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pszyy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网有必要改叫为《中华姚姓宗亲网》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026 天

连续签到: 2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1#
发表于 2011-7-24 12:53:20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回复 21# 姚立民
# ~! o, ]3 M7 G; [2 V
5 A* T8 |+ f) e$ x! R姚网并不是什么权威,它只是起到一个供中华姚氏宗亲交流的一个平台,我认为它并没有什么错,错的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这里自以为是。姚网也不会玩什么权威,如果姚网硬要按你个人的目的去做,我看你才是在这里耍你的权威,但你提出的问题并不一定很对,我奉告一句话,不要目中无人,宗亲们不是阿斗。是不会为你左右的。你提建议欢迎,但改不改是由不得你的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1-7-24 16:41:13 | 只看该作者
全国所有各姓的宗祠全是。3 W1 i  H; t0 Y% g; n* A0 S  u. `) g
0 p* y4 B& U% q+ d
yaonenghong 发表于 2011-7-24 11:32
% \: a/ ?' S* r- s% G

: w9 o; y5 W( X; l+ A& B- [% m( ?& @) F( P; n
   根本没有必要改,yaonenghong 宗亲说得对,全国所有各姓的宗祠全是‘某氏宗祠’,全国各姓的绝大多数家谱都是‘某氏家谱’。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姚氏?既然已经姓、氏合一,读起来顺口就行。我看不要为这个争论了,继续争论才会叫旁姓笑话。

签到天数: 80 天

连续签到: 9 天

[LV.6]五品郎中

33#
发表于 2011-7-24 17:17:43 | 只看该作者
无必要了,现在不是很好吗

签到天数: 4026 天

连续签到: 2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4#
发表于 2011-7-24 17:36:56 | 只看该作者
根本没有必要改, 宗亲说得对,全国所有各姓的宗祠全是‘某氏宗祠’,全国各姓的绝大多数家谱都是 ...
/ e6 F8 P- @! Y. W姚江南 发表于 2011-7-24 16:41
" b1 [6 \/ ]7 v9 W  E8 q. z* x

4 N( Q# R: ?% Y" e% J
2 z- E* R7 h7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1-7-24 17:48:34 | 只看该作者
老朽才疏学浅提一点不成熟的个人想法:我认为对一些历史上的有关词汇进行辨论是有好处的,无论是与非,今天各位宗亲给我上了一堂历史课,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谢谢了。中国自古以来学者辩论比比皆是,但是辩论时的语气用词要互相尊重才是,不尊重别人等于不尊重自己!我想以后是要注意的。我们是一家人、亲情似海深。& [) z# O/ M: c0 b9 T
     另外,为什么自古以来无论宗祠家谱都要在姓的后面加上氏字呢?为什么不加上姓字呢?可能有三:一是古代曾经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男子用氏,妇人用姓,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而宗祠家谱对一个家族而言是至高无上的,要顶礼膜拜的,而家族传承是男人,所以就代代相传至今。二是中国古代氏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一个家族总希望荣华富贵,所以也就沿袭下来了。三是中国华夏文化的传承,家谱宗祠都是自古以来代代相传,上代祖先不会改变下代子孙不断增加扩展,家谱只有续的没有改的,因此这种家族文化用词就沿袭下来了。# d* M) c; [8 {7 F2 g* [
     以上看法可能不准确,只是抛砖引玉,请大家指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11-7-24 19:4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5# yaonenghong 5 a( M2 b2 o  N9 X( _" m% F6 B4 o
0 R9 B* J8 Y! F! H, u# W# p
yaonenghong 宗亲,应是姓为贵,姓是根,氏为枝,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1-7-24 20:40:01 | 只看该作者
yaonenghong 宗亲 ,一家之言哈,不要生气哈,玩笑,玩笑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1-7-24 21:00:42 | 只看该作者
闻闻宗亲晚上好!大家讨论没关系的,为了弄清观点都是善意的。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原先我也不知道姓与氏的关系,历史知识还请您多多指导为是。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1-7-24 22:3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8# yaonenghong
$ b9 ]  N, h/ M  A
4 x9 ^9 P+ f* r* j' h0 H* r; i* p% s8 l; T" l+ |
    过谦了。姓与氏,古代争议大,现在学界也存在争论。因为史前文明只是口传,有文字记载的很少,夏商周有一个断代史工程,上面说的那些氏都是传说,所以历史学家在写这段史时,都用“传说中的中国远古居民”“关于尧,舜,禹的传说”“夏的传说”等等,因为没有确凿的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所以,只能靠先秦以前的典籍(有些还是伪托),比如有名的《竹书纪年》王国维先生就判断是伪托,盘瓠这个神话人物也是三国时由徐整作《三五历纪》时才将这个人纳入汉族神话的。尧,舜,禹也是在后人写的《尚书》中反映了他们的事迹。这段历史至今争论较大,从无定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发表于 2011-7-24 22:46:35 | 只看该作者
从公元前841年起,周开始有了确切的纪年,在这以前不管是甲骨文,金文,还是《尚书》《诗经》他们记载的史实都是各自孤立的,也缺乏在时间上的完整记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1 04: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