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yqll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间丛谭》之有关时间的常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6:26:06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11 16:39 编辑
. L4 @$ X. I1 ^  o- p9 l0 p
yqllz 发表于 2015-12-9 16:21
+ B( k7 P& R/ q2 Y5 W时间与节气- @7 Q7 {7 C: m
       春季:我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点),即二十四节气。 ...

: R& G0 D( h% ?! t3 c. Q* G+ o- Q6 i$ i
1 Z) g; C- @* N& `0 n3 s. Q1 }                        二十四节气浅解9 e6 O6 T1 m1 ^- R: t7 c
                                   立春" ^2 z& X1 Z' ~
       立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冗,春是萌动,是植物开始有生气的意思,也是象征春天的到来 ,每年阳历二月四日前后,这时太阳黄经315度。我国习俗以此作为春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
% n* E# w/ q8 W) o7 w                                           雨水8 m8 E7 X7 [' S
       每年阳历二月十九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时开始。“雨水”意味着从这时起,我国大部分地区停止降雪,开始下雨。这里由于暖湿的东南季风开始登陆,雨水逐渐增多。新的一年的耕作也逐步投入。
9 f( P  ~0 h- A& u2 C  u- S8 X                                          惊蛰: E1 _( q  \0 a" b
        每年阳历三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度。通常开始打雷,气温地温渐渐升高,土地解冻,春耕展开;昆虫和小动物也纷纷出土活动。农谚曰:“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停歇。”8 \, d1 `2 J/ ~
                                           春分* [+ |2 g* M; T
         每年阳历三月廿一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黄经0度,全球昼夜平分。这一分,北半球叫春分,现半球叫秋分,古时统称“日夜分”,是昼夜相等的节气和日子。农谚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2 A; I3 C  p9 C+ o, u
                                             清明! C, P$ |$ a, @1 J4 b
       “清明”,明洁的意思。每年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太阳照到黄经15度,气温转暖,万木更生,天气清澈明朗,大地欣欣向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指农历),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既是扫墓、踏青的习俗,又是农业生产春耕春种忙季。
0 Y0 ?: h1 T% f- q                                             谷雨
1 [+ t, o1 u" u6 A" l/ ~          每年 阳历四月廿日前后,太阳照射黄经30度,天气更暖和,雨量也增多,适于谷物生长。“谷雨”含有“雨生百谷”之意,农谚曰:“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
3 T  l4 a7 _, X/ n                                             立夏
% @2 ~; p* }0 x6 o* m        每年阳历五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度,春天已逝,夏日来临,气温升高,炎暑始到,时有雷雨。这正是进入农业忙季,作物生长茂盛,田间管理繁忙。! M0 m& v% c( p6 ^: O) Z
                                             小满; o1 n5 v  q) L; o+ ^
       每年阳历五月廿一日前后,太阳位于黄经60度。从小满开始,我国北方夏熟作物逐渐饱满、成熟;而南方已进入夏收夏种,收割大麦、小麦,播种秋季作物。( M! k4 T: o7 x- T
                                            芒种  ^# g5 U- j: w: Z- d% _' g- g5 {6 r* Y
       每年阳历六月六日前后,太阳位于黄经75度。“芒”就是代表一些有芒的作物,“种”是种子的意义。“芒种”则是表明小麦、大麦成熟收割;或表明晚谷作物播种繁忙。农谚曰:“芒种忙忙种,过了便没用。”说明这一节气的重要性。
# j( H8 ^8 ?2 u. a2 n$ A' B                                             夏至( ~: B3 [6 u/ b! m3 v, A
       每年 阳历六月二十一、二十二日,太阳位于黄经90度,(北纬23度半),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空,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此后,阳光直射位置将向南移动,白昼转短。农谚:“进入夏至六月 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到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
! b! X0 w0 ]4 Y- X' P, z& s                                             小暑# B  `, N9 E8 B' l. B; D. D
       每年阳历七月七日前后,太阳置于黄经105度,暑气上升。“暑”是炎热,“小暑”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到最高点的意思。
6 X. h- ]9 y3 a* Y: t                                              大暑
2 m' C; e, e& C       每年阳历七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开始进入大暑季节,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温期,也是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大暑雨水多,防汛不可无。农谚曰:“小暑、大暑淹死老鼠。”5 f+ P" \/ Y3 X
                                            立秋8 P- F- N3 e' V: X" H5 ]
       每年阳历八月八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度,秋季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渐降,作物渐熟。
+ r0 [4 s1 S" ~( ~1 R8 R4 F* B% @                                            处暑4 [) W8 l1 f* Y2 m$ z) J% Q7 B7 S
      每年阳历八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度,开始了处暑季节,气温下降,平均比“立秋”降2——3度。处暑是暑天的结束,气候变凉的象征。
+ j* G4 ]% w( ^" s                                           白露
, }4 g; s& l' V$ G3 ~4 K        每年阳历九月八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从而进入白露。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有的地区形成“露水”,“露凝而白也”,故称“白露”。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转凉。农谚曰:“白露白,正好种荞麦。”6 V2 f9 v% s) J& }, m
                                           秋分
' Y7 T5 G0 q" q# S        每年阳历九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了秋分节。这一天,白天和黑夜的时间一样;各地太阳都是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秋分期间,气候凉爽宜人,此节气是播种冬小麦之时。俗语道:“秋分秋分,日夜平分。”
3 J& T9 s  {/ Z* d; s4 ?                                          寒露1 k0 K6 V5 V- [/ _9 }$ P! [% x
     每年阳历十月八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正是“已凉天气未寒时”,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故称“寒露”,也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我国大部分地区转入秋收秋种。
. s5 I5 d/ x0 T2 E                                        霜降5 m/ i8 J. {1 O. v6 G
         每年阳历十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这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天气将寒,露积为霜,正是三秋农忙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收尾声,农谚曰:“抢收抢收,不收就丢。”! g0 c- a4 C* w- N2 j1 j0 ~
                                          立冬
! d3 ~2 D( ^( Y      每年阳历十一月七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我国习惯把“立冬”作为冬季开始的节气。黄河下游即将结冰,各地开始冬耕。冬季,农田水利基建和其他冬季农事活动。农谚曰:“立了冬,把地耕,能把土里养份增。”
4 \, |0 W3 O$ ^. G& h2 ^9 a! e. k; s                                       小雪: t8 t/ j8 p- o# J$ T" o% m- N
     每年阳历十一月二十二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40度,进入小雪季节。气温下降,北方冰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4 `9 M4 {# o  J0 ]# D9 u) |- k: T" J
                                        大雪
2 F2 _4 m6 u8 G+ y: }$ {      每年阳历十二月七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开始大雪。气温直降,北方到处结冰,华北也有积雪,农谚曰:“大雪冬至雪花飞,为了来年多积肥。”
; r* S0 a- U. P& v- U                                       冬至
  _) w. s* b8 v7 M2 j       每年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冬至点)时,进入数九寒天。这一天,地球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月令七十候集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Z& i0 C. F5 I                                      小寒- u; V& \2 A$ a& N, v; P; }
     每年阳历一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85度便进入寒冬腊月,冷气积久而为寒,小寒是天气寒冷而未到极点之时。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是寒冷时期。% N5 Q! y9 b: ?+ t1 }4 _  d
                                    大寒4 b( X, x" V' q5 \2 g$ z
     每年阳历一月二十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大寒开始。大寒是天气冷到极点之意,也是一年最冷的季节。谚语道:“一九二九,滴水不流,三九四九,冻破缸臼”大寒正在四九。            
  j& d" I$ U$ s  {4 j, d$ L! A& g& v3 P- z9 k( v
5 x, I& M3 g) K3 Q7 V

签到天数: 4301 天

连续签到: 2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2#
发表于 2015-12-9 19:41:11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帖子!学习了!给庆礼宗亲点赞!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09:28:25 | 只看该作者
姚先达 发表于 2015-12-9 19:417 ?! s3 f* ~4 y) F/ Q' g
真是好帖子!学习了!给庆礼宗亲点赞!

4 w& t! r4 A# M' C
8 U3 ]. \- G: E& H' {5 H在姚网先达兄弟是最捧人场的宗亲,谢谢啦!0 z# `* ]" Q- m: p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4:0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11 21:46 编辑 ! u& x, p# o" R+ R2 E1 ~: x/ e1 P
yqllz 发表于 2015-12-7 13:320 a5 C5 v1 h9 v# O4 z5 O' t: o
“历法”种种  p* Q) O& r8 G7 g/ [
       目前,国际上仍在使用的“历法”有几十种,主要有:
; O8 ?, B1 {0 a2 X$ { ...
伍老馆 发表于 2015-12-4 23:130 o9 l; {+ T7 q/ T
真的是长见识,长知识了.
8 V, I/ Q2 i) o6 b  H9 W. N
                         “历法”种种- H+ N3 I1 u" K- i5 j& F/ @0 c
       目前,国际上仍在使用的“历法”有几十种,主要有:1 n$ c6 I) o. h# v
        阴历:依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而制定的历法,即运行1周为1月。积12月为1年。它以月亮的圆缺作标准,不设闰月这种历法的基本部分是我国夏朝创始的。故亦叫夏历,夏正和太阳历。这种历法与回归年长度相差约11天,因而四季不在固定的月份里,于是渐渐被淘汰了。取而代之是阴阳历。1 Y) k' k1 `* M1 j! k2 ~
        阳历:顾名意义是根据太阳而来的,即以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一个回归年)的基本周期的历法。阳历也称新历、番历、太阳历、格里历。我国于1911年起才使用这种公历。: Z! ?2 _. ?& c4 s+ q( G
        阴阳历:是综合阴、阳两种历法而制定的。即以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月,但设置闰月,使之与回归年长度基本相等。这种历法的优点是既可以使任何历年的每一日期都有月相上的意义,又保持了历年中的四季与实际季节相吻合,利于农业生产。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使用这种历法了。也称农历、古历、老历、旧历、太阴阳历。
( o+ L3 J! m5 F5 H" F4 Y6 E  f$ x        西历:原是基督教的教历,也是欧美纪元的方法,即阳历的一种,现为国际上普遍所使用,故亦称“公元”或“公历”。它规定年代要由耶稣诞生之日算起。其时,我国汉平帝始元年。我国采用公元纪年是1949年。9 D' n: f+ h. w0 Y6 a+ L( m0 ]
        希腊历:古代希腊历与我国旧历相近,1年12月,闰年增加1月。月之日数,分30日、29日两种,每年日数,有354日、355日、383日、384日四种。19年7闰,亦与我国旧历相同。惟19年中,凡第3、5、8、11、13、16、19等年皆为闰年,非由推定得来,发历法而言,不及我国旧历之精密。
2 R0 \( p) R3 T+ Z# e) k# n! z2 n        古埃及天狼星历: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古埃及人就发现,每当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升起在黎明的东方地平线上时,尼罗河的泛滥季节就要开始,播种季节也将来临。古埃及人就把这一天(约公历7月19日)作为一年的开始。等到下次重新出现这一现象,约相隔365天多,定为一年,叫天狼星年,这是地球 上最早的历法之一。
7 T' y. ^- @& R1 @2 ]4 R        法国共和历:法国大革命时,共和政府颁布了一种新的共和历。它以公元1793年为共和元年,每个月继往统一为30天,到每年底再加上例外日5至6天,称为“共和党人日”。共和历以秋分日为一年的开始,取消星期制,把12月份名称改成12个与气象和农业有关联的名称。如酒月,相当于公元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正是收获葡萄的季节。但共和历只使用10几年就被称帝的拿破仑废除了。
2 g- ~6 r. Z3 F. B+ H        回历:又称回回历、希吉来历。是伊斯兰历和穆罕默德历结合的伊斯兰教历。也是阴历的一种。分为太阴年和太阳年两种:太阴年以公元622年7月16日为元年元旦,依太阳绕地球1周为1月,12月为1年,是谓动的月。单月30日,双月29日,全年364日。不置闰月 ,以每30年为1周期,共轩12闰日,凡每周期之第2、5、7、10、13、16、18、21、24、26、29等年为闰年,闰年最后之月多一日,全年355日。因之回历太阴年每年平均354日8时48分,比回归年约减少10日21时1分,积23年增加1月,积56年增加2月,积32.3年增加1年。故回历太阴年之岁首寒暑变化无定。太阳年,以春分为岁首,依太阳行12宫之一为12月,是谓不动的周。凡365日为平年,历120年,置闰31次,闰年增一日于双鱼肉宫之末,共计366日。故回历太阳年须积8万年始差1日。回历以太阴年供历史纪年及宗教祭祀之用,以太阳年耕敛之用。
7 \4 q- D7 i' ]        佛历:是以佛祖释迦牟尼逝世那年算起,即公元前543年。
) Y- o# d+ E& j- z+ q7 A6 q$ S- ]        日本历:日本民间历法的纪年有两种。开国纪年是从第一代天皇即位算起。另一种是在位天皇即位的纪年。1993年是日本开国纪元的2653年又是在位天皇年号的昭和68年。
" I& s' H: [$ X) y$ z3 G( L, O$ q        不丹历;在不丹王国,每年年底占星家们都要开始编辑下一年的占星图。在编辑过程中,当他们看到在某胩月份或者某日不吉利时,就要遵照国王的命令从日历上删去这个月份或者这一天,并且改用其他日子。因此,在不丹王国,全年的日历中可能会有两个8月份,而无9月份,2个19日而无20日之类的现象,且每年都月变化。
6 v, j& C4 t) }( \        农历:我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农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大小月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历分成24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农历的闰月调整方法是:5年两闰法。但是,5年两闰超过了4.5天;又用8年3闰来弥补。八年三闰不足二天。最后订出了十九年七闰法。0 f! x: P7 w' p
        皇历:又称黄历。我国西汉以前使用的历法有六种,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兽历。传说以黄帝时创造的历法为最古。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九世纪初的唐朝曾下令,历书必须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颁布,并且规定只许官方印,不准私人印,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宋代时,宋太宗每年到了岁末,都给文武百官各送历书一本,历书里刻有农历日期节令,以及在耕作、种植方面的知识。因为历书是皇帝所送,故称“皇历”。) t1 Y9 `" x. q3 b% M* `3 A. N
         天历:太平天国所制之历也。创始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历时十四载。其法每年366日,分为12月,每月30日、31日相间,不置闰月,不计朔望,节气(立春、惊蜇等)置于月首,中气(雨水、春分等)置于月中,以干支纪日,与旧制阴历相同,其礼拜顺序,与西俗一致。此历创造之始,每40年1加,加之年每月33日。依此计算,每年平均366.75日,较之回归年(365.24219日)增多15日有奇,历历20年相差1月。太平九年改为40岁1斡,斡之年每月28日,于是每年平均365.25日,与回归年略相等。且余斡年外,每年日数,颇为整齐,亦便于记忆。可称比较便利之历法。- W' o, z# p! p) h. u. f
         藏历:藏历是唐代文成公主和亲进藏从内地传过去的,也掺有印度历的成份。藏历跟农历基本上相同,每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两年半到三年加1个月,用来调整季节关系。但为了使15那天一定是月圆以及宗教上的理由,往往把某1天重复1次,或把某1天减掉,例如有时有两个初5而没有初6等。藏历也是一种太阴太阳合历,藏历同是用干支来纪年 的。不过,改变了一下形式。十个干支就用木火土金水五行来代替: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已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十二地支就用十二生肖来代替:子用鼠代、丑用牛代.....。这一变,农历的甲子年,藏历就称为木鼠年,农历的丙寅年,藏历就叫做火虎年。2 p! Q) x, t8 ^
         傣历:傣族习用的历法,主要在于云南省,有其自己的78特点是阴阳历。起源于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 。现行傣历纪元 从公历639年3月31日开始。傣历每年6月为岁首,是公历4月初。傣历平年为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单月30天双月29天。闰月规定放在9月以后,也是19年7闰,傣历也是用干支纪年纪月,同农历用法一样。傣历每月按月相分上下两个半月称初1为月出1日,初2为月出2日;月中望日叫“登柄”;下半月16日称为月下1日17日称为月下2日。傣历中也有7日一周的纪日制度,但周七相当于公历的星期六。傣历中还有一种调整置闰的特殊规定:每隔3至6年使8月增加1天,变成30天叫做8月满月。
" O) b* W* t7 X- c" _0 c/ D         孔历:每年孔诞是在农历的八月底,有一种纪年方法是以孔子诞生之年作为开始的。1990年是孔历2541年。这个年份比以耶稣诞生后一年起计的西历(现为公历),还要早500多年。但孔子与佛陀的诞生,却是相去不远的,都是在公元前六世纪。佛陀(释迦牟尼)的生卒年,据印度学者推定,是公元前566——486年,孔子的生卒是公元前551——479年。如果要行孔历或佛历,都 比现行的公历要久远,历史仿佛一下子深厚了数百年。' _. \$ o$ f4 z' M! w
" L  H1 q. X2 k/ r9 h2 m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5#
发表于 2015-12-11 20:16:30 | 只看该作者
来顶个帖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22:04:20 | 只看该作者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5-12-11 20:16# h  c2 G. I  |3 k, o% x, u3 i
来顶个帖

; p1 I3 O$ ~8 N7 [' [$ ^                         巧遇“二重春”
2 B9 p2 {- K  i0 z1 g  R+ X       1992年(农历壬申年)的正月初一,既是春节,又日24节气之首“立春”。可谓春上加春,节里有节。这样的春节才正是名副其实的春之发端,春之节日。/ o/ d# o( f# v3 ?
        这样的“一日双春双节”实不多见。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推算,从1840年至2050年的211年仅有六次。它们是1886(丙戌年)、1905(乙已年)、1924(甲子年)、1943(癸未年)、1992(壬申年)、2038(戊午年)。每两次的间隔时间均在十九年以上。也就是说,凡1943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二)以后出生的,是第一次过正月初一,也就是第一次在这天过春节,首次与“双春双节”幸遇。而下一次“良机”则又要等40年才来到。足见佳节有情却无情,让人逢之不易。& s( \7 y" X* N( Q/ R) h3 a; h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0:22:42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2-11 22:04" c0 P% x. T' o6 U, z( ~
巧遇“二重春”
$ @* ]1 _8 l6 Z, k       1992年(农历壬申年)的正月初一,既是春节,又日24节 ...

7 V' W. z0 @  K4 H) w2 ]                         时间与节日  Y* y7 D$ F. g8 T5 b' x
                               元旦% E" L1 R! H3 D6 d$ }
       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日也。元旦,又称元日、元朔、元辰、元正、新正、罗朝等,含有一年之始的意思。因为“元”的本义是“人头”,引伸为“始”,“旦”的本义也是“始”,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正月》中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 f/ x% y+ H1 }: ?0 f  v                                元旦的沿革
4 ~  D: O4 b( R. o1 p       我国对元旦的记载,早见于《书经》、《舜典》,有“月正元旦”之说,即指一月 一日是元旦,亦即岁首。之后,历代对岁首进行多次的变革。夏朝以孟春月(阳历二月)为岁首,商朝以腊月(阳历一月)为岁首,周朝以冬月(阳历十二月)为岁首,秦汉以阳春月(阳历十一月)为岁首,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才把岁首固定在孟春月 的第一天,一直沿用至今。
1 Y, x" T- F* @. f) D       世界各地也有自己的岁首。古埃及把夏天尼罗河河水泛滥淹盖沿河两岸的农田时当作一年的开始;古希腊人是在六月二十一日以后的第一次新月时庆祝新年;古代巴比伦却把三月二十一日这个“春天的第一天”作为岁首庆祝。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有的以“冬至”为岁首,有的以“秋分”为元旦,有的以“春分”为新年起点。
6 [; y- D5 Q( d$ V- j(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0:3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12 10:41 编辑
; L% N/ B$ B6 ~) C
yqllz 发表于 2015-12-12 10:222 ~. I. H, _' L' p) N5 [
时间与节日
' v' X9 |) D" B/ W                               元旦
9 u1 o7 u9 k7 M. c       元旦,元者始也, ...
' k7 T% Y; L! ~
                       除夕6 t# S/ u$ {2 h/ d/ D$ G
       除夕,一年最后的夜晚,年终之夕也。又称岁除,逐除、除日、除夜、年夜等,意思是说旧年至此而除,明日便是新岁了。
/ J5 w6 Q) Y) P8 `2 H9 f  m                            “除夕”和“除岁”
4 Y1 U9 D  @8 a" O       一年最后 的一个晚上叫“除夕”,这个 晚上也是“除岁”,因为半夜子时之后不仅进入 新年,也是增加 了一岁。! \  I8 f8 A" G2 c2 d
       几千年来,“除夕”和“除岁”之晚,月 着许许多多传统习俗;有举行辞岁礼,全家高祖先的灵位行礼致敬;有子女依长幼之别向长岁行礼辞岁;有全家长幼欢聚,祝贺完毕即分散,称“分岁”;有各家相互在馈赠物品,叫“馈岁”;有相邀酒食,一块“别岁”;有全家彻夜不眠待旦,称“守岁”。从而表示依依留恋旧岁和怀念祖先,切切期望新春和幸福。
% ^4 J7 a/ w1 `. o% T) p8 d0 T

签到天数: 22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19#
发表于 2015-12-12 14:3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春荣 于 2015-12-12 14:32 编辑
- s3 k# J. Z- u/ D8 `( z
yqllz 发表于 2015-12-12 10:39. K1 X7 t- |% [: T8 g
除夕
+ j; d' f9 t2 j8 o" U! z4 x       除夕,一年最后的夜晚,年终之夕也。又称岁除,逐除、除日、除夜、 ...

6 o6 C6 K7 T; c, I; D5 w赞一个啦!

签到天数: 4318 天

连续签到: 281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0#
发表于 2015-12-12 15:06:29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2-12 10:39
! Y' j  |2 m  V9 N: e6 y% B* G6 P除夕
5 h; N! m: e# g$ V# f( C* N' I4 S       除夕,一年最后的夜晚,年终之夕也。又称岁除,逐除、除日、除夜、 ...
/ V* M( d8 F) a7 O% U2 B
这是一项伟大的工作,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加工、研究、传承、传播与发展,了不起!" S* @& e! F7 H( D%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8 22: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