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yqll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闽南语大师姚景良与你《时间丛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8:26:29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小平 发表于 2015-11-1 13:232 R. R' k( ]" _$ t& [1 {2 ]
谢谢庆礼宗亲的帖子.学习了!庆礼辛苦了!
3 ~& A9 A7 z6 F8 Y
谢谢小平老的鼓励和关注,自认为这些知识还挺全的也许有用,因此分享予宗亲。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9:0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1-2 16:20 编辑 ( z) x% v0 o8 {& I( g/ B; e+ J
yqllz 发表于 2015-11-2 08:261 C0 F2 L; r4 O
谢谢小平老的鼓励和关注,自认为这些知识还挺全的也许有用,因此分享予宗亲。
' G7 I" C" l; j3 K+ K" X
                               阴历月的别称与由来
; Y) U% J" A2 l7 ]     正月
5 B: c$ g) o4 z8 j. V) }     正月:正月也,正月为一年之始,故云。: l8 u5 j0 J+ w2 X  l
     正月:岁之首月也。但是,“正月”不都是“一月”。夏朝以孟春月(一月)为正月,殷朝以季冬月(十二月)为正月,诗纬椎度灾云:“轩辕高辛夏后氏汉,皆以十三月为正。少昊有唐有殷,皆以十二月为正,高阳有虞有周,皆以十一月为正。”而秦朝却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汉朝继承秦制,使用古老的颛顼历,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一0四年),汉武帝刘彻下令改历,制订出“太初历”,开始把正月从秦制的阳春月 移到农历的孟春月,并一直沿用至今。) Y! _- g: [7 k$ |& x6 \4 @  U
     政月:在我国古代,一月份是天子召集文武朝臣商定一年政治事务的日子,故称此月为“政月”或“议政之月”。* B6 L! D0 M) p3 K# a0 L) M
    初月:阴历一年的第一个月。周密《齐东野语.避讳》:“王义之父讳正,故每书正月为初月,或作一月,馀则以政月代之。”
( J5 o3 _) p, E, b    端月:秦始皇名政,政正同音,因避讳谓正月为端月。按:端,始也,正月这一岁之首月,故曰端月。/ X4 T- C6 m" g7 z3 O: D
    正朔:正,一年的开始。正朔就是每年第一天开始的时候。我国古代夏历以孟春之月(即冬至后二月,相当于现今夏历正月)为正,平坦(天明)为朔; 殷历以季冬之月(即冬至后一月,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二月)为正,鸡鸣为朔; 周历以仲冬之月(即包括冬至的月份,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一月)为正,夜半为朔。自汉武帝时的太初历直至现今的夏历,都用夏正。
: q# e0 A) `0 |2 S3 f     正岁:阴历的正月。《周礼.天官.小宰.》:“正岁,师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尔雅释天》曰:“金经凡言正岁者,并为夏正建寅之月,别于凡言正月为周正建子之月也。”又云:“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王引之云:“《尔雅》曰:正,长也,建寅之月 为一岁十二月 之长故谓之正岁,犹月之朔日,为一月三十日之始而称朔日也。”
0 ]6 b/ s; G, {# t9 P# C5 ?1 O     岁首:一称年首,一岁之首也。史记武帝纪:“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晋书律历志;“秦汉以孟冬为岁首。”
  d( b" W2 ]0 ^7 p4 _7 c! d     首岁:指正月,一年的开始。《汉书.萧望之传》:“三公非其人,则三光不明,今首岁日月少光,咎在臣等。”颜师古注:“首岁,岁之初首,谓正月也。”. h0 v; o/ x$ C4 h
     夏正:谓夏正之正月也。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 ,周正以十一月。”按后世惟秦,以夏正十月为正月,汉初乃之,自武帝时,即改用夏正,历代因之,民国改用阳历,其制始废。
" H! [2 u' y& T; V! M6 u; d9 F     陬月:陬月正月也。《尔雅释天》:“正月为陬。”注:“离骚云,摄提贞于孟陬。”郝懿行义疏:“陬者虞喜以为陬訾是也。按陬訾星名,即营宝东壁,正月日在营室,日月会于陬訾,故以孟陬为名。”就是说,一月份太阳和月亮的视位置同在陬着这组星宿的空域内,因此取名陬月。
- [9 M8 k2 T4 B& \2 P     孟月:阴历四时之首月 。周礼地官党正:“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及四时之孟月 吉日,则属民而读邦法以纠戒之。”
  _/ S/ @+ N8 Z: K' |* c     孟陬:阴历正月也。《尔雅天释》:“正月为陬。”史纪历书注:“正月为孟陬。”《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5 I" x( q& P, r4 _4 N
     孟春:阴历正月曰孟春,为春季之首。广雅释诂,礼月令:“孟春之月。”
" }' _8 N) @  p' m1 N     上春:孟春也。周礼天官内宰:“上春诏王后帅六官之人而生[禾童组合]之神而献之于王,”疏:“上春者亦谓正发,以其春事将兴,故云上春也。”梁元帝纂要:“正月曰孟春,亦曰春。”《初学记》卷三引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上春。”
8 f. t9 L8 {# ~     首春:首,始也。春季也。春以正月为始,故正月也称“首春”。# {. d, i% d0 u: Y+ i$ B8 T4 h
     亲耕:古代天子于每年正月,举行一次亲自扶犁耕田的仪式,表示劝农。《谷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供)粢盛。”后称亲耕为正月。" Y3 J* `. [1 z8 c2 C0 s
     此外,还有寅月、娥眉目、开春、初春、开岁、年首、新正、寅正、建寅等别称。/ W8 p' V/ n1 ?6 e' l& h
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人们操作生计、耕耘理想、播种希望的大好时光。

签到天数: 405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3#
发表于 2015-11-2 10:25:50 | 只看该作者
传承文化,为景良宗亲和楼主点赞!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6:14: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1-2 16:24 编辑
7 h4 E8 r& J. Y$ o
姚紫洪 发表于 2015-11-2 10:25
; A9 @2 |- W( e传承文化,为景良宗亲和楼主点赞!
! |" x7 E4 R6 c. n* W% c
. G+ C1 v. `. \7 s3 t6 M
二月
* x/ b$ w  Q( u# h* o       二月,如月。《尔雅释天》:“二月为如”。郝懿行义疏:“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故作二月别称。( ?, X! @' i9 ^# L* ?" ?2 y
       仲春,阴历二月曰仲春,为春季之中也。
  P6 ]8 D3 O. c4 o4 _7 _        此外,还有杏春、花月、丽月、酣月之别称。' Z  o0 ]4 a) V& p
注: 二月如月,既有万物相随,茁壮成长,也有随心如意,欣欣向荣的祈愿。9 }6 x/ ^: H- h7 T$ T% N7 H5 W

签到天数: 4357 天

连续签到: 2854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5#
发表于 2015-11-2 16:39:25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1-2 16:14
5 E6 D0 `' X9 e0 c" _. |6 H二月5 C$ K) E- `# N. i
       二月,如月。《尔雅释天》:“二月为如”。郝懿行义疏:“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 ...
9 G; ?$ H0 L0 ?; `, _3 [
这些知识真的很有用让人大大地增长了见识。十分感谢庆礼宗亲好帖分享!4 ^: h4 u: u' |* O6 j" }% a, h5 E! W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3:40:30 | 只看该作者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11-2 16:39: V# H6 N' J  p, v/ R0 o7 G4 @
这些知识真的很有用,让人大大地增长了见识。十分感谢庆礼宗亲好帖分享!
2 }1 v+ ^2 ?  w+ ~" S% |( j
三月
) O9 z0 x8 A* Y% {4 J       季春:阳春三月曰季春,为春季之中也。
* Z( K# W. h7 u; V! K* E/ K       三春:谓春季三月也,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旧称阴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亦指春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三月。
8 i! U1 u0 }* p, P; I" W- V     桃月:三月正是桃花盛开之月,故称之。
& p2 j( d# i: W' V! ?     ()月:三月也。《尔雅释天》:“三月为()”郝懿行义疏:“()本或作窝,窝者丙也,三月阳气盛,物皆炳然也。
6 u6 j2 B) G3 S6 m3 V       嘉月:美好的月份。同作农历3月的别称。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U5 Y! Y+ `( l+ Q2 o0 p/ w
      亲桑:谓古代季春之月后妃亲治蚕桑之事。《汉书-文帝纪》:“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后称“亲桑”为阴历3月。
, H  _/ L0 X+ E3 C. C+ i3 f8 Z! ^      蚕月;三月正是采桑养蚕的时节,于是取名蚕月。! L* r/ \& Q6 Z0 K
      春日;因三月里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故取节日景色而称三月为“春日”。
/ c9 P1 b+ {0 z# H2 f$ Y' T       此外,还有季月、桐月 、晚春、暮春、亲桑之别称。  p6 r/ V+ [& _  e5 G
注:正月天子亲耕,三月皇后亲桑,封建社会贵为皇族也要与民同甘共苦一翻。
% a: L7 A5 }9 x5 k+ H2 k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8:5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1-8 07:59 编辑
/ A4 F$ m9 `7 ?; h: ?
yqllz 发表于 2015-11-3 13:40
6 q4 r% x2 v5 m' ^3 c三月% Y* u6 c# U0 `9 A4 T- w, E
       季春:阳春三月曰季春,为春季之中也。
/ j0 \  ?: k; _+ L; I       三春:谓春季三月也,班固终南山赋:“三春 ...
四月
8 r% }) I/ K, S5 @      首夏:阴历四月,夏之始也,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A2 ^% V2 O5 f  q! _( q# q      麦秋:夏历四月麦子成熟的时候。(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麦秋至。”故后人称麦秋为四月。
; y5 J* j; N/ \4 a+ a      孟夏:阴历四月曰孟夏。
0 k/ G. j1 _" Y4 e      清和:俗以四月为清和月。魏文帝魏赋:“伊暮春既替,即首夏之初期,天清和而温润,气恬淡以安治,”白居易:“孟夏清和月,东都闲散宫。”
; j/ f+ I2 D( z      梅月:夏历四月。梅子成熟的月份。贯休(寄王涤)诗:“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
      余月:阴历四月。郝懿行义疏:“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
7 F! {" d2 q' E* ^! L0 h- ]      乏月:四月谓之乏月。《太平御览》:“四月也,是谓乏月,冬谷既尽,夏麦未登,宜赈乏绝,救饥穷。”故称之。
, M/ U' v/ \- C     俭月:谷不足之月也。宋徐耕传:“元嘉二十一年,大旱民饥,------得过俭月,所损至轻,所济甚重。”故荒年之月称俭月。# u3 F# q- `9 I% F6 e1 A
     此外,还有麦月、阴月、槐月、初夏、正阳、纯阳之别称。
6 J4 w8 ~+ s* T* q8 N% \     注:无论是乏月甚或俭月,与饥荒都有莫大联系,也应证了我们闽南的俗语:“四交五月,吆人乱跌”。7 a8 A+ S' C3 M7 E* Q: ^

签到天数: 4357 天

连续签到: 2854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8#
发表于 2015-11-6 13:46:04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1-5 18:59
2 [% D: G8 C( l& x7 n8 V首夏:阴历四月,夏之始也,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8 k( ]  o; F6 x0 A7 z& x* r  麦秋:夏历四月麦 ...

6 R% V& n1 y3 Y5 J) }8 n/ l) j好帖子好内容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h( L8 C; p; t4 v& Q( `  a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08:14:48 | 只看该作者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11-6 13:46' v3 F! r, n9 W) D
好帖子好内容,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G$ t9 z7 ?, Z, x1 w五月5 F0 k3 p6 x; L3 t: m
      仲夏:阴历五月曰仲夏,为夏季之中。
( U: X, |# Z0 }* I+ ]) f8 B      天中:原是端午节的别称,后俗称阴历五月。
5 ~+ ?6 w, w# X      午月:阴历五月也。夏正建寅,故5月为午月。又谓午夜之月也。阴历以地支纪月,顺序至五月为午月,故称午月。
4 l) T) a& w& W: _! M2 Q/ H. @( B     皋月:《尔雅释天》:“五月为皋”。% }1 }' X' b/ J; ?3 o0 u
     榴月:农历五月,正值石榴花盛开之际,因称五月为“榴月”。
6 O: H: P! Y7 \& Q; `3 E2 j7 B     此外,还有恶月、蒲月之别称。. _+ l- H. U6 T0 n- d7 a+ l
注:五月之所以有“恶月”之称,当与旱涝的灾害有关。
5 W2 c) Y* ~8 K9 S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09:32:34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1-8 08:14! _! }; r6 k$ b0 T, X
五月
) `3 n2 U) @4 Q& Y& B) \) w      仲夏:阴历五月曰仲夏,为夏季之中。8 D) \, _( o: S& e! i: l
      天中:原是端午节的别称,后俗称阴历五月。
0 {2 h+ N3 h( f5 h/ W, _) I3 Y
六月 :
  S2 M, ~# D+ z: L# _6 s+ |  i      季夏:阴历六月曰季夏,为夏季之末。
' C1 o3 E" b9 D1 Z" f      长夏:指农历六月,因夏季昼长而得名。《索问、六节藏象论》唐王冰注:“所谓长夏者,六月也。”/ Y  J$ z7 P. G: v% }
       三夏:夏季三月 也,即阴历六月 。李颙诗:“炎光烁南溟,溽暑融三夏。”古乐府《夏歌》:“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 x* H/ o, R6 z0 Y/ s
      溽暑:原指盛夏的气候。《礼记、月 令》:“季夏之月 ”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后人们称六月为“溽暑”。
4 o7 `% P8 T+ K4 a  @      且月:阴历六月 也。《尔雅、释天》:“六月为且。”郝义行疏:“且者次且行,行不进也,六月 阴渐起,欲遂上,畏阳,犹次且也。”, C" o4 K8 w7 X- C0 v, b8 h, {- r
      伏月:自入伏到出伏这“三伏天”,相当于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下旬,正处阴历六月 间,故称六月为“伏月”。
/ ], Q, v: C: M0 o5 X9 Q5 w      焦月:《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臭焦。”指的是六月。! w4 l* m* x* `' \
      此外,还有荷月、荔月、暑月、晚夏之别称。
. u% {' U* ~2 O- F0 _0 n7 u注:六月之所以有“荷月”、“荔月”的别称,皆因江南六月荷花盛开、荔枝上市。9 T4 D' N: i)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6 09: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