" Q) p后晋高祖石敬瑭 天福元年 公元 936年 丙申年 : o) ]$ u8 Z/ Q0 B; j
后唐末帝李从珂 清泰三年 公元 936年 丙申年 ! A6 F' j$ H9 f6 g
闽太宗王鏻 永和元年 公元 935年 乙未年
" [1 U1 L5 {; T6 z吴睿帝杨溥 天祚元年 公元 935年 乙未年
9 C3 f$ l* r. x; k后蜀后主孟昶 明德二年 公元 935年 乙未年
# ~( X+ }7 ^" s% v5 v后唐末帝李从珂 清泰二年 公元 935年 乙未年 5 q- Q2 q1 c% ~0 X' x
后蜀高祖孟知祥 明德元年 公元 934年 甲午年
0 F$ R! ^1 J4 a0 s9 U. Z后唐末帝李从珂 清泰元年 公元 934年 甲午年
: }% d: E' X3 z* w$ d" N后唐闵帝李从厚 应顺元年 公元 934年 甲午年
4 V4 |2 {" b+ {: w2 w闽太宗王鏻 龙启元年 公元 933年 癸巳年
' d+ @$ z  i: E' n后唐明宗李嗣源 长兴四年 公元 933年 癸巳年 - D: O% k* l$ R  z7 b2 v" a& m8 U
后唐明宗李嗣源 长兴三年 公元 932年 壬辰年 0 d: G$ C5 i/ V; }* F
后唐明宗李嗣源 长兴二年 公元 931年 辛卯年 9 O; ^. a" w/ N7 C( D+ u' Y
后唐明宗李嗣源 长兴元年 公元 930年 庚寅年 . t, p/ y' l8 c% _( H# k! ]
后唐明宗李嗣源 天成五年 公元 930年 庚寅年
9 W) q0 D8 z5 C; s后唐明宗李嗣源 天成四年 公元 929年 己丑年 0 H, M/ d7 Q- \% G' F
吴睿帝杨溥 大和元年 公元 929年 己丑年
( X, o3 O3 Y8 ?9 j南汉高祖刘䶮 大有元年 公元 928年 戊子年 * g/ l6 m1 J: T4 x
后唐明宗李嗣源 天成三年 公元 928年 戊子年
& u3 B( d* E1 Y% A吴睿帝杨溥 乾贞元年 公元 927年 丁亥年
2 h; R. n( A* m/ C9 E/ \后唐明宗李嗣源 天成二年 公元 927年 丁亥年
) v0 p& z7 b4 {! L辽太宗耶律德光 天显二年 公元 927年 丁亥年   y4 G# R; \) h* ]$ h
吴越武肃王钱镠 宝正元年 公元 926年 丙戌年
; y$ [- B: I# E5 M+ ?1 p9 R# C辽太祖耶律亿` 天显元年 公元 926年 丙戌年 ) w- K; Y* ^8 W/ k  L
后唐明宗李嗣源 天成元年 公元 926年 丙戌年 ) b: N: o: j6 U, W$ t
后唐庄宗李存勖 同光四年 公元 926年 丙戌年   j2 D4 ]" t+ S
前蜀后主王衍 咸康元年 公元 925年 乙酉年
& A1 p, u' n, _* o南汉高祖刘䶮 白龙元年 公元 925年 乙酉年
% R9 y2 d1 A5 }4 Y& n' N后唐庄宗李存勖 同光三年 公元 925年 乙酉年
% i  C6 r6 q7 I吴越武肃王钱鏐 宝大元年 公元 924年 甲申年
- ]2 z2 D1 A, B$ V后唐庄宗李存勖 同光二年 公元 924年 甲申年
& \7 Y6 V& ]+ o2 R. c$ w" t! f后唐庄宗李存勖 同光元年 公元 923年 癸未年 : e- q5 h  l' @1 T: v  P6 ]
后梁末帝朱友瑱 龙德三年 公元 923年 癸未年
% n' n0 Z: r  n; [5 K: ^辽太祖耶律亿 天赞元年 公元 922年 壬午年
; q, b. e7 k- x2 }& Q+ G/ v后梁末帝朱友瑱 龙德二年 公元 922年 壬午年
" U' }  G5 r; f) R8 @吴睿帝杨溥 顺义元年 公元 921年 辛巳年
) M, Z: ?& t" m& V: h  X; h1 U* L吴睿帝杨溥 武义三年 公元 921年 辛巳年
; A8 ]: G, }8 ]; L" K4 q6 W- E' J后梁末帝朱友瑱 龙德元年 公元 921年 辛巳年
; @  T. @' Y/ \- S" U( v后梁末帝朱友瑱 贞明七年 公元 921年 辛巳年 % V" R+ X/ t% f) I
后梁末帝朱友瑱 贞明六年 公元 920年 庚辰年 % Z. K- j& V3 ^' T- @# D8 @
吴高祖杨隆演 武义元年 公元 919年 己卯年 6 ]8 ]# h2 [9 k
前蜀后主王衍 乾德元年 公元 919年 己卯年
3 a$ C5 X1 O- Z# `7 X9 k/ m后梁末帝朱友瑱 贞明五年 公元 919年 己卯年
" A5 ~& m" I' U3 J. M后梁末帝朱友瑱 贞明四年 公元 918年 戊寅年
7 F5 q$ k7 ]7 ^# ]" `3 m前蜀高祖王建 天汉元年 公元 917年 丁丑年
1 {0 E, K% T0 Z: ]南汉高祖刘䶮 乾亨元年 公元 917年 丁丑年
/ _0 \0 O( i, [  a7 @/ |7 E: L后梁末帝朱友瑱 贞明三年 公元 917年 丁丑年
0 p9 E$ f% I/ p/ Q/ f前蜀高祖王建 通正元年 公元 916年 丙子年 7 t) h! Q, S1 Z3 B
辽太祖耶律亿 神册元年 公元 916年 丙子年 & S: b" W2 e' a, n/ T  a$ D
后梁末帝朱友瑱 贞明二年 公元 916年 丙子年
5 K$ B1 z; O; o" Z后梁末帝朱友瑱 贞明元年 公元 915年 乙亥年 2 _) v, Y% _1 [; u8 W5 A
后梁末帝朱友瑱 乾化五年 公元 915年 乙亥年
# i( I) r" ]2 z! L6 l后梁末帝朱友瑱 乾化四年 公元 914年 甲戌年
# u+ Y; O0 c$ R: @- N: G后梁末帝朱友瑱 乾化三年 公元 913年 癸酉年
4 f; d. E1 Q; g' h后梁郢王朱友珪 凤历元年 公元 913年 癸酉年
4 L" A* A, j" T后梁太祖朱温 乾化二年 公元 912年 壬申年 4 e9 q; Z* I5 @! H
前蜀高祖王建 永平元年 公元 911年 辛未年 7 q3 I! c; Q" ?7 N0 @( P
后梁太祖朱温 乾化元年 公元 911年 辛未年 / Y1 y. i+ y( _9 `7 ^
后梁太祖朱温 开平五年 公元 911年 辛未年
) f) i# p0 e0 o) ]后梁太祖朱温 开平四年 公元 910年 庚午年
  K% V& n# S% U2 D6 l8 [后梁太祖朱温 开平三年 公元 909年 己巳年
/ e- I% P+ B& u前蜀高祖王建 武成元年 公元 908年 戊辰年
2 X! h7 @, \1 {$ O# ?( G吴越武肃王钱镠 天宝元年 公元 908年 戊辰年 7 R/ ?( w. T: ~
后梁太祖朱温 开平二年 公元 908年 戊辰年
" i" P% d4 i1 A吴越武肃王钱镠 天佑四年 公元 907年 丁卯年 9 N- n  N' @% V( a- }6 u1 p- O
后梁太祖朱温 开平元年 公元 907年 丁卯年
8 Q5 {# m, p! z* s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4:32:05 | 只看该作者
唐  
1 H" _/ p6 `  G% Q; E# z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 P5 R6 j8 d6 m1 t
唐哀帝李祝 天佑元年四年 公元 907年 丁卯年 , y- M5 K8 {; |! }8 B& M
唐哀帝李祝 天佑元年三年 公元 906年 丙寅年 : B; A$ y+ E/ M! q
唐哀帝李祝 天佑元年二年 公元 905年 乙丑年 : u' E9 E9 W' L( z+ k% e. t
唐哀帝李祝 天佑元年元年 公元 904年 甲子年
3 n7 P  W5 u, k. V5 u; w, s: v唐昭宗李晔 天复四年 公元 904年 甲子年 7 C- h# b2 ?( P* o6 Z1 R! c4 n
唐昭宗李晔 天复三年 公元 903年 癸亥年
' C5 s/ X0 o7 g8 n9 q3 k" p唐昭宗李晔 天复二年 公元 902年 壬戌年
) s! j, ?7 C8 u9 I, E$ ]6 j唐昭宗李晔 天复元年 公元 901年 辛酉年 2 R) w( U7 ^. b
唐昭宗李晔 光化四年 公元 901年 辛酉年 5 |7 b% J9 q4 _$ F; j- M* n
唐昭宗李晔 光化三年 公元 900年 庚申年 + B9 z9 z( K) g8 C& X4 W* @
唐昭宗李晔 光化二年 公元 899年 己未年
( O) |! t. X$ {/ z; x6 c$ ~# B3 t: ~% A唐昭宗李晔 光化元年 公元 898年 戊午年 + F, n1 q  k# N& ~
唐昭宗李晔 乾宁五年 公元 898年 戊午年
9 L: J3 D5 m! D/ ^$ Q! J! I唐昭宗李晔 乾宁四年 公元 897年 丁巳年
4 S1 N3 e* u6 E& R/ V- V, g唐昭宗李晔 乾宁三年 公元 896年 丙辰年 ' }8 [# y1 h  j1 l3 S7 Y% z( M
唐昭宗李晔 乾宁二年 公元 895年 乙卯年 ) M" D7 n+ g6 O, w# a. Z. T" \, V
唐昭宗李晔 乾宁元年 公元 894年 甲寅年
( }: \. }. P/ ?5 R/ J) |; o1 c唐昭宗李晔 大顺二年 公元 891年 辛亥年 - {! _& J2 w* S' o
唐昭宗李晔 大顺元年 公元 890年 庚戌年
4 ]2 [; ^$ |, A& I$ k唐昭宗李晔 龙纪元年 公元 889年 己酉年 - I7 m9 |9 q2 T* m5 V
唐僖宗李儇 文德元年 公元 888年 戊申年
0 N2 _% j. k$ O& s& n' O唐僖宗李儇 光启四年 公元 888年 戊申年 - a: D7 ~- \% c2 ?$ K4 J
唐僖宗李儇 光启三年 公元 887年 丁未年 + A5 p1 [+ O7 C6 v
唐僖宗李儇 光启二年 公元 886年 丙午年 & G8 p- A" d( B$ i5 x/ j, p
唐僖宗李儇 光启元年 公元 885年 乙巳年 3 A+ y0 g$ b) X! Y
唐僖宗李儇 中和五年 公元 885年 乙巳年
8 q0 n) p9 J* o唐僖宗李儇 中和四年 公元 884年 甲辰年
3 W9 r7 \( }6 h/ B唐僖宗李儇 中和三年 公元 883年 癸卯年
% H/ K0 V4 y0 D唐僖宗李儇 中和二年 公元 882年 壬寅年
  J/ T  `+ \4 P& _# z  b! K" ~' X唐僖宗李儇 中和元年 公元 881年 辛丑年
. V& H/ e+ i; j7 g1 C唐僖宗李儇 广明二年 公元 881年 辛丑年 8 X( `6 Y; M4 Z$ @( y* w
唐僖宗李儇 广明元年 公元 880年 庚子年
: p& k  W, f' r! x7 r1 K唐僖宗李儇 乾符六年 公元 879年 己亥年 0 f% Q. I6 J" W6 |  ]
唐僖宗李儇 乾符五年 公元 878年 戊戌年 ( L* C' V1 q  b; A. @* R3 s+ l1 h
唐僖宗李儇 乾符四年 公元 877年 丁酉年
: g5 s9 S  ?9 @/ D5 o/ L/ q唐僖宗李儇 乾符三年 公元 876年 丙申年
, \2 _9 E5 u% u唐僖宗李儇 乾符二年 公元 875年 乙未年 5 M- Q/ p9 {* A
唐僖宗李儇 乾符元年 公元 874年 甲午年
: A6 s( h9 c& S/ D/ l唐懿宗李漼 咸通十五年 公元 874年 甲午年
& j+ Z! W, ^; T7 S9 G唐懿宗李漼 咸通十四年 公元 873年 癸巳年
# F) X: @1 V& u9 L唐懿宗李漼 咸通十三年 公元 872年 壬辰年 , ?5 H  d  O; Y1 `. ^# v/ Z
唐懿宗李漼 咸通十二年 公元 871年 辛卯年
4 ]5 i" R/ a/ I7 |" \, a2 p9 k唐懿宗李漼 咸通十一年 公元 870年 庚寅年 ) s- l0 x$ E7 z- R
唐懿宗李漼 咸通十年 公元 869年 己丑年
; h: m- |/ L! u4 z. T0 n, R唐懿宗李漼 咸通九年 公元 868年 戊子年 - z3 X1 U* ?( Z! H
唐懿宗李漼 咸通八年 公元 867年 丁亥年
; m* ?4 C! o# j+ ]唐懿宗李漼 咸通七年 公元 866年 丙戌年
$ l8 \7 ~+ x# m1 @% r, e8 Z唐懿宗李漼 咸通六年 公元 865年 乙酉年 + A/ O, `( d7 s) g( U- n
唐懿宗李漼 咸通五年 公元 864年 甲申年 - C* R& c0 _: l% V0 T
唐懿宗李漼 咸通四年 公元 863年 癸未年
/ `/ X9 m7 \4 {' [5 U4 S唐懿宗李漼 咸通三年 公元 862年 壬午年 ! n* C" A/ m6 |6 k7 B$ o
唐懿宗李漼 咸通二年 公元 861年 辛巳年
* f& l7 v& M+ v( C. z" |9 d6 ?唐懿宗李漼 咸通元年 公元 860年 庚辰年
- {: C% H! t! n  Y) n唐懿宗李凗 大中十四年 公元 860年 庚辰年 % L% u* M+ f% t+ K% A. L4 c
唐宣宗李忱 大中十三年 公元 859年 己卯年
7 _. g- d9 y# O1 z" U唐宣宗李忱 大中十二年 公元 858年 戊寅年
" l) ]! j$ a% Q! ]/ H5 ~* H3 K唐宣宗李忱 大中十一年 公元 857年 丁丑年 # \% }" i' Y, u
唐宣宗李忱 大中十年 公元 856年 丙子年
6 _) o3 [2 ~" s4 b" F5 a& N唐宣宗李忱 大中九年 公元 855年 乙亥年
% u9 H/ a5 m) R& r! H% D唐宣宗李忱 大中八年 公元 854年 甲戌年 $ b# t! e0 ]7 W0 B
唐宣宗李忱 大中七年 公元 853年 癸酉年 % E) v! J$ Q5 s
唐宣宗李忱 大中六年 公元 852年 壬申年
/ y& [* g9 V( E7 N3 E唐宣宗李忱 大中五年 公元 851年 辛未年 ( z% F- }) c! z
唐宣宗李忱 大中四年 公元 850年 庚午年
0 k# G) I, f( R7 K/ H5 s唐宣宗李忱 大中三年 公元 849年 己巳年 - O4 v6 R8 t2 X& Y0 b6 C
唐宣宗李忱 大中二年 公元 848年 戊辰年
; M( T+ c9 l- O; H2 _0 V# T+ H唐宣宗李忱 大中元年 公元 847年 丁卯年
) A5 H* S: _6 e唐武宗李炎 会昌六年 公元 846年 丙寅年 1 j/ O8 C# g$ S7 E
唐武宗李炎 会昌五年 公元 845年 乙丑年
8 G9 u0 V0 ~$ o; Z唐武宗李炎 会昌四年 公元 844年 甲子年
9 Q3 b/ D1 L, L8 x/ I$ I* E1 j唐武宗李炎 会昌三年 公元 843年 癸亥年 ) ]5 p2 `1 M7 U; g1 r, ]' ~
唐武宗李炎 会昌二年 公元 842年 壬戌年 + |" v. A. a/ F- G. u
唐武宗李炎 会昌元年 公元 841年 辛酉年 & h# f5 L# E3 y! W: {0 O  A( H
唐文宗李昂 开成五年 公元 840年 庚申年 ; ~+ J2 X& ]0 K! j! i, I$ w
唐文宗李昂 开成四年 公元 839年 己未年 ) n' A( P# h: m+ I. k& m
唐文宗李昂 开成三年 公元 838年 戊午年
& l( Z1 `! W: O唐文宗李昂 开成二年 公元 837年 丁巳年 - p2 M2 ^2 R! Z5 Q$ ~8 ?
唐文宗李昂 开成元年 公元 836年 丙辰年 8 E+ r3 N- c+ C- d1 N
唐敬宗李湛 宝历三年 公元 827年 丁未年 # r, p& b+ f: j9 N; w0 G/ O& y( r
唐敬宗李湛 宝历二年 公元 826年 丙午年 % C3 y2 I! ^; a7 @) l
唐敬宗李湛 宝历元年 公元 825年 乙巳年 " p, V; Y5 x  T# p% _* A
唐穆宗李恒 长庆四年 公元 824年 甲辰年 5 T; |! [1 Y1 B: s: h
唐穆宗李恒 长庆三年 公元 823年 癸卯年 + X& u' W, z# W4 m) X0 _; [
唐穆宗李恒 长庆二年 公元 822年 壬寅年 ' K- c0 V' N3 r; N3 J
唐穆宗李恒 长庆元年 公元 821年 辛丑年 7 K7 M5 y& k; v
唐宪宗李纯 元和十五年 公元 820年 庚子年   F8 B1 `; w% [' N4 O
唐宪宗李纯 元和十四年 公元 819年 己亥年 ( x* }7 O# |0 F6 O& }2 w
唐宪宗李纯 元和十三年 公元 818年 戊戌年
1 N% y7 H2 X& ?0 ?) [: M唐宪宗李纯 元和十二年 公元 817年 丁酉年
, g9 `2 F( ]  y$ K$ V9 c唐宪宗李纯 元和十一年 公元 816年 丙申年 , W% |! s8 S! W( m
唐宪宗李纯 元和十年 公元 815年 乙未年 6 e! ^; }1 |8 m5 Z7 H/ `5 i, |( A
唐宪宗李纯 元和九年 公元 814年 甲午年 7 a7 h9 X9 X3 {( e! K. l
唐宪宗李纯 元和八年 公元 813年 癸巳年 ; S5 w' q) A/ ]5 G( K7 w8 \; n" g
唐宪宗李纯 元和七年 公元 812年 壬辰年 , j4 i" S0 w2 Q* }5 B, r' o- F# f! |8 A
唐宪宗李纯 元和六年 公元 811年 辛卯年 & g2 x3 d# R3 f
唐宪宗李纯 元和五年 公元 810年 庚寅年 9 I" w# E: S! G) c- O. P% ]
唐宪宗李纯 元和四年 公元 809年 己丑年 2 X4 j/ Q% R+ j7 a! V9 Q. Q
唐宪宗李纯 元和三年 公元 808年 戊子年
; }$ _4 A# c5 }8 h8 K/ V' w唐宪宗李纯 元和二年 公元 807年 丁亥年 2 Y. l$ G- _8 a" k6 m9 J% X, k' o
唐宪宗李纯 元和元年 公元 806年 丙戌年
! R2 F3 |5 W  g) a8 G. l9 \! z唐德宗李适 贞元二十一年 公元 805年 乙酉年 ' J' C& |. y; L9 N$ |, Y  E4 g
唐顺宗李诵 永贞元年 公元 805年 乙酉年 5 n9 m, u4 Q* w
唐德宗李适 贞元二十年 公元 804年 甲申年 : r9 d7 u1 Y) J" l$ X5 l
唐德宗李适 贞元十九年 公元 803年 癸未年
, \& j. @' [8 D: \+ [. v* s" _2 f" m唐德宗李适 贞元十八年 公元 802年 壬午年
4 V% }1 V1 K5 a& Z2 i/ Y( z4 K& r唐德宗李适 贞元十七年 公元 801年 辛巳年 , M9 m6 p' S! l  v/ W& ^
唐德宗李适 贞元十六年 公元 800年 庚辰年 / D: s; F# A7 u. O: }% N$ c: @
唐德宗李适 贞元十五年 公元 799年 己卯年 6 }# R2 ?3 q& ?% \  s: A9 V
唐德宗李适 贞元十四年 公元 798年 戊寅年 % U* \, d9 w: o$ B
唐德宗李适 贞元十三年 公元 797年 丁丑年   g$ m$ R: H0 c9 y
唐德宗李适 贞元十二年 公元 796年 丙子年
: g' b/ w/ y; |唐德宗李适 贞元十一年 公元 795年 乙亥年 - K  y: @. H9 L: x; {6 o; a- E1 j
唐德宗李适 贞元十年 公元 794年 甲戌年 : R" W1 ]7 d6 k! ?
唐德宗李适 贞元九年 公元 793年 癸酉年 3 A8 W4 T1 T( a( l) ~
唐德宗李适 贞元八年 公元 792年 壬申年 + a4 R" h+ w' _0 }( R
唐德宗李适 贞元七年 公元 791年 辛未年
! q6 j; t( m/ s7 ?6 g唐德宗李适 贞元六年 公元 790年 庚午年
) `: v+ ~: a! C$ H) @* ~  |9 e$ M唐德宗李适 贞元五年 公元 789年 己巳年 7 n! g( p/ V$ U$ O
唐德宗李适 贞元四年 公元 788年 戊辰年
( C6 M% F+ u0 W  R& Q% u* q唐德宗李适 贞元三年 公元 787年 丁卯年 + D" e* a1 D' R" X: u4 M  N3 Q
唐德宗李适 贞元二年 公元 786年 丙寅年 6 I$ {" E$ ?; I! e0 a
唐德宗李适 贞元元年 公元 785年 乙丑年
$ R* r5 ?- N$ q$ c唐德宗李适 兴元元年 公元 784年 甲子年 $ }4 r: E  R" K. Z6 l% a, e
唐德宗李适 建中四年 公元 783年 癸亥年
! Q6 t* ~. z6 t: I$ Z4 D2 n唐德宗李适 建中三年 公元 782年 壬戌年 , e% N  m& h3 f) Y3 `
唐德宗李适 建中二年 公元 781年 辛酉年
6 N: a/ V3 n/ e: k+ B3 `唐德宗李适 建中元年 公元 780年 庚申年
+ u1 w$ N" y3 M7 ]8 t唐代宗李豫 大历十四年 公元 779年 己未年
! t9 Z! O( [! U4 s) R0 l唐代宗李豫 大历十三年 公元 778年 戊午年 8 _% F# e/ [/ C' i( R; g% v
唐代宗李豫 大历十二年 公元 777年 丁巳年 # m7 }4 _5 O: r& `& }* \8 t
唐代宗李豫 大历十一年 公元 776年 丙辰年 ' L* ?1 y( ^1 {$ E# t$ Y7 I6 b# u
唐代宗李豫 大历十年 公元 775年 乙卯年
- o3 U. S  _( p* n2 k! [3 F: b, K唐代宗李豫 大历九年 公元 774年 甲寅年 . V% c5 f' s3 `$ W( n! N  Y
唐代宗李豫 大历八年 公元 773年 癸丑年
) T/ a* l1 f' y* `, \+ n唐代宗李豫 大历七年 公元 772年 壬子年 / f- d- A3 Q$ _' d$ H0 [7 O
唐代宗李豫 大历六年 公元 771年 辛亥年
& c! V+ C9 m* F7 h' ~+ o2 a( ~唐代宗李豫 大历五年 公元 770年 庚戌年
- \+ l: T: l" o! I- h唐代宗李豫 大历四年 公元 769年 己酉年 0 h+ E' s+ |/ Z6 G6 X
唐代宗李豫 大历三年 公元 768年 戊申年
0 k1 x9 v. w, N9 g唐代宗李豫 大历二年 公元 767年 丁未年
1 o+ u- ^" V$ {) k唐代宗李豫 大历元年 公元 766年 丙午年
& L3 P( G; ]% W# [: l0 u+ G% ~/ u- P( Y8 M唐代宗李豫 永泰二年 公元 766年 丙午年 ( c0 H6 l# [. p: s* m9 N8 P
唐代宗李豫 永泰元年 公元 765年 乙巳年 & ?" r8 S( e( L, ?0 r0 Z. N
唐代宗李豫 广德二年 公元 764年 甲辰年 2 l8 O/ w3 ^9 w
唐代宗李豫 广德元年 公元 763年 癸卯年
/ N' s) T1 Y% n! f+ n唐代宗李豫 宝应二年 公元 763年 癸卯年
# ~0 c' n% X$ h! S5 H, P唐代宗李豫 宝应元年 公元 762年 壬寅年
2 u: b9 g: T& }1 o3 C唐肃宗李亨 上元二年 公元 761年 辛丑年
$ n, Q  l/ c* O* k; C! V( p1 @唐肃宗李亨 乾元三年 公元 760年 庚子年 1 L0 K5 I& g" p; o6 z' Q% o9 P
唐肃宗李亨 上元元年 公元 760年 庚子年
/ s" @  ^. U$ `+ o9 m2 O6 E唐肃宗李亨 乾元二年 公元 759年 己亥年
* Q( _' T6 Q5 H唐肃宗李亨 乾元元年 公元 758年 戊戌年 + n' x6 L- g6 O3 G. n
唐肃宗李亨 至德三年 公元 758年 戊戌年
9 d( {9 e2 a  ]1 X唐肃宗李亨 至德二年 公元 757年 丁酉年
0 p' r0 i& H. r唐肃宗李亨 至德元年 公元 756年 丙申年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4:35:57 | 只看该作者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二十九年 公元 741年 辛巳年 1 q* G$ L3 w" V% ^1 _! c2 F) n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二十八年 公元 740年 庚辰年
/ x2 @5 ~2 R& L0 \2 p" g; L+ g# B' R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二十七年 公元 739年 己卯年
0 x6 F7 s& C: s3 [5 A* l* f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二十六年 公元 738年 戊寅年 & I" z; i' Y5 y4 ]' D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二十五年 公元 737年 丁丑年
6 @" m/ @/ ?7 J: d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二十四年 公元 736年 丙子年
5 _9 k) B2 u; S! H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二十三年 公元 735年 乙亥年
- N5 {1 \, D; z8 j) t+ J7 v9 O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二十二年 公元 734年 甲戌年 + s, L- W" m- `) m) m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二十一年 公元 733年 癸酉年
; [) }" w" N, x. P1 C' I4 U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二十年 公元 732年 壬申年
$ X& f  s( @0 e7 Q, n% j; d" Q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十九年 公元 731年 辛未年
( R5 z& N# x( L, K. B2 v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十八年 公元 730年 庚午年
* C5 L) O: f+ ]" d4 F9 N7 S& H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十七年 公元 729年 己巳年
+ z: q' z6 `# r3 E" j! e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十六年 公元 728年 戊辰年
4 }( _( {5 a! v& ]' K0 [! z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十五年 公元 727年 丁卯年
, r9 a% y4 i3 ?9 }) B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十四年 公元 726年 丙寅年
& o) a3 h! d- F9 _* f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十三年 公元 725年 乙丑年
, _% S2 O; r1 ]% I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十二年 公元 724年 甲子年 1 b, p( J( y$ D$ Q' I* M2 _3 L1 n7 J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十一年 公元 723年 癸亥年
- M/ p6 A+ m  j! F) y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十年 公元 722年 壬戌年
+ l$ d* N" K. i! S* }/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九年 公元 721年 辛酉年 # F1 x1 k. i# l8 L/ S" _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八年 公元 720年 庚申年
2 B; Z4 Z1 u6 A' D( @5 ]!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七年 公元 719年 己未年
/ \) U" {6 l6 X  R3 t" b; Q/ m: A! g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六年 公元 718年 戊午年
0 m( K% B& Y* r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五年 公元 717年 丁巳年
  m, L& B7 Z  t4 D" [% A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四年 公元 716年 丙辰年 - R  H" c1 E% Z  }% Y2 q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三年 公元 715年 乙卯年 & F; Y, G! `  P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二年 公元 714年 甲寅年 # l" B4 I) ?% l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元年 公元 713年 癸丑年 7 ^% K% V1 R9 M9 }8 z
唐玄宗李隆基 先天二年 公元 713年 癸丑年
- H7 ]; }% x8 s2 l7 U, m唐玄宗李隆基 先天元年 公元 712年 壬子年
" ~6 x4 L; k8 H9 E! x唐睿宗李旦 延和元年 公元 712年 壬子年 0 x* f9 _3 w1 \4 n) f4 y& |
唐睿宗李旦 太极元年 公元 712年 壬子年 - L) U; K; k7 O$ Z; z& Q! p! z
唐睿宗李旦 景云二年 公元 711年 辛亥年
, w. e/ P% l  v" E" t" W$ e唐睿宗李旦 景云元年 公元 710年 庚戌年
$ v/ \. }0 o3 J8 P) o/ p$ S唐殤帝李重茂 唐隆元年 公元 710年 庚戌年 ! z9 n! a# X+ ^+ O
唐中宗李显 景龙四年 公元 710年 庚戌年
  s% x9 `' }6 }; n/ g) U" S2 D8 X  G唐中宗李显 景龙三年 公元 709年 己酉年
, Z4 V8 D4 l( F9 Q& _唐中宗李显 景龙二年 公元 708年 戊申年 ; w! L5 L3 q3 \0 ], K' x% P
唐中宗李显 景龙元年 公元 707年 丁未年
0 H0 s* X- H1 S9 Y& E唐中宗李显 神龙三年 公元 707年 丁未年 7 C' P4 \6 A* E8 P5 I
唐中宗李显 神龙二年 公元 706年 丙午年 : k5 G8 H( w% A; Q, {
唐中宗李显 神龙元年 公元 705年 乙巳年
& O  m. n. S. K. |  V8 l周武则天 长安四年 公元 704年 甲辰年 % f" m. e. ^# _5 [- R7 t* j3 h2 E$ c
周武则天 长安三年 公元 703年 癸卯年
0 T0 b5 e( R4 h" s: I周武则天 长安二年 公元 702年 壬寅年 $ s7 Q- ?, Z+ ^) e$ Q/ q! L. z
周武则天 长安元年 公元 701年 辛丑年
3 G2 B6 ?2 x' ?% w2 B* h1 i周武则天 大足元年 公元 701年 辛丑年
% y5 W6 h: E5 B周武则天 久视元年 公元 700年 庚子年 - h4 C: j2 ?* L. W
周武则天 圣历三年 公元 700年 庚子年 ! V* K6 V1 c5 u& T; O! b2 I
周武则天 圣历二年 公元 699年 己亥年
! ~1 v3 i6 M' ]0 n" b1 Y3 A周武则天 圣历元年 公元 698年 戊戌年
) G* E- X" c7 I8 M周武则天 神功元年 公元 697年 丁酉年
' A1 U+ h% O" Z/ X* h周武则天 万岁通天二年 公元 697年 丁酉年 9 u; I/ d4 @, x  S, I
周武则天 万岁通天元年 公元 696年 丙申年 ' N1 M$ E/ _" c+ l; {
周武则天 万岁登封元年 公元 696年 丙申年
0 [0 S% d) h( Q3 p# j5 ^' I周武则天 天册万岁元年 公元 695年 乙未年 ' _6 U. B9 E' P+ O' t1 r
周武则天 证圣元年 公元 695年 乙未年 1 L) `+ J+ [8 U; ]' k  D  C
周武则天 延载元年 公元 694年 甲午年 " b( |! D7 F% t: A* x
周武则天 长寿三年 公元 694年 甲午年 ' f$ e1 v8 A7 F3 N0 h
周武则天 长寿二年 公元 693年 癸巳年 3 u$ {/ L+ \% E8 r( B
周武则天 长寿元年 公元 692年 壬辰年
: r5 s- k9 q( V( j周武则天 如意元年 公元 692年 壬辰年
3 l1 \3 n# C' S' G  J% r0 f5 M$ J, D周武则天 天授三年 公元 692年 壬辰年 8 I/ h3 z. f( `* m
周武则天 天授二年 公元 691年 辛卯年
% b9 W" S/ z  Z! T) m; z  C) h周武则天 天授元年 公元 690年 庚寅年 ! t; V& ]* K; c
唐武则天 载初元年 公元 689年 己丑年 2 O( R1 o. N* ?) q
唐武则天 永昌元年 公元 689年 己丑年
) [) i+ Y* q# b/ m+ |唐武则天 垂拱四年 公元 688年 戊子年
1 a0 ^+ E8 \) i, g" k唐武则天 垂拱三年 公元 687年 丁亥年 9 J) a5 L* }/ Z4 [* J+ @
唐武则天 垂拱二年 公元 686年 丙戌年 9 r: m& J& J* _0 d9 I
唐武则天 垂拱元年 公元 685年 乙酉年
3 g" T, C  W5 _! i9 H4 |& o9 y& S唐武则天 光宅元年 公元 684年 甲申年 ( t4 w' v" l) \/ u# m/ o' t
唐睿宗李旦 文明元年 公元 684年 甲申年 9 @  r6 w. t8 s4 c6 X
唐中宗李显 嗣圣元年 公元 684年 甲申年
, ]2 d" z$ m) A* y唐高宗李治 弘道元年 公元 683年 癸未年
& v8 O% `  u% C  T' w4 ]) S) S唐高宗李治 永淳二年 公元 683年 癸未年
4 q8 ^5 G- e2 n8 }' r2 A! Y' O% W唐高宗李治 永淳元年 公元 682年 壬午年
& n; z' h, K* P! w$ B唐高宗李治 开耀二年 公元 682年 壬午年
, b6 G" _$ p* I唐高宗李治 开耀元年 公元 681年 辛巳年 4 W6 V4 t, m0 ^, f, v
唐高宗李治 调露二年 公元 680年 庚辰年
$ @* j# }, o8 z唐高宗李治 调露元年 公元 679年 己卯年
3 V# o$ _9 W9 K; T唐高宗李治 仪凤四年 公元 679年 己卯年
" @: k1 C; j9 y) P2 C3 ?# m( t9 ^唐高宗李治 仪凤三年 公元 678年 戊寅年 , J  R: Z! o/ [  i+ x) o& h) J
唐高宗李治 仪凤二年 公元 677年 丁丑年
  I5 H% Z+ _: W, ~: G+ y6 ~7 z+ C唐高宗李治 仪凤元年 公元 676年 丙子年
( A/ S" K# r/ w4 b唐高宗李治 咸亨五年 公元 674年 甲戌年
' Y+ J+ n- @( w! j2 {, I+ }唐高宗李治 咸亨四年 公元 673年 癸酉年 4 Q9 l( y! B# n4 k) ?" B9 @
唐高宗李治 咸亨三年 公元 672年 壬申年
0 T; H2 P* P1 ?  G唐高宗李治 咸亨二年 公元 671年 辛未年 : q1 j! r/ \5 p, G9 R0 N
唐高宗李治 咸亨元年 公元 670年 庚午年 3 Q. s6 |  l% r6 }; E5 W1 R6 U
唐高宗李治 总章三年 公元 670年 庚午年 ) {9 m2 @) m0 W
唐高宗李治 总章二年 公元 669年 己巳年 9 A# ?% D8 }3 y9 r
唐高宗李治 总章元年 公元 668年 戊辰年
: i/ K& M! Z. q2 R+ z, d6 l% B唐高宗李治 乾封三年 公元 668年 戊辰年
2 y# u9 o. p$ k唐高宗李治 乾封二年 公元 667年 丁卯年
# \. m$ `* w/ R$ \) D0 Z唐高宗李治 乾封元年 公元 666年 丙寅年
( ]) h$ n! q+ K, ]0 D6 i* k/ z9 w唐高宗李治 麟德二年 公元 665年 乙丑年 1 \, f4 Z, K# n( [$ }
唐高宗李治 麟德元年 公元 664年 甲子年
: L, ~0 z  u  E& N7 _1 W8 x唐高宗李治 龙朔三年 公元 663年 癸亥年 7 L6 b9 e8 y: P! k0 I
唐高宗李治 龙朔二年 公元 662年 壬戌年 / l$ |2 u% F$ c0 W: W5 d
唐高宗李治 龙朔元年 公元 661年 辛酉年
; ~7 R  O6 B8 b& c; Q/ l# s2 {唐高宗李治 显庆六年 公元 661年 辛酉年   p' N8 _- N9 v. y3 s1 @! x! d! H7 k
唐高宗李治 显庆五年 公元 660年 庚申年
& s7 T/ P. k5 t; c1 M* {( `唐高宗李治 显庆四年 公元 659年 己未年
  w  @& A/ }6 K& c" G- X6 Q唐高宗李治 显庆三年 公元 658年 戊午年 : m' _/ d# J8 @$ j3 K# u& A
唐高宗李治 显庆二年 公元 657年 丁巳年 # }9 `& ~; A8 {7 E9 o; w. P4 N
唐高宗李治 显庆元年 公元 656年 丙辰年
% p. [( P7 }, [- f* ?+ L唐高宗李治 永徽六年 公元 655年 乙卯年 ' ]5 ?/ B6 s) ?, e
唐高宗李治 永徽五年 公元 654年 甲寅年
- r7 i8 X! q- e: r) P7 o唐高宗李治 永徽四年 公元 653年 癸丑年 ! S5 d' E4 _( k4 h; q5 W
唐高宗李治 永徽三年 公元 652年 壬子年
' j( m) W* ]4 C唐高宗李治 永徽二年 公元 651年 辛亥年 " B1 l: {" X7 C, P% o: Z& Q
唐高宗李治 永徽元年 公元 650年 庚戌年 : D  L) F2 l; u& u# t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二十三年 公元 649年 己酉年
" d9 U- E7 P2 U$ H" N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二十二年 公元 648年 戊申年
, t# f6 f2 e7 ?6 x" X6 u% p1 W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二十一年 公元 647年 丁未年 9 P/ E: a8 O/ C5 A/ m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二十年 公元 646年 丙午年
# p, D/ }# \8 T9 k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十九年 公元 645年 乙巳年
$ L3 h# X* D2 Y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十八年 公元 644年 甲辰年
: ?; F5 }" g7 j$ ]9 g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十七年 公元 643年 癸卯年
7 }* o9 i% M: E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十六年 公元 642年 壬寅年   d# o6 N# ~; t2 _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十五年 公元 641年 辛丑年
( |) `# z! j6 g" }: X4 W& g. W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十四年 公元 640年 庚子年   c# {. e2 t3 x6 _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十三年 公元 639年 己亥年 * X' [! C7 t, H- V% d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十二年 公元 638年 戊戌年
9 `! p* `% H0 D3 e3 M' n% a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十一年 公元 637年 丁酉年
$ b! _, ~5 l, Q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十年 公元 636年 丙申年
2 m" G0 r7 f( L% j5 V# K0 K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九年 公元 635年 乙未年 $ [/ F& j0 r2 W$ I. @# P1 ]2 V; G' D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八年 公元 634年 甲午年 : a+ G+ B/ ~% ~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七年 公元 633年 癸巳年
! y) b. p' g) u! o" H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六年 公元 632年 壬辰年
' E& g/ {2 b" O& b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五年 公元 631年 辛卯年
" H5 Y* ?( d) z0 d3 h0 N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四年 公元 630年 庚寅年
8 c% D. @9 C9 ]; o7 f6 Y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三年 公元 629年 己丑年
5 y  {3 z1 q, w1 o$ U& q0 S& n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二年 公元 628年 戊子年 9 a/ q" V  [0 x7 L( F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元年 公元 627年 丁亥年
* z: O, L. b7 B2 G  Y: }9 x唐高祖李渊 武德九年 公元 626年 丙戌年 8 A  Y& R, G# N- V( H1 f3 r
唐高祖李渊 武德八年 公元 625年 乙酉年 + s" w- f2 Q$ O0 j: ~
唐高祖李渊 武德七年 公元 624年 甲申年
1 G' |+ P1 N6 k7 `  N. Q2 E& k唐高祖李渊 武德六年 公元 623年 癸未年 4 y! Z% e0 |+ e# Z
唐高祖李渊 武德五年 公元 622年 壬午年
; V9 {2 Q5 R" K& t唐高祖李渊 武德四年 公元 621年 辛巳年 4 @* _/ v3 @' Y3 h) x
唐高祖李渊 武德三年 公元 620年 庚辰年 1 }+ o5 ^3 e# C$ d+ T: ]5 ?3 z1 U7 O
唐高祖李渊 武德二年 公元 619年 己卯年
& A! S7 ^8 q) J% b0 z5 Y4 k唐高祖李渊 武德元年 公元 618年 戊寅年可參考.別的地方不可複制.這裏可複制.請那位把它歸一貼更方便.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4:49:07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4:50:0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10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