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筠竹道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氏大宗世谱--剡溪永富宗支世系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08:12:21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筠竹道人 于 2015-1-4 07:41 编辑 3 F' F7 {( d7 I" Z
pszyyao 发表于 2015-1-1 20:44+ S1 P, p2 Z5 W/ z) w
诸暨姚秋阳的老祖宗是宋赠太师姚舜明。诸暨姚秋阳,zjyaopeiji@163.com    260-0073[浙江诸暨]暨 ...
0 T! m/ f$ V! m5 y

2 k  k5 X+ I% y# i4 s
姚氏大宗世谱--会稽山阴草藐桥宗支之图
按会稽山阴草藐桥出自吴兴,始祖‘仲’僧垣八世孙、班之玄孙也;数得有居长州平江者、有居剡溪永富复徒慈溪余姚转迁杭州者、有居潮州者、有居瑞州、常州、台州、黄岩、湖广者,皆其裔也;
                    莆城下南务巷裔孙炎谨修
姚氏大宗世谱--会稽一世仲
094/1世  仲   传三 昂-少有文学零陵县尉
最-唐文宗时开成四年拜盐铁推官迁礼部司祭郎
中御史大夫再迁尚书右丞
登-散骑常待
095/2世  昂   传二  柳、松      
095/2世  最   ----
095/2世  登   传三  洪-阆州太守、源-水部郎中、澧
096/3世  柳   ----         
096/3世  松   传一  潮-靖南军佥判
096/3世  洪   ----         
096/3世  澧   ----
096/3世  源   传八 思太-长任越殿干、
                 清太-不仕居萧山、
                 登太-仕吴越明州镇守居闽、
                 承太-吴越行军司德(转剡溪宗支)、
                 应太-吴越尚书检校居瑞、
                 致太-吴越太子宾客居常州、
                 光太-吴越右丞居台州黄岩、
                 豊太-吴越县令居湖广
097/4世  潮   传一  国-隐不仕     
097/4世  承太(后详)
098/5世  国   传一  贞-居平江为少师荣国公广孝之祖
姚氏大宗世谱--剡溪永富宗支世系
按永富分自会稽山阴草藐桥,始祖承太会稽‘仲公’之曾孙,吴兴僧垣十二世孙;因有居汴者,数传又有居葑田、有徒居溪者皆其裔也。
097/4/1世  承太  传四  文清、文远-随吴越钱王居汴、文
                    文琰- 居湖州为大学士尚书祐之祖
098/5/2世  文清  传一  德峻       098/5/2世   文远  --
098/5/2世  文玘  传四  德琼、德荣、德嵩、德嶶
098/5/2世  文琰  --
099/6/3世  德峻  传一  正甫      099/6/3世  德琼  --
099/6/3世  德荣  传一  延禕      
099/6/3世  德嵩  传四  延永、延祺、延祥、延祯
099/6/3世  德嶶  传一  延福
100/7/4世  正甫  传一  殿卿      
100/7/4世  延禕  传一  仲甫-赠少保
100/7/4世  延永  ---
100/7/4世  延祺  传四  拱之、聳之、立之、显之
100/7/4世  延祥  传五  仲恭、仲扆、仲呈、仲誉、仲举
100/7/4世  延祯  --            
100/7/4世  延福  传一  仲兼-以武功封武翌大夫
101/8/5世  殿卿  传一  英-县令(有德政)
101/8/5世  仲甫  传一  举夔-少傅
101/8/5世  拱之  传一  嗣宗
101/8/5世  聳之  --   立之  --  显之  --
101/8/5世  仲恭  --、仲扆-迁余姚五徒居慈溪(转慈溪宗支)、
仲呈--、仲誉--、仲举--
101/8/5世  仲兼  传一  举富
102/9/6世  英    传一  廷美-通判
102/9/6世  举夔  传一  舜察、舜瑞、舜明、舜由
102/9/6世  嗣宗  传二  韶、武-宋授州汝税院副使
102/9/6世  举富  传一  舜迎
103/10/7世 廷美  传一  世荣  103/10/7世 舜察  传二  瓛、琮
103/10/7世 舜瑞  传一  实
103/10/7世 舜明  传四  宏-江山令、宽-编修、
                    寓-知监、宪-知参政事
103/10/7世  舜由 传二  寄、偶 103/10/7世 韶--、武—
103/10/7世  舜迎 传五  宜-承忠郎、察-保义郎、
容-将镇郎、莍-承信郎、宦-迪功郎
姚氏大宗世谱--城南务巷裔孙炎谨修
姚氏大宗世谱--慈溪宗支世系之图
按慈溪分自剡永富始祖仲扆,永富承太之玄孙、会稽仲公之八世孙、吴兴祖居僧垣之十六世孙;数传有杭州者皆其苗裔也。
101/8/5/1世  仲扆  传四  榛、椿、槐、
                      景梁-宋进士通直郎任通判
102/9/6/2世  榛    传二  熙、烈
102/9/6/2世  椿    传二  岑、耑
102/9/6/2世  槐    传六  纬、绎、绅、缓、舜端、舜功
102/9/6/2世  景梁  传二  朿臾、舜中
103/10/7/3世  熙   传一  葩   
103/10/7/3世  烈   传一  英
103/10/7/3世  纬、绎、绅、缓、舜端、舜功、朿臾、舜中—
104/11/8/4世  葩   传一  公泰
104/11/8/4世  英   传三  公济--乐善好施賙乏为乡闾所宗南
                     宋隆兴间授承事郎桐乡主簿迁至大中大夫、
                       公润、公浩
105/12/9/5世  公泰  --- 105/12/9/5世  公济  传一  勑
105/12/9/5世  公润、公浩----
106/13/10/6世 勑   传一  大年
107/14/11/7世 大年 传一  时行
108/15/12/8世 时行 传一  恺
109/16/13/9世 恺—迁杭州(世系后详)
姚氏大宗世谱--杭州宗支之图
按杭州分自慈溪始祖‘恺公’;慈溪‘仲扆’公九世孙,永富承太公之十三世,会稽‘仲’公十六世,吴兴‘僧垣’公廿四世孙也。
109/16/13/09/01世  恺   传二  梁、臬
110/17/14/10/02世  梁    ---   
110/17/14/10/02世  臬    传二  宏、亮
111/18/15/11/03世  宏    传二  景安、肃
111/18/15/11/03世  亮    ---
112/19/16/12/04世  景安  ---
112/19/16/12/04世  肃    传六  范、矩、准、绳、榷、度
113/20/17/13/05世  范、矩、准、绳、榷-----
113/20/17/13/05世  度    传三  田、臣-邑痒士、樊、
114/21/18/14/06世  田    传一  釜
114/21/18/14/06世  臣    传一  釡-邑痒生
114/21/18/14/06世  樊    ---
115/22/19/15/07世  釜    ---
115/22/19/15/07世  釡    传四  懋来、懋进、懋继、懋终
116/23/20/16/08世  懋来、懋进、--懋终----
116/23/20/16/08世  懋继  传六  星楚、星吳-万历丙午解元任
                         慈溪教授再任南靖知县迁升南京工部主事、
                         星豫、星扬、星鲁、星梁
117/24/21/17/09世  星楚  传一  嗣振
117/24/21/17/09世  星吳  传一  命稷
117/24/21/17/09世  星豫  ---
117/24/21/17/09世  星扬  传四  嗣嘉、嗣振、嗣端、嗣祉
117/24/21/17/09世  星鲁  传三  嗣昌、嗣昂、嗣英、
117/24/21/17/09世  星梁  传三  嗣泰、嗣晋、嗣鼎、
118/25/22/18/10世 ··············
后面带————的表示没传或没有记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5-1-2 08:54: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5-1-2 11:05 编辑
, ~! Y! ]( m. l5 W6 c
筠竹道人 发表于 2015-1-2 08:12' h+ D# M6 G3 q# k& o" q9 M
姚氏大宗世谱--会稽山阴草藐桥宗支之图按会稽山阴草藐桥出自吴兴,始祖‘仲’僧垣八世孙、班之玄孙也; ...
1 ~  S$ r# y! ]
            11#
- Z( h! p& w$ t2 i           096/3世  源   传八:思太-长,任越殿干;清太-不仕,居萧山;登太-仕吴越,明州镇守,居闽;承太-吴越行军司德(转剡溪宗支);应太-吴越尚书检校,瑞;致太-吴越太子宾客,居常州;光太-吴越右丞,居台州黄岩、豊太-吴越县令,居湖广。   096/3世  松 传一:潮-靖南军佥判1 {3 `- D" g5 a3 }" @5 z
   097/4世  潮   传一 :国-隐不仕
   097/4世  承太(后详)
   098/5世  国   传一:贞-居平江为少师荣国公广孝之祖

% N0 _4 _$ _, k5 ~) v# u. ]: `
    按照长乐姚坑族谱(福建省人大姚诗殷族),少师荣国公广孝之祖出于长乐姚坑,即少师荣国公姚广孝属姚棨公派和唐相姚崇公派。097/4世  潮是什么人?是谁的儿子?
    什么叫“吴越”(吴越是哪朝哪国)?
    谁是“吴越太子”?
* R9 [( n  K; B

签到天数: 5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09:40:23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1-2 08:542 n' }3 e5 u; S' B0 A
11#) Q, y5 Q: |# E
           096/3世  源   传八:思太-长任越殿干;清太-不仕居萧山;登太-仕吴越明州 ...
/ z8 M! R. c* n! A
096/3世  松    传一  潮-靖南军佥判# d0 S. |1 J; V( c8 ?

% M! D: [* a+ e. Q对于其他问题,我是按照旧谱搬上的,吴越是哪朝,太子是谁?我也不知道;请你查看度尾旧谱6 B) c) g- u* m) G6 k

签到天数: 5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10:2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筠竹道人 于 2015-1-2 10:41 编辑 " a/ ?- ]0 C& ?  t% P
筠竹道人 发表于 2015-1-2 09:40: z7 h& j# T8 p* [: v
096/3世  松    传一  潮-靖南军佥判" U3 h- [& D8 X* o& g- R/ G

( {% E* T% \, x对于其他问题,我是按照旧谱搬上的,吴越是哪朝,太子是谁?我也 ...
3 r# i1 i' U8 J/ |3 Z& p5 B( C

- j# p5 }' A! l: A1 `% C5 O本人经查阅史料发现在五代十国时期的一点资料
' k6 D( L" z' H8 A; j
0 R& g' H6 ]1 [# O, v6 ]

吴越

吴越的建立者为唐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首都杭州,盛时疆域为约为今浙江全省、江苏南部、福建东北部。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故该年为吴越建国之年。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钱镠卒,子钱元瓘继位。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1年),钱元瓘去世,其子钱弘佐继位。辽国会同十年(公元947年),钱弘佐去世,其子年纪尚幼,故由其弟钱弘倧继位。但钱弘倧欲限制将领权力,结果内牙统军使胡进思在当年十二月发动政变,改立钱弘倧的弟弟钱弘俶继位。公元978年,钱弘俶向北宋献出土地投降,吴越灭亡。

史料时间、地点与记载大致吻合、

还有097/4/1世  承太  传四  文清、文远-随吴越钱王居汴、文玘、文琰- 居湖州为大学士尚书祐之祖       证明了吴越王姓:;也是吻合的


0 p' p' O, Z) v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5-1-2 11:13:39 | 只看该作者
筠竹道人 发表于 2015-1-2 10:23
2 T+ g* y' V0 A本人经查阅史料发现在五代十国时期的一点资料4 V1 U, h4 A, u1 R: o
) r% V2 ~, d$ c. b8 Y1 l( X
吴越吴越的建立者为唐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首都杭州 ...
/ I" p. p* S3 Z. S# j8 B& _
        好。
1 Z2 {4 w* Q% D. a        096/3世 源的几个儿子【思太-长,任越殿干;清太-不仕,居萧山;登太-仕吴越,明州镇守,居闽;承太-吴越行军司德(转剡溪宗支);应太-吴越尚书检校,居瑞;致太-吴越太子宾客,居常州;光太-吴越右丞,居台州黄岩;豊太-吴越县令,居湖广】都在吴越朝当官。( ^# ]5 b3 @7 s

签到天数: 5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13:45:54 | 只看该作者
想当时居里应在吴越地域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5-1-3 17:49:47 | 只看该作者
筠竹道人 发表于 2015-1-2 08:12  W3 q% ]- z5 d! W6 t- r
姚氏大宗世谱--会稽山阴草藐桥宗支之图按会稽山阴草藐桥出自吴兴,始祖‘仲’僧垣八世孙、班之玄孙也; ...
7 f7 X* l( ?6 \) f  e
" b+ Y3 z* u1 s  `
11#, ~" k! \- F& n3 |# Z4 h# w* a
                               姚广孝是哪里人?是哪支姚?: Q  r% U, k: V: h

, l( E( h  X( s: F, A' L2 a      本报讯(记者余少林见习记者郑旭光文/图)昨日上午,明史专家、央视“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毛佩琦,在长乐人民会堂开讲《郑和下西洋与长乐》,认为郑和选长乐为下西洋起点,与明成祖重要谋士姚广孝祖籍长乐有关。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僧人谋士,是帮助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的重要谋士,并主持修撰《永乐大典》。8 |. J" Q0 H2 g
- B9 S9 T; w7 ]/ I& F9 _, L& l
  “研究郑和下西洋历史,没来过长乐,将是个很大的遗憾。”毛佩琦在讲座开头说。到长乐后,他参观了长乐有关航海的遗迹和郑和足迹,深感《郑和下西洋》电视剧开拍前,导演没来过长乐是很大的遗憾。“没有充分发掘郑和下西洋时,在长乐所留下文物和遗迹及其民间传说。”他说。8 S% ~# g' G* p0 O0 m* q
( X" C9 l/ J- g  P% ]$ x% E& B
  郑和为什么选长乐作为下西洋的出发点呢?之前的研究认为,因为长乐有天然良港,可容纳数百艘船舶,且长乐航海传统深厚,易于招收水手和技师,交通方便。毛佩琦说,2日他参观了长乐姚广孝纪念祠堂,对郑和下西洋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中国沿海一带不乏像长乐这样的良港。选址长乐开洋西下,可能与明成祖重要谋士姚广孝祖籍长乐有关。9 S3 K5 y2 V5 Q7 G

* E3 W; b3 v8 W7 b1 v- {$ X  姚广孝,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选高僧侍诸王,姚广孝经人举荐给燕王朱棣。民间传说中,姚广孝见到朱棣时说:“贫僧若能为殿下所用,定能为您奉上白帽子。”即“王”上加“白”,成为“皇”。姚广孝成为朱棣谋士17年后,帮助朱棣发动靖难之变,让朱棣当上了皇帝,即明成祖。晚年,姚广孝还主持修撰了《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等书。, n' f3 x: }5 }! ]/ ^

, S- ^3 {, k7 c) c; G5 ^  前几年,在长乐姚坑村发现了民国二十九年《姚氏族谱》手抄本,记载姚广孝的祖父是长乐人,说明姚广孝祖籍长乐,后来才迁移到苏州。史料证明,姚广孝也亲自下过一次西洋。) g4 E2 G" |4 n

+ e% S6 x4 t. o# g. S, J; p/ \6 F* c  毛佩琦推测,姚广孝祖父一辈才从长乐迁居南京,从小定会跟他讲长乐地理人情。出于对家乡的感情,加上长乐的优越地理条件,姚广孝很可能是郑和下西洋的策划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所以,姚广孝建议选长乐作郑和下西洋起点的可能性很大。- c# O, d8 p5 F

0 \' @0 j3 g. E8 G- w) C+ v   (本文来源:东南快报 )% Q! G& \, K/ A# V. N
  O  @; V. [" R0 u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5-1-3 21:09:13 | 只看该作者
筠竹道人 发表于 2015-1-2 08:12
$ L: A/ S1 b6 ^姚氏大宗世谱--会稽山阴草藐桥宗支之图按会稽山阴草藐桥出自吴兴,始祖‘仲’僧垣八世孙、班之玄孙也; ...
, w& }' Q/ G7 ?
11#     姚广孝是哪里人?是哪支姚?
# }6 O6 ~' g9 \2 a+ ?4 D* F
- ]1 y& Y, z' }" n/ d           姚氏族谱》引推测:郑和下西洋是为迎佛牙8 |: F6 W" j% F$ g; A/ |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5月16日 16:55:42  来源:金陵晚报
" |3 }  ~4 F/ J" m" u' p6 a" |
2 j  m, U. n& k    随着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临近,国内郑和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昨天,南京大学的历史学家潘群教授向记者披露了一条惊人发现:永乐皇帝的谋士重臣姚广孝曾经随同郑和下过一次西洋!潘群教授指出,这一发现对于研究郑和下西洋的真正使命具有极重要的价值!0 J. \. B# v& g5 S$ k
    姚广孝也曾下西洋3 I. T/ K0 O# s/ H$ Q' S  M- U2 n. }
    这个线索来自于姚广孝的第二十二代孙、在福建省人大工作的姚诗殷先生。而关于姚广孝下西洋的史料,就记录在姚家的族谱中。0 K0 U9 i0 A9 Q) G( f% a) c: Z6 Q
    记者拨通了姚诗殷先生的电话。姚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的家中收藏有一本编纂于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的《姚氏族谱》,里面详细记载了姚广孝这一明代初年显赫人物的事迹:
! j" e) P% k5 }2 N. z4 n    “法名道衍,字师道,师灵应观道士席应真读书学道兼通兵机。友人宗泐举公往燕合赞襄靖难之师……(永乐)七年,合同中贵(指郑和)驾巨舰自福建之五虎门航大海西南抵达林邑(今越南南部),又自林邑正南行八昼夜抵满利加(马来西亚),由是而达西洋古里大国。”
3 A% F- p: L+ d  {. q9 L0 Q    这段话是说,永乐七年(1409年),姚广孝会同郑和一起下西洋,这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这次下西洋的过程中,船队曾经到达过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
) x) _: h9 j( D2 t* P    靖难之变姚广孝“论功第一”
2 f! a5 e: c$ `/ w    那么,姚广孝究竟是何许人也?“姚广孝是朱棣王朝中最重要的智囊,可以把他称为朱棣的‘国师’!”潘教授说,《明史》记载,自从永乐年间,姚广孝被朱棣召到北平(即北京)之后,他就一直是朱棣最为倚重和信赖的谋士。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推翻建文帝,自始至终都是姚广孝给他出谋划策,制定大政方针。朱棣即位之后,论功行赏,姚广孝排在所有功臣的第一位,“论功第一”!朱棣封姚广孝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命令他监修《太祖实录》,与解缙共同纂修《永乐大典》。
" v; [/ e  i4 F) P    永乐十六年,84岁的姚广孝去世,永乐帝朱棣亲自给他撰写了神道碑碑文。明代南京学者焦?弑嘧氲摹断渍髀肌分惺章剂苏馄?碑文。0 v) o$ W; S4 V1 k7 E
    生前被封极高官位,位极人臣,死后由皇帝亲自撰写碑文,从如此“待遇”中,可以看出姚广孝是永乐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M# `2 @( P% i* {
    姚广孝远航是为了找建文?7 m; f$ X; }4 Z$ J& L8 s. H
    那么,这样一个“国师”级重要人物,突然出现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队伍中,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这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 m" z1 B+ N4 S+ }* z
    “姚广孝和郑和一起下西洋,足以说明船队执行的是一项极为重要却又万分保密的使命!”潘群教授指出,对于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历来众说纷纭。很多学者认为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比如,《明史》的《姚广孝传》、《胡?醮?》、《郑和传》里都说:朱棣当上皇帝后,曾命人寻访建文帝下落,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踪迹建文”。而姚广孝作为朱棣的心腹谋士,寻找建文帝的行动他是参与策划的,因此,这一则新发现的姚广孝也曾下西洋的史料,一定程度上说明郑和船队担负着寻找建文帝的使命。
' q- C, J) \" u8 F4 ~5 M! `! J    而《罪惟录》、《江宁县志》等史料则证明,郑和在某次航海中曾经找到过建文帝,但他回朝复命时,隐瞒了这件事情。那么,作为朱棣国师的姚广孝知不知道此事?潘群说,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考证。
; ^& M, D3 m* j' O    下西洋可能是为了迎佛牙9 R' X4 t! |" `- ~) ^1 a
    姚广孝下西洋的史料给另一个关于郑和航海目的的假设也提供了佐证。潘教授说:在《大唐西域记》中,明人的注中有这样的记载:“皇帝遣中使太监郑和,奉香花往诣彼国(指锡兰,今斯里兰卡)供养……当就礼,请佛牙(传为释迦牟尼的牙齿,据说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牙齿完整无损,称为佛牙舍利)至舟,灵异非常,光彩照耀……永乐九年七月初九至京师。皇帝命于皇城内庄严?钐唇鸶毡ψ?贮之……”永乐九年正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期间。
  w) K& u5 }0 l! c8 f    “姚广孝参与了第三次下西洋,迎回了佛牙,这说明第三次下西洋显然是朱棣事先计划好的,否则就不会派出姚广孝这样级别极高的官员。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迎佛牙’!”有学者如是分析。至于朱棣为什么要派遣船队,不远万里从斯里兰卡迎回佛牙,更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朱棣是篡建文帝的位上台的,他劳师动众迎回佛牙,一个主要用意可能是为了证明他的正统地位,平息民间的不满和反抗情绪。这种做法,前代的帝王就曾经用过。(于峰); a: t/ V# k- f

签到天数: 5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07:28:21 | 只看该作者
在历史的长河中,是迷-研究不透的迷;同样只是谱载录,各说各有理,不为怪

签到天数: 5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07:53:03 | 只看该作者
郑和下西洋历时28年(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姚广孝是哪次随着郑和去的?长乐姚坑姚诗殷是其22世孙是从长州迁长乐的吗?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1 10: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