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yqll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氏述先记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1#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09:13:48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yqllz 发表于 2022-4-8 09:10, m* H1 k' Y7 F. f$ p4 y, {$ Z! V, T
漢川馮致祥和軒
1 o5 d7 Y8 v1 X4 V! N姚君幼仲,風雅人也,余同事以來,最相契合。今以《述先記》見示,並索題二十八字,餘 ...

, ?- Q7 H6 I1 U. v4 S
" b/ o# D/ O8 |
商城周延禧嘨湘
' W7 z/ k" w( b* a% D6 o% x. ]0 c
; ?7 O# k) x7 V# Y! E, j. i
              秋雲飛隴首,作吏束裝忙。

$ L9 X) R6 M9 c
              馬援書相誡,籍談祖未忘。
$ H. P3 R% o8 `! U& }; }# ]
              艱難承古訓,風雨到巖疆。

6 w6 Q2 E) {1 m6 `: u
              治譜斯編在,從誰問表揚。
2 O& z+ L0 k" v' D; }; h8 ?
1 i8 O; z5 h$ d9 I3 Q: O& A/ `
' e  W/ {: `* F, U
              舊雨徵文字,秋風感竹林。

# w. R# v& T0 W. ]( X9 U8 L; X
              難危國家淚,繼述子孫心。

+ S- X5 I* `) ~
              城有王羆塜,裝無陸賈金。

! H4 A0 \% p( p
              使君何處得,捉筆幾沈吟。
4 T. h; s! e. f3 x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2#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09:32: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22-4-8 09:35 编辑
! H. C1 l2 F6 `& }
yqllz 发表于 2022-4-8 09:13( `# X$ Q! I# v' \' `( S/ O
商城周延禧嘨湘& A& H+ r  r" Y3 z6 n( B; \

) t8 B; Y% E6 I6 Z( t  v, B) i8 f5 F              秋雲飛隴首,作吏束裝忙。

0 u6 L8 U( w# c
9 n, v' r8 S# c0 U8 c/ T
商城柯寅賓谷

, V* |. g; ~( {2 c3 o- {& }
       “記”為閩中姚幼仲大令,介余友吳吉生大令,屬題乃其叔建齋先生作,大抵皆姚氏先世諸治績,余因念昔梅郎中書《石瑤臣傳》後謂《循吏傳》,代不過數人,蓋傳者多如麴令,何易于使無人焉。見於詩歌文字,亦沒沒於後世矣。然則幼仲之意,豈偶然哉?特余不文,恐不足以報幼仲耳。姑取其事尤卓卓者,成數絕句紀之。即郵寄吉生,請轉致幼仲,以為何如?

6 I; Y( g. i& }# ^" l8 }2 L2 C4 ?- ~" l7 O( \" N
                  竹林陰裏話鳴琴,世事浮雲變古今。

8 m9 N5 Q4 Z' }) w
             十七史從何說起,獨陳祖德作字箴。

  X/ q3 n; J$ t3 F0 J- E( u) i* H0 Z5 q% l& t" i- L* B: j
             側身懷古意堂堂,俗吏惟知務篋筐。
" ?; R- W, _0 i) h; _" i
             何似文翁能雅化,簿書堆裏論文章。

3 z+ J- A( b# b: g$ R1 f
% V- Z& M* ~/ N0 I! u: O
              百丈驚濤下海帆,靴尖趯倒戍城嚴。
, w6 b1 N& \7 J5 L; n( m+ u
              清風大節俱存處,賸取生前葛布衫。

, p1 g. {( G& }- e, y- N0 y6 X% ?( |) c& R7 N6 g' u
               成仁浩氣屬偏裨,三節同殉萬古悲。

9 {3 q  b" _# E6 T
              惆悵海疆正多事,秋風天末吊王羆。

* s! v) Y  o5 e: ]& e. r4 F1 R+ b6 r7 g9 l: E. o  G! r' c. g& ^
              馳車折坂不辭艱,十萬師成畫地間。
+ V9 [3 m: C) R, v7 E5 D& w
              余玠當年能保蜀,倘虧城築釣魚山。
. C+ |0 Q1 H' i  ]1 P

3 e* ~# L0 ^/ K8 s& _1 n$ d
             幾勞撫字拙催科,繁劇雖膺奈若何。
! V6 ?+ [4 N' D2 v0 X( t5 C
             誰與歸裝問明月,好官偏未得錢多。

' C) ~# B# q; Q/ Y) m: T; V0 g- N8 [( Z+ ~/ h  N8 K
             蔽芾甘棠古愛遺,欒公社與狄公祠。

. M2 }5 z: B% N7 ?: E' |& O, h
             翻新重看姚公會,亷吏誰言不可為。
: g1 o- I* G' s! U! g: g, V* c

, c7 w: b. S0 \+ v( P+ v
             民力雕殘到幾分,徵求符牒下紛紛。

- I2 g6 P' x4 `+ e& e% |3 Q! W6 O
             杜陵吟顧蒼生意,乞取舂陵老使君。

$ [9 Q6 a1 [; e6 O
) q# T) _" J5 v7 @+ W+ ?
             清白兒孫紹古賢,陸機述祖意堪憐。
' C; g" m7 \% F  H0 s
             書生愧乏蘭台筆,補續西京循吏篇。
* ?1 P; t2 o: U' s0 O+ N

/ c/ u. s" R8 O( `6 F- f) X0 [% H' T$ M
             幾度徵詩到舊盟,誰從宦海論交情。
8 v! g1 V7 t* T  y1 V& V
             漢家第一吳公治,報說風塵識賈生。

  b: d! {* L2 o+ t) S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3#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09:40:16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2-4-8 09:325 b; G1 V" n  v3 Z. ^& ~- e
商城柯寅賓谷7 a$ W: u7 I' L! [- b) ]( R- Y
       “記”為閩中姚幼仲大令,介余友吳吉生大令,屬題乃其叔建齋先生作,大抵皆姚氏 ...

' P2 F1 _) y9 f$ }) B7 Y1 J% Q* R& {
. p2 i4 ^$ w- R  @" ^* \7 x
桐城黃藻兆甫

" j% g: F/ X& {  ?- X9 H
余與幼仲始晤于高平,知其初宰鹽池,繼宰靜寧,皆有惠政論交杯酒,乃悉其為桐城姚氏之遠裔,固鄉人也。歲戊午再會於蘭皐,出其《述先記》以索余題,余維其曾叔祖履堂公至其父仲容公,及其身,四世七賢,考績報最洵足多者,不禁拍案稱歎,而循良萃於一門,因勉副幼仲之屬,作近體四律,以誌景仰。
- _3 }+ Z) J0 @/ h! E5 u
              錦江四俊昔馳名,閩海樅川忽蓋傾。

3 n$ G( f0 X6 C; X& K8 i  B8 D
              隴表清談霏玉屑,客中沽酒動金城。

$ y) u0 M; |( S& b
             高歌且聽邊關調,遠溯猶深故里情。

5 s  L+ H3 Z, j; B5 j, u
             廿載風塵今遇子,淡雲微雨話平生
& Q9 }/ d9 c. ^) {! e

  k( z+ M4 X! r& D
             琳琅滿紙記家風,四代簪纓品望隆。

5 j& @4 ~9 U3 c* R- j( ~0 ~- S
             道德光前峩甲第,勤勞赴難著平戎。

9 Y$ H/ ?4 U# G8 M7 Y; K& t- f
             築湟免黃巾亂,減俸因憐白社空。
2 l8 e/ ?% X$ N" A' ?% C
             一領葛衫衣缽在,至今樸素子孫同。

! ?( M* R$ f% @0 k' Z" C# ^

* B/ U. M+ \; E7 b" ]

1 i& f7 q9 m# m6 W
             清廉累葉繼書香,安道先生世澤長。

2 A! t  m, v+ K# r
             義塾有糧分族,公虧無計典衣裳。

' ]: p! N8 U! T: H
             題詩驛壁承先烈,禱虎桃源杜後防。

" L- C3 ~3 i) h8 B* f9 \9 B
             今日涪州猶有會,可知將以比甘棠。

8 @4 D7 ?7 f( j, M6 r
- d( S% T  r( R4 D
              雪坡有集在人寰,繩武循良寓此間。
4 J3 g0 g  B# k4 W# n
             豐縣發藏輸急賑,益州辭嘗不容姦。
2 W4 v3 g, q0 r; }- T! Q+ u3 }0 V  _+ N
             揮毫欲闡前賢美,作則應醒後世慳。

/ m7 `1 \5 T9 [0 d% j* W
             慚愧筆端無彩色,未能纂述記斑斑。

+ `  {8 c# ?! q% k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4#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1:24:48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2-4-8 09:40
! X1 K3 a+ i! L桐城黃藻兆甫- T; r# F/ u; X1 F
余與幼仲,始晤于高平,知其初宰鹽池,繼宰靜寧,皆有惠政。論交杯酒,乃悉其為桐城姚氏 ...

& u  ^& f7 G1 }5 }: I# i
4 i- G& R( [* O( K. U
桐城姚寶華緩青
' \$ L3 S! y$ C( u3 E- `
宗兄幼仲大令,同官蘭垣,以其叔建齋先生《述先記》示余,兼屬題辭,先正典型,為治之道觀止矣。遲遲報命,亦後學其慎、其難之意也。謹成七律二章,略志顛未。
; B! L' |0 Z, a7 E3 L8 x
               熟讀述先記事篇,一門廉吏萬家緣。

! t  ?: V, q3 K! G0 j- T' ]8 o2 n
               慙無花筆名場擅,略把桐城治譜傳。

1 V2 V/ x4 S4 M/ o: I/ M
               政績北南五省外,科名嘉道六朝前。

$ G# L/ s! p+ N6 [: h/ l
               源淵家學循良傳,最是孫曾盡象賢。

% f8 r) @, h2 r& q5 U" [9 _  R- S5 P4 T: T  H
               同鄉同姓忝同官,作吏方知學製難。
8 x7 [; E8 P  i
               風氣於今多競逐,吾儕本色素清寒。

" `+ s! b7 n( e- `3 k$ M* B
               前型自有師堪仰,凡事求其心所安。
9 A: J  {" U; o) X( q$ T: q& ^9 U
               為國為民同努力,好留人道與人看。

3 e/ ^, R* ?" ^$ }3 W8 C+ w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5#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1:31:45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2-4-8 11:24
8 }* x: O; ?- v桐城姚寶華緩青
& x0 W3 R4 X1 [% b8 | 宗兄幼仲大令,同官蘭垣,以其叔建齋先生《述先記》示余,兼屬題辭,先正典型,為治 ...

% y3 p# H8 J7 ?6 y. M, M/ g) `4 t  R+ \9 a( Y
南充李香國韞玉
) a1 J" w9 ~5 C% \2 `# O
辛酉秋季,姚君幼仲出《述先記》見示,知為桐城世家,徙居閩省,祖若父均為賢令,所至有聲。君宰鹽池、靜甯時,國適承乏,靈武、隆德兩縣比鄰而治,稔見姚君才長,制錦化洽鳴琴,益信家有治譜,世傳弗墜,爰賦古歌,以誌景仰。

& w9 y0 v' D2 a
         君宰鹽池我靈武,鴻溝劃界同分土。(指惠安堡分界)
         一見傾談快平生,與君交臂論今古。

- [8 f) a6 ~1 w
                 君子學道則愛人,申韓刻覈不足數。

6 i6 ~+ f' S$ F( f7 U
                 君宰靜寧我隆德,意見相投無畛域。
3 r: U, a+ x; w$ V3 P
                光分東璧獲觀摩,凡百措施堪作則。

+ |( M" G, l7 J5 |
                 問君何以精治理,君家原從牧令起。
$ Z8 Y# t& K( _: L
                 蜀中政績今尚傳,涪民去思猶未已。
- r2 b) R6 ~  C8 Z1 L/ R3 }
                 當時隴上紀賢良,先君應當首屈指。
4 {, }- R! p( M+ I2 ]* ]* L
                案無冤獄頌青天,二十餘年在人耳。

1 a& J, u# Z* u* f" D' ?. M
                 流風餘韻迄今存,繼述又見賢公子。
/ G$ a  ]2 c& x6 s$ z! k0 M
               明德之後有達人,且看麟趾鳳毛能濟美。

! ]" |; K' ?3 s# `- d6 q6 R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6#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4:05:21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2-4-8 11:31
" d+ x& |9 F* T, ?9 u, T南充李香國韞玉$ r$ E+ E0 o3 [; b$ J! }
辛酉秋季,姚君幼仲出《述先記》見示,知為桐城世家,徙居閩省,祖若父均為賢令,所至 ...
6 _1 a' C. J$ x/ b9 n" i7 s

/ o3 R+ v; P4 J7 z) ~
和陳鴻寶成秋
; u/ j/ P( C! ~2 Y
& B4 ~7 q5 a1 I
  姚君幼仲,與吾為道義之交,慷慨好學,工詩文,不喜奔競,吾甚敬之。一日出其《述先記》見示,捧讀周旋,而知幼仲居官之廉能,有自來也。其先自曾叔祖履堂公,以至幼仲,居官之廉能,有自來也,其先自曾祖履堂公,以至幼仲,相繼為邑宰,已四代矣均以廉著故其貧猶昔然建齋撰述於前,抑齋補述於後,今幼仲復增補之,用意深遠,即此可知幼仲矣。閑嘗曠覽古昔循吏之茂,惟西漢為最,趙廣漢、張敞、韓延壽、黃霸、朱邑諸公尚已然,尤以河南守吳公為最,史曰:吳公不詳其名,是不可名名。史曰:沼平第一,不詳其跡,是不可跡,跡其後子孫蕃衍蒸蒸弗衰,故號曰:千年吳。”至明有吳敘庵先生及其子少(尜),又俱以循吏聞,俱稱第一,吳氏之盛幾嘆觀止矣。然以今姚氏例之,繩繩然,發揚正未有艾孰謂今不古若耶,度其後亦必千年也。大都姚氏曾祖、祖父為人內方表和,矩步繩趨,嚴於治身、勤於為政,篤於翼子道,固一以貫之也。吾是以重其有賢父兄,而益重其有賢子孫,既敘其大略,復題以詞曰
/ G( l# e5 x- V5 E" O# K
       以為如是而廉吏可為耶?非姚氏諸先律己之旨。
       以為不可為耶?亦非所以明穀孫之祉。
       以廉吏為足以傳耶?則姚氏之餘慶不止於是。
        以為不足以傳耶?而姚氏遞著之循聲,已訇然而若此。
       此不必識其名與跡,於近似後更千年史。
       失而於記求之耶?  賢子孫之用心固宜如是,如是嘉定錢仰福梯丹,
       等是一人耳,曷分官與民。
       分官與民者,欲以人治人。
       人亦何必治,以其智愚、賢、不肖之不平均。
       天民之秀者為吏,此古者立官司之意,之真精神。
        後世此意浸衰失,不揣子弟之材力,祇知作官為名利,所以吏治漸下,遞嬗至今更不堪。
       作官先問缺肥瘠,試問其意將何居?嗚呼,我亦不忍說。
       大哉,吾友姚夫子,為治硜硜有古旨,歷任靜甯及毛目,只吃百姓一口水,布衣帛冠,意翛然,行其所行,止所止。
       訝此萬惡地獄中,是果何修而得此?吾友曰 嘻,子毋疑,我將視子以吾辭。袖中斗(抖)出《述先記》一篇,燁燁生輝,急取讀之,拍案起曰

; p8 L6 J) U* G4 R6 g8 E4 B
若而人者吾之師,奚獨吾之師,凡百有位,皆宜拜倒奉為屍。然而人心死已久,雖有此篇將奚為

0 o: a' w" S& g7 R
如君死守不知變,至竟終身難貴顯。

. y) ^5 T0 K$ c, {4 V7 h6 k
不過自問良心安,免卻子孫大危險。
' q& o. [. v5 j2 K
種瓜種豆消息微,此中有數不得免。
, V2 N; k. B1 \) Y4 H8 z+ f
或詫此記亦太迂,今之作官別有塗。

- d% g: n8 i2 D1 `5 [2 }1 @
一篇斷爛朝報耳,君乃奉為圭臬何。

8 p! K- L1 j# M3 J
其愚乃公馬上得,天下安事詩書縛。

6 }# D8 E& y7 H/ g4 E( [# L
我軀其言如此付,一笑不必與之較錙銖

, I3 O( n& j. I3 I
或詫此記一何妙,作官如此一何好,
& j% h4 W$ w2 W. r+ b2 ?
古之人歎古之人,今也不復見此老。

( i& N4 B  T7 \8 _1 t. i
我儕雖欲做好官,其奈一輩學不到。
6 m2 p" _# c: j1 o# I
其言蒙懂不足辯,亦祇付之於一笑。

& ~# L& B0 r9 f5 M8 b# L
姚君姚君聽我言,以我一言贅此篇。
/ s( T+ G- E+ K. V% ?9 f" ~
父老苦苛法久矣,撫字斷賴有司賢。

$ J' t; }: z- _1 u5 R  m5 z( O
漢詔勸求二千石,以其下情能上宣。

! I5 q* n1 R% f; u& [
作官譬作和尚,一著袈裟鼻子拴。

4 L7 Y" W6 H6 _
辛喫苦是我分,宮室車馬無我焉。
, R" l0 H9 C5 D
試翻一卷循吏傳,血淚斑斑都灑遍。
5 G& N  R  p: U  x9 ^& {! b1 }
要傳千秋萬歲名,須取心肝將雪梁。

' y  A/ U, s7 N
靖節恥五鬥不為,獨善其身何足貴。

+ K% \; |  I0 [! u
要如佛說始為佳,親身入獄控深淺。
/ T7 V2 d; D1 i6 `- ^, o9 l
君家先代葛布衫,想今尚未化塵埃。
3 w; c1 u, @1 Y! W* J
留與後人反復看,碧血猶凝針線間。
5 K: Y: v# Q" _7 ~
如此庶幾盡我責,何待後人贊且歎。
7 D3 k8 p. A3 [, W; _  u
回頭試望家何在,惟有青山與綠山。
9 c" N! {3 _  @( m  L6 p; y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7#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4:08:59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2-4-8 14:05! a/ \. F; R7 Z% u" `* p- B$ t6 d1 s
泰和陳鴻寶成秋
' h. w' F5 s7 H7 [1 k
+ J- |* q( w' H  姚君幼仲,與吾為道義之交,慷慨好學,工詩文,不喜奔競,吾甚敬之。一日出其《 ...
  e% V% p% H3 x) }% k' r
3 D- h% T+ P  a( V9 H$ K+ h
任城孫高蔭松甫

# j+ c: n6 j  _
  辛酉冬,司權甘,得識姚幼仲大令於同(寮)僚中。大令性志高亢,作吏風塵無食肉相,能詩並工倚聲,與唱和往來,意極相得。壬戍春,奉檄罷免,將去皋蘭,大令出《述先記》索題,巴人下,何以闡揚先德?惟與大令既以文字訂交,義曷敢辭,勉成二律,籍留鴻爪,工拙在所弗計也。

3 F' [7 E$ o( }% i! M; t
             讀書豔說宰官身,民瘼須從牧令親。

: b. L' R& Z3 Z" g' e1 \2 |  B
             閩嶠鍾靈人傑出,吳興通德世無倫。

5 k3 Z/ E: T+ C. z& M/ g0 V
             循聲到處留遺愛,顯宦終年樂素貧。

- c% r1 k: s* [, p$ v
             良吏子孫應繼起,而今召杜即前因。

) f: Q/ g% b% [& E9 O3 K
2 D$ h" g$ h/ G* b$ a# G3 [* K6 @
             隴遊差喜晤名賢,契結苔岑甫半年。

9 ]0 R& A  E3 X; z8 S* F
             作吏能詩方累牘,通都握篆不言錢。

0 O% ~6 R4 u& I# B# V
              原知家學傳弓冶,故使民情被管弦。
" z9 q% H4 v) Q$ o3 [$ Y" `$ D
              最是感人無限意,欽遲一卷述先篇。

' C) V' Z5 L8 i; Y, j. A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8#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4:17:26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2-4-8 14:089 h  Q+ f2 d) C" h5 t6 E6 X
任城孫高蔭松甫& m6 x2 @7 ^+ c' ~" }: ^
  辛酉冬,司權甘鹾,得識姚幼仲大令於同(寮)僚中。大令性志高亢,作吏風塵,無食肉 ...
# h: a; y4 ^) |  D0 A

8 k- F- k  k( H' d) u# p1 U( @
嘉定徐家瑞季青
. m1 a! A$ Z) n/ H

7 s9 h& l9 y: y: v
             在昔炎漢時,治理窺周姬。

6 c' Z6 p8 P# K! z
             或以茂異著,或以循良推。
9 L& I- }$ W) ~4 b* [! r
             安靜者無華,悃愊亦可思。

8 F: `8 Y5 C) B+ T
            赤祚東西嬗,此道極葳蕤。
( D- f+ S3 g+ [3 b
            降及晉唐後,吏習日以疵。

' Q) p+ {/ c# H1 R) ]; z* Z$ ^
            非無經術彥,矜飾雜妍媸。
2 d& o, r& R! b2 l7 g+ `3 A4 o
           有清三百年,補苴稱雍熙。

8 v: p2 l; V! {6 m; P! h$ L! C) T
          澄清嚴吏治,廉惠相戶隨。

) r" i% W6 ?! j9 y+ b/ o. s+ m
          不觀閩海姚,奕葉官箴垂。

' B1 \' B( p4 z" m$ b. t# f' N
          噉名所不屑,嗜利奚為。
$ V0 K  K/ b5 Q7 X
          傳家有治譜,保障與繭絲。
5 p2 \5 o: k" L
          處脂恒不潤,清名卓以馳。

+ D2 h1 n# a$ Z0 W1 ^0 k5 B0 P% s
          猶復窺其大,時平備城陴。
& a" s. n" u' ~4 ]% S
          謂不興版築,戎馬焉以尼。
3 u- h9 U' r( I( x$ c
          一朝伏莾起,憑城籍守之。
3 u6 a+ E2 O2 U8 o
          屹屹遏強寇,儼若熊與羆。
5 f. ?6 ^4 K- U- y  c
           善政傳父老,遠略孰等夷。
, g) Q* X0 G0 q$ N
           予亦羈薄宦,邊黎恐或欺。
( w9 B9 t6 ?$ Y$ @5 T1 O
           關隴號貧瘠,新政苦不支。

' w% J" u4 M6 \8 ~8 _" x4 A7 f5 O: v
          況乃供軍糈,閭閻竭膏脂。
- `7 h; L: v' o, @: k
         姚氏《述先記》,即是宰官師。

5 I% V0 p* U# P  U# s  @
          取則在不遠,無庸漢代期。

) ?% r- r' l5 f& `( [4 M3 {: p8 B" Y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9#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4:23:39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2-4-8 14:17
2 y3 u, o% h3 R: K- V: X嘉定徐家瑞季青3 D1 t# ]. p; P- p& Q, Y

) s! E2 B$ t6 V* g             在昔炎漢時,治理窺周姬。

! \& O( V( `" r$ t& @
' R8 T. g$ ^6 p4 O
皐蘭張祖培子楨
, m! x' d) j; \; ^. j' D
  
壬戍春,友人金含章持《雪坡姚氏述先記》,令題辭,余維仲容先生曆官甘省,遺愛在民,父老謳思,昭昭在人耳目,固無俟之贅述者。第其哲嗣幼仲,孝思不匱,表揚先人之情篤且摯,雅不欲拂其意,因敬步卷中江敬封原韻,率成二章,以當祝,工拙在所不計也。
  D( e7 v  w7 n5 @$ X8 @5 i8 \4 `
              家聲久已冠閩中,隴上遊望愈隆。

% j; }) v$ V. @8 V
              累代簪纓今世鮮,一生廉介古人同。

7 D% w3 O6 ]4 ?
              鳴琴厭說催科巧,折獄羣誇判斷公。
5 C. k* G7 c5 e. B9 Y, F
              愧我淋漓無大筆,也將俚句紀高風。
6 w: Z  N5 R! i& x/ m
. ^5 p4 A# d! [9 N- X
              派衍桐城世澤長,文名海內早流芳。
- Z+ ?6 S4 |2 F7 ]" Y# s+ v+ y
              循良政績高三異,清白人才集一堂。

  I  H" T+ Z& [
             花縣口碑傳召杜,青囊心學本歧黃。

0 d/ E1 d6 F) R! M8 A% x
             年來父老思遺愛,春雨秋風爇瓣香。
( E  w5 s6 W5 d: F1 ~, B2 @

签到天数: 6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0#
发表于 2022-4-8 19:33:56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2-4-8 14:23
* E! X! e2 _& z7 M: c皐蘭張祖培子楨
+ Z$ Q6 W* ?9 n0 s! t( S8 w   壬戍春,友人金含章持《雪坡姚氏述先記》,令余題辭,余維仲容先生曆官甘省,遺愛 ...
9 b6 k- q: R5 }: O' P8 L
好帖!好帖!
  A8 E! ]% a+ A! O5 g* 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9 23: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