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靖_LYAA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宗亲知道邵阳渡头桥姓姚是哪一支?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04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二品侍郎

11#
发表于 2017-4-23 09:04:20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pszyyao 发表于 2017-4-23 04:12  ~& e( v  h; p7 y3 N  y/ P  }  `
谢谢你出来说话/ Z. s6 `; |9 Q0 L' D* H) Q+ R6 l: {
你凭什么判断姚靖是甘棠支?5 }  m  }9 R% N3 p" H
你自家是邵阳姚氏哪一支?姚良成呢?
9 w7 y$ s& y$ V1 g6 z/ x! s
珍淮宗亲说,是甘棠支,因为目前资料看来,富阳一都、渡头桥。
, Z2 O% Q6 c; A( T: `就只有一支姚,简称:甘棠支,
+ }* |0 M& o) g* H" ]+ B

签到天数: 704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二品侍郎

12#
发表于 2017-4-23 09:26: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俊兴 于 2017-4-23 09:31 编辑
1 \! F1 R; N. r5 K+ U
姚靖_LYAAA 发表于 2017-4-21 22:592 L' b7 p% f, f4 F
渡头桥应该属于双清区,据我模糊映像应该姓姚的很多,好像记得那里有个姚氏宗祠,好像还有牌坊。当年年纪太 ...
; Q. A- X/ Q, q* P- O3 A2 Y, L; S! f
宗亲你好:您说你爷爷的字辈是:庆字辈,哪肯定有错了,
* k9 |- d, _. @4 Z$ ]5 G
  `4 h0 _) U" D7 y) P
. R5 O; `# m* x% p1 B" w: e
我记得新宁县万塘乡,元三公后裔,姚美宏宗亲说过,九几年修族谱时,美宏宗亲,和他儿子,是族谱上最小辈。他儿子也是整个邵阳市姚氏当中笃字辈最大男丁。
6 U3 Q# n; A3 J: F) Z
' J, E5 `# B2 W) p  n

8 `3 i* r3 B7 i% Y不知宗亲看过邵阳姚氏族谱没,因此请你看看下文:
5 |6 q7 t5 \, S- m2 L
! K. A* A; [( G9 N" y8 p# ?. o# w
' L" {8 ?3 o2 F0 K
, `3 j/ r, I/ k, H& ^湖南邵阳渡头桥姚氏字辈:. v! D, F+ P9 C5 H
巖苾义元良
  t/ H8 C+ E' _- E5 Z: `4 e仕单单单 . b# m/ e% O& |# u  A3 U/ Q( Q
大正启世 7 S$ E& V& p& q" n
国泰民安
1 j9 v/ `2 j! @3 w: @9 i敬为德本家珍
: x% q$ K: \$ x9 H6 v; h作述济美 3 ^: L% @6 E/ M) W2 O9 Q0 A
笃善庆长
6 U2 v* T6 k5 c4 D7 {
( @1 L7 h. z) ~. a: Q永延贻泽 振绳代昌
: F6 ~3 Q' O; b7 ^2 s共和肇建 咸乐平康 # c8 L1 ?/ z; I
宏惟先祖 荫锡嘉祥
7 {! l( I* o: L2 y5 Z中华伟业 星瑞焜晹 5 |) f3 E- }. Y
舜嗣贤杰 勋誉韶芳。
0 z9 ]6 U4 q7 v: c9 p6 N% g) U( p; x1 e" k0 x5 l1 u% I
宗亲,你知道,庆字辈,在渡头桥姚氏族谱字辈中是多少世吗,8 U: [2 v, Z( p, i# X; w

( f' e4 l" c6 ?8 Z3 ^# O6 X; z你爷爷如果是庆字辈,你父辈是长字辈,你是永字辈,对了你儿子,多少岁了,他应该照上面排,是廷字辈。/ q2 T; g% v3 r3 f( n

+ n: Y# n% G3 |" ]原本美宏宗亲家儿子是最小辈,但在同辈中又是最大的记录可能要打破了,记录往下好几代。
! Z3 ]; l. ~$ i2 X: t
3 m$ p, i6 G+ q7 Z0 W1 l
邵阳姚氏,十二世同堂,正好一桌。1 _: Y* e1 ?/ `3 @5 q
) J9 I5 K8 e2 b  @1 T1 F9 G3 p

签到天数: 704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二品侍郎

13#
发表于 2017-4-23 10:0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俊兴 于 2017-4-23 10:21 编辑
8 n' k* o2 W( Z+ V, Y

; E5 ]+ O0 X. X" a$ |) {8 G  z. ]

; a4 V3 x$ K0 p2 Y* H/ } ↓      
; b( ]# q. `$ ~! Q$ i/ {* j% f, F  Z苾                                                                                              芝- d! X+ j# Z0 y, o" E4 q2 G/ s
↓                                                                                 ↓  ↓         ↓
9 b; k; F+ G$ ~+ f0 V+ K义                                                                              义义       义) h: \. T' N! z7 G, {
魁                                                                              盛隆       昌
4 c% ?8 _4 s& u4 D ↓     ↓                              ↓         ↓                                             ↓+ p$ z. [; w7 d. q) Q* ?+ a
元   元                            元       元                                           元/ M8 n1 j9 o+ g$ p9 J) @" q
信   德                            三       通                                           珍) b& Q. M4 {# T- |; D9 q' |; H# }
        ↓               ↓     ↓       ↓        ↓        ↓                                  ↓& P  }# Y9 y0 T: I1 X% D5 g
       良             良   良    旺      良      良                                 良
% K2 P( ~& l& |8 h/ \7 t       用             忠   器    财      辅      震                                 荣3 F+ m) z" p1 X3 q6 D' p
        ↓ ↓  ↓  ↓    ↓    ↓  ↓   ↓        ↓   ↓   ↓   ↓  ↓   ↓                     ↓
, v9 N6 L" W' N/ @      仕仕仕仕  仕  仕仕 行行  仕仕  仕仕仕仕                    四9 g1 L/ x6 v% O2 Q8 ]' h
      贤能豪傑  秀  清汉 一二  恒真  显才富荣                    兴- y1 B5 M( c% m- O0 r

  H2 g. L, J' |' Y3 W' _珍淮宗亲是,元德房。
, I; A0 A0 P$ T8 N  \
. x$ c3 p& f; U: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0:14:49 | 只看该作者
姚珍淮 发表于 2017-4-23 03:59
5 Y3 k8 Y7 R" J# P; B姚靖宗亲,据你所说,你应是【甘棠支】。

! w5 |& e' h, J4 [+ G前辈您好!我爷爷叫姚庆远(已去世)。他还有个兄弟在衡阳工作名字不大清楚(也已去世)。我父亲叫姚道龙(已去世)我家从我爷爷开始就住在邵东灵官殿。虽说离老家不远,但是由于我爷爷长年在贵州做生意未与我们一起生活过。所以我们后辈对老家情况不清楚。我也是很小时候去过一次,现在地方都找不到了。所以我想请渡头桥的宗亲帮我查下谱。(我爷爷和我父亲应该是入了谱的)或者有知道情况的渡头桥宗亲联系方式也可。树有根,水有源。我虽无出息,也想了解自己家族的来源。谢谢
6 Q+ f7 o0 e6 z* ?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0:45:02 | 只看该作者
姚俊兴 发表于 2017-4-23 09:264 ^4 R3 i+ h  A$ n4 Y+ r7 Q* S
宗亲你好:您说你爷爷的字辈是:庆字辈,哪肯定有错了,

* ^$ |' t2 A+ _" F; v: K, Z  `' T我确实没有看过谱,也不知道是哪一支。因为我爷爷长年在贵州未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我爷爷叫姚庆远,所谓庆字辈是我根据名字想当然的。
; q. x$ d  W' T5 j0 j1 e/ u& e' C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7-4-23 11:16:24 | 只看该作者
姚俊兴 发表于 2017-4-23 09:04
2 i& r( O0 N9 ^, n' S珍淮宗亲说,是甘棠支,因为目前资料看来,富阳一都、渡头桥。
* g# }+ M8 |5 d5 }' [- e6 @就只有一支姚,简称:甘棠支,
0 b% N2 C) o: }- B
      为什么“富阳一都、渡头桥就只有一支姚,就简称甘棠支”?哪留田支和砂田支是怎么来的?

签到天数: 704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二品侍郎

17#
发表于 2017-4-23 15:49:20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7-4-23 11:16
5 \7 T( e! f& [3 j为什么“富阳一都、渡头桥就只有一支姚,就简称甘棠支”?哪留田支和砂田支是怎么来的?
" T5 ?& M& L* Y" N2 F+ j
教授:这个好像以前说过,邵东富阳一都,渡头桥,是甘棠支,2 o& I. {. @/ ?4 U1 {2 Q8 y" @
新宁县万塘乡,是赤塘支,
1 V( x0 U7 C$ k4 s  }- Z+ K# v邵阳县,是砂田支,
$ @: ?- J( [& \) ]; J3 O
+ b' j# @  K. x' c  z
, }; ]& I" Z& V" F

' c) k2 Y- H  C3 ^至于,岳公裔,留田支,也在邵东等地。% k+ u* e+ J1 r- k
( J7 c. N" ]6 V* ?
% u, i9 m" j: i+ `, ?6 J' n6 P
邵阳市,邵阳县,邵东县,新邵县,隆回县,新宁县,等地姚氏,是岩公,岳公裔。
" F$ r) B9 Y6 `% V: n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7-4-23 17:05:44 | 只看该作者
姚俊兴 发表于 2017-4-23 15:49
# l7 Q# o: @' n6 b6 D教授:这个好像以前说过,邵东富阳一都,渡头桥,是甘棠支,
' b1 g, b: c' d新宁县万塘乡,是赤塘支,- p( V) @) B$ U- v' R
邵阳县,是砂田 ...
0 ]# J8 A6 M- i# F- F5 Y
         可能还未说到最关键点。邵阳姚氏基本3支:甘棠支,留田支,砂田支。要查当年宝庆府的甘棠、留田、砂田3地是今什么地方。8 H; C: I2 N; _7 p! e, \5 o

/ `4 z/ @6 Y6 X0 {2 I% n1 |) B ) N7 j2 n1 D& L3 i) I- ]# [4 g; ]2 R$ w
——邵东富阳一都,渡头桥,是甘棠支;新宁县万塘乡是赤塘支;邵阳县是砂田支;岳公裔留田支,也在邵东等地。至于邵阳市、邵阳县、邵东县、新邵县、隆回县、新宁县等地姚氏,是岩公和岳公裔。
" `9 S/ W5 z2 b2 G5 y7 U2 K( e! @( G
5 p, i2 h: J' E0 }) h7 S

签到天数: 704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二品侍郎

19#
发表于 2017-4-23 19:31:56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7-4-23 17:05. V; J3 g. ^5 N+ u% E: k
可能还未说到最关键点。邵阳姚氏基本3支:甘棠支,留田支,砂田支。要查当年宝庆府的甘棠、留田 ...
( n; w( g% q9 y" Y' W( r  ]
宝庆府,湖南省邵阳市旧称,南宋宝庆元年(1225),宋理宗赵昀登基,用年号命名自己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宝庆地区包括今娄底市,以及益阳部分地区。自明中叶至清初,人口流向是“湖广镇四川”,宝庆府居民大量迁往四川等地。明万历六年(1578),宝庆府辖邵阳、新化、武冈、新宁、城步5州县,降为20638户,22.1207万人。当地人被称为宝古佬也由此得来。宝庆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占94.06%,除汉族外,有39个少数民族,人口达39.38万人,占总人口的5.94%。
( x7 v# Y. {" e1 V
& U# u- B% H0 T# q- A) b+ X
# L1 u/ R" N3 t3 `# p
历史沿革  听语音
/ p/ B/ g, S. r% u& g邵阳是一座历史古城,西周召伯,甘棠布政;春秋白善,垒土筑城,距今已2500余年。邵阳,旧名宝庆,位于湘中而偏西南。北障雪峰之险,南屏五岭之秀,资水横贯,邵水交汇,盆地珠连,丘陵起伏。自西汉置县,为郡为州为府,为一方之重镇。北邻姿底,南界永州,上通云贵,下接长衡。自古为交通要道,商埠中心,经济发达,文化昌明。
/ @8 N% t+ b) Q# ]. k- ^& A/ J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夏、商、西周,其地属《禹贡》所称九州岛的荆州地区。春秋战国属楚,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地筑城,称白公城(在今邵阳市城区内)。秦代,今境内分属长沙郡及黔中郡。汉属长沙国(东汉改国为郡)及零陵郡地,于今邵阳市地置昭陵县。三国吴宝鼎元年,分零陵郡北部都尉辖地置昭陵郡,治今邵阳市城区,为境内建郡之始。西晋太康元年,因避司马昭讳更昭陵为邵陵。隋开皇十年置建州。唐武德四年置南梁州,贞觐十年改曰邵州。五代后晋天福中,改日敏州。宋称邵州邵阳郡。南宋宝广元年,理宗赵昀登极。趟昀为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登极时,即用其年号“宝庆”命名“潜龙之地气升邵州为宝庆府,治所在今邵阳市,辖境相当于今邵阳市及新邵、邵东、新化等县。宝庆之名始于此。元至元十四年设宝庆、武冈二路。明洪武元年设宝庆、武冈二府,洪武九年降武冈为州,属宝庆府。清仍承袭之,宝庆府辖武冈州及邵阳、新化、城步、新宁四县(辖境约为今邵阳市、武冈市及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新宁县、新化等县与城步苗族自治县)。中华民国二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民国十二一九三;年直隶于省。民国十七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民国二十六年,在邵阳县城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
1 ?. M( E/ ]- f& I) Q3 v
8 C& B! j: g7 j1 A8 n

3 a2 t! ]) D% I* H! }3 h6 H8 F' p
# z7 }( n& C7 o% u

9 B+ S, r, R: j: g! Z' v! ^% G4 ]7 |3 V8 N3 @) O
' n: J3 Q2 b% W
娄底境域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秦置湘南县,辖今双峰、涟源部分地域,属长沙郡。西汉属长沙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连道,辖今双峰县测水以西至涟源市蓝田等地。西汉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析湘南县置湘乡县,连双峰、涟源大部分和娄底等县市,属长沙郡。三国时分属衡阳郡、昭陵郡。吴宝鼎元年(266),析昭陵郡置高平县,今新化县西部属之。西晋、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分属邵陵郡。隋属长沙郡。唐、五代、宋朝分属潭州、邵州。宋熙宁五年(1072),建置新化县。元代,分属天临路、宝庆路。明分属长沙府、宝庆府。清同明属[5]。
4 G2 b- I/ H' [6 Y7 I
6 E9 y4 H, \; T' @

, s6 [1 G3 ~, W: N1 |; \' I8 d长沙国
/ w7 a( E; Z1 e" H5 q. M6 V新化县成为娄底境内最早的建制县,在宋代隶属邵阳郡,元代属宝庆路,明清属宝庆府。娄底境内的其他县市,双峰一带,秦时属长沙郡的湘南县,汉代以后长期属湘乡县地。涟源一带,秦至东晋时大部分地域分属湘南、连道、湘乡、昭陵等县,北宋以后,其全部地域便长期分属湘乡、邵阳、安化、新化四县。娄星区一带从汉代开始,就一直为湘乡辖地。冷水江一带在宋以前属“梅山蛮”地,宋以后长期属新化县地。[5]
$ i! N: r0 A& }/ I- s0 B
" m3 ^. }2 Z% X0 u1 b! G/ T
# b, ]1 Z) h* l7 e
娄底神童贺德英0 I! A; ?# |, R& w
民国元年(1912),属长宝道,民国3年,改为湘江道。民国11年,(1922)取消道制直属湖南省。民国29年(1940),分属湖南省第五、第六行政督察区。[5]: d3 x4 a' a* P8 Y0 p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域隶属益阳专区和邵阳专区。1950年6月,设立锡矿山矿区(县级),直属邵阳专区;1951年8月,筹建涟源县、双峰县。195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湘乡、安化、邵阳、新化4县部分行政区域置双峰县、蓝田县(7月更名涟源县)。11月,两县划属邵阳专区。同年8月,撤销锡矿山矿区,划归新化县管辖。1960年2月,设立娄底市和冷水江市,隶属邵阳专区。1962年10月,撤销冷水江市和娄底市,分别并入新化县和涟源县。1969年10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冷水江市。[5]
1 @* \" u& j# v  共4张
+ u, T6 [; f2 Q6 C& ~' z! F) n; u老娄底
* q7 x* P) U3 u) g& X8 {% B7 ]197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邵阳地区析置涟源、邵阳两个地区(娄邵分家)。涟源地区辖新化、新邵、邵东、双峰、涟源5县和冷水江市,地区机关驻涟源县娄底镇。同年11月,成立涟源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3月,改称涟源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7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娄底市,将涟源县的娄底镇和杉山公社的东风、民福大队及西阳公社的方石、水洋大队、百亩公社的思塘大队划入该市行政区域。1982年12月,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5]" z5 u5 t! m0 t5 H4 P) b
198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复撤销娄底地区的娄底市,改设为湘潭市娄底区(县级),双峰、涟源县划归湘潭
" k  v! j! S3 {$ I/ s4 s( v& N; R
/ ]) W; O/ G1 s" P+ O
3 N! Q1 v* d5 _, ^7 _$ [! U
娄底市区老街
& W: e% N; t0 q市管辖;撤销冷水江市,改设为邵阳市冷水江区(县级),邵东、新邵、新化县回归邵阳市管辖。但并未实施,娄底地区名撤实存。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娄底地区及其行政公署,娄底市、冷水江市、双峰县、涟源县、新化县归娄底地区管辖,原所辖邵东、新邵两县划归邵阳市管辖。[5]4 W! C# X6 ?+ a+ E
1987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涟源县,设立涟源市,所辖行政区域不变。[5]
9 l/ ~8 ^2 f  M$ t" r; `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娄底撤地设市,原县级娄底市改名为娄星区。所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双峰县、新化县行政区划不变。% ?, M7 [% `  c& b$ @

0 S9 O' e/ Q* k" }* T  p

签到天数: 704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二品侍郎

20#
发表于 2017-4-23 19:46:07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7-4-23 17:051 W3 x1 h$ M8 d, H
可能还未说到最关键点。邵阳姚氏基本3支:甘棠支,留田支,砂田支。要查当年宝庆府的甘棠、留田 ...
" O: Z9 h. l, d: @) c
整个邵阳(宝庆府)在明初一直到清末,姚氏支系,远远不可能只有,甘棠支,砂田支,田留支,以及后来的,赤塘支,范围太广,支系相对比较多了。
- F+ E4 [* d7 `2 `

& n! T% j. O6 b+ H+ L& ?% b邵阳,娄底,益阳,曾经都是宝庆府版图上,不可缺少的部分。所覆盖面积大,支系也多。
0 W4 ~1 J8 `& c7 m+ I
1 C' @- E7 k3 @5 s9 w5 a- j+ @

* f  [% P' a1 [  n7 U$ L! Q" r, \! J; N
/ W( `) U/ k+ y' r
/ T) e9 n# R5 k7 C! X) a5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2 01: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