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 W2 h8 L4 w
谢谢你的详细回复。: L7 D4 j; o8 ?& H8 f+ p" f' U
& [" K M) i# Y$ b" m& h6 M
景云堂大门口两条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
3 _* n* O( ^3 ?+ M 堂构维新重振当年五马第;
1 r& O" e0 Y( n: a) @5 b 诗礼仍旧宏开奕世六经门。
) v" f% Q2 s% K5 E+ i# x 落款是“日诗官起居注右春坊右庶子加七级曹文直 赠”( ^/ v4 y8 Q' i3 P& m
+ _3 d: C* l: F2 @9 m" ] 我也认为是用“五马第”借喻“景云堂”。出于景云堂的“最大官员”应是杭徽两州知府 十三世太守公姚尲,:“景云堂”重修于什么时候?其时太守公健在吗?曹文直赠联太守公?若非,说明在太守公之后,当时“景云堂”体面人物,能得翰林院曹先生联。曹文直是哪里人?
' O" n0 U1 D1 e4 D 2 x( T5 K6 g- p- z7 [+ W
这次我在平远祭了5祖墓和参观了6座围屋,看到几对好楹联和其他人物资料等。这些应是不错的族谱资料。你们有收集和编入的规划吗?——这是我向你提起 景云堂门联和“五马第”的一个原因。
9 Y" @, D) i3 c2 D4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