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yaogen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各位路过的姚氏宗亲请签个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1#
发表于 2009-5-7 18:05:21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你告诉大家是从哪里来,其实我们的宗亲原来就在一起;我知道大伙要到哪里去,其实我们的心愿永远伴随不分离!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2#
发表于 2009-5-7 22:29: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姓名:姚 辉
- E& d" H4 j, N: [8 s! W9 _0 \+ ?  祖籍地区:安徽桐城- Q6 f  G6 H- m7 h6 k/ E( P2 ?
  工作城市:桐城
9 l$ O: [% W* U! q6 ~# l* W! Z3 W  当前职业:自由职业 # ^. o$ U7 ]2 D; G0 d% G* s/ V
  电子邮件:zhishu1969@eyou.com ! I9 P- H# c/ p
即时通讯:13705563622
  k3 n) \* t2 t0 N8 t9 N其他信息:桐城麻溪姚氏育字辈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3#
发表于 2009-5-7 22:32:4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安徽桐城姚辉宗亲加入“姚氏宗亲网”!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4#
发表于 2009-5-7 23:22:47 | 只看该作者
麻溪姚自八世起,完整的字辈如下$ A' ^2 ]( z, s' A4 A: M

2 g, a; d" S* M: \4 L/ S+ J- t- z希虞之孙3 e" m- V  c" ~& P' X# a/ w
文士孔兴 # I9 f8 M0 g( t' f# A
支鸿叶茂% m' b7 I# J3 K) X8 i3 g
永佐大成
- u# I$ f1 N+ v3 t7 [, c育兹才德
( D! Z8 S& W* g+ X允为国桢
5 Y: V8 }. E" }4 w; u长发其祥6 }; F3 f& ~! p- H( e
奕世云礽
" C  ~3 r0 `( m9 W2 L% O" k# F# ^! d9 W6 Q1 g, |
一世
2 E/ ?+ L% J) H2 N, _  P4 L' G9 b  e3 T胜三(元代自余姚迁桐城麻溪,今枞阳县义津镇姚王集。)
$ {. p" v7 F8 |0 m9 V0 k' T; g) u8 y$ t- j/ j& y* e, ?
二世) r5 l2 |1 v. l  b6 ^
文二(本名子华。)
6 S8 m6 b' O1 e7 s) l  M3 R三世- `, B& I9 [1 T
仲义, [6 U  F! q9 ]4 w3 z+ Z% w- S  A: J
四世/ p# W/ H" i+ _7 r1 t# h
显(字宗显,赠“给谏”。); y+ @8 M+ C  \' R9 `
五世- E% i  J3 O+ k7 a7 b
旭(字景旸,号菊泉,明景泰辛未进士,官至參知云南政事。)& K7 z$ l; N$ O# }% F
六世
+ s$ ^. t! T/ ?# g$ |" [楫(字世用,邑庠生,“杏林公”。: F3 R4 D; C2 U6 }3 r4 ~
七世
: E8 ?1 o  O. L  q2 R) H$ w琛(廷献公,早逝
# p3 w( m7 \( i& S- v# V6 w0 s4 v2 K: P0 F. b2 \
八世
2 O2 X& C' s6 m% w1 H0 w+ B  u希廉(字崇贤,居栗子岗南,“葵轩公”。)
" L3 F4 ?: E# c
) k" R& p. S9 I' B% i
  v; w7 w; {/ |9 T" _; j% G4 S自虞(字智思,精通《易经》,授门徒甚众。隆庆元年入邑庠,诏赐博士冠服,不受归。著有《白石山吟》。“似葵公”。)
  n- R& p9 y5 \" y, Z  B( ?十世 若
' \& Z% K" V+ j' ~- z$ Y
- `% [6 e7 J$ A之兰(字汝芳,万历二十九年辛丑进士,万历四十三年官杭州知府,加副使衔,始迁桐城城关天尺楼。“芳麓公”、“副使公”。)
: b& T  i% X7 v, F8 k; d
' e7 v  |. H! S2 F( B6 I: h十一世
1 c- n8 u% ^* @6 a' b' o0 b7 t; K' K$ @" K" L+ J% b4 W) A7 _  C
孙棐(之兰四子。字纯甫,号戊生,行四,崇祯庚辰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 “职方公”。)1 B1 @$ p' c* C! P; o& k
/ U% z! b3 R  l3 k, E( R2 a0 D
十二世
2 I' y" [  d2 ~* M8 j6 ~
$ J( @+ I1 w- G5 O6 J$ h" r文然(孙棐子。字若侯,号龙怀,行三,崇祯癸未进士,入清官至刑部尚书,居桐城北门雁轩。谥“端恪”。潜园十五子之一。有一女适左之延。)
9 E' y8 v: p  G# Y南北朝以前,说世数,都是连本身一起算,比如文燮为十二世,柬之为十八世,那柬之就是文燮七世孙(相差六世)。
+ b# d8 B) E, p- I0 J- {6 u) o十三世/ U7 q  J: E% S4 [% T

9 T$ ?6 E  U. C士基(文然四子。字履若,号松崖,行四,康熙壬子举人,罗田令。居桐城南门树德堂。)
' Z1 H) n0 J% N9 u4 z! h- y9 h4 P( b) \- n# _$ o
十四世
8 ?4 F0 R" w9 D4 J1 _  C) l+ V0 _1 O& N- h  j" M
孔锳(字涤修,行二,邑增生,早卒,赠“朝议”。生子二:范、淑。)! S9 e' i% \/ o  u" V, e

+ G6 n( J$ z) [2 E# Q7 Q十五世
5 a* t3 A' i0 C' }2 o& |4 G, u* Y! T1 Z5 V
范(孔锳长子。初名兴竦,字己铜,一字南青,号薑坞,行一,生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乾隆七年壬戌(1742)进士,官至编修;卒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正月初八日。著作《援鹑堂笔记》、《诗集》、《文集》。' R/ |2 A$ {0 k* o+ D
6 g# A% I1 v4 B( t: ?' F
妣张氏,生五子:昭宇、羲轮、登、励隆、斟元;合葬长岭祖墓侧。)1 I1 F8 Z" W0 n! [2 s* ~! y! y: M" u

& D; D. g5 b: g- W淑(孔锳幼子。字季和,卒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八月二十三日,居桐城北门口初复堂。赠大夫。
0 \% d! |  w* B" |, l0 |
. _1 ~+ I7 h' n# T妣陈氏,生子三:鼐、訏、鼎;女二,长适马仪颛;卒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八月五日,合葬孔城八角亭北。), ^) H9 `4 J' w# a# e
+ F& f4 z. u, F$ {- n: S
南北朝以后的,又有离本身算世数,这样算法,文燮就是柬之六世祖。
5 @* S$ J/ Y2 Q' D十六世
/ ]" H3 e! E, k! y7 [! U1 A# l" b9 x- F, G) K; t7 ?9 ]" l- O
昭宇(范长子。字亭仁,行一,生于雍正元年(1723),岁贡生。生子宪等。)% K) S# {5 w  E7 E

1 M$ }( D$ G3 @6 ]羲轮(范次子。行二,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举人,广西南宁府同知。嗣子:执雉)" g' Z8 r8 d( D% T( s
1 i- [# U4 l. C0 ~3 B5 j
登(范三子。行五,乾隆二十一年(1756)丙子举人,景山官学教习。): r( c, r1 g1 X! [( y
$ B. |2 f6 O4 k( Q
励隆(范四子。行七,邑庠生。妣张氏。嗣子:俣)
5 u2 A0 a8 n: j$ p$ X: Z( M0 x/ C; B8 E: R2 z
斟元(范五子。字仪匡,号春树,行八,邑增生;卒于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七月。
* W6 u, R2 Y8 m" R' L0 _5 I. g7 T8 u" z* P/ }3 \% i
妣张氏,
3 E6 g! |! `# l
7 t3 k: B' S1 M& F4 t继妣徐氏。生子二:騤、俣)
0 L: L9 T9 a. Z- x9 y+ k
, Y! G/ c8 R% l7 P) c鼐(1731—1815,淑长子。字姬传,一字梦谷,晚号惜抱老人,行三,雍正九年(1731)十二月二十日生于桐城南门树德堂,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历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四库全书馆篡修,主讲南京钟山、梅花、安庆敬敷等书院。嘉庆十五年(1810年)九月二十三日,卒于南京钟山书院,享年八十五岁。嘉庆二十四年,与元配夫人张氏合葬于今枞阳县义津镇阮畈村铁门口。
5 `' A. m  y4 ]3 f# ]
5 p, B- `1 w. b% f3 w2 _/ D/ ^妣张宜人黄州通判曾翰之女,生女一,适张元辑;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八月二十五日。7 }3 I. D+ Y1 G$ p' g
0 U3 ]2 I- P! U+ d
继妣张宜人屏山知县曾敏公之女,生于乾隆十三年(1748),生子二:景衡、师古,女二,长适张通理,幼适潘玉;乾隆四十三年(1778)闰六月初一日卒于扬州,归葬桐城长岭伯父编修公夫妇茔右。; r9 n* R6 v3 n0 o6 ?& B/ Z0 h

8 p; F. F1 L! [侧室梁氏,生子一:执雉)
% V0 H# E0 W/ U* q
& R5 G8 Y; x7 x* A4 g4 L訏(淑次子。字君俞,生于乾隆四年(1739),卒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享年三十八岁。
0 Z7 E1 o9 T5 w8 P' {4 x; \
  l9 e) }& }. c' \& ]5 }妣张氏。; t5 ]6 @7 B8 s) `, O$ o

, U( N' z, s1 V0 Z继妣倪氏,生子一:恩。)6 M% u0 R/ ]" ^' P; I4 e
  w4 v6 I. @3 a  v
后来,两种说法都在用,不知道世系详情的,往往搞错。十七世; z) b0 A) l) i; w) x3 ^4 X

/ ?* o0 t/ z" Q9 |/ e景衡(鼐长子。字庚甫,原名持衡,乾隆五十七年(1792)举人,仪征、江都、泰兴知县。生子一:诵;)9 t0 S$ g4 J5 _- g7 x' ~
) Q4 D1 l' h0 X8 I7 x( D
师古(鼐次子。字籀君,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十月十七日,卒于道光十九年(1839)七月。生子一:宝同。)
3 P  c- r6 b. z4 e% @7 U; G! B, s3 S* r$ [' h) V: ?
执雉(鼐幼子,羲轮嗣子。字彦耿,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九月二十日四日,生子一:酉。)
/ R" A( Y7 B* \/ o4 {8 Z/ G9 m0 q0 F+ J2 E+ r0 F( t
恩(訏子。生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
; I8 A- l% D2 _. q
3 R7 z( r" u, H) k: U& X0 d% m騤(斟元长子。字襄纬,号云浦,晚号“醒庵”。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甲申八月十六日,卒于道光二年(1822)壬午十月二十八日,享年五十九岁。
- [% o) ?$ a* l7 x; o2 G* @7 M3 {# D7 J* F3 l0 J& \
妣张氏云南寻甸州吏目曾辙公之女,生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生子四:朔、銮(殇)、莹、四和(殇);卒于道光六年(1826)十二月。)# p- v1 b- S$ p! x5 e# F8 K) H& D3 F

: z8 M, t( \! N& ]) ^2 d" P俣(斟元幼子,励隆嗣子。“万庭公”。)
' Y" [+ s# r9 G/ _* V, z$ I% n; C2 {/ K: e$ K! @

7 O/ o$ }! @) Q' f7 a十八世; H) X, D8 m; h1 D! f

5 t* _  ^* y: P& @+ s# G朔(騤长子。字伯符,监生,号“损轩”。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享年六十八岁。生子三:继光、启昌、应昌。)& G: T4 m, ?$ G4 f) ?/ K# _
1 c4 Z1 s  t) C3 I
莹(1785―1853,騤三子。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又以十辛名斋,自号辛翁。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十月初七日丑时,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授福建平和县知县,不久又调任龙溪县县令。嘉庆二十四年(1819),调往台湾,任台湾知县。道光元年(1821),署海防同知、噶玛兰通判。道光十年(1831),调往江苏,任金坛、元和、武进知县。后迁高邮知州,不久擢为两淮盐运使。道光十八年(1838),调任台湾兵备道,加按察使衔。咸丰元年,被授予湖北武昌盐法道,广西、湖南按察使,咸丰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在广西病故。夫妇合葬于桐城市区西北9公里龙眠山小河口中“姚家坟山”。该山距小河口300米,溪流横过其前。《桐城县志》:“姚莹墓在西龙眠小河口”。墓地面积108平方米,冢高0.8米,座东向西,面向阴山。墓前沿山势陡坡,以乱石砌成三级拜台,每级高1米,冢后,环以乱石墓圹,中嵌墓碑,高1米,宽0.6米,为同治元年所立,楷书阴刻:“皇清诰通议大夫广西按察使姚公石圃先生墓”,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j; J3 @+ N2 P3 f1 P
6 F+ C' w& C" \妣方氏太学生裕昆之仲女,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生女二,适福建安察使经历张汇;卒于咸丰六年(1856)三月十九日,享年七十六岁。7 V' E) k& C  ^
2 |9 `4 r! I3 b9 \3 U/ s. u5 b
妣萧氏,生子濬昌。)/ Q; C7 v* O9 q; H2 x$ R
# e7 |# [+ _' d7 i  T, R, r
继光(朔长子。字慎之。)% n% O) E* A% c% y  u* H9 A

1 U% B0 h' H0 G濬昌(莹子。字孟成,号慕庭,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二月五日,同治三年任江西湖口知县,后江西安福知县、湖北竹山知县,1900年卒于竹山任上。有《五瑞斋诗钞》。女二,长适马其昶,次倚云(蕴素)适南通范当世;生子五:永楷、永朴、永概、永棠、永樛)- Y3 ^0 a; y; G/ T3 ?) {

8 h9 ]3 ?: ~* {1 e* u 十九世* Q8 U$ Q6 O: U, E  o% w6 |. d
) R# S% f1 ^! p5 R
继光(朔长子。字慎之。)4 o, S& ~3 n, @# e) X* b

1 c3 a/ I# Q. _5 y' T濬昌(莹子。字孟成,号慕庭,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二月五日,同治三年任江西湖口知县,后江西安福知县、湖北竹山知县,1900年卒于竹山任上。有《五瑞斋诗钞》。女二,长适马其昶,次倚云(蕴素)适南通范当世;生子五:永楷、永朴、永概、永棠、永樛# }2 ]2 g+ K  {: t7 _4 y. g* Y) {
2 v; v. M$ _( s
二十世
/ }( @3 F# i- J# p: [" q! }. b
4 q* y2 p+ P) J1 p% ~2 w. {永楷(濬昌长子。字闲伯,早逝。)
( q8 o* t, ^. t* W3 c
' `  s9 F$ f9 |, G6 }; Z9 m  ]永朴(濬昌次子。字仲实,晚号蜕私老人,为桐城派末期的代表人物。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曾于山东高等学堂、安徽高等学堂、京师大学堂任文科教员,一生致力于经学研究,生平著述较丰,有《蜕私集》、《十三经述要》、《诸子考略》、《史学研究法》、《文学研究法》等,尤以《文学研究法》为后人所关注。1939年卒于桂林,后归葬龙眠山陶家冲。! C! H+ z$ A5 s6 t( t
8 ]: l. X; L/ ?7 I
妣马其昶之妹,1916年卒于桐城。)
7 c) ^4 O" Y0 I* a  E/ h3 L( _: v* U
永概(濬昌三子。1866—1923,字叔节,号幸孙。生于同治五年(1866),光绪十四年举人。曾任安徽高等学堂教务长,师范学堂校长。辛亥革命后,曾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北京正志学校教务长。著有《慎宜轩文集》12卷、《慎宜轩诗集》 8卷、《续录》4卷。)
% `6 K6 U6 L- J& ?6 D二十一世+ c. X! n/ O1 e
焕(永朴长子。生于光绪十一年,与弟昂宣统元年留学日本,三年回国。)
* W- \9 ?9 v* ~- L% {% Q昂(永朴次子。生于光绪十四年,与兄宣统元年留学日本,三年回国。1914年病卒于北京。)
4 Q+ a. m( S% Q% G  z0 E. H* v& Q! G, `* s! t
纪(执雉玄孙。字伯纲。工书法篆刻,豫兼工水。)6 V- O+ ^1 [( O5 }! _
* ^) I% v3 o( m
豫(纪弟。字立凡,清光绪十一年生,民国二十七年前后卒,工书法篆刻,豫兼工水,笔墨苍健,卒年四十余。)5 u5 v& L/ n% M6 P3 M, @
二十二世
* f  e( J3 T- B8 Z" S5 @+ ]" P) ]' f. _
墉(永朴孙。1945年日本投降,奉祖父永朴柩由桂林回桐城安葬。)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5#
发表于 2009-5-8 10:31:07 | 只看该作者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虽然站点颇多,总有一趟是“回家的班车”!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6#
发表于 2009-5-9 11:09:3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姓名:姚恭银
' E  L4 E  E2 ~  祖籍地区:江苏扬州     $ B' d* T4 _2 B% i
  工作城市:北京6 L9 w) Y( d2 \" T; u0 L2 D
  当前职业:经理
5 I) H1 g( |% Z* H) \  电子邮件:yaogongyin@sina.com
4 p- |+ v) j) f' C  
# u+ u0 E' Y5 S( I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7#
发表于 2009-5-9 19:04:24 | 只看该作者
江苏杨州的宗亲的来到感到很亲切,另外我的母亲就是一个杨州的女姓,这是我的特殊感情情缘。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8#
发表于 2009-5-10 16:55:06 | 只看该作者
您的姓名:姚树湘、
2 o" Q! ~! i5 ?/ v地区:山东巨野# _& k2 M! T" x" K& p) J4 r
工作城市:巨野县教育局
. y% k  E+ Q! X电子邮件:jydd0505@163.com% x9 @( Y9 h( _  `9 {& p

' v; P* v, N8 Y* A% J4 ^QQ:840714772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9#
发表于 2009-5-10 17:07:01 | 只看该作者
巨野姚氏宗祠三维图

姚氏祠堂4.jpg (54 KB, 下载次数: 574)

姚氏祠堂4.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0#
发表于 2009-5-10 17:08:08 | 只看该作者
巨野姚氏宗祠大门

姚氏大门2.jpg (93 KB, 下载次数: 549)

姚氏大门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0-27 07: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