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尚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姚波就姚勉谱系的学术交流 姚闻闻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2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21#
发表于 2015-4-15 17:17:05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我非常赞同良文宗亲如下的论述:   5 f( Y' b' J' w; V6 I3 R. a
      话题重见,是一件好事,说明姚姓文化如今已真正进入了一个研究和探讨的时代!南昌、灵源、南垣、坊(方、芳)里、姚崇、姚思廉、姚勉、三公等一个个地名和人名需要姚氏宗亲来考证,这一系列的问题反过来也正在考验咱舜裔们对姚姓文化了解多少、掌握了多少?# C% z' f2 X0 G% X& L7 r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2#
发表于 2015-4-15 18:24:51 | 只看该作者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4-15 13:09! K% B$ P1 g& ?& b6 B6 a7 r' N1 @/ |
良文宗亲说得好.支持!
# I  t& N6 L4 s. X0 C    我认为那一族的谱都有欠缺,我南昌姚的族谱也不例外.1.我想还是要走出自 ...
7 a, Q$ i  S3 N# }; w9 l
彦国公世系能否成功向上衔接,历来是宗亲们密切关注的大事,卿芳老的观点为我们指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走出自己的谱系,理性的看待自家的族谱。   真诚的欢迎各方有识之士发表自己的观点,努力理清思廉公与灵源境内姚氏的关系。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3#
发表于 2015-4-17 02:1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闽南姚斌 于 2015-4-21 16:24 编辑
" S$ Q2 e4 y% Z6 X, ]
: `4 d, P$ a: e; L' R2 n
(以上内容在网上发表后有宗亲提出了一些提问,我还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但限学术探讨,有异议求同存异,不人身攻击。以亲的称谓表示交流者)
# q- [$ r- c# J" V' J
   亲:有人说:“客观地说,其实《集》,有的是能做史料,有的不能,《集》里面的文章也可以是传记,也可是诗歌、策论等,是不是一定是史料或不是史料,这与《集》不《集》是没关系的,就是能做史料的东西也要看它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史料的研判关键是占有丰富的资料,然后“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理性地,辨证地地得出结论。上面用《鲁迅全集》打比方,是我打的,公正地说,全集中有的文章就反映了鲁迅从学医到从文的过程,也可以考证出他在租界的生活时间,杂文中点名对骂的那些文人也确实存在,在研究相关问题时,这是可以用来作史料参考的。但你要在鲁家找那个祥林嫂,肯定找不到。各位宗亲都出于好的目的一起讨论,可能由于各人的资料占有量或分析的方式方法不同,或有时内心有所顾忌,所以会有不同的争论,但千万别用急将。有时我也想着发笑,其实脾气不好的,姚网上差不多都是灵源姚后裔,不会这也是老祖宗的血脉特征?”; `9 ^3 C% J) v- Q7 H' _
    闻:上述说法部分认同即史料的研判观点我认同。但与《集》不《集》是没关系的,我认为是有关系的。在目录分类法的历史上,四部分类法之前是六分法,六分法是孔夫子在整理文献时创立的,他将其编为《六艺》,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形成了六个学术门类,后来才发展为四部分类法。而这《六艺》即诗、书、易、礼、乐、春秋,也就是章学诚六经皆史学说所指的六经,所以说他们有关系。章学诚“六经皆史也”是《文史通义》的第一句话,就这一句话,他写下了史学思想深邃的、一部在中国史学理论上的鸿篇巨著《文史通义》。《文史通义》的发表一改了对史学的认识误区,同时拓展了史学认识的视野,成为中国史学界的共识,至今还指导着我们的史学研究。近代很多大史学家都无比的推崇,如龚自珍、章太炎、梁启超等等。他的六经与孔夫子的《六艺》分类法(也可称六分法)有关系,六分法与四部分类法是父子关系,四部分类法家中的集部,你说与章学诚六经皆史学说有不有关系?(说点笑话,活跃一下气氛)。章学诚这一理论的提出本来就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的,明朝的王世贞、宋濂、王守仁、李贽都作出了贡献,都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一主张,只是章学诚全面、系统的进行了总结、提炼、发扬光大,所指范围涵盖了经、史、子、集的全部或更大。* b! G( m8 d' ~: z# N
   亲:还有人说“《舍人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姚勉文集》或《姚勉全集》这是我的认为。”
! {: X/ |9 ]/ _1 G' f" W, r8 N: G   闻:对的。原名《雪坡姚舍人集》、《雪坡舍人集》、《雪坡集》。被收入《四库全书》和《豫章丛书》。《豫章丛书》有江西省高校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整理本,有傅增湘校勘本。. c% G" z" G% X0 j3 \9 O
   亲:还有人说“考古人有很多方法,其中有一个方法,先假设,然后排除,也就是,如果考古过程中发现有一实证与假设不符,就推翻这一假设。”- y" O2 M8 N! G7 [; H
   闻:这就是历史上我们常说的实证学派研究的方法。当然这一学派还有其他的方法,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自己的一套理论作指导。所以说史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它指导着史学研究的方向和结果。比如我们对鬼的研究,如果用唯心主义史学观去分析,判断,我们研究的结果人世间就有鬼的存在;如果用唯物史观,世间就无鬼,这是一个浅显的比喻,是想说明史学理论、思想的重要性。再比如六经皆史的理论,我们搞懂了六经是什么?六经的历史发展?六经与古籍的关系?就知道章学诚所用六经的含义,就知道诗、书、易、礼、乐、春秋都是历史,而诗、书、易、礼、乐、春秋在目录学发展史上叫六分法,经史子集是从六分法发展而来的,读完《文史通义》我们就知道章学诚用六经皆史想表达的就是人类留下的一切痕迹都是历史的思想、理论、方法。就知道史学家为什么崇拜他。就知道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们史学研究取得了多少成果和成绩。* _, m0 b, j# N% z
   中国近代史学派别的划分有很多版本。最著名的是疑古学派的顾颉刚先生,他这个学派也叫古史辨学派、实证主义史学学派,你刚说的考古的方法就是指的他们这个学派。冯友兰先生把中国近代史学派划分为信古、疑古、释古。杨宽在三古基础上增加一古考古。钱穆先生划分为传统派、革新派、科学派。曾繁康先生划分为考据学派、唯物史观派、理学派。周予同先生划为史观和史料派。当代学者就划分得更细。如张书学把一九一九到一九四九年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相对主义史学三大思潮,二三十年代实证主义史学独占史坛。即梁启超、严复、胡适、顾颉刚、傅斯年等人为代表,特别是后两人弟子众多学说深远。马克思主义史学派最著名的就是范文澜、周谷城他们了,他们也是唯物史观派。侯云灏划得最多最细有十二个学派,记都记不住。有什么南高派、国粹派、考古派、新史学派等等。当然这种划分还在变化当中。比如,当下的李学勤就有自己的划法。就不细说了。% e  a2 ^* t7 b: w* u* Z
   亲:有人提出考证姚勉谱系要从多方资料入手,比如《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等资料。
& u( g( ^" }4 D. m, X/ b7 r   闻:是的,这是一个在严肃思考这一问题的人。今天就交流到这里,都深夜两点了。
- b9 a2 E5 u, o5 G   亲:彦国公谱系与思廉公谱系是否有内在联系,有待考证。我提几点供宗亲研究。1、彦国公和思廉公属同一代人,思廉公的封地是丰城,此时彦国公在丰城任儒学山长。2、众所周知南昌姚氏是以国医闻名,国医历来又以祖传为主,这与僧垣公是否有联系,现在南昌姚有人说“御医”不知是否有此含义。3、勉公在彦国公谱系中有非常明确的世系关联,勉公在《舍人集》中称思廉公为鼻祖,是否也能说明彦国公谱系与思廉公谱系有近亲的关系,此时是南宋只相差一个朝代,不会有差错,只是后人的忽略,没有去研究。4、就是现代人的书信和说话时,都不能直呼父母及祖先的名字,何况古时的文人呢!这点是否可以说明崇公不是勉公的祖先。
$ n; z) b- c! n: I  S4 K# v   闻:这个问题提得好,围绕着姚勉谱系问题以我上提出的五块资料在思考,而且对五块资料比较熟悉。思考的方法是某一宗亲提出的先假设,再实证,属疑古学派的考证方法。他把彦国公谱系与思廉公谱系同时代两个人对比设想,把封地和任职地关联进行分析,间接又以彦国公支后裔与思廉公谱系中都以家传行医来联系思考,设想姚勉《舍人集》自称思廉公为鼻祖是一种近亲关系。由于有了这种近亲关系,姚勉《舍人集》中当然是会用尊称。从这种关联分析,解释了《舍人集》姚勉为什么会尊称的原因,我认为也有这种可能,为什么我这样说,从中国人日常生活逻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否是近亲关系或是其他关系,还需史料来应证。可以设想,但还不能确定。
6 Z9 |1 p" \6 r   亲:我认为那一族的谱都有欠缺,我南昌姚的族谱也不例外。1、我想还是要走出自己的谱系来研究谱,心情就豁达。2、请这几方面的宗亲参加,特别是某某等,此课题涉及百万姚氏宗亲,是大事呀!  A. ]- p8 ?2 X
   闻:从这位宗亲的话,可以看出他比较公正、无私,也对姚氏宗族事业很焦急和用心,提议非常好,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研究、分析。这个事我认为世姚组织应该考虑,这是有利于子孙的事,是功德无量的事,应积极推进。
) F! m0 K' z- c6 j   亲:请问河南陕州硖石等不等于河南汴梁硖石?
; t2 ^1 A9 F' s) E% s   闻:这个问题很好办。查一查最早有那部谱这样使用,如果是谱序这样使用,一般记有作者的名字和时间。我们针对时间查一查他那个时代地理古籍是不是这样使用,是不是这样称谓,就一清二楚了。一般各朝都有历史地理方面的书,比如二十四史中部分就有专门的地理志。还有一些那个时代的人写有专门的地理书,如唐朝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人的《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元朝的《大元大一统志》、明代的《大明一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等等。最古的地理书《禹贡》《山海经》《水经注》。地理方面的书,还有一些类书也记有地理方面的内容。比如《太平御览》《永乐大典》等等都记有当时的地理沿革。查查就知道了,非常简单。当然谱序中对地理描述的准确与否,也是可以来分析判断谱和谱序的真伪的,因为它有一种逻辑关系在里面。
1 {% D% m# _6 W' V" M  G   亲:世姚网贴了一篇《姚勉研究》的硕士论文,您怎么看待姚勉家世的记叙。
% ~+ x; \$ H+ v" A) U) T
   闻:此文我读过,是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在二零一三年发表的一篇硕士毕业论文,他的文章在第一章姚勉其人第一节家世及生平中对姚勉家世的叙述,主要采用了 《宜丰县文史资料第四辑状元姚勉》的资料,他在论文中已经注明。我们知道《宜丰县文史资料第四辑状元姚勉》是宜丰县县志办姚行先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行先先生的这篇文章主要采用的是云公谱的资料。从读这篇论文,我们可以知道此论文作者并不知道这一点,也不知道还有彦国公谱系也记载有姚勉,而且这个姚勉的生平是指的同一个姚勉。如果作者知道这些情况是不会只用一方面的资料的,通常会将两方面的资料都罗列出来,或者由其他的资料来论证两方面资料的真实性,再作出自己的结论。如果没有结论,也要将他为什么只采信一方资料的理由作个说明,显然此论文没有,只是说了引用资料是真实的,确实也是真实的,他的资料来自《宜丰县文史资料第四辑状元姚勉》是真实的。姚勉彦国公谱系也说是其子孙他一点没意识到,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存在,也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这篇文章还是我告诉姚茂勇的,因为论文中有很多与姚勉有关的人,所以我们想从这些有关的人中找一些记叙姚勉的更多史料,好对姚勉更好的研究。
亲:清廷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摒弃删去了大量的不利于其统治和不合时宜的资料。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乾隆三十九年命各省查缴"诋毁本朝"之书,尽行销毁。乾隆四十年令四库馆臣对所收书籍"务须详慎决择,使群言悉归雅正"。不仅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部还多,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总和相当于一部四库全书。像南宋末年人们抵抗外来侵略历史的内容更加不会有了。勉公的正直与民族骨气大家都是了解的,当然会受到当时满清统治者的仇视。所以收入(全书)的(勉公舍人集)是否保持了原貌,还不好说。说(四库全书)中的内容一定就是真实历史的记载,那也不一定。考证姚勉谱系要从多方资料入手,比如(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等,不能只抱着(舍人集)不放。& O3 {0 A8 v" r( |5 g8 P
   闻:反复读了几次,不知读懂了没有!我的理解你有这几层意思。一、清朝的文字狱,焚毁了大量的古籍。舍人集是否保持了原貌?二、说《四库全书》中的内容一定就是真实历史的记载?三、考证姚勉谱系要从多方资料入手,比如《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等。四、不能只抱着《舍人集》不放。下面我回答第一个问题,说心里话,我还真不知道他是否是原貌,是否也受到过伤害,我也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但我可告诉你我使用的舍人集的版本,就是上面提到的《豫章丛书》江西省高校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整理本,只知道它是高等学校课题研究项目。我的理解应该是经过专家学者全面细致研究后才拿得出来的项目,不然它不是毒害读者吗?如果我们要研究姚勉,目前也只能使用这个版本,因为找不到其它的版本了。二的一个问题,《四库全书》内容是不是真实历史的记载,这个谁也不好回答,也没听谁说一定过,因为我们不是亲历者,真不真实只有结合历史事实来判断,还有一些常识性知识去推断,当然古人和今人都遇到过这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我上面已经回答了,是在认真思考,从多方入手是个好主意。第四个问题,我只知道姚勉的资料很少,只有这本舍人集,而且是唯一,还是侄儿姚龙起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才留下来的,不然这个本子都没有,所以非常珍贵,不抱着这本没法呀,你自己要去研究,只有这本唯一,你说还有其它办法吗?7 M( y* I7 }, J2 E' ?
   亲:闻闻上述合贴,不管观点是否全部正确,这种态度已表明他是个想和大家一起认证灵源世系的宗亲。因之,我想与他再在下列几个资料共同探讨。一《舍人集》。二《姚锡墓志铭》。三《南垣姚氏族谱》即彦国公谱系。四,方里的《灵源姚氏族谱》即尚忠公谱系。这四个资料中所涉及到的灵源始迁祖的相关资料是我们共同的切入点。注意,我这为什么提南垣族谱而不提南昌族谱呢,其实这两谱都是彦国公谱系,大体内容差不多,南昌姚与南垣姚同出自灵源“黄塘”(现南垣村境内一处古迹),南昌姚迁出后,族谱对祖上只记录到了黄塘或当时南垣更名前的华溪。而南垣族谱则记录了丰城到宜丰县治天宝,然后六世从天宝迁灵源坑,再迁灵源区域的黄塘的过程。线路上与《姚锡墓志铭》中所记更清楚和相符。
7 J9 X6 D" j' C- @3 u
   闻:确实想共同理性的去研究姚勉。你说的灵源始迁祖是共同的切入点。还是灵源始迁祖的相关资料是共同的切入点。这个我没明白?后面知道你的意思是彦国公谱系两支姚,南昌姚与南垣姚同出自灵源“黄塘”。南昌姚谱只记录到了黄塘和南垣以前的名字华溪。而南垣谱上不仅记了黄塘和华溪,还记有祖先来黄塘和华溪以前的丰城---天宝----灵源坑----黄塘迁徙路线、过程和地方名。是不是这个意思?如果是这个意思,这可以说明南昌姚与南垣姚是一家、都是祖先彦国公的两支后裔。二的一个意思你想表达的丰城---天宝----灵源坑----黄塘迁徙路线、过程和地方名与《姚锡墓志铭》中所记相符甚至还比《姚锡墓志铭》详细一些。如果是这个意思,你能不能指出《姚锡墓志铭》在那个段落写有丰城---天宝----灵源坑----黄塘迁徙路线的文字描述和有这种迁徙路线意思的文字内容。能不能指引阅读。

; }- Q9 O  Q9 N1 g; V
3 x6 X; I+ O& P" S+ ?

& b- P/ S7 G3 y
# d1 ~: Y4 q2 N. [
0 g3 F) e  o; {$ ^+ n1 a: D* ?& `8 N+ ~4 f0 U" @
4 ?" l6 _) }0 z4 ^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5-4-17 10:23:46 | 只看该作者
闻闻上述合贴,不管观点是否全部正确,这种态度已表明他是个想和大家一起认证灵源世系的宗亲。因之,我想与他再在下列几个资料共同探讨。一《舍人集》。二《姚锡墓志铭》。三《南垣姚氏族谱》即彦国公谱系。四,方里的《灵源姚氏族谱》即尚忠公谱系。这四个资料中所涉及到的灵源始迁祖的相关资料是我们共同的切入点。注意,我这为什么提南垣族谱而不提南昌族谱呢,其实这两谱都是彦国公谱系,大体内容差不多,南昌姚与南垣姚同出自灵源“黄塘”(现南垣村境内一处古迹),南昌姚迁出后,族谱对祖上只记录到了黄塘或当时南垣更名前的华溪。而南垣族谱则记录了丰城到宜丰县治天宝,然后六世从天宝迁灵源坑,再迁灵源区域的黄塘的过程。线路上与《姚锡墓志铭》中所记更清楚和相符。

签到天数: 12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25#
发表于 2015-4-17 12:4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菁菁 于 2015-4-17 12:45 编辑 6 R" D8 O* U6 l  [
姚克保 发表于 2015-4-17 10:233 Z" z# U$ v6 I' @: C
闻闻上述合贴,不管观点是否全部正确,这种态度已表明他是个想和大家一起认证灵源世系的宗亲。因之,我想与 ...
) U& V4 V/ s. u% q; g

- \7 h! }1 z! G    支持克保宗亲建议.也希望姚波,源盛能参加!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26#
发表于 2015-4-17 16:36:16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5-4-14 19:00, k1 N0 L- }/ s5 ?
清廷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摒弃删去了大量的不利于其统治和不合时宜的资料。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 ...
$ [5 _) p; s! O- }- o' V+ ^8 ?5 @
所言极是!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7#
发表于 2015-4-19 14:5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闽南姚斌 于 2015-5-1 03:06 编辑
  \* M0 `# @3 {* @& Q$ y  L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5-4-17 02:13" i( a, @+ J# I1 L
(以上内容在网上发表后有宗亲提出了一些提问,我还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但限学术探讨,有异议求同存异,不 ...

7 B3 z& P1 v; A+ S; R  j, Y! C8 G4 y( b" o4 g" ^
亲:闻闻宗亲能不能说说《姚锡墓志铭》。
闻:《姚锡墓志铭》是江西省博物馆陈柏泉先生一九九一年四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江西出土墓志选编》中的第三编58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淳熙十二年十月》的一篇墓志铭。此书共收录了江西省从唐宋元明共220通出土墓志。陈柏泉先生把它汇编成册,以弥补史料之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主持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工作的史学家徐苹芳先生在此书的序言中这样说“中国历代墓志,数量多,内容丰富,在史料学和铭刻学上有很高的价值。墓志属传记体。传记体的史学著作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司马迁《史记》创立纪传体史学,其后官私所修正史,皆遵《史记》体例,以帝纪编年史为纲,辅以记典章政绩的各类专志和人物列传,纵横交织,相当完善。传记体的史学著作与编年、专志体的史学著作,构成了中国史学体裁的三大系统。”“而在学术上有影响的关于历代墓志的著作,前有罗振玉、唐风楼所集各地冢墓遗文,后有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十一卷。特别是赵先生的著作,可以说是集汉魏南北朝至隋墓志之大成,收录新旧拓本609通。”“陈柏泉同志从事江西考古工作多年,特别注意江西出土历代墓志的收集和研究,已陆续在《文史》《中华文史论丛》《文物》和《文献》等学术性刊物上发表过一小部分,获得了学术界的好评。今将结集单行,全书收录江西出土墓志220通,从时代上看,则以宋元明三代为主。魏晋隋唐以来,士家大族重门阀谱系,墓志之作,骈体对偶,词藻华丽,往往囿于典故而隐诲事实。宋元以后,文风丕变,墓志以叙述死者事迹为主,史料价值增加。如本编所收的刘涣墓志、熊本墓志、辛次膺墓志、周必大墓志、文天祥墓志、张宗演圹记、况钟墓志,以及明宁献王朱权、淮靖王朱瞻娑送踔斓家族墓志等,都是很重要的历名文献。我与陈柏泉同志相识已三十五年,他致力于学术研究严肃认真的学风,孜孜不倦的精神,令我十分钦佩。在他编著的这本书即将出版的时候,我的感触是很深的。这本书不仅是作者的研究成果,也是他向历史考古学界提供的一分珍贵资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的出版便不是他个人的事情,而是对学术界有益的事情。但是,学术著作的出版是相当困难的,学者个人无力支付出版费用。幸亏江西教育出版社慨然承担了出版任务,才使这本有学术价值的书得以问世。据我所知,目前北京、河南、陕西都有出土墓志汇编的编纂工作,如果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都能编辑出版本地区的出土墓志汇编,这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陈柏泉同志和江西教育出版社率先编辑出版本省出土墓志选编,为学术界作了一件大好事,我特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徐苹芳 一九九零年五月于北京” 。这里我照录徐苹芳先生对此书的评价以及徐先生对史学常识的知识普及和对陈柏泉先生学术生涯的评价,我们知道了墓志在史学研究的位置和作用,同时知道了陈柏泉先生是怎样一位学者,下面我介绍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淳熙十二年十月)》的内容。
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淳熙十二年十月)》是姚锡长子姚守在姚锡故去后淳熙十二年十月向与其父锡同朝为官的谢谔求写的一篇墓志铭。又名《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铭一开始介绍谔与姚锡的关系以及自己少时对锡神童传说和锡祖父振的了解以及托付写铭的情况。接着介绍姚氏舜后,古有两族,一吴兴,一秦陇,锡属吴兴。这一段原文是“姚氏舜之后,古有两族,一吴兴,一秦陇,予善吴兴也。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五季乱,有官仓监者,始居灵源。曾祖礼;祖振,洪州进贤县丞;父旦,黄州教授。进贤即子玉,以儒起家,生徒受业数百人,号曰江西姚子玉教授;以八行举。擢上第。予善生于黄州,三岁而孤,母邹,诲之学。七岁能诗,语出惊人,十一能文。予善贯穿经史,尤长于左氏,为文精深典丽,屡荐于郡、于漕台。遇兵乱,奉母夫人东西,就养益勤。母终,哀毁憔悴,无仕进意。年四十,以恩释褐,授迪功郎吉水簿。”。
如果把这一段翻译过来意思就是:“姚氏是虞舜的后人,古时候有两族,一族吴兴,一族秦陇,予善是属吴兴这一族。予善世世代代都居住在新昌,或许说是姚思廉分封为丰城县公,这个原因迁徙到新昌这儿的。五季乱的时候,有一位做官仓监的人,开始居住在灵源。予善的曾祖叫姚礼;祖叫姚振,在洪州进贤县当过县丞;父亲叫姚旦,在黄州当教授。进贤县丞姚振也叫姚子玉,以儒学起家,有生徒数百人在他那里受业,号称江西姚子玉教授;他以八行中的举人。提拔上第【注:古提拔官员有(高上中下)第之分,属某第就可当某一类官】。予善出生于黄州,三岁父亲就死了,母亲姓邹,教诲他要好好读书学习。他七岁就能写诗,说话也语出惊人,十一岁就能作文。予善贯穿经史而读书,尤其长于对左氏(注:即左丘明)《左传》的理解,他写的文章精深典丽,屡次推荐到郡、漕、台。遇到兵乱,侍奉母亲老夫人物质,赡养母亲也很勤勉。母亲死后,他很悲哀身心都很憔悴,对当官一点没有兴趣。年四十岁了,受皇恩才脱去民服换上官服,被授予迪功郎(注:相当于现在副县级)吉水县主簿这个官职。”。
墓志接下来,谢谔就介绍姚锡在迪功郎吉水县主簿和武当军节度推官的事迹以及光化军判官任上靳显事和马全事的过程,接着写改任汀州判官,转承直郎(正六品)对犯人遇瘴疠的态度和平反二十余案、卒历六县的事迹。然后说他做了个骑兵百万迎冥官的梦,家里人和好友黄长卿也做了个奇异的怪梦,回到家里就得了病,翼日,死在官舍,享年六十五岁,实际死期为淳熙十一年九月七日。接着谢谔全面对姚锡一生进行了评价,对乡里赈济抚恤,嫁孤女、葬没钱下葬的人等善事的事迹和对父母慈孝,刻木父母像,每天祭祀父母,对长子姚守说“吾它日必归骨先人墓侧,死者有知,当得侍奉也”。接着就写“有诗文一集,藏于家。子男三人:长曰守,举于礼部;次寀,业进士;次未名。女二人:长适高安胡义问;次适同邑从事郎、新丰州军事推官陈世长。孙男女五人:郑保、岩孙、寿娘、顺娘、筠娘。其孤守,将以今年十月己未,奉予善与予善夫人金氏之丧,合葬于灵源先茔之傍。金氏亦有妇德,先予善七年卒。”接着就是铭文。
这就是《姚锡墓志铭》文章结构和内容的情况。此墓志铭1986年出土于宜丰县。1通,志高98,宽68厘米。楷书。31行,满行49 字。志尾署“高安况抱元刊”。志石藏宜丰县博物馆。我在介绍此铭时有些原文照录的部分如他的家世,主要是为了大家研究姚勉谱系时有帮助,如果你对此载录不满意,可以找原文看一看,以原文为准。
亲:你能否对《姚锡墓志铭》所涉及人物、地名、官职进行系统梳理并说明。
闻:《姚锡墓志铭》涉及的人物主要有作者谢谔、好友吕棐、黄长卿。祖先姚思廉、官仓监祖先、姚礼、姚振(姚子玉)、姚旦、母亲邹氏。姚锡自己、夫人金氏。儿女姚守、姚寀、未名三儿、长女、次女、女婿胡义问、陈世长。孙男女郑保、岩孙、寿娘、顺娘、筠娘和事迹涉及人物靳显、马全。共25人。
涉及的地名官职:谢吉州任录仕参军和临江军任职。高安县人吕棐宰朝奉郎。姚思廉丰城县公。官仓监祖先新昌县灵源。姚振洪州进贤县县丞。姚旦黄州教授。姚锡出生地黄州、吉水县主簿、安福县、武当军节度推官、光化军判官、汀州判官、死官舍。
如果我们以姚锡和祖先迁徙地梳理大致为:吴兴-姚思廉丰城县公【祖迁地】-官仓监祖先新昌灵源【祖迁地】-姚振洪州进贤县(镇)县丞【工作地】-姚旦黄州教授【工作地】(姚锡【出生地】黄州)-姚锡吉水县主簿【工作地】-姚锡安福县【工作地】-姚锡武当军节度推官【工作地】-姚锡光化军判官【工作地】-姚锡汀州判官【工作地】-姚锡死官舍【工作地】-姚锡葬新昌县灵源祖茔侧【祖居地】。
按照姚锡及以前祖先多属宋朝以前时期人,我们以宋地理地名为准,查北宋王存著《元丰九域志》,以上归属大致为吴兴-姚思廉西路洪州丰城县-官仓监祖先西路筠州新昌县灵源-姚振西路洪州进贤县-姚旦淮南西路黄州(姚锡出生地黄州)-姚锡西路吉州吉水县-姚锡西路吉州安福县-姚锡西路吉州武当军-姚锡西路吉州光化军-姚锡福建路汀州-姚锡死福建路汀州判官官舍-姚锡葬西路筠州新昌县灵源祖茔侧。
《元丰九域志》说明:西路州6、军4、县47。洪州县6(南昌、新建、丰城、奉新、分宁、武宁)镇4(土坊、新义、闰安、进贤)进贤不属县。筠州县3(高安、上高、新昌)。吉州县8(庐陵、吉水、安福、太和、龙泉、永新、永丰、万安)。
【祖迁地】除姚思廉西路洪州丰城县和官仓监祖先西路筠州新昌县灵源、姚振西路洪州进贤县、姚旦淮南西路黄州彦国公谱系,云公谱系都相同外,还能找出《姚锡墓志铭》姚锡【出生地】【工作地】与谁家谱迁徙地相同,而且《姚锡墓志铭》所有的地名都是以县为单位,除灵源外没有一个小地名,洪州进贤县也是查《元丰九域志》时才知道它是南昌县的一个镇,而不是洪州的一个县级单位。这就是《姚锡墓志铭》的地理情况。

签到天数: 18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四品道员

28#
发表于 2015-4-19 15:52:32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拜读,有《姚锡墓志铭》书法作品,更值得一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5-4-19 16:34:04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想共同理性的去研究姚勉。你说的灵源始迁祖是共同的切入点。还是灵源始迁祖的相关资料是共同的切入点.............“         我的回答是:
7 m4 F( ^/ L! Y一、站在资料取舍上的角度上,这些资料是切入点。站在研究问题的关键上,灵源始迁祖是切入点。: s6 F# G& X+ f8 C) n5 {( x
二,南垣姚谱与南昌姚谱都是彦国公谱系,都是公元十四世纪独立修的谱,我说用南垣谱是说南昌谱在从灵源迁出前的记录没有南垣谱记的详,因为我们要研究的是灵源始迁祖,所以用南垣的更详细一点。
. D: I6 f+ x) h! W8 _三,”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墓志铭中由是说,说明迁徙线路是“丰城---某县治(居县治者未必仓监,但仓监必居县治)---灵源”,而南垣谱是“丰城----宜丰县治天宝-----灵源”,不一样,但一致。; t2 p" A% j( U0 E# u! w  K6 D
四“你能不能指出《姚锡墓志铭》在那个段落写有丰城---天宝----灵源坑----黄塘迁徙路线的文字描述和有这种迁徙路线意思的文字内容。能不能指引阅读”我的回答是,要是墓志铭中这样写了,我用得着耐下性子邀大家来研究?那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你说呢?
* X8 _1 U8 t0 a5 A% x写完上述答复,突然想起前两天与朋友想聚时的一段对话,朋友甲说“我家离上班地只有十分钟车程”,朋友乙说“不止,我上次去你家用了二十分钟”。甲说“那是正好堵车”。乙说“那你就要说不堵的情况下是十分钟,堵的情况下。。。。”甲苦笑,大家嘻笑.都对或都不对,只要气氛好就行。
2 Q. ]" J2 n# J; z- L: L

签到天数: 3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0#
发表于 2015-4-19 21:11:1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有收获!+ s3 o$ Y8 w8 B0 H2 f"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1 08: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