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pszyy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来帮重庆姚中友寻宗问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9:39:31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回复 18# 姚中友
2 H" `0 D3 }$ a7 P
- ^+ o: ~; \8 \; {( ?6 w     姚清公离你支涪陵天照公甚远,你是怎样知道你们的姚清公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1-11 00:59:05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谢谢教授的帮助,也谢谢各位宗亲发表的意见,这对我伯龙支追根寻源非常有用,哪怕意见不一,都是真情的流露和关心,非常谢谢!为使探讨真实,我将我收集的伯龙重庆梁平支,清乾隆时撰写的谱序,粘贴如下:本支百世不易,宗派万古犹同,故礼云,收恭敬宗。书云,以亲九族,是知睦族之道,莫先族谱之设也,由来旧矣。所以圣朝有论,义由而外,惟谱书为最重,岂细故哉,我族之谱,自昌字辈始,是辈运、德二翁(即姚运昌,姚文魁天玉之后;姚德昌,姚文选天祥之后),二翁者,素性纯良,公直孝,率领家门会议成谱序。3 G2 Z9 v- U$ X# g; B3 Z: R
语言,我族姚之发源于有虞也,自封以后,其支流,传迁居移地者世之远年,湮已不可考,切闻祖父遗言:大宋年间弃江西省广信府黄州邑,号麻城县孝感乡高杆岸于斯时也,烟村云连,其生齿之外,有不堪枚举者矣。
$ ~! S+ ]" k: H) b4 V7 U迨至大明初年奉旨入川,我始祖姚伯龙尔乃卜地重庆府黔江县宅山里铺坪坝建业而居,越国忠两代,瓜失衍庆  虫斯叫吉,盛称姚家营焉,无如甲申(1644年)变乱,黔邑又遇土匪接嚷我祖,六人虑非久安长城之地,荷大清定鼎,顺治十八年(1661年)另具迁于梁山县赤滩桥吴家街平头山等处,插业而居处,虽分烟各爨,实手足一方,穆穆雍雍,诚天伦之乐事也,只虑远迁忠州,涪州,阖州者,之不能时相晤对也,云云,由此序语观之,夫曰,祖迁居梁邑,可知姚伯龙以下至孝忠六代,皆死葬于黔邑故土也,曰者矣,我文祖同堂之伯叔弟兄,在黔邑已分散而各迁也,又曰,闻诸遗言者,是谓伯龙以后,至孝忠六代,皆系口传笔录,男女尽注族内,但当日抄写者,只图简便,未载号与妻室,故,运者德公二翁仍其旧录,而不敢以无稽之传闻,妄有增益以取咎也,至若孝忠以下,厥惟文祖,运德二翁去文祖未远,于其父老抄本犹存者,故,文祖以后,号与妻室独加详焉,此二翁之费婆心注载分明,亦无非使后人之易于观记,得溯本源也。6 P0 M5 B$ c2 p0 y. y# o9 p  K" e
乾隆三十八年癸已秋(1773年)有后生、监生姚世元、世诰、世桂合族人等,将谱重修,增补人丁若干,至于乾隆未,有首事世元世诰世桂世宁,族长姚珖姚珣等集众捐赀札造祠堂,丙辰年嘉庆即(1796年)工完告竣,越十四年,已巳(1809)春,总领姚世谱姚世鸣值年宗祚宗衡等修建龕坐,设立神主及至壬申(1812年)之冬,仍系宗衡宗祚偈处募化修筑门墙兼修砌堤坝阶沿,于是我族宗祠即可亦观,纵有不甚堂皇者,又岂乏修补之资豪也,独是族谱一事自乾隆癸巳年(1773年),嘉庆丁丑岁姑洗月间越四十年(1817年),历年既久,书多残缺,后嗣迭兴,名多未载,倘不于残缺者补之。未载者序之。再越数载,不几伤堕茫茫乎,幸有宗衡宗祚是二人者,秉性温良,服习诗书,常切一本九族之念,时怀孝弟忠信之心,不忍先人谟训,至我辈遂废,堕不齐爰,是旧谱改张,惟新遂门彩,取未列之名号与妻室儿女二百余户,而格恭敬慎登诸新谱,谱内原有字辈数:4 W1 R) m' |0 X
国忠文天,昌玉世宗,仕洪其金,万代永隆。
9 Q2 N; Q. n- y8 l十六字,周而复始,至今世世相传,无紊代代,悉宗一源,其有功于宗族,固非鲜,况且于宗衡宗祚,二人不惜劳瘁,非惟草故,鼎新而更公缕晰,必于谱内之上,列书小字,曰某之几代,且于谱之下面另加批解,曰迁于何方,不宁惟是复,又总序以启其源,总图以竟其委,如日月经天,山河纬地,使见者了如指掌,观者不费翻寻,其功亦多,其事甚大,虽照葫芦旧样,亦未始不费匠心矣,续后又附录历代帝王之次序者,又岂先人之心苦哀也。噫嘻!9 H1 Z9 Z  L+ D' f2 G* O! J
切念宗绪,宗祚立念以来,同心协力,兢兢业业,未敢轻视,故费堪愚鲁,自序以弁其首,更望后之学者,光大其事焉,则庶几荷圣朝之论,我族之谱,使本支百世名号,不紊宗派,万古尊卑秩然,岂不幸甚。2 h, f6 t  T) M. N& J, O" S+ U
我族入川字派:老派:伯仁世春。字排:国忠文天昌,玉世宗仕洪,其金万代安,一家永兴隆。后于我族姚三锡(洪恩)又议貮拾字派:新派:有虞祖得厚,期崇常继生,贤哲能绍远,光大振家声。1 g; [  q2 Z: F% m% j$ g. m# l
祠堂右廓明伦斋增录族谱。监生姚宗衡采辑序录。后学姚宗衡採辑书录。族长姚珣姚珖 採辑参录。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1-11 01:18:51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谢谢教授的帮助,也谢谢各位宗亲发表的意见,这对我伯龙支追根寻源非常有用,哪怕意见不一,都是真情的流露和关心,非常谢谢!
  G  j) P; _! x$ M      为使探讨真实,我将我收集的伯龙重庆梁平支清乾隆时撰写的谱序,粘贴如下:
6 }# c3 ~& e+ j8 v      本支百世不易,宗派万古犹同,故礼云,收恭敬宗。书云,以亲九族,是知睦族之道,莫先族谱之设也,由来旧矣。所以圣朝有论,义由而外,惟谱书为最重,岂细故哉,我族之谱,自昌字辈始,是辈运、德二翁(即姚运昌,姚文魁天玉之后;姚德昌,姚文选天祥之后),二翁者,素性纯良,公直孝,率领家门会议成谱序。! E* d$ X* h3 B
     语言,我族姚之发源于有虞也,自封以后,其支流传迁居移地者世之远,年湮已不可考,切闻祖父遗言:大宋年间弃江西省广信府黄州邑号麻城县孝感乡高杆岸于斯时也,烟村云连其生齿之外,有不堪枚举者矣。6 t) F, }+ v: \6 T
迨至大明初年奉旨入川,我始祖姚伯龙尔乃卜地重庆府黔江县宅山里铺坪坝建业而居,越国忠两代,瓜失衍庆,  虫斯叫吉,盛称姚家营焉,无如甲申(1644年)变乱,黔邑又遇土匪接嚷,我祖六人虑非久安长城之地,荷大清定鼎,顺治十八年(1661年)另具迁于梁山县赤滩桥吴家街平头山等处,插业而居处,虽分烟各爨,实手足一方,穆穆雍雍,诚天伦之乐事也,只虑远迁忠州,涪州,阖州者,之不能时相晤对也,云云,由此序语观之夫,曰,祖迁居梁邑,可知姚伯龙以下至孝忠六代,皆死葬于黔邑故土也,曰者矣,我文祖同堂之伯叔弟兄,在黔邑已分散而各迁也,又曰,闻诸遗言者,是谓伯龙以后,至孝忠六代,皆系口传笔录,男女尽注族内,但当日抄写者,只图简便,未载号与妻室,故,运者德公二翁仍其旧录,而不敢以无稽之传闻,妄有增益以取咎也,至若孝忠以下,厥惟文祖,运德二翁去文祖未远,于其父老抄本犹存者,故,文祖以后,号与妻室独加详焉,此二翁之费婆心注载分明亦,无非使后人之易于观记,得溯本源也。7 \: Q1 l- i# l$ c: U
乾隆三十八年癸已秋(1773年)有后生、监生姚世元、世诰、世桂合族人等,将谱重修,增补人丁若干,至于乾隆未,有首事世元世诰世桂世宁,族长姚珖姚珣等集众捐赀札造祠堂,丙辰年嘉庆即(1796年)工完告竣,越十四年,已巳(1809)春,总领姚世谱姚世鸣值年宗祚宗衡等修建龕坐,设立神主及至壬申(1812年)之冬,仍系宗衡宗祚偈处募化修筑门墙兼修砌堤坝阶沿,于是我族宗祠即可亦观,纵有不甚堂皇者,又岂乏修补之资豪也,独是族谱一事自乾隆癸巳年(1773年),嘉庆丁丑岁姑洗月间越四十年(1817年),历年既久,书多残缺,后嗣迭兴,名多未载,倘不于残缺者补之。未载者序之。再越数载,不几伤堕茫茫乎,幸有宗衡宗祚,是二人者,秉性温良,服习诗书,常切一本九族之念,时怀孝弟忠信之心,不忍先人谟训,至我辈遂废堕不齐,爰是旧谱改张,惟新遂门彩,取未列之名号与妻室儿女二百余户,而格恭敬慎登诸新谱,谱内原有字辈数:' U* g3 I" C9 y5 O7 [) q( a
国忠文天,昌玉世宗,仕洪其金,万代永隆。" }$ n7 e0 M4 J+ V  }
十六字,周而复始,至今世世相传,无紊代代,悉宗一源,其有功于宗族,固非鲜,况且于宗衡宗祚,二人不惜劳瘁,非惟草故,鼎新而更公缕晰,必于谱内之上,列书小字,曰某之几代,且于谱之下面另加批解,曰迁于何方,不宁惟是复,又总序以启其源,总图以竟其委,如日月经天,山河纬地,使见者了如指掌,观者不费翻寻,其功亦多,其事甚大,虽照葫芦旧样,亦未始不费匠心矣,续后又附录历代帝王之次序者,又岂先人之心苦哀也。噫嘻!4 q7 ?) s" j2 L% |, ^; p
切念宗绪,宗祚立念以来,同心协力,兢兢业业,未敢轻视,故费堪愚鲁,自序以弁其首,更望后之学者,光大其事焉,则庶几荷圣朝之论,我族之谱,使本支百世名号,不紊宗派,万古尊卑秩然,岂不幸甚。/ {! C/ Y" c, W' C8 a7 y$ o6 N  m
我族入川字派:老派:伯仁世春。字排:国忠文天昌,玉世宗仕洪,其金万代安,一家永兴隆。后于我族姚三锡(洪恩)又议貮拾字派:新派:有虞祖得厚,期崇常继生,贤哲能绍远,光大振家声。
7 _9 I9 k$ q8 `2 ]$ D; s% ~- |* B8 Y' O祠堂右廓明伦斋增录族谱。监生姚宗衡采辑序录。后学姚宗衡採辑书录。族长姚珣姚珖 採辑参录。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1-11 01:41:33 | 只看该作者
伯龙生俸(第三房)
4 _' w3 T$ F$ p2 {俸(第三房)生世富,世金,世贵,世荣。
" P/ w. C% Y. t* W6 R世荣生孟春,仲春,季春,新春。! D8 s. k2 J! ^8 A7 }" `
孟春生国元(长房),国亨(二房),国祯(三房)  u, z: V  m$ F7 j- Y. m  W
姚闻支:国元(长房)生进忠,可忠。) o. E* j3 j8 S6 g
            进忠生文泰,文通。
6 T2 p5 ]3 \2 G, [( c1 l            文泰生天祖。
- I7 A! z4 r' Y            天祖生礼昌,玉昌。; C! z9 k7 H" F7 ?% c
            玉昌生湖' J% f; |" `& G; u4 W' o& X( o
            湖生世才,世位,世策。5 M% I6 C* H+ S# [
            世才生宗福(迁忠县之祖). v; D$ t6 V2 W
中友支:2 f/ |. H6 R) t$ Q7 t2 y
            国亨(二房)生福忠。
6 c$ W1 N+ z0 d+ G) a0 p            福忠生文明,文伦,文灿。7 l" [* E6 B. W& n  B
            文明生天夔,天衢。文伦生天宥,天照。文灿生天瑞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5#
发表于 2012-1-11 11:4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pszyyao 5 t. C, S4 t. o! T* ?4 O
3 a- P/ S1 }; H. W' V

! y& z2 Z1 \. x. L! c) `    如有线索我一定上传与大家分享。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6#
发表于 2012-1-11 12:2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卧龙姚建中
0 M; S* a: ^; n' n. ^4 S! F9 ~6 y( ^& q  w
% x$ }* x' ~1 D% g/ n
    这可能是对“元年”和“1年”的理解之误。把元年理解为“0年”了。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7#
发表于 2012-1-11 12:4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pszyyao
5 u- V0 m) g3 S  a8 Y2 p3 c; u
; a, A% R, F+ d8 n
! A, `. ^9 {$ c5 `    因为我和姚闻宗亲对过世系表,从“伯龙”至“国”字辈都是一样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1-11 14:31:17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我将万盛谱的一些资料发在此帖,以便各位宗亲研究:4 k" @1 u$ t$ u; a
一、万盛谱修谱时间:光绪二十四年岁次己亥季夏修谱(即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年)" g: x. `# X9 z3 C8 @" O6 [
二、万盛谱序中叙述了“......从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孝贤坊,始祖曰清,于建文年间宦游于江西吉安府太和县住居三世,天顺五年(1461年)分宗于湖广沅州府芷江县暂居五年(成化三年1467年)迁徙黔省遵义府大溪里之虾场,传至明龙公嫡派八房值明末遭流寇之乱各散流离........”
  B) E+ R7 D9 }! m# e$ B三、万盛谱凡例“吾族实籍本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孝贤坊,迁移数处见序,自明成化三年入黔迄今四百年矣”
9 T2 d2 q3 y/ p; p* {3 F四、万盛谱先代世系表:清公-百(龙、虎、乘、玉)。百乘-永(仁、义)。永仁-思(温、让、廉)。永义-思(良、海)。思温-良(道、朋、友)。思良-良能。思海-良(德、删)良友-明龙。9 P& c- S3 @7 [( ^' O) L2 }
五、始祖清公以下五代世系:
4 O6 b4 H: _3 [$ p! H( W第一世 清 大明建文年间在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孝贤坊住居,生卒失传,墓也无考,当时原谱流离失散仅得残篇次序不明今由康熙年间薄查对旧谱同详之于此 娶潘氏 子四百龙、百虎、百乘、百玉- p3 Z& {) r& s9 c- Y
第二世 百龙 清公长子,生卒失传,宦游于湖南黄州府卒葬罗田县,娶冯氏 生卒失传附葬后嗣无考或云落业麻城县、
+ r# U9 s' @- x5 H8 e; J7 i7 B8 [百虎 清公次子,生卒后嗣失传无考 娶宋氏、
9 [( }/ Z( n, f  d& O百乘 清公三子,生卒失传,永乐年间携祖妣李氏迁徙江西吉安府太和县住居 娶李氏 生卒墓均缺子二永仁、永义、, I# C0 O# t' {* n3 y
百玉 清公四子,生卒失传
9 I( B+ ?: o$ j3 l第三世 永仁 百乘公长子宣德七年壬子江西吉安府太和县生于天顺五年移湖广沅州府芷江县娶吴氏子三思温、思让、思廉、
6 C& Z; m. b3 W1 J/ @) g- ]第四世 思温 永仁公长子景泰六年乙亥太和县生天顺五年随父入湖广沅州府芷江县暂居五年至成化三年入贵州遵义府大溪里虾子场 娶米氏 子三良道、良朋、良友- n+ X' Y8 f0 @+ d& h4 W9 [
思让 永仁公次子据旧谱下房未议居百岩斯语今未解生卒后裔均无考3 k, F6 W9 c( ?3 N9 t
第五世 良道 思温公长子生卒后裔无考、
1 s- P, m% R8 o+ E3 K良朋 思温公次子生卒后裔无考、
9 ?& x! y+ L! |# ?良友 思温公三子成化十年甲午贵州遵义府大溪里虾子场 娶张氏 子一 明龙
4 J4 K6 n1 `0 p4 L注:除时间注明公元外,以上内容照原谱实录,无一字变更。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1-13 01:37:15 | 只看该作者
中友,教授:回到家又是深夜了,在不经意的浏览中看到了你俩的对话,我很受感动,对你们热心帮助宗亲寻根解难的精神所感动,特别是教授对我伯龙支细心地考证表示真诚的感谢!对伯龙支的寻根,我有这几点想法,不知妥否供参考。
, ]8 y0 t; w* ?) G  @$ L一、对现有资料的估计和筛选。
6 W8 m. P, V8 j" [5 j! ?( }二、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判断
# X' P9 q1 l) D1 B0 F+ G三、对判断资料重要缺失资料的有方向的找寻
1 ]8 |* v& f3 [8 L% G四、再论证
; _/ [" P0 K) d五、完成一篇考证文章# B+ g3 W/ P" E7 N
六、文章挂在姚网公示,验证文章的准确性
1 {( w. I* h+ [9 f七、认可研究成果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30#
发表于 2012-1-13 09:20:46 | 只看该作者
姚闻老辈子,辛苦了。我看你的贴多半都来至深夜,你今年高寿啊?多保重身体啊!你竟然在百忙中还继续关注姚网的贴,可敬可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10 14: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