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11 16:39 编辑
. L4 @$ X. I1 ^ o- p9 l0 p
: R& G0 D( h% ?! t3 c. Q* G+ o- Q6 i$ i
1 Z) g; C- @* N& `0 n3 s. Q1 } 二十四节气浅解9 e6 O6 T1 m1 ^- R: t7 c
立春" ^2 z& X1 Z' ~
立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冗,春是萌动,是植物开始有生气的意思,也是象征春天的到来 ,每年阳历二月四日前后,这时太阳黄经315度。我国习俗以此作为春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
% n* E# w/ q8 W) o7 w 雨水8 m8 E7 X7 [' S
每年阳历二月十九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时开始。“雨水”意味着从这时起,我国大部分地区停止降雪,开始下雨。这里由于暖湿的东南季风开始登陆,雨水逐渐增多。新的一年的耕作也逐步投入。
9 f( P ~0 h- A& u2 C u- S8 X 惊蛰: E1 _( q \0 a" b
每年阳历三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度。通常开始打雷,气温地温渐渐升高,土地解冻,春耕展开;昆虫和小动物也纷纷出土活动。农谚曰:“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停歇。”8 \, d1 `2 J/ ~
春分* [+ |2 g* M; T
每年阳历三月廿一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黄经0度,全球昼夜平分。这一分,北半球叫春分,现半球叫秋分,古时统称“日夜分”,是昼夜相等的节气和日子。农谚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2 A; I3 C p9 C+ o, u
清明! C, P$ |$ a, @1 J4 b
“清明”,明洁的意思。每年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太阳照到黄经15度,气温转暖,万木更生,天气清澈明朗,大地欣欣向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指农历),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既是扫墓、踏青的习俗,又是农业生产春耕春种忙季。
0 Y0 ?: h1 T% f- q 谷雨
1 [+ t, o1 u" u6 A" l/ ~ 每年 阳历四月廿日前后,太阳照射黄经30度,天气更暖和,雨量也增多,适于谷物生长。“谷雨”含有“雨生百谷”之意,农谚曰:“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
3 T l4 a7 _, X/ n 立夏
% @2 ~; p* }0 x6 o* m 每年阳历五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度,春天已逝,夏日来临,气温升高,炎暑始到,时有雷雨。这正是进入农业忙季,作物生长茂盛,田间管理繁忙。! M0 m& v% c( p6 ^: O) Z
小满; o1 n5 v q) L; o+ ^
每年阳历五月廿一日前后,太阳位于黄经60度。从小满开始,我国北方夏熟作物逐渐饱满、成熟;而南方已进入夏收夏种,收割大麦、小麦,播种秋季作物。( M! k4 T: o7 x- T
芒种 ^# g5 U- j: w: Z- d% _' g- g5 {6 r* Y
每年阳历六月六日前后,太阳位于黄经75度。“芒”就是代表一些有芒的作物,“种”是种子的意义。“芒种”则是表明小麦、大麦成熟收割;或表明晚谷作物播种繁忙。农谚曰:“芒种忙忙种,过了便没用。”说明这一节气的重要性。
# j( H8 ^8 ?2 u. a2 n$ A' B 夏至( ~: B3 [6 u/ b! m3 v, A
每年 阳历六月二十一、二十二日,太阳位于黄经90度,(北纬23度半),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空,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此后,阳光直射位置将向南移动,白昼转短。农谚:“进入夏至六月 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到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
! b! X0 w0 ]4 Y- X' P, z& s 小暑# B `, N9 E8 B' l. B; D. D
每年阳历七月七日前后,太阳置于黄经105度,暑气上升。“暑”是炎热,“小暑”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到最高点的意思。
6 X. h- ]9 y3 a* Y: t 大暑
2 m' C; e, e& C 每年阳历七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开始进入大暑季节,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温期,也是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大暑雨水多,防汛不可无。农谚曰:“小暑、大暑淹死老鼠。”5 f+ P" \/ Y3 X
立秋8 P- F- N3 e' V: X" H5 ]
每年阳历八月八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度,秋季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渐降,作物渐熟。
+ r0 [4 s1 S" ~( ~1 R8 R4 F* B% @ 处暑4 [) W8 l1 f* Y2 m$ z) J% Q7 B7 S
每年阳历八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度,开始了处暑季节,气温下降,平均比“立秋”降2——3度。处暑是暑天的结束,气候变凉的象征。
+ j* G4 ]% w( ^" s 白露
, }4 g; s& l' V$ G3 ~4 K 每年阳历九月八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从而进入白露。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有的地区形成“露水”,“露凝而白也”,故称“白露”。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转凉。农谚曰:“白露白,正好种荞麦。”6 V2 f9 v% s) J& }, m
秋分
' Y7 T5 G0 q" q# S 每年阳历九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了秋分节。这一天,白天和黑夜的时间一样;各地太阳都是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秋分期间,气候凉爽宜人,此节气是播种冬小麦之时。俗语道:“秋分秋分,日夜平分。”
3 J& T9 s {/ Z* d; s4 ? 寒露1 k0 K6 V5 V- [/ _9 }$ P! [% x
每年阳历十月八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正是“已凉天气未寒时”,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故称“寒露”,也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我国大部分地区转入秋收秋种。
. s5 I5 d/ x0 T2 E 霜降5 m/ i8 J. {1 O. v6 G
每年阳历十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这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天气将寒,露积为霜,正是三秋农忙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收尾声,农谚曰:“抢收抢收,不收就丢。”! g0 c- a4 C* w- N2 j1 j0 ~
立冬
! d3 ~2 D( ^( Y 每年阳历十一月七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我国习惯把“立冬”作为冬季开始的节气。黄河下游即将结冰,各地开始冬耕。冬季,农田水利基建和其他冬季农事活动。农谚曰:“立了冬,把地耕,能把土里养份增。”
4 \, |0 W3 O$ ^. G& h2 ^9 a! e. k; s 小雪: t8 t/ j8 p- o# J$ T" o% m- N
每年阳历十一月二十二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40度,进入小雪季节。气温下降,北方冰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4 `9 M4 {# o J0 ]# D9 u) |- k: T" J
大雪
2 F2 _4 m6 u8 G+ y: }$ { 每年阳历十二月七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开始大雪。气温直降,北方到处结冰,华北也有积雪,农谚曰:“大雪冬至雪花飞,为了来年多积肥。”
; r* S0 a- U. P& v- U 冬至
_) w. s* b8 v7 M2 j 每年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冬至点)时,进入数九寒天。这一天,地球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月令七十候集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Z& i0 C. F5 I 小寒- u; V& \2 A$ a& N, v; P; }
每年阳历一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85度便进入寒冬腊月,冷气积久而为寒,小寒是天气寒冷而未到极点之时。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是寒冷时期。% N5 Q! y9 b: ?+ t1 }4 _ d
大寒4 b( X, x" V' q5 \2 g$ z
每年阳历一月二十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大寒开始。大寒是天气冷到极点之意,也是一年最冷的季节。谚语道:“一九二九,滴水不流,三九四九,冻破缸臼”大寒正在四九。
j& d" I$ U$ s {4 j, d$ L! A& g& v3 P- z9 k( v
5 x, I& M3 g) K3 Q7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