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双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尚忠公世系资料收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1#
发表于 2012-10-9 23:05:42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0-9 23:07 编辑
" k3 }6 o! R: g( U% k
, P& B8 a) U& L回复 16# 姚建钢
, s! K! Q2 T; O5 F' p3 k0 N& m. w. T$ ^- _- `2 Y9 L
8 E3 s4 x9 c6 T! r
    建钢老哥:你研究过南垣的谱吗?你看过南昌的谱吗?如果都没有,那么你说话就没有分量。要想求证历史问题,真的要靠文人,而不能看不懂家谱,去听农妇的传说,再去同文人论战。你是当过兵的,有武功。我肯定打不过你,但是你肯定说不过我。因为我从不乱说。欢迎来宜春做客,我请你喝酒。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22#
发表于 2012-10-10 04:01: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祖军 于 2012-10-10 04:04 编辑
$ X7 g8 p4 M0 N/ q  ^9 l0 H* k
8 c3 i, E5 a+ d. G# f5 X# \没有充分的证据,不应该轻易纠错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家谱。那样是一件很不严肃的事情。纠错意味着对自己本源和历史的从新审定,那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同时也是需要大量确凿的证据,审慎研究认证之后,才能决定的。如果凭他人一己之见,未经推敲的观点,去否定家谱,那与儿戏何异。所以建议各位宗亲在评论别人的谱头时不要轻易下结论,保持敬畏和尊重。说实话,不管是南昌谱、芳里谱还是别的谱,都还没有足够的底气说自己的谱就绝对准确。自己怎么看是你自己的事情,但是不要强加给别人,要别人接受,多给他人一份尊重、一片空间。这是我的观点。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3#
发表于 2012-10-10 10:1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姚祖军
1 j& g/ ]8 c2 P& q6 \" J
4 e' p0 I0 K9 r$ g- D6 V/ e. Q; a
& F; `% H( J( T8 s8 T    赞同你的观点!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1:53:14 | 只看该作者
理性修谱,多方严谨求证,不主观臆断。

签到天数: 5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25#
发表于 2012-10-10 14:4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姚祖军 ( V5 J" V7 j! c

8 K$ w( @( v- k% b( D+ `" D& b: N' J) q
. g1 E" N' e  O4 h    赞同你这种说法和观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10-11 14:5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姚建钢 7 R( a8 K2 p2 _- |. h2 Z# R
4 j7 z3 _# S1 }9 X
( E6 e% L, l. s. }0 g" p* G
    文人是用历史说话,不是用传说。文人知道张飞在前,岳飞在后,不会说岳飞打张飞。
3 ~5 u: X6 L2 _' i+ d( j5 C姚绍弦 发表于 2012-10-9 21:11
7 C7 h( k2 r3 x* P! V: q
* y. S" {& P) A( G' ]" g
0 R* L& N. {! l! r! u" z1 j
    传说也是历史的一面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7#
发表于 2012-10-11 15:4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姚建钢
+ ~+ T* _- X& \% O  }) t) Y+ I& r# U7 m: }+ I. R$ w" C! y

3 ?( f8 d9 w' K- x9 `2 J    建钢老哥:建议您把先自己的家谱看透,再把地方志看透。如有不认识字,先查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不行,还要查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然后,我们再来慢慢坐下谈,地点可以在宜丰,也可以在南昌,在宜春也行。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8#
发表于 2012-10-11 15:52: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2-10-11 16:06 编辑 $ Z" E. g. `) }: w7 Q% B
传说也是历史的一面, A! V" ~  q& g( c3 B
姚建钢 发表于 2012-10-11 14:57

% R; A' b$ C; i0 T) h$ \
# i1 n+ u$ |" N8 w1 G    传说:有的是美好愿望,“如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
% t+ f. A7 D4 \! o6 F有的却是无稽之谈。' Y" M( n% f; x3 V3 v' ^$ N% E& x
    传说就是传说,它有美好和丑陋的两面性。不能将“传说”,升华到“历史一面”的高度。否则“史料”将变成“笑料”。不知对否请建钢弟明示!
# o8 i( T* Q  ~, ^1 d2 ?& T* a. v5 Q5 ^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9#
发表于 2012-10-11 20:5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0-12 11:39 编辑 5 x, F0 T+ @+ k9 T' Q

- z' u) N2 B* l0 X$ W回复 28# 姚卿芳
3 C, \3 }  c4 r$ y" z5 a* O
* G1 S8 p# Q, C/ J5 B4 p$ q+ Q8 O! @
. G/ S9 Y6 B9 H4 t. F( M2 ^) j    老先生说的有道理!赞同!
! U7 ~& \# r2 D2 f( ~" K0 r) N在没有文字的时候,可以听听传说,逗逗乐。宋朝以后地方志已有记载,还去听传说,讲传说,就是胡说。查:南昌姚氏1170年离开灵源到南昌姚湾。查:姚勉1253年中状元后,再立了牌坊,之后才有坊里,后叫芳里,方里。以一年为一里,方里差了姚湾83里。查:姚文龙1260~1265年进了衙门以后,才有了衙里,以一年为一里,衙里差了姚湾90~95里。南昌人离开灵源时,不知哪里是方里?哪里是衙里?方里人传说,南昌人不姓姚!是一夜之间由唐变成了姚,这是谁家的道理?对于这种传说,您号称灵源世家的建钢老哥不去制止,还津津有味地跟着去传说。老弟我不说,您自己说说,这是什么说?为了尊重您,配合您,我装作没有听见您说,转过脸去,两眼看着灵源的天空!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10-12 14:2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姚卿芳
6 o, J6 h. m8 F+ y- x9 ?3 w' e% X
/ Q9 j" U( U$ }0 x6 {+ G- Z# o- n- S8 I! P6 q
    老先生说的有道理!赞同!
$ g7 d. Q* E, h( ]- T' \在没有文字的时候,可以听听传说,逗逗乐。宋朝以后地方 ...7 U: `+ {4 I# ]5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2-10-11 20:53
3 e; V& {" e2 u) a5 q

" V+ x& b9 \0 F! r" ^" o; g6 E8 f, ]) l6 F- i( z! u, y/ k; c
    卿芳、绍弦二位好:我没有要去传说什么真假的本意,也没有能力去制止别人要说些什么,也从不便去议论别人家的家谱正确与否。
9 r7 D: Y6 A1 j% r            是你绍弦宗亲说我不认识字,看不懂自己的家谱,听农妇的传说。(但申明一下传说不来自农妇)。; [8 n4 @+ a% Y3 L# K# a# k0 y
            我承认谱上面的字确实有些不认识的,而且谱序和行实都没有标点符号,很多地方断不了句,一定会加强学习、向懂古文的老师请教  的,本族不乏有才有学之文人,只是没有看到过如此狂大的文人而已。至于与你不在一个层面,我有自知之明,今后不会和你搭扯什么,况且族内长辈对我有过这方面期望。从今往后、我也劝你闭上眼睛静下心来多想想自己的家谱,扫扫自己门前的雪,不要成天说别人的家谱这错了,那不对,你说错了还得向你承认错误,你不觉得这太武断了吗,或是用你的话说这才叫有份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16 15: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