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这些问题是有客观前提的,一是1983年出土的北宋汀州佥判《姚锡墓志铭》是目前灵源姚能找到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里面说灵源姚出自丰城。五季时迁灵源,且灵源姚或许与人为善姚思廉封丰城县公有关,但没有说是姚思廉后裔,二,灵源姚二派分别尊姚彦国和姚尚忠为始迁祖。三,彦国公谱是灵源的老谱系,而尚忠谱是公元十七世纪立的新谱系,这个是可以确定的。四,南垣的彦国公谱与南昌的彦国公谱在祖上迁灵源之前的个别小地方有点出入(事实上,灵源之前的行踪,南昌谱没有必须详细记清的义务,只要记到了灵源,他们就完成工作),南垣谱大意是:彦国公从河南迁丰城,后来迁宜丰天宝(古宜丰县治),其后人六世世忠在晚唐时从天宝迁灵源,个别谱序中还把姚思谦说成是姚彦国的儿子,这肯定是错误的,但思路上却与姚锡墓志铭中的内容是呼应的,墓志铭中:“出自丰城,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而徙焉,五季之时迁灵源”,要知道,此墓志在地下埋了近九百年才见天日呀。五,尚忠公谱系的灵源姚后裔尽管一边说迁自陕石,一边又说姚思廉是他们的远祖,这是错误的对接。但也说明他们祖上传下来,“可能与姚思廉相关”。六,灵源姚修旧谱时和其它姚修谱一样,都是想借名人的,要是能确定姚思廉是灵源姚的远祖,或有那么一点与姚思廉有关的证据,那何必要拉出个不出名的姚彦国? |
|