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绍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再向婺源行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0:21:07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0-12 10:48 编辑
姚尚全 发表于 2013-10-11 13:44
感谢绍铉宗亲提供婺源风光照,期盼更多介绍婺源姚氏信息。


   尚全宗亲关心的正是我所关心的.我已经打听到婺源姚姓集中在二个镇,三个集聚地.其中,溪头乡龙尾村姚家约7~8户,上溪村委会10多户.镇头镇镇头村委会上姚村约60户.
    我先说溪头的二个集聚点.溪头在婺源的东北部,靠近安徽的黄山.前年我曾经到过那里.龙尾村因盛产龙尾砚而闻名,中国的四大名砚当中所说的"歙砚"其实就是"龙尾砚",龙尾村与歙县同一山脉.我去的时候,高速公路还没有通车,100公路的山路走了三个小时.我当时不知道溪头有咱们姚家人在这里生息,否则一定会去聊个天什么的.
   再说镇头,镇头与溪头的方向刚好相反,靠近景德镇,离浮梁也不远,离婺源县城却有80公里.上姚村约200宗亲.前天晚上,我约请了姚宝怡小妹喝茶,她就是镇头上姚家人.她介绍说,他们村庄是有谱的,可是她对这些一点也不了解.她与她哥哥通了电话,可惜哥哥又到外地去了.她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他们这个村庄全部都是亲戚,我先是哈哈一笑,随即频繁点头对宝怡的说法表示认可.
   

签到天数: 4235 天

连续签到: 45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2#
发表于 2013-10-12 11:07:48 | 只看该作者
姚立行 发表于 2013-10-8 22:59
婺源好像以前为安徽所辖,后来划归江西的吧

婺源(wùyuán)建县的历史有1200多年。本县地域在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属江南东道歙州休宁县地(部分属江南西道饶州乐平县地置),隶江南东道歙州(治今歙县)。历唐宋元明清皆属歙州、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民国元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3年(1934年)改隶江西省,36年(1947年)复隶安徽,38年(1949年5月)又划至江西,现属江西省上饶市管辖。

签到天数: 4235 天

连续签到: 45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3#
发表于 2013-10-12 11:15:17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0-11 21:38
浓香型的清华婺。。。

江西四大名酒:
清华婺酒 ---清华婺酒以优质大曲酒为基础,加当归、砂仁、檀香、灵芝等12种名贵药材配制而成,曾被誉为江西四大名酒之一。清华婺酒色泽金黄,芳香浓郁,营养丰富,具有补血,活血,健胃养颜之功效。2006年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白酒生产企业。
李渡镇酿酒---历史有1500多年,素有“酒乡”之称。元代白酒作坊遗址——李渡无形堂烧酒作坊遗址去年在李渡镇“重见天日”,把中国烧酒酿造历史往前推了300年,成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李渡酒是江西四大名酒之一,李渡高梁、李渡老窖等品种历年被评为江西省名酒、优质酒,荣膺1994年蒙古乌兰巴托和1997年法国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四特酒---是江西的名酒,也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2004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周恩来在庐山会议上给四特酒提词“清香纯醇。回味无穷”,邓小平品四特酒后说“味道独特,酒中佳品”。
“章贡王”----赣州的白酒本产品清香浓郁,香味协调,低而不淡。先后获得“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 江西省名酒”等荣誉称号,属江西省免检产品。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2:0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0-12 22:35 编辑
姚孝中 发表于 2013-10-12 11:15
江西四大名酒:
清华婺酒 ---清华婺酒以优质大曲酒为基础,加当归、砂仁、檀香、灵芝等12种名贵药材配制 ...


    孝中上述说法可能有误。江西的四大名酒中,四特,李渡,清华婺是肯定的,还有一种我不记得是九江的封缸酒还是南城的麻姑酒。但是绝对没有章贡王。
     另外,四特酒从来就不是全国的四大名酒。我对四特酒的工艺,香型是比较了解的。首先,它全部都是稻谷发酵,第二,它既不是酱香型,也不是浓香型,更不是清香型,后来只好定它为“特香型”。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2:3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0-12 12:45 编辑
姚名珍 发表于 2013-10-9 22:04
第一次听人解释“婺”是能文能武,又出美女的地方!虽然这种说法有些牵强,但是从字面 ...


      名珍大姐还关注婺源的红叶?现在虽然已经过了“寒露”,但是远远没有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时节。我既然穿上了“人民拍客”的马甲,就要配合名珍大姐的工作了。我在宾馆的旁边,发现一棵树上分明是几片叶子渐渐红了,我选择了最红的一片进入我的相机。虽然仅仅是一片,可是“一叶知秋”啊!待到晚秋时节,如果我依然在婺源,我或许可以拍到一树的红叶!

SAM_4949.JPG (144.33 KB, 下载次数: 447)

SAM_4949.JPG

签到天数: 10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6#
发表于 2013-10-12 15:52:53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0-12 12:38
名珍大姐还关注婺源的红叶?现在虽然已经过了“寒露”,但是远远没有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时节 ...

     是啊,我虽是花甲之老妇,但是特别的爱玩,爱照像,也喜爱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更爱花花草草。这满山遍野的红叶,那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啦!谢谢绍弦宗亲的“一叶知秋”,让我爱不释手!{:soso_e192:}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13:02:18 | 只看该作者
姚孝中 发表于 2013-10-12 11:07
婺源(wùyuán)建县的历史有1200多年。本县地域在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属江南东道歙州 ...

婺源(wùyuán)建县的历史有1200多年。本县地域在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属江南东道歙州休宁县地(部分属江南西道饶州乐平县地置),隶江南东道歙州(治今歙县)。历唐宋元明清皆属歙州、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民国元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3年(1934年)改隶江西省,36年(1947年)复隶安徽,38年(1949年5月)又划至江西,现属江西省上饶市管辖。
     孝中上传的资料证明,导游说"徽州管了婺源一千年,江西管了婺源一百年"是对的.其实,徽州管了婺源不止一千年,而江西管了婺源则不到一百年!
   民国23年,为什么划婺源归江西?这是蒋介石剿共的需要.方志敏的部队长期活跃在怀玉山,大茅山地区,正好是婺源的南面.国民党的部队从上饶方向打过去,共产党的部队就往皖南跑.徽州和皖南崇山峻岭,围剿起来非常不方便.于是,就从景德镇方向打进婺源去.这样,划婺源为江西管辖就顺理成章了.但是,整个徽州的开明人士是反对婺源划入江西的.胡适等文化人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宁为徽州鬼,不作江西人".从文化上来说,把婺源划入江西,的确是割裂了徽州文化.但是,从现在的事实来说,江西可是沾了大大的便宜!
   前几天,婺源的旅游局长葛健陪我们吃饭.他风趣的说,"人生这一辈子,应该生在苏州,活在扬州,死在柳州,葬在徽州."有趣!
   

签到天数: 4235 天

连续签到: 45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8#
发表于 2013-10-13 13:40:44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0-13 13:02
婺源(wùyuán)建县的历史有1200多年。本县地域在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属江南东道歙州休宁县地(部 ...

在扬州:扬州自古是一个繁华的大城市,已出生扬州而骄傲。穿在苏州:苏州江南水乡、历来富庶繁华,盛产精美的丝绸服装制品。
吃在广州:广州自古是岭南的核心城市,有精美可口的粤菜。
玩在杭州:杭州有西湖美景、人间天堂。
死在柳州:柳州产好木,出好棺材,古代土葬极讲究棺材。
葬在徽州:徽州也产好木,也出好棺材;不仅如此,徽州人重风水,墓修得很好。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15:46: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0-13 15:50 编辑
姚孝中 发表于 2013-10-13 13:40
生在扬州:扬州自古是一个繁华的大城市,已出生扬州而骄傲。穿在苏州:苏州江南水乡、历来富庶繁华,盛产精 ...


     大概都是一个意思吧!但是,显然孝中的版本更加全面一些.
     在婺源,他们总是习惯打名人牌.坊间把"葬在徽州,"是认为徽州风水好,荫护后人,后人多出名人.提升了孝中版本的意境.
     婺源前几大姓中,詹天佑的詹是肯定名列其中的,全县30多万人口,有3万多詹姓,据说是隋朝末年开始来婺源的,祖先上溯到周文王,是姬姓的后裔.现在世界各地的詹姓几乎以婺源发源地,都以詹天佑为旗帜,"詹氏大祠堂"在浙源乡,化了六百多万.
     俞,汪,洪等姓是婺源的大姓,汪精卫祖籍是婺源我早就知道的.但是,前几天与一位姓洪的朋友吃饭,他说,洪秀全这一支也在婺源呆过很长时间,我反问"洪秀全不是广东花县的吗?"他依然回答,婺源是洪姓的一个中转站.

SAM_4949.JPG (144.33 KB, 下载次数: 542)

SAM_4949.JPG

SAM_4962.jpg (106.64 KB, 下载次数: 561)

SAM_4962.jpg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30#
发表于 2013-10-14 00:06:01 | 只看该作者
婺源是个好地方!!绍弦宗亲;你眼福不浅{:soso_e1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5 12: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